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到北宋当权臣_分节阅读_第218节
小说作者:醉酒花间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79 MB   上传时间:2025-01-31 09:43:54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两年前那麽好的机会襄阳王都没把握住,鬼知道他到底是怎麽想的。

  荆州那边处处违和,五爷实在不放心的话还是跟着一起去吧。

  毕竟他也越想越不放心。

  展猫猫看上去沉稳可靠,实际上和沉稳可靠根本不沾边,开封府铁三角中真正沉稳可靠的只有包大人和公孙先生。

  之前京中红花杀手作祟,展猫猫查案查案却把自己查进大牢的事情他能记一辈子。

  “景哥儿放心,有五爷在旁边看着,一定不会让那笨猫只身犯险。”白玉堂拍着胸口保证,“包大人,公孙先生,我和展昭一起去荆州,顺便把王伦藏在密室里的账本再翻出来。”

  展昭出远门还要收拾行囊,他出门连行囊都不用收拾,带上刀就能走。

  诸位放心,他肯定把展昭活生生带回来。

  包拯:……

  公孙策:……

  苏景殊:……

  感觉更危险了怎麽办?

  苏景殊看着白五爷潇洒走远,不太确定这人和展昭凑到一起到底谁才是更不稳重的那一个。

  展护卫关键时刻能稳住,白五爷到了气头上什麽事情都干得出来啊。

  天惹,他们这算不算给展护卫送了个武艺高强还可能会拖後腿的帮手?

  书房里一片寂静,小小苏眨眨眼睛,也跟着一起告辞。

  该知道的已经问的差不多了,不该知道的问也问不出来,接下来再想打听消息就不能靠开封府了,得去别院找他万能的小金大腿。

  庞衙内和赵世子那里应该也能打听出点儿消息,他们几个人凑到一起,没准儿消息比开封府还要灵通。

  苏景殊回家吃了顿饭,填饱肚子後正准备出门,庞昱和赵清就找了过来。

  几个人回到苏景殊的院子里,茶水点心什麽都没有,把小马紮放在树底下就开始对消息。

  “昨天傍晚不是有荆州来的灾民想要攻城吗,城外又出事儿了。”赵清压低声音说道,“有官差拿着御史台的令牌将几个带头的灾民带走了,官兵找到的时候人已经被杀,那麽长的血印,可吓人了。”

  灾民大部分被安置在城外,只有十几个人被带回开封府问话,其中有四个都是混在灾民里煽风点火的,进了开封府後直接送去大牢审讯。

  其他几个人见了包大人後诉苦告状,告完状後就被安置在不远处的寺庙里,开封府接下来有用得到他们的地方方便传问。

  没想到这才过去一天,那些灾民就遭了毒手。

  庞昱一口咬定肯定是王伦干的,“我爹说王伦是个面善心恶的小人,御史台的御史能帮他上陈情表,肯定已经被他贿赂过了,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没一个好的。”

  赵清难得没有反驳,而是顺着庞昱的话继续往下说,“灾民和寺庙里的和尚不熟悉令牌,开封府的衙役对各个衙门再熟悉不过,可见那几个官差的确是御史台的人。”

  “官家已经知道御史台和王伦狼狈为奸,御史台这个时候明目张胆的杀害灾民是不是太嚣张了?”苏景殊不太相信,“确定是御史台的人?不是别的乱七八糟的人冒充的?”

  “消息已经送到开封府,等开封府抓到人就知道是真是假了。”赵清耸耸肩,“如果抓得到人的话。”

  不管是不是冒充的,人离开寺庙後都不太可能抓到。

  就算最後查到御史台,一枚令牌也证明不了什麽,那些御史说一时不慎把令牌弄丢了就能脱罪。

  哦,如果朝廷不认真查的话的确能让他们轻轻松松置身事外,现在官家非常重视这件事,再想藏就没那麽容易了。

  “那些家夥大概觉得官家前些天没有彻查他们勾结王伦,以为官家信了他们呈上去的陈情表,所以根本没把这些进京告状的灾民当回事儿。”庞昱撇撇嘴,身为纨绔子弟,他最了解这种事发之前还自以为藏的严严实实的感觉,“我把我爹的珍藏的笔洗打碎之後悄悄收拾干净,觉得我爹一时半会儿发现不了笔洗碎了的时候就是这种感觉。因为我爹没有发现,甚至还想再打碎几个来惹他注意。”

  苏景殊叹气,“衙内,你以前真的没挨过打吗?”

