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到北宋当权臣_分节阅读_第62节
小说作者:醉酒花间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79 MB   上传时间:2025-01-31 09:43:54

  官家要是再退让,他化为厉鬼也要回来搞事!回来找到主张求和的官员家里,挨家挨户表演吊死在他们面前!

  他不会制造炸药,他只是炸药的搬运工,为什麽要这麽难为他?

  孙直讲拍拍老友的肩膀,儿子太聪明也不尽是好事,嘚瑟了那麽多年,这下遭报应了吧?

  接下来的事情交给开封府,他先带学生们回国子监,景哥儿就不带回去了,多给他留半天的假挨打。

  苏景殊:QWQ~

  先生,见死不救真的是不对的。

  王雱和庞昱朝可怜的小夥伴挥挥手,这事儿太复杂,他们这些外人实在不好插手。

  希望下次见面的时候小夥伴还活着。

  两人留下最真挚的祝福,然後冷酷无情的转身,不顾小夥伴的泫然欲泣,跟上大部队回国子监。

  王朝马汉策马狂奔跑去三司衙门城外请广备指挥使,等广备指挥点好人手立刻火急火燎往回赶。

  武器作坊建在城外,广备指挥使不用亲自参与武器研制,平时待在三司衙门处理事务,有事才会去城外的作坊查看。

  幸好三司衙门离开封府近,不然他们从城外作坊把人带回来怕是天都要黑了。

  广备攻城作关系全军武备,广备指挥使之位自是天子亲信。

  如今任广备指挥使一职的李珣李指挥使三十出头正当壮年,乃是陇西郡王李用和之子,也是当今官家的表兄弟,其兄李璋任殿前都指挥使,兄弟九人皆简在帝心。

  李珣带人来到开封府,和包拯见过礼後询问为何那麽着急喊他来。

  若非他平日小心谨慎洁身自好确定没有犯过案子,见到开封府的侍卫还以为他们是过去抓嫌犯的。

  别的衙门抓人可能抓错,开封府包大人抓人绝无抓错的可能,他跟张护卫赵护卫一起出来,三司衙门的同僚看他的表情都不对了。

  包拯哭笑不得的摇摇头,带他和火药作的工匠去看炸药。

  虽说苏小郎这次该挨顿打长长记性,但是也不能否认他上交炸药的功劳。

  如果这些炸药真的和展护卫说的那样能轻易将房宅夷为平地,只要火药作的工匠能分析出配方,大宋在对辽国和西夏的战事中就能转为上风。

  弱者没有说话的权利,只有武力强大,大宋才能得到真正的太平。

  几个工匠小心翼翼的研究了一会儿,确定这些炸药管轻易不会爆炸後直接拎着布袋走出来,威力和药料配方得去城外的作坊试验,足足十根炸药管,足够他们试的了。

  火药管封的非常严实,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是火药,火药作的工匠甚至不觉得这是火药。

  引线做的倒是精巧,回去研究研究学一学。

  苏洵不太确定的问道,“真的不会一碰就炸?”

  工匠点头,非常笃定的说道,“里面的药料是什麽情况暂且不好说,但是这药管的材质是朝廷现在做不出来的,引线的放置也颇为巧妙,存放得当的话可能几十年都不会出事。”

  苏洵沉默片刻,继续说道,“犬子将这些炸药随手放在房间里,距今应该已有七八年。”

  苏景殊悄悄探头,为和他一起背黑锅的唐门喊冤,“我就说他是报恩,才不是展护卫说的想要斩草除根。”

  老苏挥舞藤条,“老子还没和你算账!”

  气的家乡话都飙出来了。

  几个工匠闻言看向炸药管的目光更加灼热。

  他们的火器药料在押运途中很容易出事,所以朝廷尽量让各州监造各州的武器避免运送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这个炸药管的威力如何暂且不提,只要能把药管的材质研究出来,运往前线的路上就能节省许多时间。

  李珣在广备攻城作当指挥使,对各个作坊的难处再清楚不过,连忙走到躲在走廊栏杆後面不敢露头的苏景殊跟前,“小郎,那神秘人将炸药管给你时可还说过别的?”

