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真的要出人命啦!!!
隔壁开封府,包大人下朝回来忧心忡忡的待在书房翻看前些年和辽国的战事朝报,越看越觉得疑点重重。
澶渊之盟後,大宋和辽国便休兵罢战,便是再有冲突也只是两军在边境对峙,没有真的发生流血冲突。
朝中主张求和臣子都说大宋和辽国实力悬殊,敌强我弱不可轻易开战,然而细细究来却并非如此。
论兵力,大宋在北地的布防兵力是辽国的两倍还多;论武备,大宋的武器威力也远超辽国;再论民心,北地边民常年遭受契丹人掳掠,一旦开战便是军民一心,同样非辽人能比。
这种情况下却胜少败多,为何?
四大侍卫不知他们家大人为什麽回来後一直愁眉不展,“大人今日当街浇灭那耶律梦龙的嚣张气焰扬我大宋国威,这是好事,大人为何不高兴?”
“那耶律梦龙看似嚣张跋扈,实际却城府极深,当衆遭辱依旧当退就退,不像寻常契丹人那般狂傲浮躁,非是简单人物。”包拯眉头紧皱,“公孙先生,你看这些记载,每次大宋与辽国开战,开战之前辽国都会派使节前来京城,而辽军虽说人少,却能在战场上轻易找到我方守卫的弱点,此事是否过于巧合?”
公孙策心头一惊,“大人是怀疑朝中有辽国奸细?”
包拯面色沉重,“若非如此,这些巧合该如何解释?”
公孙策顿了一下,沉默不言。
此事真是巧合还好,若是让大人给猜准了,大宋朝堂在辽人眼里岂非如透明一般?
两国已经几十年未有战事,辽国这次派使团前来是新帝登基,要是这拜见之中还别有用意……
北地危矣。
大宋危矣。
包拯捏紧的拳头又松开,“张龙赵虎,你二人速去监视那辽使耶律梦龙!”
“是!”张龙赵虎抱拳领命,然而二人刚走出书房,怀里不知道抱着什麽的苏家小郎就逃命似的飞奔而来,“包大人——公孙先生——救命啊——”
他错了,他真的知道错了,他应该编好故事检查完确定没有逻辑BUG之後再说出来。
这口黑锅太重,他真的背不动呜呜呜呜呜!
第46章
*
苏景殊想哭,感觉自己是豁出去性命为大宋更新武器库。
官家,孩子都已经牺牲到这个地步了,再退让就真的不礼貌了。
张龙赵虎连忙上前将惊慌失措的苏家小郎护在身後,远远看到堵在府衙大门口的一群人很是震惊,“景哥儿,你干什麽了?”
苏景殊停下脚步缓口气,有些心虚的说道,“也没干什麽,是他们的反应太大了。”
後世的小学生徒手挖出炮弹送到校长室,也没见人家校长这麽大反应,他爹和国子监的直讲学生们还是见识少了。
张龙赵虎不信,苏家搬到开封府隔壁小半年,这小郎君什麽性子他们都清楚,心虚成这样肯定不占理。
几句话的时间,老苏已经带着孙直讲等人通过府衙门房皂吏的关卡杀进开封府。
公孙策从屋里出来,看到这杀气腾腾的场面下意识後退一步。
苏景殊抱着炸药管身手矫健躲到公孙策身後,从来没像现在这麽觉得公孙先生清瘦的身躯是那麽有安全感,“公孙先生,我爹要打我。”
公孙策看看老友手里断掉的藤条,嘴角微抽,“看出来了。”
张龙赵虎有任务在身,虽然很好奇苏小郎干了什麽弄出这麽大阵势,但是比起看热闹还是正事重要,将人交给公孙策後便回房换上便衣出去盯梢。
公孙策肩负苏家小郎的期望,拦住气到失去理智的老友,好声好气劝他有事坐下来说。
孩子还小,犯错又能犯多大的错,何必和他计较?
包拯收好书桌上的朝报,看到少年郎犯错之後东躲西藏的样子哑然失笑。
他家中只有一妻并无子嗣,半生无子也不强求,但是对这个年纪的少年郎还是会多一分纵容。
苏洵深吸一口气,不觉得包大人和公孙先生知道糟心儿子干了什麽事情後还能笑得出来,“包大人,公孙先生,你们让他自己说。”
孩子大了要有自己的活动空间,他和夫人都不是非得把孩子捏在手心里的人,各自房间里有什麽需要藏着掖着的小秘密他们也不会深究。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臭小子竟然在房间里藏了炸药!
小小苏缩缩脖子,把怀里的炸药管放到地上,三言两语把简略版的炸药出处说出来。
只要他透露的消息足够少,包大人和公孙先生就能保持理智。
然而他忘了跟来的不只他爹,还有国子监的直讲和学生。
韩忠彦上前一步,面无表情的将完整版的炸药出处告诉包拯,然後,想揍孩子的就又多了两个人。
包大人看看布袋里一捆十个炸药管,再看看无知无畏的少年郎,只觉得打断一根藤条都不够,“王朝马汉,速去三司衙门请广备指挥使和火药作的匠人来开封府。”
王朝马汉立刻领命,假装没有看到苏家小郎可怜兮兮的眼神飞奔去马厩牵马,生怕耽误时间让炸药炸在开封府。
这玩意儿出自传说中的蜀中唐门,苏小郎厉害啊!
