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鸳鸯佩_分节阅读_第52节
小说作者:顾青姿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27 KB   上传时间:2025-02-16 17:13:17

  赵诚今晚还要去值班站岗,其实也是出去打听消息,晚上的事情好打听。

  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声,杜从宜问来安:“你说,刘婉月今天来院子里了?”

  来安:“这几日你白日里不在家,她打发人来了几趟。”

  “有说什么事吗?”

  “那倒没有。”

  杜从宜:“二房那边说有什么事了吗?”

  来安说的很隐晦:“三哥媳妇怀着孕,二夫人这几天忙着出城还愿。我瞧着六哥儿媳妇像是急着回刘家的意思。”

  “刘家的事情,不是已经处了吗?”

  来安摇头:“不清楚,怕是处的不合心意。大夫人后来都不准人去打搅老夫人,可能大夫人最清楚。”

  来安起身又给她点了几盏灯。她提笔勾勒阁楼耳坠,天上楼阁的感觉,华贵异常。

  来安和惠安完全不同,来安是个很包容的人。

  因为是伺候过赵诚母亲的,又带大赵诚,希望她这个赵诚的妻子也能好,所以她就像和这座院子融为一体,做事情润物无声。

  惠安说话做事不稳重,也不怎么细心,她就陪在杜从宜身边,实在伺候得当。

  惠安想起的时候,就会和她偷偷说,来安心思深着呢,不安好心。

  但大部分时候她想不起来,因为她现在太忙了,想要做好缠花的大师傅,她就要练习手艺,只是天分不高,做不怵银屏那样的精品。

  而且看到青桃针线做得好,给杜从宜做的几个玩偶抱枕,她又眼馋开始练习针线,自己做出来还不如青桃做的好看。

  厨房的试出来一个新菜,她还是眼馋,又去厨房里学了几天,最后还是做的马马虎虎。

  反正,惠安现在是家里最忙的人。

  杜从宜一边细细描绘,一边想,抬头问:“真出事了?大伯母可从来没挡着咱们院子里的人去正院看祖母。”

  来安是个稳妥的人,即便十成把握,都不会说的那么绝对。

  “估计是吧,六哥媳妇其实并不好说话,听说在二房里闹了很多不愉快。不过六哥成亲前搬迁到隔壁新买的院子里了,离咱们也就远了。咱们院子里不知道也正常。”

  杜从宜调了金色,一边上色,问:“安平郡主,就没留女儿常住吗?回门是可以住一个月的。要是娘家得力,可以住的时候更长。”

  她回门当日回来,主要是杜家于她住着不舒服。

  来安:“就是因为独女,才没有留下住些日子。”

  杜从宜点点头:“没事,咱们不沾这些事。她若是下次找我,就说我不在。院子里新进来的人怎么样?”

  来安:“看着都伶俐着,被惠安管的服服帖帖。”

  杜从宜笑起来,她知道来安和惠安是完全不同的人。

  “惠安在家里,家里就觉得热闹了,现在院子里也是。等过些日子熟悉了,有天分的,就跟着青桃做徒弟,剩下的留下院子里。”

  她说的来安从不反驳,点头说:“暂时只有两个小丫头会做针线,其他的暂时看不出来。”

第052章 吃东西

  之后两人聊起花样子,和配色,还有店里已经售卖的绒花。

  来宝按照杜从宜的吩咐,二楼的货架上也并不放多少货,一支绒花偏偏不单卖,一对装一个盒子,价格高昂,尤其是秋季来了,等入冬,没有鲜花戴,绒花这种仿真花就是上上选。

  有些技艺,别人是一时半会儿参不透的。

  尤其是如果是贵女,可以看花样子选品,接做定制。

  只选贵的,不买对的。

  这个月单绒花的收益,就超过楼下布店。

  所以来宝将布店迁到了对面另租了铺子。商铺彻底清开,一楼的是普通的花色,都是徒弟们做的,二楼是重工定制款,都是师傅们的手笔。

  高级定制她还是会做的,VIP客户也是会特别鸣谢的,送的绒花的欣赏款,未必能戴在头上,做成欣赏的小景观,也是很不错的小礼物。

  赵诚睡着了,杜从宜就特意在子时前不去打搅他,和来安在书房里加班,他回家就能睡三四个小时。

  来安见她这样,也愿意陪她熬夜。

  窗外雨声淅沥,院子里静悄悄的,直到听见正屋开门的声音,来安立刻说:“他醒了。”

  杜从宜才和来安从书房出来,赵诚迷迷糊糊睡了会儿,等云雀叫醒他,他坐起身都不见杜从宜,问了声:“你们大娘子呢?”

  云雀:“大娘子和来安姑姑在书房。”

  见两人回来,赵诚皱眉催:“赶紧去睡。”

  杜从宜心说,还算你有良心。

  赵诚知道两人估计是怕吵醒他,干脆直接在书房待到他起床。

  等时间到了他出门,夜晚街上静悄悄,天亮后,最后一天的考试就结束了。

  他撑着伞走在前面,问了声周全:“诚甫那边再有信吗?”

