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爷爷观察着众人神色,沉声说:“老大是我悉心培养的儿子,他虽然牺牲了,但他留下的孩子,我还要额外关照。老幺,你出嫁时,我给你陪嫁了一套房子,既然老宅要给你继承了,那陪嫁的房子,你留着也没用,就把那套房子过户给嵩山吧。”
吴小姑完全没有异议,当即便答应了。
正如她爸之前所说,按照老规矩,老宅应该由大哥继承,大哥过世以后,还有他的儿子。
只不过,两个侄子已经在外地扎根工作生活了,让他们回滨江照顾老人显然不可能。
吴崇山沉默地听着爷爷的安排,暂时没吭声。
他这次回滨江来,是代表他们这一房的,他哥的事情已经有着落了,接下来就该轮到他了。
只听爷爷继续安排:“我们还有一些存款,但这些存款我暂时不会分,等我们百年之后,剩多少,你们就分多少。到时候,由老二、老三、崇山和峥嵘,平均分成四份继承。”
“另外,虽然吴峥嵘这个混账经常气我,但哪个儿孙有出息,我就把最重要的东西给谁,目前看来,整个老吴家,在学术上最有出息的,就是吴峥嵘这个混账了,岫岚的研究领域跟我没有重合,给她也没用。所以,等我百年之后,我书房里的所有东西,包括书籍、学术产出、摆在里面的几幅字画,全归吴峥嵘所有。你们不要眼馋,也不要争抢,书房只有一个,算是我额外给他的。”
其他人:“……”
放心吧,只有你把那些东西当宝贝,没人会跟他争的。
吴爷爷目光环视四周,觉得自己分得很公平,老神在在地问:“对于这个分配方式,你们没有意见吧?没意见的话,咱们就落到纸面上了。”
作为各自家庭的代表,孙汝珍和三婶都表示没有异议。
他们两家都长期在外地生活,有工资、津贴和住房,不指望从老家分的东西过日子。
这边的两个长辈答应得挺爽快,但吴崇山那里却发出了不同声音。
“爷爷,按理说,我们是小辈,您给什么,我们就应该接什么。但这次我大哥没回来,我是代表他出席家庭会议的,有关他的那一份,我总要帮他把把关。我哥常年不回滨江居住,就算拿了小姑的房子,也没什么实际用处。”吴崇山望向吴峥嵘,笑着问,“峥嵘像是要在滨江扎根的,把大哥的房子跟峥嵘的那份换一换怎么样?”
小姑的一套陪嫁房子,市价顶多四五千块。
但老爷子是书香门第出身,又是搞科研的,工资有多高就不说了,光是出版图书的稿酬,就有好几万块钱。
即使由四家平分,每家也至少能分到五千块吧?
帮他哥争取存款,肯定比那套房子实惠。
尤其现在要搞私房改造了,那房子在市面上交易的时候,不但不好出手,还很难卖得出好价钱。
叶满枝一直默默观察着客厅里众人的反应,甫一听到吴崇山主动要求置换房产,就直觉其中有猫腻。
再一想老头老太太给她压岁钱时的大方劲儿,估计老两口的存款不是小数目。
否则吴崇山不可能在这时候跳出来现眼。
她觉得吴峥嵘这个堂哥有点不地道,而且太过想当然了。
凭啥你想换,我们就要换啊?
叶满枝偏头看向吴峥嵘,这毕竟是吴家的财产分配,还得听吴峥嵘的。
与她一样,吴爷爷也想听听吴峥嵘的想法,于是问:“你怎么想的?”
吴峥嵘像是很难抉择一般,皱眉思忖良久,才迟疑着问:“用不用给大哥打个电话,询问一下他本人的意见?”
“不用,大哥让我全权代表他。”吴崇山答得斩钉截铁。
“你真的确定要换?小姑那套房子其实还不错。”
“换吧,大哥常年不回滨江,给他在这里留套房子反而累赘。”
再三确认他可以替大哥做主后,吴峥嵘又拧眉琢磨了一阵,终于勉强点头同意了。
吴爷爷要亲自将遗嘱落到纸面上,叮嘱吴峥嵘和吴小姑,尽快去房管部门办理过户手续。
早办完早安心。
家庭会议正式结束时,时间已经很晚了,叶满枝带着孩子返回二楼的房间。
关上房门便小声问:“你跟他换了房子,是不是吃亏啦?”
“还行,吴院长确实有些存款,每年的稿酬也不少,但学校用于科研的资金有限,他既然当着工学院的院长,总要把科研工作支应起来,所以出版图书的那些稿酬,差不多都被他花在了科研上,手头应该没有多少存款了。”
第108章
败家的毛病, 好像能遗传。
听了吴爷爷的光荣事迹以后,叶满枝从根儿上找到了吴峥嵘花钱大手大脚的原因。
吴峥嵘只是集齐了四大件中的自行车、手表、收音机,就已经被丈母娘封为败家典型代表了。
而吴爷爷的败家程度, 比孙子更甚。
他老人家是留过洋的人,在赶时髦这方面是走在时代前端的。
人家不但集齐了四大件, 还有照相机、摄像机、留声机……
偶尔手欠的时候, 还要以科学研究的名义把机器拆开看看。
但拆开却未必装得回去, 所以, 有些大件他买过好几台。
以吴爷爷的身体状况来看,若是从现在开始积攒退休金和出版稿酬, 哪怕他之前真的把全部积蓄都投进了教学和科研, 也能在百年之后给儿孙们留下万把块的遗产。
然而, 吴爷爷人老心不老, 不但要继续搞科研,还是时代弄潮儿, 按照他大手大脚的习惯, 他还真不一定能攒下多少积蓄。
吴峥嵘的爸爸、三叔, 以及两个堂哥, 若想从老爷子这里多继承些遗产, 就得管管他败家的毛病了。
“谁吃亏谁占便宜, 现在还不好下定论, 但咱既然是跟大堂哥交换遗产的, ”叶满枝说,“还是应该跟他本人确认一下。小姑的陪嫁房子值几千块吧?这哪是四哥说代劳就能代劳的……”
“嗯, 我明天给大哥打个长途电话,把事情跟他讲清楚。”
吴峥嵘对家里这些财产无所谓,他近期在军事学院的研究进入了瓶颈期, 吴院长要是能拥有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那他抢破头也要想办法继承的。
叶满枝给宝宝换了一件新兜兜,在她愈加肥硕的小胖腿上捏了捏,有点好奇地问:“咱爷爷真有留声机啊?”
