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鸳鸯佩_分节阅读_第60节
小说作者:顾青姿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27 KB   上传时间:2025-02-16 17:13:17

  杜从宜盯着他的眼睛,一瞬间觉得他很陌生。就好像从来没有认识过这样一个人。

  她熟悉的那个赵诚,慵懒、爱玩闹。

  可眼前的人冷漠清醒,尽管他说的都对,但她觉得太陌生了。

  今天开始,让她觉得陌生的事情太多了。

  所以她静静看着他很久,都不知道该说一句什么,觉得不论说什么都不对。最后起身就那么静静出去了。

  来安一句话都不敢说,也不知道这小两口是怎么了,明明没吵也没闹,可就是不说话了。

第059章 成熟

  杜从宜回去后,赵诚确实还要忙,昨晚的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了,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他现在都不敢轻举妄动。

  回信到半夜, 第二天一早他就出门了。杜从宜也不知道他在忙什么。她只知道外面出事了,但其实并不能深切影响到她的生活,只是这种变故让她莫名的慌张。

  而两个人之间的交流也没有了,她终于意识到自己不能再懒惰,每天得过且过。一直处于一种看起来热恋的状态,其实只是她一个人在迷恋沉溺,赵诚可能根本没有投入过。

  所以她先是给老师送了最近的作业,完成的画,尤其她花了很多心思,收集了很多颜料,尤其名贵的颜料极其珍贵,她为了泄愤,花了赵诚很多钱。用油画的画法,完成了一副老师的画像。西式画的表达直白写实,和国画的画像完全不同,连脸上的皱纹都一清二楚,她中途还去了趟老师府上,一再的加深印象,然后才完成画像。用这幅画像作为拜师礼,企图和师母继续学习工笔的画法,在学习各种技艺之前,开始研究中西结合的画法。当年郎世宁的画,是一个独立的流派,虽然对他褒奖的人不多,但也是她目前要学习的先例。

  而且生意还是要做,真正的匠工也要找,单纯的绒花花色、款色,要分出系列产品,重工的要有重工的样子。

  店铺的陈设,销售的卖法,都要改变。

  她收拢了自己的账目,看了眼余额,突然浑身斗志,所有的事情拧上发条,变得很迫切。

  她告诫自己,不能消沉,赵诚说汪伯言的山水画能自成一派,是因为他一辈子都在路上。他的画胜在意境,把他一辈子都记录在画中。她自己也承认,赵诚这个说法最浪漫,而且还是事实。

  赵诚这个人不是东西,但是他说的话,是值得她尊敬的。

  所以她已经开始计划自己出门了。

  汴京城封丘门外,往北就是黄河,她想去看秋天的黄河岸。给老师送了画,就带着人用去城外看庄子上的收成的由,就带着家里的人浩浩荡荡去赏秋了。

  出了城往北,惠安看着田野黄澄澄的,是发自内心的喜悦,笑着说:“看着收成真不错。”

  来宝这次没来,跟来的是麻二安排的人,退伍的老卒,赶车手很稳。赵诚至今也没有限制她出门,很奇怪的一个人。

  杜从宜都不知道自己的闷气怎么发作,好像根本抓不住赵诚的把柄,这样才更气人。

  她带着惠安和银屏出门,银屏只会做手工,不懂画也不懂这门技艺。而掌握一门长远的技艺,不能是匠人,需要她自己探索。

  在乡下的路上马车走的不快,杜从宜看着窗外景色,直到黄河岸前。

  银屏和惠安站在亭子里休息,她独自登上堤坝,眺望北岸,对面的封丘。

  而她此刻正在中原腹地。

  黄河两岸秋色中一片昏黄。惠安不知道她在看什么,也不懂这野堤坝上有什么好看的,除了从这里上游二十里处有驻军,远处地里的小孩不知道在已经收割的地里捡什么,她渐渐想起一些很久的事情,读书时候的事情。