  苏景殊眨眨眼睛,托着脸仔细回想,想了好一会儿才小声说道,“似乎提过一句,‘一硝二硫三木炭,加点白糖大伊万’。”

  李珣愣了一下,擡眼看向精通火药制作的工匠,“陈九,‘一硝二硫三木炭’,这个配方对吗?”

  被唤做陈九的工匠连连点头,眼睛都在放光,“这个配方的确没听过,不过硝石应该是一斤,硫磺木炭是二两三两,小的待会儿去作坊试试,看看这个配比威力如何。”

  火药的主要药料只有三种,硝多爆燃,硫多烟大,木炭多了稳定,但是太多又不行。

  火药作的工匠主要研究的就是药料配比,哪个配比威力大就再往里添别的东西做成用处不同的炮弹。

  如果能找出火药的最佳配比,军中所有炮弹的威力都能有很大的提升。

  李珣搓搓下巴,他就说感觉哪里不对,原来前头的是斤後头的是两,“後面那句‘加点白糖大伊万’又是什麽意思?”

  这个问题陈九也答不上来,“莫非是要在药料里加些白糖?”

  白糖、硝、硫、木炭他都能听懂,这大伊万还真是头一次听说。

  苏景殊满眼无辜的摇摇头,他只是个什麽都不懂的小破孩,他能知道什麽呢。

  李珣不去纠结听不懂的,试图再从有过神奇经历的少年郎口中问出点东西,“小郎还记得别的吗?可否尽数说出?”

  苏景殊倒是想说,可是他的金手指给的只有炸药没有□□,让他说他只能绞尽脑汁回想上辈子的课本和网上那些乱七八糟的穿越必备指南,“加铁粉铝粉镁粉?颗粒化便于携带?好像还有精炼钢铁的法子,但是我记不清了。”

  其他人:深呼吸,不着急。

  小祖宗啊,这可不能记不清。

  工匠知道铁粉,但是没听过铝粉镁粉,但是可以推测出铝和镁应该是和铁差不多的矿物。

  颗粒化也好理解,将药料做成颗粒状即可。

  火药作现在只是将研碎的药料混合均匀便送去制作丹药,那些混合後的药料加入少量水会凝结成块,之前他们以为受潮凝结成块的药料不能再用,听苏小郎的意思,莫非将结块的药料敲碎成小颗粒威力更大?

  还有精炼钢铁的法子,那可不只是广备攻城作能用,铁能制作兵器也能制作农具,处处都缺不得,要是有更好的炼铁之法,不光有利于朝廷制作兵器,更能造福万民。

  小祖宗啊小祖宗,你快想想,真的一点都想不起来了吗?

  城外作坊里的工匠足有几千人,各个都是技艺精湛的好手,没有详细的法子也行,只要能想起来几句话几个字,没准儿就能啓发到某个人让大宋的炼铁之法更上一层楼。

  再想想再想想,看看还能再想出点什麽。

  工匠们拿出随身携带的炭笔和小本子,把这小郎君说过的话一字不漏的记下来,反正近些年北边辽国没有战事,广备攻城作的工匠大都很清闲,别管有用没用都记下来回去试试。

  没用不亏,一旦有用就是天大的功劳。

  苏景殊上辈子看过的穿越必备指南不少,可那都是看完感叹一下就划过去,谁知道世上真的有穿越。

  他要知道早知道会穿越到北宋,当时肯定把那些杂七杂八的全背下来。

  背书考试尚且能忘,一下子让他想他还真想不起来。

  好在虽然记不住那些方子,但是农场游戏里有炼金炉,炸矿炸出来的金银铜铁煤都是最基础的矿石,使用之前还得扔进炼金炉去除杂质炼成能用的金条银条铜条铁条煤炭条,每一种金属的冶炼都会有简单的工艺介绍。

  黑锅已经背了,这顿打估计也逃不掉,要不就一次性全拿出来吧。

  小小苏举手提议,晚上点灯学习效率更高,记性也更好,要不等他晚上回家在书房好好回想回想,把能回想起来的全部写在纸上,明天天亮再送去城外作坊?

