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_分节阅读_第86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2-10 18:32:50

  看得出来她9月刚接手时,家庭手工业的收入并没有明显起色,那个月的总收入是418.24元。

  直到10月中旬以后,才突然增加了很多莫名其妙的进账项目。

  不但有锅碗瓢盆、菜板、锅盖、扫帚、丝线等杂七杂八的小玩意,还有木床、风箱等大件,最神奇的是,居然还有9口棺材!

  10月总计收入1351.43元。

  “这,这……”魏珍指着“棺材”那一行问,“咱们手工小组里还承接制棺业务吗?”

  “对啊,第三居委会那边有个曲师傅,以前是在棺材铺做活的,年纪大干不动了就教给他儿子。不过他儿子手艺不怎么样,棺材铺没让他子承父业。”叶满枝解释说,“656厂扩建不是要占用坟场嘛,好多人家要迁坟,来我这里登记的时候,我就把曲师傅的儿子介绍给他们了。”

  殡葬也是民政工作的一部分,居民给先人迁坟之前,要来街道办做一下登记。

  叶满枝因此能掌握第一手资料。

  小曲师傅虽然手艺不如他爹,但胜在便宜,对于不想在迁坟这件事上破费太多的人家,算是首选。

  所以她两个月就给小曲师傅联系了17单业务。

  由于订单太多,他一个人忙不过来,连老曲师傅都重新出山了。

  穆兰认真看了她的账本,把每个条目的单价,总价都合计了一遍后,指着“扫帚”那一栏问:“这个扫帚是哪种扫帚?单价怎么那么高?”

  “就是最普通的扫地扫帚。”

  穆兰讶然:“扫地扫帚的收购价能高达4毛钱一把?”

  如果扫帚的收购价是4毛钱,那么放到市场和供销社里,零售价恐怕要达到六七毛了。

  扫帚值这个价吗?

  按照账本上的记录,10月份,光是扫帚这一项就卖出300把,收入120元。

  叶满枝颔首说:“您去供销社逛逛就知道了,很多供销社的扫帚、拖把都缺货,凡是有货的,价格都不便宜。质量一般的4毛左右,质量好的能卖到7毛。咱们手工小组生产的就是质量好的那种。”

  魏珍问出一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小叶,我看你这账本上增加了许多新的手工项目,这些产品最后都销往哪里了?”

  家庭手工业的订单由街道办负责联系。

  为了能接到长期且稳定的订单,通常要为工厂生产配套产品。

  比如给火柴厂生产火柴盒,给烟厂生产烟盒,给调料厂生产花椒面纸筒,帮制帽厂裁剪帽遮……

  但工厂只有那些,全市范围内却有几万个居民生产小组。

  若想拿到工厂订单,也是需要走走关系、找找门路的。

  小叶是656厂子弟,也许有这方面的人脉。

  然而,叶满枝却理所当然地说:“这些新产品就是卖给批发市场和供销社的呀!”

  众人:“……”

  有点扯了。

  供销社的大门有多难进,大家都清楚。

  人家总不会因为你长得漂亮,就把产品收下吧?

  赵二贺好奇地问:“小叶,你怎么说服供销社收下这些产品的?”

  “不用说服啊,市场上缺什么,我就让手工小组生产什么,只要产品生产出来,就能直接送进供销社的柜台。”

  “那你咋知道市场上缺什么?你总不能天天去市场上守着吧?”

  叶满枝要负责婚姻登记,管着扫盲学校和煤炉厂,不可能再有时间去做市场调研了。

  “商品信息是我四哥叶满桂,以及魏大爷提供给我的!”

  “哪个魏大爷?”

  “就是魏国进魏大爷,”见众人仍没反应,叶满枝只好说出对方那个诨名,“魏监进!”

  “哦哦哦~”

  原来是他呀!

  提起“魏监进”,大家瞬间恍然了。

  魏监进在解放前是个经纪人。

  经纪人是干啥的呢?

  就是帮买卖双方牵线搭桥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干股和回扣。

  解放以后,这种吃回扣的经纪人被国家取缔了,大部分经纪人主动或被动转行。

  有人去商店做了售货员,也有人被安排进工厂的供销部门。

  魏大爷当时被分去“生猪交易服务所”当了业务员。

  不过,他前年就退休了。

  退休以后不忘初心,时不时就要帮人家牵线搭桥,赚点外快。

  被工商和派出所抓住以后,死性不改,放出来之后继续干。

  别人是二进宫,三进宫,魏大爷已经不知是第多少次进宫了,大家就给他起个外号叫“魏监进”。

  像他这样的,主要以罚款和说服教育为主,所以,魏大爷也算是街道办的熟人。

  一年总要被街道教育好几回。

  穆兰一方面觉得小叶能把魏监进挖掘出来,算得上是知人善任,一方面又觉得这事不太靠谱。

  “那魏国进没跟你要回扣吧?”

