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秘方_分节阅读_第304节
小说作者:八条看雪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62 MB   上传时间:2025-01-27 21:25:58

  四周光线突然暗下来,秦九叶不由得回头望去,身后那个在灰层破开的洞口正缓慢闭合,光线就要彻底消失。

  距离李青刀标注的位置还有一小段距离,她并不确定这艘船是否就是她要找的对象,飞快思索后还是决定从这道断崖上方游过、继续向前。

  断崖底部又升起一串气泡,这一回却不是垂直上升,而是晃了晃、似乎卷入一个小小旋涡。

  秦九叶瞬间察觉,顺着那点细微的变化调整前进的方向。

  水流的涌动越发明显,一切还当真让姜辛儿说中了,水下遇暗流确实凶险,但这说明湖底某处确实可能另有洞天。然而腰间的绳子却一紧、不知不觉间已到了极限长度,秦九叶心一横,从身上抽出姜辛儿交给她的匕首,反手割断了系在腰间的绳子。

  失去了最后的牵制,她顿时感觉身体被卷入那股暗流之中,只能迅速调整四肢避免自己彻底失控。

  混乱中,似乎有一道黑影从身后断崖的方向一闪而过,她后知后觉转过身去,却只能看到漆黑一片。

  肺里的空气已经告罄,窒息感令她有些头昏脑涨,她分不清那究竟是真实存在的某种湖底生灵,还是那些山民的传说在她脑中留下的阴影。

  下一刻,遥远的水面传来些许动静。

  那是姜辛儿入水的声音。

  这死心眼的刀客,不知是数够了那一百个数,还是觉察到她隔断了绳索,竟不管不顾地追了过来。但也多亏对方入水的这一跳,湖面上再次被破开一个窟窿,光柱再次亮起,下方那个黑乎乎的洞口更加清晰。

  秦九叶艰难转身,在水中向追来的姜辛儿示意,随即抓紧这最后的机会向对方指明方向。下一刻,最后一丝光亮也彻底消失,无边的黑暗袭来,她觉得自己好似一只被乱流卷入深海的小虾米,不论如何摆动四肢也无法摆脱天旋地转的处境。

  不知过了多久,在那股水流裹挟之下、她终于破水而出,久违的空气涌入口鼻之中,她不由自主地大口喘着气。

  心跳声和耳鸣渐渐平息,四周安静下来,隐隐能听到一些轰隆声,似乎是从岩壁深处传来的。秦九叶掏出一早密封在竹筒中的火引,一边观察着四周、一边蹚着水向前走去。

  四周的黑暗仿佛探不到边界,她清了清嗓子,只听到自己的声音远去许久才传来回音。

  如果不是深入这黑湖之底、亲自探寻一二,谁能想到水下竟还掩藏着一个如此之大的洞穴。又或者说,这里原本应当是潜藏在山麓之中,因为入口处较低,已被外面的湖水淹没,地势较高的部分形成空穴,正是她所在的地方。

  沿着同一方向走了约莫三四十步远后,她终于触摸到了石壁,摸着那面石壁又走了五六步远的样子,又碰到一个积满石屑灰尘的铜灯人。

  悬着的心终于落下,秦九叶知道,她应当是找对了地方。

  那青铜灯人内的灯油不知道是从什么东西中提炼的,在多年水汽的侵蚀下仍没有受潮报废,吹去表层的杂质,秦九叶试了第二次便将灯油点亮,火光顺着灯人心口流动的灯油窜出,宛如从心口流出的燃烧血液,在山壁开凿的凹槽蔓延开来,数十个铜灯人相继被点亮,整个洞窟瞬间亮起。

  几乎是转瞬间,姜辛儿也从水中钻出来。她水性不如秦九叶,显然呛了几口水,咳了许久才缓过劲来。

  “主人家刚上灯,你后脚便登门,时机把握得刚刚好。”

  姜辛儿没空理会秦九叶的调侃,调整一番后身形狼狈地走过来。

  “这里是什么地方?”