  衆人无法,也知道现在这样压力大越问越想不起来,只能暂且这样。

  苏景殊讨好的朝他爹笑笑,他今天晚上有正经事,爹要打也得等他把正事儿办完再打。

  苏洵:……

  臭小子,真是上辈子欠他的。

  几个工匠带上他们的小本本快马加鞭去城外作坊,李珣却没有走,而是在包拯面前试探道,“包公,那隐世唐门若真有如此本领,朝廷可否派人去蜀中寻访,许他们高官厚禄让他们为国尽忠?”

  包拯摇头叹道,“展护卫方才说过,唐门已有百年未曾出现在江湖,高官厚禄怕是难以令他们出山。”

  李珣遗憾不已,“真是太可惜了。”

  江湖世家,还是传承几百年的江湖世家,朝廷知道他们藏身何处还好,现在这般便是朝廷想派兵去抓捕唐门弟子都不知道上哪儿抓。

  如果他们有本事能抓住的话。

  展昭听的欲言又止,到底还是什麽都没有说。

  虽说官家是天下之主,但是江湖和朝廷向来井水不犯河水,或者说,双方都看对方不顺眼,不然他这个南侠被封为御前四品带刀护卫也不会在江湖上激起那麽大的水花。

  这种相看两厌的局面不解决,就连遵纪守法的江湖人士都不爱和朝廷打交道,更不用说唐门那种隐世不出的世家。

  那是唐门,亦正亦邪的唐门,亦正亦邪比正道或者邪派更难缠,朝廷要是真的派兵去“请”唐门弟子出山,他觉得最後大概率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算了,反正朝廷也找不着唐家堡在哪儿,这话他就不说了。

  李珣感慨几句,拱手便要告辞,“包大人留步,我去礼部衙门寻曾公。”

  曾公曾公亮,乃是当朝副相,不久前还兼任礼部侍郎,总结广备攻城作前些年成果的《武经总要》便是他与端明殿学士丁度共同主编。

  等苏小郎晚上将能回想起来的东西默写出来,他便和曾侍郎一同去城外作坊,看工匠能据此改良出多大威力的火药。

  寻常少年回想多年前的事情可能会出错,苏小郎记性之妖孽京城皆知,他说能回想起来就一定能回想起来。

  正说着,外面忽然有衙役前来禀报,“包大人,辽国耶律王子给您送了一份礼,来人将礼物留下便转身离开,属下未能追上。”

  李珣脚步一顿,为那辽国王子的行为感到迷惑。

  送礼送到阎罗包公头上,他脑子没病吧?

  包拯脸色一沉,“什麽礼?”

  “是一副字。”衙役将装裱好的字带上来,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大人,那耶律王子还派人去王丞相府上将王丞相臭骂了一顿,王丞相已经令人备上厚礼前去赔礼道歉。”

  包拯:……

  包拯长叹一声,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王丞相啊王丞相,两国交锋最忌露怯,辽国使节看到朝臣如此可欺,又岂会对官家正眼相待?

  你糊涂啊!

  苏景殊气愤不已,“是那个辽人不守规矩先和王丞相抢道,抢道抢不过他还有脸去王丞相府上找茬?王丞相还给他道歉?凭什麽啊!”

  展昭也觉得那耶律梦龙实在过分,在包大人这儿讨不到好处就使劲欺辱王丞相是吧?

  柿子挑软了捏,他倒是会挑人。

  展昭主动请命,“大人,属下前去将王丞相府上的人拦下,然後寻人去驿馆骂回去。”

  苏景殊捏紧拳头,“骂回去!去找白五爷帮忙,白五爷骂人可厉害了!”

  苏洵瞥了眼恨不得亲自跟去驿馆找茬的儿子,难得没有说话。

  一步退,步步退,朝中大臣再这麽畏战如虎,辽人勒索起来定会更加猖狂。

  指望辽国良心发现不再贪得无厌,不如指望北地战事勤加练兵将辽人打出去。

  展昭说完就要离开,然而包拯却摇了摇头,“拦下又能如何?丞相一心求和,拦下一次两次,还能整日盯着丞相府的动静不许他接触辽国使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5页  当前第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2/5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到北宋当权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