  中西美术鉴赏的老师,是个胖胖的老头,学油画出身,他当时告诫学生们,不要觉得你们是学艺术的,靠的是天赋,所有人的天赋其实都差不多,尤为突出的只有那一小部分人。

  而那一小部分,天赋好是因为他感知力更好,而剩下的你们,都是庸才。

  而你们要做的,就是丝毫不懈怠,日复一日的练习,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变成了质变,你们可能只是悟到了一点小小的感觉,这就是你们努力的意义。

  她从小就被夸说是天赋型的小孩,她并不勤奋,自小启蒙,中西绘画学的很早,比所有同学都要早,成绩自然也比他们好一些。

  她一直觉得自己很不错,很自信。事实上她也是这样做的,一副价值连城的仿品,就是她技艺的证明。

  但赵诚一眼就看出来了,她少了内核。

  或者说,他看出来她心态漂浮,整个人在膨胀,对这门艺术一点都不尊重。

  那一晚,他说了很多汪伯言的事,但是只字未提她的画,从头到位都是在说汪伯言。

  他是敬佩汪伯言这个人的。

  或者说,他当晚其实在教训她,而她当时没听出来。

  所以她讨厌赵诚,讨厌他的清醒,讨厌他隔的远远的,看清她的肤浅。但就是不提醒她。看着她出丑。

  秋风吹的她睁不开眼睛,她才真的感觉到自己的挫败,和自己的羞耻心,

  她对赵诚的感情太复杂了。

  但是又心里承认,他比自己强。

  他没有骂错,她之前的想法太过想当然了。

  她自己都没想到成熟,原来这么简单,甚至什么都没有发生,只是一瞬间,她再回头看从前的自己,都觉得可笑。

  可那又怎么样呢,她在自己心里问。

  惠安远远爬上来,见她泪眼婆娑看着远处田野里的孩子们,问:“这是怎么了?”

  惠安还是很坚持,心里认定了她肯定是受了委屈。

  杜从宜;“河堤风大,吹的睁不开眼睛。”

  银屏跟在身后,她一直跟着大娘子画稿,知道大娘子和五郎这几天吵架了,所以更不敢多问。

  杜从宜和银屏说:“回去的路上,带一些庄子里养的菊花,等回去后,你们就要开始做新的花了。应时应景的花色,按季节都要准备妥当。”

  银屏:“是,奴婢记下了。”

  杜从宜摇头:“你已经做了师傅,府里已经放你自由身。往后不要称奴婢,你天分高,适合做这个,等将来有机会了,多出去走走,多看多见,才能有好的作品。现在对你的要求,就是多读书,然后学画,空做匠人会浪费你的天分。”

  银屏听得感激不尽,惠安则不甚满意。

  赵诚傍晚回来,见家中没人,问了声:“你们大娘子呢?”

  来安:“大娘子陪嫁有个庄子,今一早出门,说是去庄子上看看收成。”

  赵诚也没有多问,他的概念里,他和杜从宜根本算不上争吵,只能叫摩擦,而且她年纪小,一直在后宅,没有接触过那么多人,对人满是善意,都没有防备心。

  连颂要是个靠得住的人,那天就不会让她遇上张尧等人,观南楼自那日之后再没开过,谁也没提起,赵诚就是要让连颂长长记性。

  不是什么人都能伸手的,有胆子交朋友,结果遇到事情缩在背后,当日他但凡站出来护着杜从宜,他也能高看他一眼。

  张相公不好得罪,他赵诚就是软柿子不成?

  真是可笑了。

  而连颂也是焦头烂额,他一条路已经走到黑了,只能依附在张家门下,不可能再改弦易张了。

  但对杜从宜其室心里还是有愧疚,这一日寻着杜从宜的踪迹追到了黄河边。

  张尧被赵诚踩着脑袋骂了一顿,那是奇耻大辱。

  冯珍也觉得赵诚太过了,但赵诚将他堵的哑口无言,失了面子。

  他一个商贾之子,是没资格掺合进去他们这些权贵子弟之间的争执。

  个中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

  今日追到黄河边,杜从宜很诧异,但见连颂带着人来,心里还是承认赵诚说的,这个世道,不是她想象的那么好。

  惠安看到连颂简直怒不可遏,都这样了,那个不要脸的男人还敢来!

