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之前帮五哥找院子的时候,只敢在街道房管所找公房,就是因为公房的房租低廉。
光明街地处郊区,且大多数居民都有单位分房,街道公房的存量算是比较充足的。
可是市里那些房子,大多数都是私产,想在房管所租到公房还得排队。
私房租金是光明街这边公房的两三倍。
她四哥的愿望就是能买套市里的院子吃租金,有了那租金,他一辈子都不用上班,可以专心侍弄花鸟鱼虫了。
叶满枝想了想说:“咱家的房子一直闲置着,没收过租金,那不算是剥削吧?也要接受改造吗?”
“公社想动员你把闲置的房子挂靠到房屋管理部门,到时候由房管所统一管理,统一修缮,统一调配,刨去修缮费、管理费、房地产税、保险费之类的费用以后,按照租金的一定比例给你定租。”
新城街的房子一直没人住,叶满枝主要是把它当成仓库用的,她这两年囤积的物资大部分都在那边的地窖里。
但是城里的房租高,她要是一直让房子闲在手里,其实也挺亏的。
要不是为了地窖里的东西,她早就把房子租出去了。
“你觉得咱们要不要接受动员?”叶满枝向他征求意见。
“咱俩只在去江边玩的时候,偶尔过去小住。让房子闲置着确实没什么必要,你要是还有出租房子的想法,那就必须接受改造。以后个人出租房子的路子,算是被堵死了。”吴峥嵘停顿片刻说,“但你也要考虑到一点,很多人租房子,一住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咱们要是中途想把房子收回来自住,恐怕不太好操作。有些人租了公房,就觉得是自己的房子了。”
叶满枝犹犹豫豫道:“要不就不接受改造了?既然是公私合营的,私房的房租八成要向公房看齐。租一套私房的房租如果是十五块,那差不多的公房每月租金只要五六块钱。否则大家不会都想租公房。”
她的工作还没定下来,而且吴峥嵘正在军事学院读副博士,毕业以后很可能被组织调整工作。
一旦他俩离开军工大院,总要有个能落脚的地方吧?
如果每月租金只有五六块钱,那她情愿不往外租了。
吴峥嵘放下报纸说:“你还不是私营房主,是否把房子挂靠过去全凭自愿,但你这个调干生也算半个国家干部,闲置房屋不挂靠的话,难免被人说闲话。”
“……”叶满枝忍不住叹气,“愁死了。”
她那地窖里还有不少东西呢。
把房屋闲置或挂靠到房管所,各有各的好处,夫妻俩商量了半晚上,也没能拿出一个具体章程来。
叶满枝正为自己陪嫁的房子犯愁时,她婆婆孙汝珍又给他们带来一个爆炸消息。
刚刚退休几个月的吴院长,开始操心自己的身后事了。
正好听说市里在进行私房改造,老爷子担心以后政策有变,影响房产过户。
吴院长想提前把遗产分了。
第107章
对于亲爷爷想分财产这事, 吴峥嵘表现得相当淡定,甚至还告诉叶满枝不用去。
“既然已经通知到咱们了,还是去看看吧?”
连分遗产这么大的事都不露面, 那也太不给他老人家面子啦!
叶满枝觉得甭管能分到多少,好歹去露个面。
而且吴峥嵘大伯家的堂哥, 还有代表三叔出面的三婶, 都从外地赶回来了, 他们这种本来就常驻滨江的, 要是不出席家庭会议,那显得多不合群啊!
吴峥嵘用滴管给闺女喂了两口水, 见她舌头动了几下就把水全喝了, 满意地放下滴管说:“他分那遗产是有前提的。”
“什么前提啊?”
为了让新手爸爸多跟孩子互动, 叶满枝并没阻止他搞西洋景, 用滴管给女儿喂水喝。
她将脸偏向一边,眼不见为净。
忍了。
“你没听咱妈说吗, 他是听到市里要进行私房改造, 才决定把财产分了的。以我对他的了解, 他顶多就是把正在居住的那套二层洋房分了, 而且这房子没咱们的份, 你去了也是看人家分房子。”
“……”
叶满枝是个俗人, 心里还是很期待吴爷爷能给吴峥嵘留点东西的。
这祖孙俩虽然经常不对盘, 但吴爷爷对唯一教养过的孙子, 有点区别对待,万一能把小洋房留给吴峥嵘呢!
吴峥嵘冷静地打破她的幻想, “对吴院长来说,他一辈子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他那些学术成果和他书房里攒下的书, 可能还有一些古董字画。他也许会把书房里的东西留给我,但房子是不可能给我的。”
他虽然在祖父母身边长大,但分家一般是分给儿女的。
老爷子不会越过儿子,将房子分给孙子。
而且他亲爹吴淮年并不是长子。
吴峥嵘兴致缺缺地说:“那房子的归属只有两种可能,要么留给大伯,要么留给小姑,而且留给小姑的可能性更高。”
大伯是长子,尽管英年早逝了,但还有两个儿子。
而小姑一辈子陪在二老身边,三个兄长出去参加革命的时候,是她留在老家尽孝的,结婚以后也一直带着丈夫和孩子住在老宅。
以防她年老还要跟继承了老宅的侄子扯皮,一把年纪却要从熟悉的家中搬离,吴院长很可能会直接把房子留给女儿。
叶满枝听了他的解释,懂了。
但还是想去参加家庭会议。
“我妈让我趁着放暑假坐双月子,我的天呀,天气这么热,我真是一天也不想坐了,四十多天已经差不多了吧?”叶满枝撺掇道,“你去跟咱妈解释一下,就说你爷爷那边要分财产,咱俩必须一起出席,只要我走出家门,这个月子就不用坐了。”
“你真没问题?”