  庞昱哼哼唧唧,“在认识你之前的确没挨过,自从那次连累你和那个王雱被抓进开封府,也不知道我爹跟谁学的,回家就准备了好些藤条。”

  苏景殊:……

  大概、应该、也许、可能不是他爹教的吧。

  那什麽,庞衙内在家挨没挨过打不重要,重要的是御史台和王伦狼狈为奸搞事情。

  御史台衙内处处维护王伦,其他衙门呢?

  两府三司有王伦安插进去的人吗?开封府有吗?官家身边有吗?

  老天鹅哦,只一个王伦就如此神通广大,等襄阳王出场还能得了?

  三个人面面相觑,越想越觉得可怕。

  赵清搓搓胳膊,“子安啊,你家有王伦安插进来的人吗?”

  王伦身在荆州都能指使人杀害到了京城的灾民,他们在这儿讨论那家夥贪墨赈灾粮和御史台狼狈为奸是不是也会传到他耳朵里?

  救命啊,要不要这麽吓人?

  苏景殊迟疑的擡起头,“我家只有那麽几个人,应该不至于吧?”

  “我爹说御史台都是靠嘴皮子吃饭的人,那些家夥最讨人厌,会和王伦狼狈为奸不稀奇。”庞昱打了个哆嗦,不知道是在安慰别人还是安慰他自己,“京城那麽多衙门,他去拉拢当官的就已经够费劲了,肯定不会来景哥儿家里偷听。”

  “是哦。”苏景殊松了口气,“我家又不是什麽惹人注目的地方,他没必要派人到我家。”

  比起他家,他觉得太师府和八王府更危险。

  庞衙内和赵世子连连摇头,“不不不,我们觉得官家身边更危险。”

  官家、官家本人也这麽觉得。

  赵曙当了那麽久的皇帝,刚登基那些天都没有今天得到的消息让他不自在。

  他以为御史台的御史给王伦打掩护已经很过分,没想到他们竟然能嚣张到在京城杀人灭口。

  监察御史肃正纲纪,连御史台都能被贿赂,其他衙门能好吗?

  “王伦勾结官商鱼肉百姓。”

  “王大人清廉公正有如青天。”

  “不除王伦,民愤不平。”

  “王伦有功,理应连升三级。”

  官家念的气不打一出来,什麽意思什麽意思,到他这儿打擂台了是吧?

  赵大郎听的也是头疼不已,“爹,你把那些说王伦好的都记住,眼睛没用可以扔掉,胡说八道都能写那麽多字,纯属浪费笔墨。”

  官家叹了口气,“夸王伦清廉的和弹劾王伦欺压百姓的对半分,大哥儿,你觉得大宋的朝堂还有救吗?”

  连骁雄军指挥使都能上奏说带领灾民入京的义士胡大海是以武犯禁的绿林中人,他身边还有放心能用的人吗?

  胡大海一介草民,昨天傍晚才抵达京城,今天白天就被骗出寺庙丢了性命,骁雄军指挥使短短一天就能查出胡大海的底细也是有能耐。

  骁雄军是骑兵,骑兵指挥使掺和了进去,侍卫司的步兵雄武军和这事儿有关吗?

  再往上捋一捋,殿前都指挥使知情吗?

  他还能指挥的动禁军吗?

  赵大郎:……

  他能说他老早就觉得大宋没救了吗?

