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景殊靠在车厢上吐魂,如果这是在京城,他能抱着太子殿下的大腿给他算登州这些年错过了多少小钱钱。
在官家面前就算了,他怕官家直接把他拎去和两府三司的相公们打擂台。
会吵架没用,对面都是位高权重的朝廷重臣,就算有官家在旁边看着他也不敢舌战群儒。
这种事情就该交给小金大腿,相公们生气了能抡椅子追着他揍,总不能连太子殿下一起揍。
公孙策往旁边挪挪,不打扰深受打击的苏通判痛心疾首。
很好很好,还没到登州就已经有登州父母官的模样了,希望到登州後能继续保持。
“大人,您都和景哥儿说了些什麽?”公孙先生侧身问道,“前几天瞧着还正常,怎麽今儿跟错过一座金山一样?”
包拯无奈,“你们再说下去,他得觉得错过的是两座金山。”
傻小子本来就在发愁登州百姓穷困潦倒,再说市舶司为密州带来多少好处,他能把登州贫穷的原因全归到朝廷禁止登州百姓出海经商上。
苏景殊撇撇嘴,“本来就是。”
板桥镇的通商口岸是在登州海禁之後才兴起的,登州一下子从繁华的通商口岸变成现在这种人见人嫌的地方,朝廷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抛开事实不说,退一万步讲,满朝文武都没有错吗?
天知道他的任命下来後身边人都是什麽表情,大家夥儿都以为他殿试的时候得罪官家,仕途还没有开始就要结束了。
公孙策笑道,“景哥儿,要是所有的事情都让你干完了,朝廷还派知州过去干什麽?”
苏景殊打起精神,一本正经的回道,“我也可以什麽都不干,只要知州大人能让登州百姓安居乐业,顺带着让我们这些底下的官在考核时能评个优,我们巴不得能天天睡到日上三竿。”
能偷懒谁不想偷懒,这不是没有那个条件嘛。
他承认他有点刻板印象,但是刻板印象并不是全是错的,再加上他之前打听到的小道消息,他可以确定程元的能力不足以带飞全登州。
程知州身为庞太师的外甥还能沦落到去登州当官,本身就能说明他的能力不太行。
庞昱说了,但凡程元有一点能力他都不至于一直在地方辗转任职,文官又不是武将,资历够了当然还是当京官更有前途。
按照庞衙内的说法,官途最顺的是从开始当官就被留在京城稳步高升,其次就是离京历练个三五年,攒了资历再回京稳步高升,再次就是在京城和地方来回换,运道好了回京,运道不好就被贬出京,最不好的就是当上官後一直辗转地方,到死都是地方官。
当然,这是能当上官的,那些一直在候补的不在庞衙内的视线范围内。
在庞昱眼里,程元就属于那种有点本事但是又不足以让他爹庞太师放心的人,当个知州就顶天了,运气好能干出政绩就调去好点的州,干不出政绩的话就只能在偏远边州打转。
他到登州之前是在广南西路的偏州当知州,以登州的情况来看,除非朝廷大手一挥开了登州的海禁允许登州百姓出海经商,不然他肯定还是在偏远边州打转。
靠知州带飞的几率还不如他自己起飞大,他觉得到登州後还得靠他自己。
包大人又不能在登州待三年,他不靠自己还能靠白五爷吗?
以白五爷的性子去当官,等待他们的更可能是亡命天涯而不是平步青云。
正想着,一大早就失去踪迹的白玉堂忽然冒出来,“包大人,到中午了,要停车休息吗?”
天热赶路辛苦,中午休息会儿也耽误不了什麽,反正他们不着急,再慢明天也能到地方。
州城到板桥镇还不到一百里路,他轻轻松松就能跑个来回。
大中午的得停下来让马歇歇,快看他带回来了什麽好东西。
苏景殊听到他的声音立刻探头,“五爷回来啦!”
今天早上出门都时候没见着这人,他还以为白五爷半夜遇袭被坏人给抓走了。
日上中天,车马劳顿,确实也到了埋锅造饭的时间。
他们人多,不担心半路遇到劫匪,也不用特意到驿馆才能歇息,随便找个地方就能停车。
包大人一声令下,随行人员立刻找到树荫摆上板凳,倒水的倒水喂马的喂马,有条不紊的忙忙碌碌。
白玉堂大老远扛了个麻袋回来,麻袋没解开,谁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麽,展昭和张龙赵虎正围着麻袋研究里面装的到底是什麽东西。
白五爷拍拍麻袋,等马车里的几位都出来了才昂首挺胸问道,“猜猜里面是什麽好东西?”
苏景殊擡头看看天上的大太阳,再看看麻袋里的圆溜溜的未知物,下意识回道,“西瓜?”
夏天和西瓜最般配,到了吃西瓜的季节很多人都会一扛一麻袋,不过那是上辈子,这年头的西瓜是朝廷贡品,一般人吃不着。
那麽大一麻袋,应该不是西瓜吧?
苏景殊小声嘟囔,左看右看怎麽看怎麽像,于是选择把问题扔回去,“五爷,是西瓜吗?”
白玉堂耸耸肩,“怎麽一下子就猜出来了,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真是西瓜啊?”小小苏惊喜不已,因为西瓜是贡品,他这辈子还没吃过呢。
张龙赵虎也稀奇的很,“真是西瓜?五爷,我们能打开吗?”
这种稀罕物可不多见,他们一个月的俸禄都不一定能买一个西瓜,白五爷这一扛就是一麻袋得花多少钱?