在这方面,吴峥嵘很信任丈母娘,毕竟已经伺候过好几个产妇了。
“真没问题,我两个姐姐和两个嫂子都是坐30天的月子,也就我不用上班才被安排了双月子。”
*
因着叶满枝闹着出月子,夫妻俩还是带着吴家的新晋成员——吴玉琢小宝宝——去吴家老宅开家庭会议了。
吴玉琢的到来,受到了吴爷爷和吴奶奶的热烈欢迎。
她是重孙辈里唯一的女孩,而且其他重孙都不在身边,吴家老宅这边十几年没见过这么小的孩子。
吴奶奶抱着重孙女,吴院长则拿出一个他自己做的,花里胡哨的拨浪鼓,叮叮咚咚地逗孩子。
一群人围着小宝宝瞧新鲜,反而把亲爹妈晾在了一边。
叶满枝小声说:“你看咱闺女多受欢迎。”
吴峥嵘呵呵:“在老吴家,女儿比儿子的日子好过。”
叶满枝仔细想想,似乎还真是这么回事。
吴小姑,还有她的两个姑姐,日子都过得挺好的。
反观吴峥嵘就有点像凄风苦雨的小白菜了。
夫妻俩在一边叽叽咕咕的时候,吴爷爷终于发话,说起了今天的正事。
他和老伴一共生育了四个儿女,亲手抚养了一个孙子。
现在这四个儿女的代表,以及孙子吴峥嵘都在身边。
他要分财产了。
不过,分产的前提是,只分给亲生的四个儿女!
除了老大家的两个儿子,还有他亲手带大的吴峥嵘,他不会给其他孙辈、重孙辈分东西。
财产分给儿女以后,他们要如何分配给自己的儿女,那是他们各家的事。
吴院长独断专行了一辈子,分遗产就是按照他的心意分,并不是跟儿孙们商量的。
叶满枝仔细听了吴爷爷的安排。
果然如吴峥嵘所说,主要是分这套房子。
“要是按照以前的老规矩,祖宅应该留给长子继承,但吴家的祖宅不在咱们这一房,这套房子是我年轻时候自个儿置办的,这是我的私产,我想给谁就给谁。老幺在这房子里住了一辈子,又一直待在我们身边照顾,我打算在我们百年之后,把这套房子留给她。”
吴小姑没想到讲了一辈子规矩的亲爹,居然愿意把房子给她,惊愕地瞪大眼睛问:“爸,你糊涂啦?真要把房子给我啊?”
她虽然跟父母住在一起,但她其实有陪嫁的房子。
即使离开老宅,她也有住处。
“对,我跟你妈活着的时候,房子还是我的,等我们走了,这房子就归你住,反正你二哥三哥都不在滨江发展,留房子给他们也是闲置着。”
吴小姑往两个侄子身上扫了一眼。
她主要是怕侄子有意见,这样的私房市价不便宜。
吴峥嵘对此早有准备,很平静地接受了。
但他并没直接表态,这事还得看吴崇山兄弟俩是怎么想的。
大伯只留下这两个儿子,如果这兄弟俩有心思争产,老爷子兴许会有其他安排。
然而,他给吴崇山留了时间,让他自己争取。
吴崇山却把这种沉默,当成了对此安排的不满。
也有样学样地不吭声了。
一楼的大厅里,就这样诡异地安静了下来。
叶满枝看看堂哥,又瞅瞅吴峥嵘,不知道这兄弟俩在闹哪样。
尤其是吴峥嵘,他早就知道房子没他的份,那干嘛不表态啊?
吴峥嵘此时正在腹诽,宁跟聪明人打一架,不跟糊涂人说句话,他难得好心给吴崇山留了机会,这人居然还想利用他冲锋陷阵。
他往那边轻瞥去一眼,打破沉默说:“我没意见,让小姑一直住着挺好的。”
他在老宅里并没留下多少快乐回忆,即使把房子给了他,他也不想回来住。
吴崇山:“???”
他不是被爷爷一手带大的吗?把这么大的房子给小姑,他就这样轻易同意了?
作为最大受益人,吴小姑心里有点尴尬,她主动问:“爸,你把崇山和我三嫂他们都喊回滨江来,不会只为分一套房子吧?对嵩山、崇山和峥嵘他们,你有没有其他安排啊?”
嵩山是大哥的长子,虽然已经年近四十了,但她总要替大哥把人安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