“来当演员,真是委屈你们了。”他感慨道。
“其实,这类的需求还挺少的,”矮人们说着大实话,“要不是《超人》这样的剧作,恐怕没人会对铠甲感兴趣,更别提做这么小型的了。这些铠甲其实更多是装饰用途。”
爱德华当即决定将这种小型铠甲放到周边商铺离售卖,并打出噱头“矮人演员亲手制作!”男女主角制作的铠甲价格翻倍!
第282章 艾伦参加征文活动?
就像爱德华所预料的那样, 当矮人演员们亲手锻造的小铠甲出现在欢乐剧院的周边商品清单上时,这个消息迅速在整个戏剧界炸开了锅。同行们纷纷表示这是彻底的哗众取宠,但面对事实, 他们又不得不承认,欢乐剧院的这次“花招”居然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事实上,这套小铠甲已经成了周边产品的销量冠军, ”坎贝尔先生透露着从自家好大儿口中得来的内部消息,“甚至那些平日里对戏剧不感兴趣的贵族, 都排着队想要拥有一套由演员亲手锻造的铠甲。”
“这也太离谱了……”同行们面面相觑,有人忍不住问, “真是矮人自己打的?”
“如假包换,”坎贝尔先生无奈地耸了耸肩, “听说还有不少人守在铁匠铺外看着这些矮人挥锤打铁呢。”
已经可以说得上是另一种行为艺术了。
随着《超人》的火爆和这种噱头满满的周边商品推出, 谁还能按捺住自己的钱包?尽管小铠甲的定价已经高达10镑, 但依然供不应求。订购清单上挤满了顾客的名字,而拥有一套矮人演员亲手打造的超人铠甲, 几乎成了贵族茶话会里必聊的炫耀资本。
这可比穿铠甲的狗狗要有话题多了。
尤其是男女主角亲手锻造的,简直一甲难求。铁匠铺的生产能力已经接近饱和, 爱德华甚至开始考虑再次扩建铁匠铺了。
怎么不让同行们羡慕嫉妒呢?
“他们简直是把剧院变成了打铁作坊!”一位剧院经理酸溜溜地说道,“不宣传戏剧,反倒宣传演员锻造铠甲,真是倒反天罡!我倒要看看他们还能靠这种小把戏撑多久!”
“就算撑不了多久, 也比我们赚得多多了,”理智的同行无奈地道。
与此同时,爱德华更加完善了剧院的包厢制度。
他们成立了一个会员俱乐部,为长期支持的顾客设立,承包包厢的客人自动成为会员, 而其他观众累计观看或者消费达到一定程度,便能成为剧院尊贵的会员,他们可以优先获得演出票、预订包厢、参加剧院的幕后活动、定制座椅布置、提供马车接送、有专属侍酒等等。
并且,俱乐部还会定时举办茶话会,询问顾客对剧目的建议或对未来引进、创作作品的期待。
这些顶级剧院才有的服务,如今在爱德华的努力下,逐步成为欢乐剧院的标配。
除了这些最基本的福利待遇,周边商城也被纳入到会员制度中,会员们享有优先订购商品、送货上门等福利,消费达到一定程度会赠送清单上买不到的珍贵商品,比如说,艾琳娜就想要一个奥特曼手办——主演亲自打造的那种。
“就像纸娃娃卡牌可以分为SR、R和SSR一样,”艾琳娜指手画脚道,“为什么我们的周边商品不能有这样的等级划分呢?每个周边商品都可以附赠一张卡牌呀,贵的商品卡牌爆率高一些,便宜的就低一些,VIP可以免费获得一个黑铁奥特曼模型,VVIP就送一个镀银模型,VVVIP我们上镀金模型!不同的会员等级可以购买的商品也不一样……”
爱德华大受震撼,“艾尔,你才最应该继承父亲的衣钵啊!”
他做梦也想不到还能有VVVIP。
“这还不是顺势而为嘛,”艾琳娜耸耸肩,满脸无辜,“毕竟以前的演员都没有什么实用的技能。威廉他们只会吓人,总不能送会员一张恐怖屋参观券吧?现在小矮人们正好有一技之长,这可是天赐的商机啊!”
