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吴峥嵘时,她既忧愁又带点炫耀地说:“哎,只怪我当时没收收力,一不小心就把家庭手工业的成绩搞成全市第二了。这种经验怎么总结呀?”
她投入大量精力的扫盲班和小学校还没见到成绩,反倒是无心插柳的家庭手工业先给单位争取到了一个模范称号。
吴峥嵘奇怪地问:“你自己做的工作,真的一点头绪都找不到?”
“其实能找到一点点,不过只是我的猜测,”叶满枝低声说,“我最近又翻看了一下账本,发现魏大爷帮忙牵线的生意,大多是家用杂物,比如扫帚、拖把、擀面杖、晒衣服夹、菜板之类的。”
除了棺材,以及帮煤炉厂生产的风箱,大多数都是日常家用小件。
“市场缺货的原因只有两个,一是居民抢购,二是厂家停产。这种家用小件一般不会出现抢购的情况,那就很可能是因为厂家停产了!我猜测,兴许与市里的政策有关,无论是工厂还是合作社,都在提倡‘服务大工业’,大家都去生产工业配套产品,这种日常家用小件自然就少有人生产了。”
吴峥嵘赞许道:“这不是分析得挺好么,到时候你就这样说。”
“这是我猜的,万一猜得不对,被人当场驳斥了,那我在台上多尴尬呀!”
吴峥嵘语气寻常道:“很多发现都是从结果反推过程的,你只要坚信自己的结论,再寻找一些真实数据做支撑,没人会驳斥你。毕竟话语权掌握在胜利者手里,你已经有过成功经验了。”
叶满枝犹犹豫豫地问:“要不我试试?”
“不试还能怎么办?把魏监进推出去?”
“嘿嘿,不许喊人家魏监进,”叶满枝纠正了他的称呼,又将自己的饭盒推给他说,“我吃不下了。”
“炸蘑菇都不吃了?冬天难得能吃到鲜蘑菇。”
吴峥嵘把她剩的几口米饭吃了,剩下的半盒炸蘑菇用盖子扣好,留给她明天吃。
“明天就不脆了,你都吃了吧。”叶满枝没什么胃口,撑着下巴盯着他吃饭,“听我爸说部队的工作组给咱们厂军代室的工作评了一个特优?你可真厉害!”
“还可以,主要是大家支持军代室的工作。”
叶满枝不满道:“我爸说全国所有军工厂只评了五个特优,咱们厂就是其中之一。这么大的成绩,你还谦虚什么呀!军代表同志,你有什么先进经验可以跟我这个‘二等模范’分享一下吗?”
吴峥嵘已经听她提过四五遍“二等模范”了,心说小叶干部还挺虚荣的。
他唇边抑制不住地带出笑意,隔了一会儿才说:“我的经验就是少管闲事。”
叶满枝:“……”
这算什么先进经验啊?
“你是不是在糊弄我?”
“没有,你应该听说了吧,军代室的监督范围是很大的,在有的工厂,产品的每道生产工序都需要军代室出面签字,不签字就不能继续生产。”
“嗯,咱们656不是这样吗?”
“以前是,现在不是了。”
吴峥嵘来了656以后,就将整套监督程序简化了。
他只在技术资料制定、原材料检验,以及成品验收的时候签字。
其他环节几乎都被他取消了。
过于繁琐的程序,会激化军方和厂方的矛盾,很多工厂的军代表都与厂领导不合。
究其原因就是军代室管得太宽了。
军代室验收产品的时间在月中,如果程序过于繁琐,很可能直到月底都验收不完。
到时候会直接影响车间工人的评优和奖金。
时间久了,自然会激化双方矛盾。
其他厂的军代表动不动就被厂领导告到中央,但吴峥嵘不爱管闲事,所以与厂领导相处和谐。
656厂军代室能拿到这个特优评价,其实全靠同行衬托。
叶满枝听了他的经验分享,佩服地说:“军代表同志,你这就是抓主要矛盾的典型啊!回头我要把你的经验写到日记里,以后好好琢磨琢磨。”
吴峥嵘有点受不了她什么事都要写进日记里的习惯。
而且他真不觉得这个“特优”的含金量有多高,可能与她那个“二等模范”不相上下吧。
他把剩下的几口饭快速吃完,收好饭盒说:“走吧,别提工作了,我元旦要去拜访老丈人和丈母娘,你给我讲讲家里的情况。”
叶满枝戴上帽子手套,小跑着紧随他走出食堂。
“我家的情况你不是清楚嘛,除了我爸妈,还有两个姐姐、两个姐夫,三个哥哥和两个嫂子,我姐应该不会带孩子过来,所以当天可能只有麦多一个孩子。”
叶满枝想了想,又连忙问:“你应该知道第一次相看姑爷的流程吧?”
“差不多吧。”
吴峥嵘暗道,第一次登门还能有什么流程?
