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_分节阅读_第148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2-10 18:32:50

  “今天召集大家开会,主要是回答一个大家很关心的问题!最近不少居民来街道办打听家庭养猪的事情,但是碍于喂猪要消耗大量粮食,让很多同志望而却步了。”

  叶满枝站在台上,高声说:“我先介绍一下街道最近的工作成绩,大家根据自家的情况,决定是否要在家里养猪!”

  “第一,光明街已与滨江白酒厂达成合作,我街为其提供白酒包装纸盒,酒厂为咱们供应酒糟。具体置换条件是,每制作40只包装纸盒,可以换取20斤酒糟。”

  “光明街马上会成立一家光明纸壳厂,专门为酒厂生产包装纸壳。想要养猪的同志,可以来这家工厂制作包装纸壳,换取喂猪的酒糟。”

  台下立马有人问:“叶主任,我已经在第三居委会的第二纸壳厂上班了,能调去光明纸壳厂上班不?”

  很多人跟常月娥一样,不愿意去纸壳厂劳动。

  这家光明纸壳厂的劳动量似乎不太大,大家只要赚够自家养猪要用的酒糟即可,不用一直在那里干活。

  按照一头猪每天吃5斤猪食计算,20斤酒糟,够两头猪吃两天的。

  那她每天去厂里做20个纸壳,赚够自家猪的口粮就行了。

  叶满枝颔首说:“其他纸壳厂的同志可以调来光明纸壳厂工作。”

  空出的位置,正好能安排那四家倒闭工厂的失业职工。

  台下嗡嗡议论声一片,不少居民都动了调岗的心思。

  叶满枝抬手压了压,继续扯着嗓子喊道:“除了滨江白酒厂,街道还联系了距离咱们不远的五星榨油坊,榨完油剩下的豆渣可以提供给咱们喂猪。1斤大豆换10斤干豆渣!想养猪的同志,可以酌情考虑给猪饲料增加点花样。”

  油坊的豆渣和豆饼,能用来喂猪喂马喂牛,甚至连人都能吃。

  1斤换10斤的条件,在大家的可接受范围内。

  叶满枝站在台上接着说:“除了以上两点,我再跟大家通报一个好消息。城市居民养猪是要喂粮食的,所以服务局统一收猪的时候,会有一定的补偿。可以将等价的现金换成至多10斤粗粮粮票或3斤肉票。”

  “叶主任,这是什么意思啊?”

  “举个例子,比如一头猪的收购价是100块,粗粮的市价如果是1毛钱一斤,那大家就可以换成99块的现金,外加10斤粗粮粮票,换肉票也是这个道理。”

  “叶主任,真能换3斤的肉票啊?”

  “对啊,能换,大家养猪是为了吃肉的。把肉卖给服务局以后,总要换点猪肉尝尝吧?没有肉票咱咋吃肉啊?”

  “这个办法好,要是能换肉票,那我也养两头大肥猪。年底的时候换六斤的肉票,正好过个肥年!”

  “嗯,猪饲料基本不用花钱,往酒糟和豆渣里面混点菜叶子,就够猪吃的了。关键是卖猪的时候,咱还能赚钱!”

  居民们讨论得热火朝天,叶满枝让想养猪的居民去居委会做登记。

  最终报上来68户居民。

  这个数量不算少了,每家养两头猪的话,他们街上有将近140头猪呢。

  叶满枝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高高兴兴地回了街道办。

  然而,张勤简听了她带回的好消息后,面上却没什么笑模样,拉着脸将一份通知递给了她。

  叶满枝接过来看了一眼,是市委发出的《关于贯彻中央、省委、省人委关于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决定》。

  决定中要求机关和企业的工作人员,每人每年至少要有3个月的时间参加体力劳动。

  “主任,这决定上说的是什么意思啊?”

  张勤简叹气说:“还能是什么意思?就是咱们必须尽快联系一个农业社,去人家社里参加劳动呗!”

  街道最近的工作已经够忙了,居然还要求他们下乡参加劳动!

  即使张勤简一贯拥护上级决定,此时也忍不住在心里嘟嘟囔囔,说些大不敬之语了。

  “咱们街道所有人都得去啊?”

  “不但街道办的干部得去,派出所、工商所……反正凡是干部都跑不了!”

  “那劳动成果算谁的呀?”叶满枝问。

  “肯定算人家农业社的呗,你还指望人家收了粮食给咱们分点啊?”张勤简面色不善。

  显然对做白工这事很有意见。

  叶满枝又把那份《决定》看了一遍,沉思许久后,自言自语道:“这上面没说体力劳动必须在农村进行啊,其实在咱们街上完成也行吧?与其给人家农业社做白工,还不如自己搞个副业,开办个农场呢!”

  她将自己正在整理的资料递过去,“你看这么多居民都想养猪,要不咱们街道也找片空地,开个农场养猪种菜吧?到时候咱这一片的所有干部都能轮班去农场干活,连农场的人工钱都省了。”

第90章

  去农村参加体力劳动, 有人觉得是做白工,有人却视其为放风机会。

  光明街上的几个单位开会讨论劳动地点时,有半数人选择了去农村劳动。

  这让张勤简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的年轻人是怎么想的?就近在街道农场参加劳动多方便!不比去农村做白工好嘛?”