“……”爱德华不得不承认,这计划确实有些道理。
在艾琳娜的指挥下,VIP分级制度很快就建立起来了,除了人物模型,爱德华充分利用了矮人们的打铁工艺,先后推出“角色主题胸针”、“戏剧主题怀表”,“迷你剧场模型”……还按照材质铜、银、金划分不同等级,顶级会员的商品更是与众不同,他们的胸针由艺术家伯克利设计、怀表享有刻字服务、剧场模型附带灯光和小机关,可以模拟舞台效果,甚至定制角色。
全部由矮人演员手工制作!
“可怜的小矮人们,”爱德华翻看着冗长的产品清单,忍不住感慨,“真是被压榨得透透的。”
但是想想自己也是被压榨的一员……他顿时笑不出来了。
在爱德华持续推行会员制度改革的时候,艾琳娜开始审核吸血鬼们送来的新一期《自然》画册(清水版),也就是“艾伦先生”准备参加征文活动的那一部。
不得不说,世界上还是有不少眼尖的人,发现艾伦先生混入征文活动的不止她一个。
“你看到了吗?”这天,欧文的记者小伙伴正好在绅士知识分子俱乐部遇到欧文,立刻向他分享这个惊人的消息,“留言簿的最新消息。”
“没有啊,”欧文一脸茫然地问道,“我是来取借出去的书籍的,怎么?留言簿有什么新消息?艾伦先生要出新书了?”
“不是,”小伙伴神秘兮兮地道,“你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
欧文困惑地拿走了自己借出去的画册,仔细检查发现没有破损和污迹之后,才用纸张包起来,提着这小包裹便施施然地去到会客厅里,查看小伙伴所说的留言簿。
他直接翻到最后一页,然后顺着留言往回翻,终于找到了最初的话题。
“是我看错了吗?还是世界上存在另一个写《梦中奇旅》的艾伦?为什么他的名字会跑到报纸上的征文活动里去?是哪里弄错了吗?那些报纸编辑该不会只看了书名就邀请他吧?——J·A”
欧文对报纸上的征文活动并不感兴趣,所以即使这个活动阵仗很大,他也丝毫不曾留意。刚看到这条留言时,欧文还以为只是个无聊的谣言。
不过,其他读者的反应却和他不太一样,留言区里充满了质疑和不解的声音。
“你在胡说什么呢兄弟?怎么可能会有征文活动邀请艾伦先生?这一定是搞错了吧!”——Y·K
“是我所知道的那个‘道德教化’的征文活动吗?你是说艾伦先生被那个活动邀请了?——Z·T”
“你们在开玩笑吗?道德教化的征文?邀请艾伦先生?你们是不是都疯了?——匿名”
“是我误解了‘道德教化’的含义,还是艾伦先生要改行做牧师了?否则这事情怎么解释得通?”——R·F
“道德教化主题?”欧文都无语得想笑,“要是什么‘边缘文学’的征文活动,我还可以理解,道德教化?真的假的?艾伦先生的小说怎么道德教化?它就是不道德的代名词好吧!”
想想《梦中奇旅》那些匪夷所思的梦境、《海上冒险记》那些花哨的扮演和比赛项目、《异世界》那些花样繁多的种族……他们怎么敢把艾伦和‘道德教化’联系在一起的啊?!
这要是都能“道德教化”,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不能教化的书籍了。
“我也希望我看错了,但是你们可以去翻翻《斯特兰德报》四月十五日那一期,第二版,征文活动的拟邀请名单,名字排在第十五位。我不敢相信,但确实在那里。——J·A”
斯特兰德报?欧文想了想每天早晨餐桌上放着的报纸,他之前瞟了两眼,确实看到有关征文活动的报道,他对那些作家的名字很陌生,没怎么仔细看邀请的名单,这么说,这位匿名者说的可能是真的?
