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还有奖品!
叶满枝立即爽快答应:“怀孕也不耽误我动笔呀!这活儿我接了,明天就给你送去!”
小组长离开后,吴峥嵘接过纸笔说:“你写什么决心书?看你这肚子一时半会儿生不了,你还是专心复习期末考试吧。”
叶满枝垮了脸说:“这孩子咋回事啊?我还想趁着生孩子的机会,先混过这学期的期末考试呢,但我数学、化学、统计学、俄文全考完了,他还没动静,不会要等我考完最后一门物理,才肯出来吧?”
“有可能,你认真复习吧。”
吴峥嵘接过稿纸,拿出钢笔在最上面写下了一行走笔龙蛇的行楷——《增产节约决心书》。
“你会写决心书吗?水、电、煤、粮食、布料都要节约,你多写点!我还想得毛巾和茶缸呢!”叶满枝不放心的举例,“比如厉行吃饱不浪费,按照原计划节约粮食,还有用电用水要比上个月减少20%……”
吴峥嵘摆摆手,让她专心看书复习。
他自己运笔如飞,替媳妇写了一份决心书,争取得到街道办的大奖。
叶满枝再次感叹,这孩子真是慢性子,拿起物理课本复习去了。
她一直在心里默默许愿,希望宝宝能在物理考试之前出生。
然而,她正常准备了物理考试,正常进了考场,正常开始了答题。
等她写完一张试卷,慢腾腾地从考场走出来时,对等在门口的吴峥嵘说:“快点吧,吴玉琢同志太严格了,果然要等我考完试才肯出来!”
第106章
叶满枝从未感觉时间如此漫长过。
一浪高过一浪的疼痛, 让她脑子里木木的。
医生要求她集中注意力,而她却像个成绩不好,还不肯听讲的差生, 用胡思乱想分散着疼痛。
待产包被吴峥嵘放在车上,每天带进带出, 今天终于能派上用场了。
吉普车停在学校外面, 听说她要生了, 吴峥嵘表面镇定, 用他在《妇产科学》上学到的皮毛,安抚她时间还来得及。然后慌里慌张地把她从教学楼门口, 一路抱到了学校大门口。
她可能又要在学校出名了。
老叶被常月娥安排去江边偷摸钓鱼, 不知钓到鲫鱼没有。
还有她的物理考试, 幸好她坚持考完了, 否则等到补考的时候,知识点早被她忘光光了, 那最近岂不是白复习啦!
叶满枝脑子里过电影似的乱想着, 再一次按照医生的要求使劲后, 终于感觉身上一轻, 而后听到医生含笑恭喜她:“生了一个很有分量的小姑娘!”
新生儿响亮的哭声, 让她跟着松了一口气。
想着那是自己挣扎了好长时间才生下来的小不点, 叶满枝鼻头酸涩, 眼泪簌簌地落了下来。
等她见到等在外面的父母和吴峥嵘时, 那眼泪流得就更凶了。
她觉得无论是妈妈还是吴峥嵘,要是有谁能来亲亲她就好了。
吴峥嵘伸手给她抹了腮边的泪, 十多个小时的等待,让他顾不上旁人的目光,倾身在她汗湿的额头上用力吻了吻, 低声说:“咱们的女儿很好,宝贝特别棒!”
叶满枝听出后半句不是说女儿的,而是夸她的。
当着父母和护士的面,她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忍不住抿嘴笑了。
常月娥把小孙女放到哭成狗的老伴怀里,上前隔开其他人的视线,对两个小年轻说:“先回病房吧,生孩子折腾了那么久,让来芽赶紧休息。”
叶满枝扭头往襁褓的方向望了一眼,终于放心地闭上了眼睛。
……
之后的日子对新手爸妈来说有些混乱。
医院也在搞跃进,只要婴儿和产妇的状态正常,一般住院三天就被要求出院了。
叶满枝回家坐月子的时候,除了吃就是睡,要么就是给孩子喂奶,其他事情并不需要她操心。
但吴峥嵘和常月娥还要负责招待来探望的同事、邻居,给亲戚朋友送红喜蛋报喜,几乎没有能闲下来的时候。
送走叶满枝宿舍的几个舍友后,吴峥嵘返回房间,给她倒了一杯温水。
“今天感觉怎么样?”
“还行,”叶满枝有点别扭地说,“就是怕宝宝吃不饱,她咋跟个小猪崽似的!一天居然要吃那么多次!”
“没事,我跟菜市场的师傅说好了,隔天留两个猪蹄,用黄豆炖猪蹄给你下奶。咱爸也去江边钓鱼了,争取让你每天都能吃上鲫鱼豆腐汤。”
叶满枝闻言笑出声,偏头对襁褓里的婴儿小声说:“你以后可得孝顺姥爷!他可是冒着被人逮住扭送公安的风险,给你钓鱼吃的!”
水产是紧俏物资,也是要凭票供应的。
叶家接连迎接两个新生儿,把所有亲戚的定额都借过来,也不够天天给产妇做鲫鱼豆腐汤的。
老叶只能去江边,找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偷偷摸摸钓鱼。
叶满枝像抚摸宝贝似的,在女儿软乎乎的脸蛋上轻轻摸了摸,小声问:“你要不要摸一摸?特别嫩!”