  他难得与叶满枝同频一次, 赞成了开农场的提议,却在动员其他干部时遇到了阻力。

  “去农村有新鲜感呗。”

  叶满枝觉得这事挺好理解的, 很多年轻干部连农村都没去过, 更别提干农活了。

  对大家来说, 去农村劳动就跟野游似的。

  “人家想去农村就让他们去吧, 咱们统计一下想在农场干活的人数,按照每人一头猪, 或两人一头猪的比例买猪崽。”

  开农场就是找个地方让干部们就近劳动, 农场规模不用太大, 养上十来头猪, 种上一亩半亩菜,就够大家忙活了。

  张勤简指挥不动其他单位的干部, 但街道办的八个干部, 除了凤姨, 全都要去街道办的农场劳动。

  “叶主任, 我出去找地皮, 你在家劝一劝凤朝阳同志, 尽量让她跟上大部队一起搞生产!”

  叶满枝婉拒:“要不还是我去找地皮吧, 你跟凤姨是同龄人, 你劝劝她。”

  凤姨连加班都不乐意,更遑论去农场劳动呢。

  她以前对凤姨的私事不太了解, 上次给军属烈属颁发光荣牌的时候才得知,凤姨目前是独居状态,丈夫和儿子都不在了, 唯一的女儿也嫁了人。

  冬天的时候,居委会的同志会一对一照顾独居老人,主要是一早一晚去家里查看煤炉子,以防老人一氧化碳中毒。

  凤姨虽然年龄不够,但居委会也给她安排了一个小姑娘。

  结果人家小姑娘刚去了一天,就哭哭啼啼地被凤姨撵了出来。

  叶满枝因此去了凤姨家里一趟。

  人家那个院子,尽管面积不大,但布置摆设精巧讲究,一看就是很有家底的。

  凤姨有烈属身份,也有钱,日常无欲无求,上班只是打发时间。

  要是因为不参加体力劳动就将人辞退了,兴许还正中人家下怀呢。

  叶满枝小声说:“凤姨家里有菜地,而且规模还不小,要不就让她在家里劳动吧?”

  人家是区书法绘画比赛的冠军,光明街这两年颁发的结婚证在全区都很有名气,叶满枝可不舍得让这样的大拿归园田居。

  张勤简望向正在给居民写介绍信的凤朝阳,心烦地说:“那就先这样吧,等农场建起来以后,再动员她参加劳动。”

  这个凤朝阳就像掉进灰堆里的豆腐似的,吹不得打不得。

  他喊了刘金宝和赵二贺,一起商量买猪崽的事。

  叶满枝正想说,可以找“魏监进”魏大爷帮忙买猪崽,人家以前是经纪人,在生猪交易服务所当过业务员,可是,话还没出口,便听门口有人大喊了一声“叶满枝”。

  “青梅,你怎么来啦?”叶满枝见到林青梅,笑嘻嘻地招手让她进来坐。

  “我不进去了,我有事找你,你先出来!”

  见她一副焦急模样,叶满枝连忙跑出去问:“怎么了?”

  林青梅拉着她的手臂说:“调干生的免试推荐名单已经贴出来了!”

  “名单上有咱俩的名字吗?”叶满枝的小心脏忽悠一下就被提到了嗓子眼。

  “不知道呢!我没敢看!”林青梅拍拍胸口说,“我听到消息就跑来找你了!”

  “文化局距离区人委那么近,有来找我的时间,你都可以往人委跑十趟八趟了!”

  叶满枝返回办公室拿了汽车月票,拉上林青梅就往汽车站跑。

  两人提心吊胆地登记进入区人委,紧张兮兮地走到布告栏的红榜前。

  见到名单第二行有个“叶”字,叶满枝正想激动欢呼,再定睛一看,发现人家全名叫叶逢春。

  “……”

  她将那份名单反复看了三遍,除了一个叶逢春,再没见到第二个姓叶的。

  确定自己榜上无名以后,那颗活蹦乱跳的小心脏啪叽就摔到了地上。

  叶满枝失望地叹口气,腿软地坐到了花坛边。

  同样落榜的林青梅,不死心地又将名单检查了一遍,而后垂头丧气地紧挨着她坐下。

  两人同时长叹一口气,叶满枝问:“你之后有什么打算啊?”

  “就照常上班啊,还能有什么打算!我是第一年被选入初选名单,没选上也算正常,毕竟工龄在那摆着。像咱俩这样资历浅的,被选中的概率本来就低。”

  林青梅仔细看过那份名单了,最年轻的也有四年工龄呢。

  叶满枝问:“你不打算参加今年的高考啊?咱们以调干生的身份参加考试,才考四门功课。”

  “不考,”林青梅摇头说,“我挺喜欢文化局的工作,要是由单位推荐免试上大学,毕业以后八成还能回原单位上班。但自己考的话,学校未必在本省,专业也不一定对口,毕业后不知会被分配去哪里。要是分去哪个小工厂,还不如在我们文化局呢。”

  她和叶满枝都属于爱凑热闹的。

  在学校的时候就是文娱积极分子。

  文化局经常组织相关活动,偶尔能接触到电影演员和话剧演员,之前还接待过朝鲜艺术团。

  她在文化局混得如鱼得水,不想因为考大学放弃与自己这么契合的工作。

  而且这年头的高中生已经算是高学历了,否则她也进不了文化局。

  林青梅偏头瞄她一眼,疑惑道:“你要参加高考啊?你咋突然就这么上进了?”

  原本她俩在学业上都是得过且过那一伙的,她俩的特长不在学习上,能混个毕业证就行。

  可是小姐妹就像那花果山的猴子,莫名其妙就开启了灵智,让她这样的普通小猴很不适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40页  当前第1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8/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军工大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