研制新火器风险很大,为了不惊扰百姓,武备作坊都建在郊外无人处,药料管理极其严格,即便如此依旧时不时出现爆炸事故。
这小子可好,直接把配好的炸药放家里,他就不怕什麽时候把自家宅子给炸了?
现场的气氛越来越凝重,苏景殊越发慌张,不是怕炸药管爆炸,而是怕待会儿一群人一起揍他,“你们要是害怕,我就把这些东西带出去,等广备攻城作来人再回来。”
炸药管是系统出品,绝对不会擦枪走火。
衆人:!!!
“你站住!别动!不准再碰!”
方才事发突然来不及拦,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说话的时间,坚决不能再让这小子抱着满怀的炸药乱跑。
火药已经足够吓人,这炸药是烈性火药,几条命啊这麽胡来?
包拯和公孙策将衆人带到院子外,郑重其事的叮嘱他们此事不得外传。
不管苏小郎手里的炸药是哪儿来的,今後都不能再提,胄案下辖各作规矩严格,严禁制作技术外传,今日之事虽不涉及药料配方,但也不能随意说出去。
国子监衆人连连应下,韩忠彦也表示稍後就回国子学叮嘱其余同窗。
庞昱小鸡啄米般点头,就是就是,这种事情不能外传,大家最好烂在心里,免得将来有不守规矩的唐门弟子来找他小夥伴寻仇。
“你看我干什麽?”庞衙内察觉到韩忠彦的目光落到自己身上瞬间炸毛,“我又不傻,这种事情只会告诉我爹,你们都能知道别说我爹不能知道?”
衆人:……
很好,还是他们熟悉的庞衙内。
不多时,展昭从外面回来,看到府衙那麽多人眸光一沉,“大人,可是又有案情?”
没看错的话这些都是国子监的学生,难不成国子监中有命案发生?
京城各种消息传的都快,他今日巡街巡的就是国子监附近,巡完街又去吃了个饭才回府衙,并未听到坊间有国子监相关的传闻。
公孙策朝他摇摇头,“并非案情。”
苏景殊委屈巴巴,“怎麽不是案情呢?我爹要是不小心把我打死,这可是命案呢。”
老苏磨了磨牙,现在人多,等回家再收拾这糟心的破孩子。
展昭顿了一下,识相的离似乎闯了大祸的苏小郎远一点,等公孙先生为他解惑。
公孙策把刚才的事情说给他听,脸上的表情一言难尽。
展昭:!!!
“唐门?那个近百年都未在江湖中出现过的蜀中唐门?”
公孙策语气沉重,“正是。”
展昭是江湖出身,对江湖中的各个门派和隐世家族知道的更多,听到炸药出自唐门後就变了脸色,“唐门弟子亦正亦邪,家国情怀江湖道义在他们眼中毫无意义,那炸药真的是为了答谢小景殊才给他的?”
此话一出,旁边其他人都脸色大变,“展护卫此话何意?”
“蜀中唐门世代居于唐家堡,近百年都未曾在江湖中出现过,据说上一次露面还是在唐朝。”展昭将自己知道的关于唐门的传闻说出来,“唐门弟子不与名门正派结交,也不屑与邪魔歪道为伍,独来独往行事诡秘。江湖中人畏惧他们的毒药暗器,多将唐门视为江湖邪派敬而远之。”
江湖争斗生死自负,小景殊阴差阳错救下唐门中人是他心地善良,可是要报答救命之恩给什麽不行,何必给稍有不慎就会爆炸的炸药?
如果小景殊没有把那些炸药抛之脑後,而是时不时拿出来把玩,那东西一旦碰到火星能将整座宅邸都夷为平地。
不要觉得他夸大其词,唐门弟子行走江湖时江湖中人闻唐色变,朝廷工匠制出来的药料没有炸山平海的威力,不代表唐门的炸药不可以。
将危险的炸药交给懵懂无知的幼童,怎麽听都不像报恩,更像为了隐藏踪迹斩草除根。
听衆们:!!!
苏景殊:???
不是!没有!展猫猫你想太多了!
他就是随口编个故事让炸药的来历合理化,怎麽会衍生出那麽多事情?
唐门多酷啊,飞鸢泛月暴雨梨花,玩游戏的时候多少人为他们痴为他们狂为他们哐哐撞大墙,怎麽在这里名声这麽差?这不合理!
展猫猫!小心将来真的冒出个唐门弟子告你诽谤!
苏洵越听越气越听越怕,捏着半根藤条的手都在颤抖。
这是没出事,万一真的出事,他们一家老小岂不是都要被这小子送上黄泉?
其他人默默腾出地方好让怒火中烧的老苏教训儿子,连包大人和公孙先生都不欲阻拦。
这次的确是苏小郎做的不妥,是该打一顿让他长长记性。
苏景殊:!!!
会出人命的!真的会出人命的!
编故事的人的命也是命!你们不能不管不问!
小小苏没了依靠,怕他爹真的把他的腿打折慌不择路往外跑。
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这是孔夫子说的至理名言,逃跑不是错,留在暴怒的老父亲面前等着挨打才是不孝。
老苏毕竟是年近半百的人,跑起来根本追不上那臭小子,开封府衙人来人往不好也让人看笑话,公孙先生和孙直讲无奈摇头,好说歹说把人劝下来。
儿子不懂事,回家关起门来再教育也不迟。
苏景殊悲愤不已,真就一点活路都不给他留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