  杜从宜真的觉得自己成熟了,居然也不生气。和气问;“连掌柜,你这是麻烦处了?”

  连颂深深看她一眼,大约是对她的态度觉得失望,又或者是其他的什么情绪。

  道歉说:“那日,是我考虑不周,连累了你。说来可笑,咱们这样的出身,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要是从前,杜从宜是能感同身受他的苦楚,但此刻已经没有这个心情了。

  她摆摆手,风吹的头发贴在她脸上,她也不在意,只是眯着眼睛望着对岸,不在意说;“这怪不了谁,他日你若是能问鼎高位,自然也是你说了算。权势人人喜欢,张相公家的公子,汴京城里敢得罪他的人也没有几个,再加上冯贵妃的弟弟。我们端王府也些许不愿意得罪。人之常情。”

  她是经历的事情少,又不是真的傻。

  等想明白了,就知道事情始末了。

  连颂眼神黯了黯:“对,这世道就是这样。得势了人人追捧,轻易就能决定别人命运,底层的人一辈子爬不上去,一辈子受人要挟。我不愿意一辈子做那个人下人,凭什么我们三代经营,要供养这些鼠蠹?”

  杜从宜从不反驳别人的价值观,也不批判人。

  “你说的有你的道,但道不是因为你受了委屈,你的道就是对的。你得罪不起张相公,你从前的画卖给了谁?你替谁回收过画?我太清楚你的生意了,只是从前没有深想,只是觉得你情我愿的事情。可事实呢?这不是什么生意。你们商贾寻求庇护,就要上供找个保护伞。他们需要钱自然会护着你们,你们互相勾连,又互相猜忌,你能保证,你们一定能位极人臣吗?谁也不能保证,只能说愿赌服输。”

  连*7.7.z.l颂:“你说的对,大丈夫,愿赌服输。要是输了,那就是我命该如此。”

  他今天很坦诚,杜从宜也是。

  交朋友这几年,他们两个互相欣赏,也算得上互相信任,除了一些不可名状的小心思,其他的当得起朋友两个人。

  杜从宜最后劝他:“做生意求财,无可厚非,我没什么可说的,因为我自己都觉得是对的。只是你不要枉顾他人性命,不要为了向上爬不择手段,若不然你会成为第一个被人舍弃的人。这话是我送给你的。”

  连颂听着她的话,并没有释然,反而有些感慨。

  “我原来以为,你是小女子,真是可笑了。”

  连颂心里的难过比自己想的要多得多。

  杜从宜比他坦诚,比他想的要聪明的多。

第060章 过日子

  杜从宜对他的自嘲并没有什么想法,她不缺人夸。

  “我是小女子,但也不影响和你做朋友。我老师一直说我画中少意境,我从前其实心里不服气,我觉得我有最精湛的技艺,最好的基本功,我并不差的。但就是这个态度,恰恰说明我错了。”

  只是,我昨晚翻看古今书法名家笔帖,看到那幅潦草来不起修正的祭文。

  书画文学,只是无根飘萍,落在历史的土壤里,才能生根发芽。

  就像一个人命运,跟着时代浮沉,才显得波澜壮阔。

  她已经明白从前老师说的意境了。

  杜从宜说完,两个人看着江对岸,耳边风声呼啸,谁也不说话。

  连颂最后喟然一笑:“是我可笑了。我祝夫人将来能名扬天下。早日能自成一派。”

  杜从宜静静看他,最后只说:“我更喜欢,别人叫我杜从宜。”

  连颂认真点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3页  当前第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0/13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鸳鸯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