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到北宋当权臣_分节阅读_第219节
小说作者:醉酒花间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79 MB   上传时间:2025-01-31 09:43:54

  “不用,包大人过来应该还是为了王伦之事。”赵曙放下奏疏,让人请包拯进来回话,“希望别是坏事。”

  展昭和派去荆州拿人的禁军今天才出发,这会儿应该还没出开封地界儿,总不能是半路上遇见王伦了吧?

  怕什麽来什麽,包拯带来的还真就是坏消息。

  和派去荆州拿人的队伍没有关系,出事的是城外的灾民。

  杀害胡大海等人的凶手大张旗鼓闯进灾民之中,伤了几条人命後留下“近包者死”几个大字,城外的灾民本来不知道胡大海等人身死,被那凶手恐吓之後都不愿再进京告状。

  近千灾民,一个不剩全都要走。

  “什麽?”赵曙拍案而起,“禁军是干什麽吃的?那麽多人挡不住几个杀人凶手?”

  包拯拱手回道,“官家,凶手只有一个。”

  据说是武艺高强,禁军没来得及反应灾民就被杀了,之後追也没追上,只能任他逃之夭夭。

  赵曙:……

  气死他算了。

  “朕马上加派人手保护灾民,他们现在离开京城不安全,就算不告状也不能走。”

  他要处置王伦,没有百姓告状一样能处置。

  怎麽着,都以为他对荆州灾情一无所知是吗?

  “包卿先查御史台,看御史台中有多少御史和王伦有旧。”

  殿前司和侍卫亲军司由皇城司去查,京城大大小小的衙门一个都不能漏,他这次全都要查一遍。

  之前防备着官员通敌叛国只查了他们和辽国西夏有无牵连,却忘了大宋内部也不安稳。

  查,一个不漏查清楚。

  他马上派狄青率军奔赴荆湖两路,襄阳王若要起兵造反,朝廷也不会毫无准备。

  荆湖两路的位置的确重要,但在大宋尚能控制周边地区的情况下,只要切断荆湖、或者说、只要切断襄阳和外界的联系,用不了多久襄阳王就会不战而降。

  襄阳王借荆州水灾大肆囤粮,想必也知道襄阳乃至整个荆湖两路都没法做到自给自足。

  就算只困不打,里面的人也撑不了几年,何况他没准备只困不打。

  军器监造出来的那麽多火器不是摆设,乐平姑姑再过两三个月就要生了,狄大元帅肯定也想着速战速决。

  至于王伦那边,只能等他被压到京城再审。

  赵曙捏捏眉心,“包卿,朕这里有三十多份弹劾你的奏疏,你过来看看。”

  包拯愣了一下,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奏疏……官家秉公处置,臣绝无怨言。”

  “朕知道包卿公正廉明,让包卿看这些奏疏并非要处罚包卿。”赵曙将他刚才誊下来的名单递过去,“今日弹劾王伦的奏疏很多,为王伦歌功颂德的奏疏也有很多,其次就是弹劾包卿的奏疏,包卿自己看,弹劾你的和保王伦的几乎重合。”

  这些人偏袒的如此明目张胆,他想当注意不到都不行。

  包拯扫了一眼名单上的名字,“官家的意思……”

  “照着名单查,别管是弹劾王伦还是保王伦,都查查他们私底下和王伦或者襄阳王有没有联络。”赵曙坐回去,心平气和的说道,“有证据的直接抓进开封府大牢,没证据的就继续盯着,等王伦进京後直接开封府刑部大理寺公审。”

  御史台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哦,不对,不能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御史台上上下下全都得受审。

  包拯看着名单的长度,感觉这麽多人就算到等到王伦被押解进京也查不完。

  算了,能查多少是多少。

  灾民在城外遇袭之事原本没有多少人知晓,皇帝下令不许灾民擅自离开,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索性直接让那上前灾民到城外军营安置。

  江湖人再怎麽胆大包天也不敢到军营杀人。

  按理说这事儿应该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不知道为什麽,灾民被杀和“近包者死”很快在坊间传的沸沸扬扬。

  “最开始被带到开封府问话的那几个灾民被杀,有人说他们本就是江湖之人,被杀乃是因为江湖恩怨。”赵顼面无表情,“还有那个‘近包者死’,他们说是江洋大盗移花接木嫁祸王伦,这事儿和王伦一点关系都没有,传来传去他王伦反而成了受害者,真是岂有此理。”

  赵清骂骂咧咧,“官家派狄元帅去防备荆湖两路生乱,我娘又把乐平姐姐接到府上照顾,天呐,她们是真的不在乎我的死活是吗?”

  他不是对乐平姐姐有意见,而是身怀六甲的堂姐他实在不敢招惹,惹不起他躲得起。

  好不容易熬过前几个月,乐平姐姐的胎相稳了,他以为他终于能逃过当小跟班的命运,结果还没轻松几天,那祖宗就又被接回来了。

  狄青表哥不在京城乐平姐姐不开心,乐平姐姐不开心就要折腾人,他还有活路吗呜呜呜呜呜呜?

  赵世子欲哭无泪,他的命也是命,能不能考虑一下他的处境。

  造瘟的幺叔,什麽时候造反不行非得这时候造反,狄青表哥要是没法在乐平姐姐生産之前赶回来,他非得杀到襄阳找罪魁祸首算账不可。

  要死一起死,死在战场上还能得个英勇就义的美名,总比在家跑前跑後累死强。

  赵珏!小爷死了你也别想活!