  周全:“昨晚传来消息,等大考完和您喝酒。到时候慢慢聊。”

  赵诚点头,到了宋门,今日职守的人是关九郎见他来,就说:“大人喝杯热茶暖一暖,秋雨冷的哩。”

  赵诚:“等这两日忙完,我请大家吃酒,都松快松快。”

  关九郎:“就是没有这两日,大人的饭菜酒水也没少了谁。大人,前几日,昨日那酒楼没开张,但灯亮了一夜。”

  赵诚:“有人进去吗?”

  “有。我雇了几个闲帮替我盯着,进去的都是些书生,按说书生一心扑在考试上,怎么会半夜出现在那里?”

  “当然不是赶考的书生,不曾被放职的举子们多的是。继续盯着,不要声张。”

  关九郎不懂这些文官们闹什么,只知道赵大人很关心,赵大人这几天对这件事很上心。

  关九郎见赵诚在昏暗中看着门洞外的淅沥雨幕,低声说:“我昨日去看了康大人,但已经不准探视了。听说刑部的人将人严加看管起来了。”

  赵诚:“那三个书生的死因查出来了吗?”

  关九郎:“只知道死于毒,还没有头绪。但康大人当晚一直在家,邻居们都能作证。”

  那康渤的麻烦还是不小,都知道康渤和那两书生有龃龉,出门前那两人还唾骂康渤,而康渤回骂了一句:再特么犯事,早晚砍了你们。

  有人会因为这个口角闹事。

  书生们团结,加上这几日大考,北方面排斥东南的学子的情绪还是在的。

  要不然那人也不会屡次犯事,东南学子的处境确实不太妙。

  若是康渤案,一直发酵,最后会导致什么结果?

  康渤做的事情是没错的,这是他的职责所在。

  若是被东南籍的士人团结一致逼死了,南北从此就两立了,这个影响太坏太大了,谁也担不起。中枢中没人敢做这个主,唯有官家能决断。

  赵诚甚至猜测,今秋会不会减少对东南学子的取第。

  不过这也要看官家的决心。

  按照他的个人经验,其实没必要,不光要取用东南学子,还要多取用,然后把人派出去,都放到河东、河北路去。

  辽人和金人南下,祸乱河东路,河北路,整个河东路已经没有多少百姓了,北人南下,可不只是史书中一句劫掠就完了。

  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劫掠人口,汉人如牛马牲畜一般,成群被赶着北上,成了辽金贵族的奴隶,不过三两年折磨死了,就继续南下再劫掠一批,犹如杀猪宰羊一般。

  这群贵族老爷们,可不在乎这些,汴京城呆不住,可以去扬州城,可以去杭州,可以有南下,总之,不论怎么过,也能过好这富贵一生。

  没有谁是绝对正确,谁是错的。

  想要快治病,就要猛药。

  想要保守治疗,那就慢慢守着,等守不住的哪一日再说。

  最后一日考完,雨还没有停,一场秋雨一场寒。

  赵诚第一次开始就和下面的人一起啃干粮,第二日周全回去和府里说了,来安准备的午饭,就让人送来了。

  这一日到了晚饭时间,他还没回去,来安以为今日结束他就回来了,杜从宜因为练了两天静物画,汪伯言让她自由练习,但她的画带着西洋画的基础,画出来和国画就不太一样。所以关于她的技艺,汪伯言再三夸赞,但对于她的意境和想法,批评了很久。

  这几天她练习的山水画,才有了一点感觉,感觉自己入门了。

  连着几天赵诚太忙,大家也都跟着小心翼翼,今日他终于当值结束了,所以家里张罗着特意做的烤鱼,外面定了菜。

  结果等了又等,不见人回来。

  来安见她不高兴,就说:“我打发人去问问。”

  杜从宜心想,赵诚,你给我等着,姑奶奶我还没这么等过人。

  “不用,他估计去找诚甫或者子恒去了,咱们吃咱们的,正好咱们人多热闹。”

  所以晚饭杜从宜带着几个女婢一起吃的,惠安见云雀不吃鱼,只吃羊肉,笑骂:“还吃呢,你瞧瞧你肥的。”

  云雀嘟囔:“惠安姑姑,我年纪小,正长个子呢,等我十八了,我就去外面给大娘子去赚钱,给大娘子和姑姑买吃的。”

  杜从宜平日里不怎么吃这么重口的东西,偶尔吃一次,觉得十分过瘾。

  麻椒、茱萸、木姜子还有云贵高原传出来的类似辣椒的能榨出红油的,尝起来也是辛辣的味道。

  来安见这个味道实在刺激,特意煮了一锅鱼汤。

  杜从宜其实没吃多少,看到汤,她突然就想吃蹄花汤了。

  扭头和来安商量;“明日买几只猪腿。”

  来安:“为何要那个?要吃也是吃羊腿。”

  “你买来就知道了。”

  两人商量着,来安也不反驳。

  等快子时了,赵诚才回来,今晚来复也跟着回来了。杜从宜没睡着,但是嫌他没按时回来,就装睡着了,没搭他。

  等第二天一早她起来,赵诚还在家,见了她就说;“今日诚甫、子恒几个来家里吃饭。”

  杜从宜静静凝视着他,瞪了几眼,才扭头出房间里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3页  当前第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13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鸳鸯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