  秦九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视线投向这处还未来得及好好打量的洞窟。

  眼下她们所在的地方似乎是一处石厅,左右石壁漆黑一片,石厅顶部没有想象中高,正中略微凹陷处有十二座半人多高、环形排列的石墩,走近后才发现,石墩上有精心雕琢过的痕迹,却原来是一尊尊石像,只不过眼下那些石像的木质头部已经焦黑脱落,只剩下光秃秃的石质基座,犹如被斩首了一般,看起来有些可怖。

  这种排列方式在曾经的郁州一带并不罕见,应当是用于举行某种拜神仪式之用。古时小国的崛起常与发达的农耕离不开关系,而农事从来靠天吃饭,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最原始迫切的诉求。因为四季农时不同,人们需要祈求的神也不同,有时甚至需要同时祈求数位神明降下恩泽,人们会根据情况不同为神像换上不同彩绘装饰的头颅,在祭坛中投入不同的祭品,希望能借此将心愿传递到神明耳朵中。

  “……应当是居巢人的神庙。”

  秦九叶轻声开口,心底却仍有疑惑。

  神庙为何会建在一处山洞中?不是传闻那居巢人追崇神明?可同方才湖底那座黄金城池相比,这里是否有些太过简陋了?

  秦九叶围着那些石像转了个圈,最终在石像脚下停住,俯身抓起一把沙土在手中捻了捻,略粗糙的砂砾落下,在她掌心留下一点黑色。

  原来这洞窟中的沙土并非天然黑色,而是某种黑灰混入其中造成的错觉。

  秦九叶动作一顿,随即转头看了看入口处那片不断翻涌的黑色湖水。她终于明白了这黑水中到底是什么。

  那是数不尽的厚重灰烬,是整座居巢古城焚烧过后留下的痕迹,这些黑色不知为何沁入了这里的山川河流之中,经过长年累月的积蓄,聚集在了河湖表面,因为流通外界的河口被堰塞堵死,活水变成死水,渐渐分离成两层,上层一片死寂,下层则似一口底部有漏洞的箱子,与各处暗河洞窟相通,死水中又有暗流涌动,

  想到此处,她抬头望向四周岩壁,发现四面石壁上果然已有多处渗出水流,细听似有河水冲击的声音隐隐传出,不知是来自山体深处还是身后那片黑湖暗流。

  整个居巢一带山脉相连,山脉之下的暗河水路亦是相通。联想到这几日接连的大雨和上涨的河湖,秦九叶知道,她们剩下的时间不会太多了。

  身侧有光亮起,一旁的姜辛儿已经用散落的木架做好了火把,两人四目相对,随即不约而同穿过石厅、望向那纵深向前的洞窟深处。

  “走吧,看看李青刀当年究竟发现了什么。”

第214章 山神骸骨

  古来天灾万千,水火最为无情,而其中洪水和山火又是险恶中的险恶。

  然而天道自有制衡之术,这两样东西几乎不会同时出现。二十二年前的居巢先为暴雨洪水所困,而后又遭遇山火,其中蹊跷之处世人自然懂得。但秦九叶仍然不愿相信,当初以众正仁义为旗的黑月军最终会以焚城终结这一切。

  就算彼时的闻笛默一意孤行,可邱偃身为执掌帅印之人,又怎会轻易为旁人左右意志?身为带兵征伐多年的领将,怎会不知纵火烧山带来的后果?山火不仅使得先帝的“师出有名”落人话柄,也令黑月所有苦攻不下、进退两难的痕迹都被火焰吞噬,以至于天子降罪之时,满朝上下竟无人敢为其进言求情。而且按照柳裁梧的说法,当时闻笛默明明已经下令挖掘万人坑填埋患病之人,事情又是如何发展到不可收拾、需得一把火烧尽所有的地步呢?