“各位朋友,我刚刚去了图书室,把那期《斯特兰德报》翻了个底朝天,结果是真的!名单上真的有艾伦先生!上面还写着他的作品名字呢!是如假包换的艾伦先生没错了!老实说,我现在很需要时间冷静下来。——S·B”
“天啦!难道他真的要打入主流圈子了吗?先是杂志刊登《自然》画册,又是参加征文活动……我真看不懂了。——L·V”
“艾伦先生的书籍进入主流圈子?”欧文现在也有种不真实的感觉,“不可能吧?”
“怎么样?”他的记者小伙伴不知道从哪里突然冒出来,笑嘻嘻地道,“是不是很惊讶?”
欧文一言难尽地点了点头,敏锐地问道,“你是不是有什么内幕消息?”
“其实你看到后面就知道了,”小伙伴耸了耸肩道,“其实杂志上刊登的《自然》并不是我们看的那一版本,所以,艾伦参与的征文活动的那一本,也不是我们所看的版本。”
不得不说,比起口口小说光天化日之下进驻正经杂志、参加“道德教化”征文活动,这个解释就要正常多了,不然,艾伦实在无法想象艾伦先生的名字是怎么被塞进邀请名单的。
不过,能做到让主流圈子邀请的地步……
“艾伦先生真厉害啊,”欧文不由得感慨道,“他恐怕是第一个从霍利维尔街走出去的作家吧。”
“我觉得这和文学没什么关系,”记者摊了摊手道,“他能获得邀请,应该是靠的他庞大的读者群体。”就像现代的网络小说作者进入作家协会一样,《五十度灰》也是一本充斥着口口情节的小说,不一样拍成电影风靡一时吗?
“他们只是想借用艾伦先生的名头而已,”记者一副看透一切的模样,“不过,我还真想看看杂志上刊登的《自然》,和我们所看过的《自然》画册有什么不一样。”
“杂志上刊登的也叫《自然》吗?”欧文挠了挠后脑勺,“难道不会弄混吗?”
“或许这也是他们的目的,”记者摸了摸下巴,“如果弄混了……想要购买正经画册的读者买到了口口版本的……还真是让人期待呢。”
第283章 艾伦作品的翻译权
而在俱乐部沸反盈天的时候, 艾琳娜已经审阅好本月的《自然》稿件,准备寄给赫尔曼先生,让他转交给《女士月刊》和《卡塞尔杂志》。
“艾尔, ”将信件交给女仆后,艾琳娜便被母亲叫住了,“明天你有什么活动吗?”
“啊?”艾琳娜不明所以地问, “没有啊,怎么了?”
“珍妮的一位追求者将在明天前来拜访, ”坎贝尔夫人皱眉道,“我想, 为了避免任何不必要的误会,你明天或许可以安排些别的活动, 暂时避开。”
毕竟艾琳娜的追求者身份已经广为人知, 确实不适合在姐姐追求者拜访时出现。
“但是爱德华得留下来陪珍妮, ”坎贝尔夫人很快想到一个好主意,“或许你可以在伊丽莎白家里呆一天?”
艾琳娜:还有这种好事?!
“好的, ”她好奇地问道,“珍妮的追求者是什么样的人呢?”
“老实说, 我不太看好,”坎贝尔夫人摇摇头道,“他看起来性格有些木讷,话也不多。”
艾琳娜一听, 完了,和珍妮喜欢的完全是两种类型。
“珍妮怎么说呢?”她忐忑地问道。
“她说可以接触,”坎贝尔夫人当然征询过珍妮的意见,“这不过是一场礼节性的拜访。仅仅是见见面罢了,又不是立刻定下婚约。”
正确地说, 像艾琳娜这种没有其他追求者的才是少数。如果不是坎贝尔夫人严格把关,珍妮完全可以一天见一个绅士。
在坎贝尔夫人的安排下,第二天,爱德华便护送艾琳娜来到伊丽莎白家,然后立马赶着回去见上门拜访的客人。
“艾尔!”丽兹热情洋溢地迎接艾琳娜,脸上满是兴奋,“快跟我说说,珍妮的追求者是什么样的人?”
艾琳娜能说什么呢?她完全不知道啊,但是她有一种预感,“他恐怕不是珍妮喜欢的类型。”
丽兹眉毛一挑,露出感兴趣的表情:“哦?那珍妮喜欢的类型是怎样的?”