“等她大一点再说吧。”
吴峥嵘经常下车间,手上有茧,目前只摸过女儿的头发,其他地方没敢碰。
他拿出租车练手的时候,那小子已经两三个月了,比他闺女大了好几圈,怎么碰都没事。
但刚出生的小婴儿实在太小了,只有他两个巴掌那么长,还特别软,吴峥嵘抱她跟抱着团棉花似的。
叶满枝没再劝他,跟他一起盯着还在呼呼大睡的小丫头瞧。
这孩子的脸蛋已经没那么红了,眼线迤逦,睫毛纤长,小鼻子秀气地挺着,特别漂亮。
叶满枝把目光从红润的嘴唇,重新移到睫毛上,然后又抬头看了看吴峥嵘的。
虽然还没有吴峥嵘的睫毛长,但小宝宝的睫毛还能继续生长,她家小漂亮应该可以成功继承亲爹的长睫毛吧?
作为枕边人,吴峥嵘深知她对自己的睫毛觊觎已久,偶尔神志不清的时候,还会搂着他的脖子亲眼睛。
这会儿见她目光望过来,便很上道地说:“她跟我长得挺像的。”
叶满枝疑惑道:“我妈说她像我小时候,但咱奶说,跟你比较像,到底像谁啊?”
小漂亮还太小了,五官都没长开,她根本看不出孩子像谁。
而且吴峥嵘两岁多才被送到爷爷奶奶身边抚养,这让叶满枝对吴奶奶的话深表怀疑。
不过,她很快就在吴峥嵘亲妈那里找到了答案。
孙汝珍下了火车就直奔军工大院,见到小孙女便稀罕地说:“这孩子长得像峥嵘小时候,眼睛和鼻子跟她姑姑一模一样,眉毛和嘴巴像小叶,秀气。”
吴峥嵘跟她大姐是共用一张脸的,小漂亮跟姑姑长得一模一样,那还是像吴峥嵘啊。
叶满枝心里高兴的同时,又有点酸溜溜的。
她的眼睛也很好看呀,孩子要是能继承她的眼睛和吴峥嵘的睫毛就好了。
孙汝珍这次回滨江,是专门来看产妇和新生儿的。
她早从叶满枝的信件里知道了预产期,所以幼儿园刚放假她就买了回老家的火车票。
因着上次探亲的时候,叶满枝在南方买了好多干海货和水果干,孙汝珍以为她爱吃这些,这次回滨江,除了奶粉和麦乳精,还给她带了不少海货和水果。
常月娥第一次与这个亲家母接触,见到地上堆的那些吃食,不由跟女儿说:“你这个婆婆倒是挺大方的,就是眼里没活。”
来了儿子家,不帮着做饭,不洗尿褯子,不伺候孕妇,往那一坐跟个客人似的。
但是要说她是客人吧,人家还全天待在军工大院这边,要么看孩子,要么在院里侍弄菜地和小鸡。
早上来晚上走,跟打卡上班似的。
“我这婆婆做饭不好吃,你别让她做饭了。而且她也不咋管吴峥嵘的事,但她手面比较大。这次生孩子,她给了我两百块钱。”
常月娥暗暗咋舌,心说,不干活就不干活吧,亲奶奶能帮着照看一下孙女也很不错了。
于是,常月娥与孙汝珍分工合作,吴峥嵘也在每天中午回家吃饭、看孩子,除了晚上喂奶比较折磨人,叶满枝的月子做得还算轻松。
这天,她正抱着闺女,在大床上一起晒太阳。
刘金宝却突然跑来家里通知,新城公社的同志来电话找她,让她去新城公社一趟。
“没说是什么事吗?”
“没有,好像挺急的,让你尽快过去一趟。”
叶满枝向他道了谢,便不再多问了。
现在城市街道也成立公社了,新城公社就是原来的新城街道办,而她陪嫁的那套房子,就在新城街上,她买房子的时候,给那边留了光明街的电话。
等吴峥嵘晚上下班时,便将自己的猜测跟他说了,“八成是咱家那房子出啥事了,你明天替我去看看吧。”
吴峥嵘正抱着软乎乎的闺女打量,他总觉得这孩子的眉毛似乎有点淡,不由把孩子抱到灯光下仔细观察。
“我说的话你听到没有啊?”叶满枝焦急地问。
“听到了,我明天下了班就过去。”吴峥嵘将孩子放到她身边,向她求证,“你看她这眉毛是不是太淡了?”
新手妈妈立即被转移了注意力,凑过去跟他一起看。
“好像是有点淡啊,那怎么办?”
“先养养再说吧,要是长大以后还是这么淡,”吴峥嵘沉吟良久,在叶满枝以为他会有什么高见的时候,说出一句,“就让她用眉笔画眉毛吧。”
叶满枝:“……”
媳妇还要坐月子,吴峥嵘单独往新城公社跑了一趟。
而后当晚给叶满枝带来一个消息。
市里要搞私房改造。
叶满枝在新城街上的那套房子是私房,公社想动员她参与私房改造。
“私房改造要怎么改啊?”
叶满枝坐月子期间不被允许看书看报,她又一心扑在孩子身上,对外面的新闻已经有日子没关注了。
“据说是类似于之前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搞公私合营。”吴峥嵘翻出近期的报纸说,“社会主义不允许剥削,有人觉得收租金也是剥削的一种。”
叶满枝杵着下巴没吱声。
私房的租金确实要比公房贵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