不愧是白五爷,就是豪气。
白玉堂摆摆手让他们尽管打开,先挑个大的给包大人和公孙先生送去,再留两个他们吃,剩下的交给随行人员自己分,他带回来的西瓜足够多,每个人都能尝尝味道。
“五爷,这东西不是贡品吗?你从哪儿弄的?”苏景殊压低声音问道,有种白五爷趁他们不注意出去劫了贡品的感觉。
大宋境内没种西瓜,这是隔壁辽国的特産。
虽然大宋和辽国都恨不得对方的地盘全是自家的,但是到目前为止,两国还维持着明面上的友好。
每年夏天辽国都会往汴京送些西瓜当礼物,皇帝留够自家吃的还会用来赏赐宗室和近臣,除了皇帝赏赐之外他想不到还有什麽法子能买到这东西。
白玉堂扛着他的大刀坐在树荫下,语重心长的说道,“苏大人,前头就是密州市舶司,辽东的商船两三天就能到板桥镇,那地方只要有钱什麽东西都能买到,何必费劲去劫贡品?”
辽东那麽多西瓜,有进贡的自然也有卖的,走海上比走燕京、大名府的陆路快的多,来回运东西也方便,西瓜在密州不算太稀罕。
去辽东不像去东洋南洋动辄在海上漂十天半个月,两三天的路程而已,胆子大的船家看好天气夏天也敢来回。
公孙策挑挑眉,“这东西可不便宜。”
白五爷学着小小苏乖巧回道,“这是孝敬您二位的。”
包拯无奈,“下次不可如此破费。”
白玉堂小鸡啄米般点头,嘴上说着没有下次,真到了下次也没人能拦得住他花钱。
区区几个瓜而已,他锦毛鼠白玉堂家底丰厚,能把辽东的瓜田都买下来。
尽管吃别客气,吃完到板桥镇他们还能继续买。
反正五爷有钱。
旁边人:盯——
虽然五爷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这话以後还是别说了,太拉仇恨,容易让他们这些穷鬼心里不舒服。
多贴心啊,揍人的麻袋都给他们准备好了。
展昭接过赵虎递过来的麻袋,叠好之後放到马车上,转身之前还依依不舍的拍了两下。
好麻袋,希望不要派上用场。
白玉堂:……
什麽意思什麽意思?他不说了还不行吗!
苏景殊期待的看着面前的大西瓜,他是个不懂武功的读书人,不参与可能出现的打架斗殴事件,只想知道到底什麽时候能杀西瓜。
然後,白五爷的刀就派上了用场。
这里唰唰唰几下,包大人跟前唰唰唰几下,其他西瓜面前唰唰唰唰好几下。
刀光剑影寒光闪烁,再睁开眼睛西瓜就变成了整整齐齐的西瓜块。
所有人:……
五爷,杀人的刀是用来切西瓜的吗?
白玉堂拿出绢布淡定的擦刀,“放心吃,五爷的刀是新铸的,还没见过血。”
宝刀不杀人先杀西瓜,他的刀还没委屈呢。
“见过血也没关系,我们没那麽多讲究。”马汉咧嘴笑道,举起西瓜喊道,“兄弟们,快谢谢五爷的瓜。”
随行人员举起西瓜,“谢谢五爷的瓜——”
一群人开开心心的吃西瓜,只有苏景殊看着皮厚肉薄还有丝络的西瓜下不去嘴。
他看到西瓜只能想到皮薄肉厚饱满多汁的大西瓜,忘了这年头的西瓜品种还没有改良,倒不是不能吃,就是心理落差有点大。
登州适合种西瓜吗?他要是种出来皮薄肉厚饱满多汁的红瓤西瓜会被抓起来吗?
西瓜能卖吗?
是个好问题。
白玉堂在旁边坐下,戳戳拿着西瓜发愣的某人,“想什麽呢?”
“在想能不能卖西瓜致富。”苏景殊一本正经的说道,“包大人说登州莱州密州一带的良田都不多,不适合种稻米,大部分都用来种麦豆。既然能种麦豆,应该也能种西瓜吧?”
“种这玩意儿干什麽?”白玉堂吃完放下瓜皮,擦擦嘴擦擦手收拾干净,然後才说道,“这东西的味道也就那样,买它只是图新鲜,真要好吃的话大宋肯定有人种,还能轮得到契丹人大老远的往这儿送?”
契丹人懂个屁的种田,他们汉人才是种田的祖宗。
苏景殊哑口无言。
怎麽说呢,的确是这个道理。
他们是登上月球关注的都是月球上能不能种地的民族,种田是隐藏在血脉里的天赋技能,契丹是游牧民族,在种地这方面还真比不过他们。
如果辽国的西瓜是後世改良过的品种,就算那边严防死守不让种子外传,神通广大的商人也能把西瓜籽弄回中原然後让大宋的农人进行改良。
以汉人的种田水平,他们种出来的西瓜肯定比契丹人好吃。
现在大宋境内没种西瓜就说明这玩意儿的确不怎麽好吃,有机会尝尝鲜就尝两口,没机会就算,反正也不怎麽好吃。
这麽说的话,种西瓜的确不能带领登州百姓脱贫致富,但是如果他有改良後的西瓜品种呢?
初夏时适合种西瓜,今年已经来不及了,明年初夏他们已经在登州稳定下来,到时候再想想怎麽把西瓜种子拿出来种下。
只有一次性的种子不太行,还得有经验丰富的老农种地留种才行。
问题来了,他过年之前能把西瓜解锁出来吗?
卑微.jpg
以前功课没那麽紧张的时候每天晚上都种种地收收菜喂喂牛养养鸡,到京城後能干的事情太多,他就把没多大用处的金手指放一边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