  “没有,我让他担任‘家庭手工服务社’的顾问了,他经常去各大市场转悠,所以我每个月给他报销8毛钱的交通费,那账本上都记了。”

  叶满枝能跟魏大爷搭上线,还多亏了她四哥。

  四哥那些花鸟鱼虫,就是魏大爷帮他找门路销出去的。

  这俩人经常一起逛市场,全市各大市场都被他俩玩儿遍了。

  8毛钱的交通费里,其实还有四哥的4毛,但她要是说四哥的车费也被她报销了,似乎有假公济私的嫌疑。

  张勤简狐疑地问:“咱们什么时候有这个‘家庭手工服务社’的?”

  “我当时随口忽悠他的,”叶满枝赧然道,“没想到魏大爷还挺相信,干活特别起劲。”

  众人:“……”

  办公室里沉寂了很长时间,隔了不知多久,穆兰才打破沉默说:“我看还是可以开办一个‘家庭手工服务社’的,就让魏国进当顾问吧。”

  他们是国家干部,不能骗老头干活。

  这魏国进要是真能把家庭手工业的收入搞上去,由街道给他发点补贴也没什么。

  “看来小叶这汇报材料填得没什么问题,”穆兰笑道,“老张,你还是跟区里解释解释吧,这是咱们干部的真实成绩。另外,申报先进集体的材料也要重新整理一下,把家庭手工业取得的成绩加进去。”

  她心里有点为叶满枝惋惜。

  虽说她让四个年轻人都写了先进个人的申报材料,但那主要是为了鼓舞激励年轻人的。

  评奖委员会考察的是一整年的成绩,原则上,先进个人必须工作满一年。

  光明街的五份申报材料中,只有魏珍符合要求。

  她今年在街道组织开办了一家养老院,把很多无儿无女,鳏寡孤独的老人送进养老院集中照料,在福利工作这方面也算成绩斐然。

  这个先进个人的奖项,很可能会评给魏珍。

  不过,家庭手工业的进步,兴许能为先进集体的奖项增加一些砝码。

  ……

  张勤简亲自往区里跑了一趟,向评奖委员会解释了家庭手工业数据造假的问题。

  造假是不可能造假的,这就是我们街道的真实水平!

  1956年第四季度,光明街的家庭手工业收入,位列正阳区第一,总金额是第二名前进街的两倍!

  如果只是多个三五百块,区领导也许不会有什么想法。

  但是一下子多了1500多块钱,那领导肯定要过问一下啦!

  分管工业的副区长很快就组织了一个调研组,来光明街上调研。

  收入翻倍的秘密,若是不被自己人点破,外人很难找出原因。

  可是,魏监进是屡教不改的管制分子,在他当“顾问”的时候,又“进宫”了一次。

  穆兰不可能把一个管制分子推出去,遂只能由着调研组自行摸索。

  调研组看了叶满枝的账册,也去手工小组考察了情况,走访了家庭妇女。

  除了发现他们的产品种类繁多,再没找到什么可以推广的经验。

  *

  调研组无功而返后,叶满枝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然而,过了没几天,穆兰突然回来宣布,光明街第四季度的家庭手工业成绩,在全市位居第二。

  同比和环比增长都位列全市第一!

  光明街因此取得了一个“走向社会主义工业化二等模范”的称号。

  要不是时间太短,很可能会得到“一等模范”的称号。

  这是叶满枝负责的工作,单位能因此得奖,她简直太光荣啦!

  赶紧跟着大家一起啪啪鼓掌!

  “元旦过后,市里要举办‘工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咱们街道这个二等模范要派人出席,同时也要向全市人民分享家庭手工业取得巨大进步的经验。”穆兰望向叶满枝说,“小叶,你准备一下,到时候你跟我一起去参会,这部分工作是由你负责的,你上台去给大家分享一下。”

  “???”叶满枝喃喃道,“主任,情况你都清楚的呀,这有啥可分享的?”

  她总不能把魏大爷分享出去吧?

  穆兰知道这事不好办,但魏监进是叶满枝找来的,一事不烦二主,总结经验的事,也得由她负责!

  这可把叶满枝愁坏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40页  当前第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6/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军工大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