虽然谢泼德是一名花花公子,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看起来很活泼外向,如果抛开他的那些风流韵事不谈,艾琳娜觉得,“珍妮可能更倾向于……类似社交场合中游刃有余的‘交际花’?”
丽兹意味深长地点点头,“原来如此。听起来,珍妮的感情之路还真是有些波折啊。不过你可就不一样了,几乎已经和伯克利公爵定下来了吧?”
艾琳娜被这突然的转折弄得一愣,刚想开口,却被丽兹抓住手,兴奋地一连串问题如雨点般砸过来:“信上写得含含糊糊的,我可逮住你了!快告诉我,你们是怎么认识的?他对你是一见钟情吗?小报上的报道是真的吗?你对他有什么想法?你们会结婚吗?婚礼准备在哪里举行?婚后你们会住在哪里?以后我还能上门找你玩吗?”
就在艾琳娜疲于应付丽兹的各种问题的时候,《女士月刊》编辑部,奥查特夫人也收到了来自赫尔曼先生的稿件。
“是《自然》的画纸,”她抽出其中的内容,抬起头就看到露西站得老远,不禁哭笑不得地道,“你怎么站那么远?信封里又不会飞出怪物来。”
“我担心会看到什么不该看的东西,”露西的目光小心翼翼地停留在信封上,“我是说,这封信来自霍利维尔街,万一里面不小心混进去一些……原版《自然》的画纸……”
男编辑不由得笑出声来,“放心吧,原版《自然》的画纸一张难求呢,赫尔曼先生怎么可能舍得放进信封里。”
露西听了稍稍放松了一些,但仍未完全消除戒备,脚步缓慢挪近,却不如往常那样兴致盎然地扑上前看新稿,而是规规矩矩地站在桌旁,双手交叠在身前,摆出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姿态,“你们先看吧,先看看里面是不是正经的内容。”
在露西上次听说艾伦先生的威名之后,实在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侧敲旁击地询问过自己的弟弟、堂兄……各种亲戚,就她所打听的只言片语,拼凑出一个惊人的结论——艾伦先生简直是口口行业的统治者。
尽管艾伦的创作数量不多,仅仅包括三部小说和一部画册,但这些作品的销量堪称断层领先。不仅在卢恩顿本地热销,更远销至弗兰西、意大利等国家。露西的一位刚从弗兰西归来的表兄就是出版行业从业者,他曾在一次家宴中透露:“我这次来卢恩顿,就是为了洽谈艾伦先生作品的合法翻译权。”
即便《梦中奇旅》等著作远销海外,但弗兰西的语言和卢恩顿的并不一样,在本世纪初,弗兰西语仍然是国际外交的主要语言,直到工业革命的成功后,卢恩顿语才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语言。
所以,除了上层贵族、商人和学者,弗兰西的普通中产阶级是不会学习卢恩顿语的。艾伦远销海外的作品,主要是卖给那些在海外生活的卢恩顿人,和极少数通晓卢恩顿语的知识分子。
众所周知,比起保守的卢恩顿人,弗兰西在口口方面堪称大胆,他们十分坦率地、打着“现实主义”的旗号来描写口口,他们甚至存在所谓的“颓废派”的,专注于口虐待和口变态的主题,尽管读者有限,但在人们心中,弗兰西是罪恶的深渊,放荡者的天堂,是口口和禁忌享乐信徒的圣地。
如果说在卢恩顿,口口作品只能在地下市场隐秘流通、饱受非议,那么在弗兰西,它们却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这种风格虽然常被主流视为堕落,但在某些特定圈子里却颇受推崇,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自信。
不过,放荡如艾伦的作品,恐怕也无法逃脱审查。
“艾伦先生的著作简直让我惊为天人!”或许在弗兰西沾染了几分大胆开放的谈吐作风,在茶会上,露西的表兄就这么公然和他的朋友聊起卢恩顿的“禁忌”,“而且我发现,已经有不少读者自发地将它们翻译成弗兰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