  庞昱後怕的拍拍胸口,“幸好我姐姐没怀孕。”

  赵顼拍拍他的肩膀,“你姐姐要是怀了孕,皇帝和太子就要换人了。”

  “殿下勿怪,我说着玩的。”庞昱捂住嘴巴,只当刚才什麽都没有说,“景哥儿,你想什麽呢?”

  苏景殊搓搓下巴,越想越觉得他的计策可行,“殿下,现在坊间都在传王伦是被陷害的,对吗?”

  赵大郎说到这个就来气,“是的,他王伦清清白白,和王伦过不去的都是嫉妒他官高名声好,包大人需要嫉妒他那不知道掺了多少水分的青天?开玩笑!”

  苏小郎点点头,站起身来撸起袖子说道,“他能玩舆论,我们也能,打舆论战而已,不慌。”

  他说什麽来着,多打听点消息肯定有用,之前想着办小报一时半会儿用不上,现在这就派上用场了。

  太子殿下,有钱有权。

  赵世子,有钱有权。

  庞衙内,有钱有权。

  他苏状元郎,有笔杆子。

  还有比他们更合适搞舆论战的吗?没有!

第119章

  *

  苏景殊说干就干,反正他最近没事儿闲着也是闲着。

  王伦远在荆州都能操控京城舆论,他们人在京城还能玩不过王伦?

  太子殿下课业繁忙,只需要将他们要和王伦打擂台的事情告知官家即可,其他的事情他和庞衙内赵世子能搞定。

  赵顼不太乐意,“我的课业也不是很繁忙,赵清和庞昱都能参与,怎麽到我这儿就成了凑数的?”

  这个问题不用苏景殊解释,庞昱率先开口说道,“殿下,我和赵清的功课能耽搁,您的功课不能耽搁。”

  赵清啧了一声,“咱们俩那能叫功课?别玷污功课俩字了好吧。”

  苏景殊:……

  赵顼:……

  还挺有自知之明。

  “为了大宋的江山,殿下要以课业为重,我们俩就算了,我们不添乱就已经是造福大宋,还是别难为自己了。”庞昱靠在椅背上,提起功课感慨万千,“放弃念书,放过自己,也放过书本。”

  赵清瘫在椅背上,同款感慨,“庞昱说的对。”

  他和庞昱学不学都那样儿,子安已经高中状元,在官职差遣定下来之前也没什麽要紧事儿,和王伦打擂台的事情让他们这些闲人来干就行,太子殿下还是把主要精力用在读书上吧。

  所以他们要怎麽和王伦打擂台?

  苏景殊对上三双亮晶晶的眼睛,坐正身子问道,“你们有没有买过街上的小报?”

  赵顼:“就是那些把你写成神仙下凡的小报?”

  赵清:“就是那些说你天赋异禀能退天灾灭人祸的小报?”

  庞昱:“就是那些成天无所事事就知道瞎编乱写的小报?”

  苏景殊:……

  “衙内?”

  听这回答,庞衙内似乎话里有话啊。

  “就是瞎编乱写啊,我又没冤枉他们。”庞衙内气鼓鼓,“小爷我分明是个遵纪守法好衙内,他们却把我写成欺男霸女一年纳十八房小妾的恶贼。小爷才多大,欺男也就算了霸什麽女啊?”

  赵清叹气,“不小了不小了,也就是咱们家里管的严,换成那些管的不严的,这个年纪完全可以欺男霸女妻妾成群。”

  那是这小子不想吗?分明是不敢!

  平时在外面色招猫惹狗也就算了,真要敢大庭广衆之下强抢民女,开封府的衙役打上门都是去救他们的。

  没有包大人铁面无情进府拿人,他们得先被自家老爹打个半死。

  苏景殊和赵顼对视一眼,心道幸好八王爷和庞太师惯孩子没有惯到是非不分的地步,不然这俩家夥会长歪成什麽样他们都不敢想。

  好了好了,回归正题,现在开始分配任务。

  他们要办小报,首先要和各家家长打招呼,还有开封府也要说一声,到时候生意太好被同行排挤的话还能找官府衙门帮忙。

  等官家、八王爷、庞太师和包大人,哦,还有老苏,等他们都知道之後,还要联络印刷小报的作坊,这块儿可以找他姐或者他娘帮忙,娘亲和姐姐对京城的各个作坊都很熟悉,一定能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儿。

  印刷的作坊联络好,接下来就是重中之重,写稿子。

  小报不能只有一篇稿子,怎麽着也得把版面写完,只他自己还不够,这部分得找人帮忙。

  要有闲工夫写,还要有文笔,最好写出来的文章能让人看了就掉眼泪。

  很好,就你了柳大手子。

  其实也可以去找他爹写,但是他爹动笔的话十有八九得变成《讨王伦檄》,重量级的文章要放到後面出场,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得走煽情路线。

  写文章不能平地起高楼,还得知道更多荆州的事情,这麽一来他们还得想办法见见荆州的灾民。

  “有点难。”赵大郎叹道,“先前寺庙里那几个灾民被骗出去杀害,城外那些灾民被威胁‘近包者死’,禁军花了很大力气才让他们留在军营,就算我们能找到那些灾民,他们估计也不敢说话。”

  “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京城,死了几个人就被吓成这样?”庞昱皱眉,“进京告状一路上肯定不安稳,要是这样就退缩,他们何必千辛万苦来京城?”

  “百姓本就胆小,他们进京是为了求活路,不是为了送死。”苏景殊解释道,“带头的灾民死在京城,他们不走的话也可能会死在京城,这种情况下他们不敢冒险很正常。”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5页  当前第2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9/5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到北宋当权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