“有,你想看看吗?”
“想啊,我上次见到留声机,还是在中学音乐老师那里,不过人家太宝贝那留声机了,不让学生碰。”
吴峥嵘让她等着,独自去隔壁书房,将留声机搬来了卧室。
吴爷爷买的唱片大多是戏曲,偶有几张歌曲的。
夫妻俩对着那几张黑色的大唱片研究了一阵,最后选了一张歌曲唱片放上去。
按照吴峥嵘的讲解,叶满枝亲自动手将唱针放到唱片盘上,然后拧紧了发条。
两人一崽屏息等了两秒,听到一段沙沙的手风琴前奏,很快便迎来一个甜美清澈的女声。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长在~愁堆解笑眉~泪洒相思带~”
歌声好听是好听,但这歌词咋这么哀怨呢?
叶满枝与吴峥嵘面面相觑,“这歌叫什么名字来着?爷爷咋听这种歌啊?”
吴峥嵘往唱片上瞄了一眼,《何日君再来》,演唱者周旋。
随着音乐哼唱了几句,叶满枝憋着笑说:“咱爷爷挺时髦啊!”
不愧是时代弄潮儿。
吴玉琢小朋友被留声机的声音吸引,两条小胖腿突然在爸爸怀里乱蹬了好几下。
叶满枝盯着胡乱踢腾的闺女,发现新大陆似的说:“吴玉琢同志这是想跳舞了,你快带着她转几圈!”
“我看是你想跳舞了吧?”
吴峥嵘将孩子放到床上,没带着闺女转圈,反而揽上媳妇的腰,带着她在卧室的空地上转了几个圈。
叶满枝步伐略有些生疏地随着他挪动,遗憾道:“上次中苏友协开交谊舞会,我怀着孩子都没办法参加,早知道能在家里跳舞,我今天应该换身好看点的裙子。”
“这样已经很好看了。”
今天是叶满枝出月子以后第一次出门,从头到脚都精心打扮了一番。
她这个月子养得好,比怀孕前丰满了一些,以前穿着还有些宽松的布拉吉,如今有点过于合身了。
叶满枝怕自己胖了以后,穿不了以前的衣服,还得凑布票做新衣,所以这两天一直嚷嚷着减重。
吴峥嵘在她软乎乎的手腕上攥了攥,诚心劝道:“你现在这样就挺好的,不要刻意减重,咱妈炖的汤你继续喝。学校食堂的饭菜没什么油水,你吃几天自然就瘦了。”
叶满枝嗯嗯答应着,随着音乐在屋子里欢快地转圈圈。
一曲结束以后,又换了一张《天涯歌女》。
小宝宝被歌曲吸引,安静地躺在床上不哭不闹。
时隔数月,夫妻俩终于又有机会跳起了交谊舞,叶满枝本想拉着军代表同志跟她多跳几曲,庆祝她出月子,然而,第三张唱片刚放上去,他俩的房门就被人敲响了。
吴爷爷气恼的声音传进来,“吴峥嵘,大晚上的你折腾什么?还让不让人休息了?”
他跟老伴的房间就在一楼,楼上的音乐一响,闹得他连报纸都看不进去了!
吴峥嵘松开媳妇,将留声机上的唱针抬起来,拉开房门面不改色道:“我给小叶讲讲留声机的工作原理,他们工业经济系有物理课,这些知识点都要掌握的。”
见他一本正经地胡扯,吴爷爷嘴角抽了抽,想质问他学物理的时候,地板为什么咯吱响。
不过,想到屋里还有孙媳妇和婴儿,他压着脾气交代一句“白天再学”,背着手离开了。
*
家庭舞会被中途叫停,但叶满枝从此受到启发,经常在家开舞会。
她家没有留声机,却有收音机。
每晚九点多钟的时候,收音机里会播放音乐。
有爱国歌曲,也有民歌和苏联歌曲。
收音机一打开,她就可以拉着吴峥嵘,在房间里跳舞啦!
可是,在家消遣了没几天,叶满枝便再次接到新城公社的电话,让她尽快去公社一趟。
私房改造的时间紧任务重,是否要加入私房改造,他们得尽快给人家回个信。
叶满枝已经出了月子,可以出门溜达了,但她还得给宝宝喂奶,于是她带着娃和亲妈,一起去解决房子的问题了。
“早知这么麻烦,当初就不该给你买这套房子。”
自打听说了私房改造的事,常月娥就一直后悔给女儿买了房。
要是把一千三百块钱存进银行,每年能有90多块的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