  “火烧的痕迹似乎就到这里为止了。”

  姜辛儿的声音在前方响起,秦九叶这才回过神来。

  当年火势从洞外侵入,靠近洞口的石厅没能幸免,连带那些石像和一旁的祭祀用具也遭了殃,但许是因为地势风向与洞中暗河的缘故,火势最终止步于石厅尽头,洞窟深处得以幸免于难。

  “且看看里面还剩下什么有用的东西吧。”

  秦九叶边说边循着姜辛儿的脚步继续向前走去,脚下有些磕磕绊绊,她下意识抬手扶向身侧岩壁,随后发现那岩壁潮湿处隐约有星星点点的白色,离近一看、竟是一小片顽强生长的苔草。

  不知是否因为这洞中完全漆黑一片、不见日光,那些苔藓的颜色有些灰白,似乎同外面的有些不同。出于多年进山采药的本能,秦九叶犹豫片刻,还是从身上取下先前制作的竹筒,取了一些苔草装进其中密封好,再抬头的时候,姜辛儿已停下脚步。

  前方隐隐有水声传来,不一会便见一处天然瀑布从石缝中流出,正注入洞窟中的一处水潭之中。瀑布前有一处巨石打磨的石台,原本粗糙的石头已被打磨得如镜子般光滑,那是经年累月、无数朝拜者匍匐祈祷留下的痕迹,石台上有块拦腰折断的石碑,上面的文字晦涩难懂。

  除此之外,不论是石台上还是四周,都再寻不到任何可以探究的东西。

  “李青刀标注的地方当真就是这里吗?但这里什么也没有,究竟是我们寻错了地方,还是我们来晚了一步?”

  姜辛儿的疑问正是秦九叶一路上所思所想。

  她不否认这洞窟中处处透着一股阴森神秘之感,但居巢人的神庙又同秘方有什么关联呢?李青刀为何会追查到此处,又在这里发现了什么?

  回头望了望那被火烧过的石厅方向,又竖起耳朵仔细听了听瀑布落入水潭的回响,秦九叶随即从身上摸出那面一直贴身带着的铜镜小心擦了擦,随后爬到石台之上、靠近一旁的那座灯人,举起铜镜小心调整起角度。

  姜辛儿见状瞬间会意,举起火把上前、帮着将光线聚拢,火光通过镜面反射成一道光柱折向瀑布后黑暗空间中,虽然微弱、但已足够。

  “这瀑布后面还有空间。”秦九叶放下铜镜,又仔细查看了一下石台上的凹痕,“虽然不明显,但这里的石头确实有磨损的痕迹,说明有人曾从这里出入。至于后面究竟是什么……”

  她的目光不由得落在那块折断的石碑上。古老的石碑在洞窟滴水的侵蚀下已有些模糊,上面的文字应当特属于居巢古国,莫说她无法解读,只怕如今的襄梁上下也没有几个人能够看得懂。

  “应当是所谓的禁地或圣地,平日里除了祭司可以踏足,一般人不许入内。”姜辛儿突然开口,随即望向瀑布后黑漆漆的空间,“当时的居巢已被大火吞噬,或许曾有幸存的居民被迫逃到此处,有人情急之下推翻石碑、亦或是祭司打破了规矩,那些人便躲入这瀑布后避险。”

  秦九叶转过头来,黑溜溜的眼睛里写着“刮目相看”四个字,姜辛儿被那目光盯得有些不自在,摸了摸鼻子嘟囔道。

  “所谓禁地都差不多,几乎每个门派都有个禁地,图省事的就在门口立块碑作为警告,要么刻下诅咒,要么设下机关,可到头来想进去的不还是进去了吗?”