无非是与叶家人见面,喝酒,吃饭。
除了她五哥,叶家男人他都认识。
叶满枝怕他不懂这些,再次提醒:“到时候家里来人可能会比较多,毕竟是未来新姑爷第一次上门,大家都想来瞧热闹。”
吴峥嵘不怕人看,既然要娶人家姑娘,总要尽快融入对方家庭的。
他按照叶满枝的建议,准备了元旦登门要带的礼物。
烟酒之类的,他还回省大老宅搜罗了一些。
元旦这天是礼拜二,全国的公休假期。
吴峥嵘穿戴整齐,焕然一新,上午就带着准备的礼物前往叶家所在的家属楼。
叶满枝在楼栋口等他,甫一见面就再次提醒:“今天家里人特别多,你先有个心理准备啊!”
“嗯。”
吴峥嵘早就准备好了,提着礼物与她来到三楼。
刚走到楼梯口,就听到了从叶家门内传出的欢笑声。
叶满枝将他领到自家门口,大门尚未完全打开,吴峥嵘便瞧见了里面的情景。
“……”
这屋子里少说得有三十人吧?
叶满枝见他神情滞涩,不由低声解释:“我大舅和三个姨也来了,你不是说知道相看流程吗?天上雷公,地上舅公。天大地大,舅舅最大。我带对象回家,我大舅是一定要出面的!他说话比我爸还管用呢。我爸的态度无所谓,你把我大舅陪好就行了!”
吴峥嵘:“……”
第55章
叶家上次这般热闹, 还是相看二姐夫的时候。
但二姐的姥姥只生了一儿一女,李大舅把全家都带来,也不过凑了二十人。
这回相看叶满枝的对象, 常家不但派出了一个舅和三个姨的豪华阵容,大舅还把自家的四个儿子也带来壮声势了。
吴峥嵘走进叶家大门时, 首先面对的就是叶满枝的三个亲哥和四个表哥。
三个亲哥还好。
四个表哥可真是又高又壮又结实。
他生出的第一个念头竟是, 有这体格, 不当兵可惜了。
常大舅对他脸上的惊讶神情非常满意, 常家三代人都在灌肠厂工作,从来没缺过肉吃, 全家男人的体型都是一脉相承的壮实。
虽然未来姑爷是个军官, 但他们这边也不差什么, 以后想欺负他家姑娘, 还是要掂量掂量的!
大舅装模作样地在小儿子肩上拍了一下,呵斥道:“客人都来了, 你们还在这里堵着干嘛?赶紧把小伙子让进来!”
吴峥嵘双手都提着东西, 便没有给他敬礼, 自然地喊了声“大舅”, 而后又与第一次正式见面的丈母娘打了招呼。
常月娥欢喜地应了一声, 热情地招呼道:“小吴, 快进来坐!来芽是我们家最小的姑娘, 听说她对象要来家里做客, 长辈们都想来认认人儿。今天家里的亲戚朋友多,你别见怪啊!”
她只透过楼道的窗户, 打量过几次送来芽回家的吴峥嵘。
今天还是双方第一次面对面接触。
近距离一瞧,这孩子长得可真好,难怪叶来芽那丫头整天五迷三道的。
吴峥嵘尚未来得及说什么客套话, 屋子里的女同志们便七嘴八舌夸起人来了。
“二姐,咱家这新姑爷长得可真是周正,来芽有眼光!”
“听说是组织介绍的,还是组织有眼光!”
“常姐,你家姑爷长得修眉俊眼的,比我家那个五大三粗的姑爷耐看多了。”
叶家的小客厅里挨挨挤挤全是人,基本没有下脚的地方。
除了叶家的亲戚朋友,还有本层楼的好几户邻居。
姑娘的对象第一回上门,放在谁家都是头等大事,常月娥提前一个礼拜就开始为今天这顿饭做准备了。
不过,就算她长出八只手来,也不可能一上午就弄出几十口人的饭菜。
好在这年头的邻里关系亲近,谁家要办大事喜事,所有人都会伸手帮忙。
今天这桌席面就是关系好的邻居们帮忙置办的!
有的帮着添两道菜,有的帮着蒸馒头烙饼,总算在姑爷上门之前,把饭菜端上了桌。
邻居们见过吴峥嵘以后,满足了好奇心,与常月娥招呼一声,便嘻嘻哈哈地笑着离开了。
屋里腾出了一些空间,但不多。
吴峥嵘的目光快速在室内掠过,除了小客厅里这些人,几个房间里居然也有人!
他不是没见过世面的,然而,甭管他见过多大的世面,这种相看姑爷的阵仗却是第一回经历。
见他额角冒汗,脸上神情有一瞬间居然是空白的,叶满枝心里快要笑死了。
自打吴峥嵘进了她家的门,只说过两句话。
第一句喊“大舅”。
第二句是跟常月娥打招呼,“阿姨好”。
把手上的礼物送上以后,就再没有他插嘴的余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