  “爹,凑活着干得了。”太子殿下已经经历过很多打击,他感觉他现在比他爹看得开,“京城等着补缺的官员多得很,您把那些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全部黜落,把腾出来的位置让给那些补缺的人。那些人苦等多年,总不能刚当上官就开始贪污受贿吧?”

  大宋的读书人那麽多,每届科举都有三四百四五百进士,那麽多的後备军等着任命,什麽时候都不会缺人。

  要是觉得那些人有本事的话,随便挑个偏远恶州让他们去发挥余热,只要爹爹狠得下心,肯定有法子处置那些贪官污吏。

  要是让他来处置,一个二个的都得依律问罪,该杀杀该贬贬,别说什麽大宋不杀读书人,他这儿没那些乱七八糟的规矩。

  要是读个书就能当免死金牌,天下还不得乱了套?

  杀!应杀尽杀!一个不留!

  凶残.jpg

  官家:……

  谁?谁带歪了他温和有礼的大儿子?

  赵大郎走上前,看着他爹面前分成两份的奏疏苦口婆心的劝,“爹,听我的,咱大宋不缺干活的人。”

  “儿子,一下子处决那麽多文臣,你爹我的皇位就真的坐不稳了。”赵曙拍拍儿子的脑袋瓜,他何尝不想把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全部踢出朝堂,可是不行,他得以大局为重。

  本朝开国时为了避开前朝武将割据的弊端拼命擡高读书人的地位,士大夫的地位被架的太高,现在想把他们拉下来难于上青天。

  文相公在皇帝面前都敢说“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士大夫的权势太大是能架空皇权的,他这个皇帝虽说没有被架空,但是遇到大事必须得和朝中大臣商量才行。

  诸位相公的确为国为民,可他们的立场注定不会让他们作出有损士大夫利益的事情。

  大宋开国至今,历经四位皇帝才将士大夫的地位擡高到今天这般,他要是上来就该杀杀该贬贬,信不信朝中剩下半数也会立刻转投襄阳王?

  他这皇位本就是朝臣逼着仁宗皇帝立储才得来的,再不情愿也没法随心所欲。

  赵顼了解他爹的处境,了解也挡不住他叹气,“难道就真的任由那些人颠倒黑白胡作非为?”

  “不会,你爹我也不是吃干饭的。”官家眯了眯眼睛,“不管这些官员知不知道王伦勾结襄阳王,他们上疏给王伦歌功颂德就已经和这事儿有所牵连,这些奏疏到最後都是证据,大宋还有很大一片蛮区缺人治理呢。”

  蛮区不好治理,派去的官员稍有不慎甚至会把性命丢在那儿,他舍不得让那些有本事还一心为民的官员去太危险的地方,这些有本事但浑身上下都是心眼子的最适合去开荒。

  死就死了,死在山野乡民手里还让他免受“杀士大夫”的恶名。

  活着撑到任期结束也行,天底下那麽多名义上归顺大宋实际上却不听官府管辖的地方多了去了,怎麽着也足够他们待到死。

  要是任期内将地方治理的很好那就更没问题了,怎麽看都是朝廷赚了。

  直接杀了多可惜,怎麽说也是过五关斩六将考中进士的人,让他们什麽时候干不动了什麽时候再死。

  赵大郎:……

  狠还是他爹狠。

  太子殿下安静了一会儿,他爹说完之後情绪稳定了下来,现在情绪不稳定的是他,“爹,那几个被安置在寺庙的灾民被杀,没有他们状告王伦,这案子就要撤销了。”

  “事到如今,只能从城外的灾民中重新找人。”赵曙叹了口气,“幸好昨日直接让禁军去守着那些灾民,不然城外怕是会出现一场屠杀。”

  王伦,御史台。

  呵,都是好样的。

  他这个皇帝前脚让开封府安置那些灾民,那些人後脚就能杀人灭口,未免太不把他放在眼里。

  父子俩正说着,外面传话说包拯求见。

  赵大郎扭头看向他爹,“爹,需要我回避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5页  当前第2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8/5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到北宋当权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