  这世上最难消灭的东西之一便是好奇心。越是不让进的地方越是要一探究竟,越是搞不清楚的问题越是要刨根问底,越是危险莫测的谜题越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去破解。

  想到此处,秦九叶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说得有理。何况咱们眼下也是走投无路、危难至极,借宝地一用,神明不会怪罪。”

  她说罢不再犹豫,一脚踏入瀑布流水之中。

  长明灯的光亮被落在身后,隐隐从瀑布流水中透出,姜辛儿手中的火把在黑暗中照亮一角。如果说外面的洞窟还只是有些僻静阴森,那眼前的景象几乎能用瘆人来形容了。

  黑灰色的砂石地变作灰白色,那是大量焚烧动物尸骨后留下的灰烬,四壁皆由森森兽骨堆砌而成,骨头与骨头之间的缝隙被一种猩红色的黏土填满,散发着阵阵若有似无的腥冷气味,整个洞窟猛地望去仿佛巨大怪物的血肉腹壁。

  原来方才在那瀑布前的石台上空空如也、不见丝毫祭品的影子,不是因为被祭司及时清理干净,而是被送到了这瀑布之后。

  这样的地方,莫说大胆摸索,寻常人就连闯入都要三思犹疑。只是说来也巧,不论是当初孤身探险的李青刀,还是今日泅水闯入其中的秦姜二人,都非寻常之人。

  一个为赚银子背尸体、捡伤患的江湖郎中,一个是只信手中刀剑、遇事只管提刀就砍的杀手,这白骨地狱似乎突然便没有那样慑人可怖了。

  姜辛儿一马当先往前探去,秦九叶便跟在对方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

  很快,洞窟尽头出现了一个巨坑,坑底隐约有什么东西闪着幽光,离近一看,却是些不规则的圆形甲片,形似传说中的龙鳞,大的如巨人盾盔,小的也有儿面大小,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堆满坑底。

  风娘子那本《鬼邡密卷》里的叙述浮现在眼前,秦九叶不由得喃喃道。

  “你还记得那些关于居巢的传说是怎么说的吗?都说这里盛产一种叫做赤金的东西,可用于卜祝之用,可赤金究竟是什么、又如何用现在却少有人知了。”

  前方四处探查的姜辛儿闻言回过头来。

  “我虽没见过,但从前跟着少爷四处走动的时候,在席间听说过这种东西。都城贵族子弟喜欢收藏些稀奇玩意在府中,赤金不过其中之一,虽然稀少但也不是什么十足珍贵之物。”姜辛儿以为对方又财迷心窍,不由得指着洞口的黑水提醒道,“我劝你不要动什么歪心思,这外面已经淹成那副样子,就算开采的地方还在,应当也不会留下什么东西了。”

  “那倒是未必。”秦九叶俯身拨开坑底的白灰,从中捡起一枚甲片细细大量起来,“因为所谓赤金并不是集中从某个地方开采出来的,而是从活物身上取下的东西。”

  手中的东西不是旁的,正是一种巨鼋的腹甲。不同于寻常卜甲,这种棕褐色甲片光泽细腻,隐隐有些淡金色暗纹,炙木钻凿不褪,反而会产生一种深红色的裂纹,即使过去百年,拿在手中仍可见宝光四射,确实一眼非凡。整个大坑中的甲片目测粗略估计便有千余之多。而这还仅仅只是居巢人自己卜卦问神之用的消耗,尚且不知那些进贡给大山之外的赤金有几何,或许数量成倍都不止。

  古时帝王崇敬鬼神,祭台神庙修建都恨不能以黄金筑成,巫祝之事必备的赤金更抵万金。除此之外,就连巫医修道之人也用赤金入药,声称卜甲能通鬼神,服之自然会有奇效,不仅能聚气凝神续寿,还可令人永葆青春、通达天庭。一时间赤金成了世人狂热追捧的对象,大大小小的赤金流水般从这深山中送出,又换得一车车真金回到居巢城里。鼎盛时期,这里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黄金之城,加上溟山一带得天独厚的雨热产粮条件,居巢不需向任何人俯首称臣,便可在这深山中富足千秋。

  然而什么丰厚恩泽也经不起如此消耗,掠夺时间久了自然渐渐枯竭,赤金的价值越发水涨船高,重金驱使獠猎越发猖獗,如此恶性循环之下,很快便再也没有人见过那种大如汀岛的巨鼋了。而古往今来,什么神仙肉、高僧骨、千年的雪莲、万年的王八不过是当权者求仙之路上的流水席罢了。人们恨不能将一切稀少之物拿来炼丹入药,然而又见哪个当真修成了长生不老之术?还不是百年之后地底下聚头了。

  神话的色彩被层层剥离,赤金也随之陨落神坛。毕竟不是盐铁粮畜,就算再珍贵,说到底也只是锦上添花之物。待到一朝改朝换代,鬼神之说渐渐衰落,所谓烧甲卜祝一事远没有从前狂热了,赤金渐渐沦为贵族手中的玩物,这座黄金之城的地位一落千丈,只能臣服于各路诸侯宗亲,最终沦落成为被人挥霍取拿的金库,走向毁灭的终点。

  或许就算没有二十多年前那场大战,这座古城内部也早已腐朽不堪,人心的贪婪同那些黄金一起压垮了这座城池,使这里注定成为一片废墟。

  “外面的石厅只是神庙,这里才是居巢人祭祀的地方,他们将从附近湖泊河流中捕上来的元鼋集中到此处杀死,血肉以祭神明,而后用它们身上的腹甲占卜问卦。不过……”

  秦九叶说到此处停了停,又转头环视了一下整个石室。

  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总觉得身后那道瀑布的流水声比她们刚进来时大了一些。

  “这里各处都不见神像,他们供奉了几百年的神明到底是何模样呢?”

  姜辛儿举起火把靠近了四壁,白骨堆砌而成的墙壁上部隐约可见一些古老壁画。

  “虽然没有塑像,但这画倒是有些意思。你见过被涂改过的壁画吗?”

  秦九叶环顾四周,这才发现四壁上的画有些地方颜料深浅不一,似乎有人用凿子一类的东西将原本画中的某些东西去除掉后,又画了新的东西上去,现有的这些壁画中也并无主位神明的画像,多数都是一群人围着一个湖起舞、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景。看附近山势描绘,湖应当就在山坳之中,湖水漆黑、平静无波,似乎因为是居巢人的圣湖,所以被描绘得无边无际的样子,一直延伸到整个洞窟的顶部。而她们眼下所在的洞穴原本就在湖边,那戴着面具的大祭司手执燃烧的黑色权杖站在洞口,所有人都在他的指挥下面朝着湖中央跪拜。

  秦九叶看了一会,似乎发现了什么。她身量不够,便抓着姜辛儿的手、让对方手中火把凑近了那壁画的顶部,自己也跟着离近一看,下一刻却吓了一跳。

  那漆黑的湖水中竟画着一双眼睛。

  绿睛竖瞳,吊睛怒眉,暗红色的额首半隐在黑水中,冷冷俯视着出现在这洞窟中的每一个人。

  秦九叶顺着那双眼睛望向四周,发现自己先前以为是环形花纹的东西实则都是这湖中巨兽的身躯,那条布满青黑色鳞片、长而卷曲的尾巴圈住了整个圆形洞窟的顶部,像一只盘旋等待降临的巨蛇。

  秦九叶觉得心中那点猜想的轮廓变得越发清晰起来,她不由得又想起《鬼邡密卷》中关于那苍文赤首神明的描述。她之前一直先入为主地认为,既然是藏在深山中的古国,信奉的山神应当是类似山魈一类的生灵,从未想过所谓的“山神”会生活在水中。

  “慑比尸。”秦九叶的声音低低在洞窟中回响,莫名有些摄人心魄,“这就是他们供奉了数百年的神明,慑比尸。”

  方才石厅中的石像原来根本不是这神庙的主人,又或者曾经是,而后便被更为强大的存在取而代之了。而这位新山神似乎喜欢盘踞阴暗洞窟之中,这才是居巢人选择在此祭祀的原因。

  “你不觉得这慑比尸的样子瞧着有些眼熟吗?”

  她说出心底的疑问,那厢姜辛儿闻言,不由得也仰着头左右看着。

  “鱼?蛇?这不是他们信奉的神吗?我怎会知道是什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3页  当前第30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4/3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秘方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