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秘方_分节阅读_第297节
小说作者:八条看雪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62 MB   上传时间:2025-01-27 21:25:58

  信过鬼神、信过佛陀、信过生灵万物甚至山川河海,若说曾有什么东西是亘古未变、受人追捧敬仰的,那便只有光了。

  人们歌颂太阳滋养万物的慷慨,感激月亮照亮长夜的皎洁,就连星子也能为黑暗中的人指明方向。

  不论是守岁时放天灯,还是中元节放水灯,都是如此。

  破天荒地、秦九叶也轻阖上眼,在心底默念了几句。

  她并不知道在虚无中是否有不可名状的存在听见了她的心声,她就只当那些愿想是说给自己听的。

  离城前最后一刻,两人站在船头回望即将被抛在身后的九皋城,许秋迟突然开口问道。

  “此去居巢,你可有想过要探查自己的身世?”

  对方显然也知道了秦三友的事,秦九叶想了片刻,随后很认真地摇了摇头。

  “倒是没有那么想知道了。”

  小的时候她确实曾经一度很想知道,自己究竟从哪来、亲生父母又是怎样、为何当初会抛弃她,仿佛只有知道这些,她的脚下才有根,心也能有个归宿。

  但此刻她觉得自己已经没有那么渴望知道这个答案了。

  她选择接受了自己那个并不完美的阿翁。不管秦三友当初收养她时作何想,她的身世又如何,都不会改变他们彼此相扶半生的事实。

  许秋迟听罢不置可否,随即不知从哪拿出几张淡青色的薄纸来。

  “今天是个好日子,给你个机会,同他告个别吧。”

  秦九叶盯着手中那沓纸,半晌才开口问道。

  “这是什么?”

  “九皋一带的传统,说用犀草叶制成的纸可通黄泉,小的时候我经常会用这种纸给母亲写信,之后再一把火烧掉。”

  许秋迟没有继续说下去,只静静看着她。

  秦九叶明白,对方是想让她将未尽之言连同那些说不出口的遗憾一起书于纸上,木纸在火焰中燃烧成灰,连带着思念与不舍或许也能减淡一些。

  邱家二少爷肖似母亲,内里是个细腻而敏感的人。秦九叶接过了那些纸,由衷向对方表达了谢意,随后独自在船尾坐了很久。

  直到最后,她也并没有在纸上写任何字。

  她的阿翁不识几个大字,她长篇大论地说上许多,他反而要因为看不懂而着急了。

  她只抽了一张犀草纸叠了一艘纸船放入湍急流向远方的河水中。

  秦三友的灵魂若还在河水中彷徨,她希望他能上了这艘船,去到想去的任何地方,从此以后,自由自在,无牵无挂,再不用记挂着什么人,也不必执着于什么事。

  那些未尽的纷纷扰扰,就让她这个活着的人去承受吧。

  洹水向南,浩浩汤汤,势不可当。

  她亦如此。

第210章 盈盈一水间

  数年前,当川流院这个名字第一次进入江湖人的视野中时,不少人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探寻过这座江湖暗庄的所在。

  毕竟就算是再不入流的江湖门派也都有个栖身之所。一个缥缈如海市蜃楼般的存在,总归是让人不安心的。

  然而多年过去,这些探寻几乎无一有过结果。

  有人说那位公子琰武功高强,穷渊之下、云巅之上都可企及,定是寻了处常人无法抵达的僻远世外之所;也有人说“大隐隐于市”,那川流院定是藏身陋巷闹市之中,借由贩夫走卒的出入作为隐蔽;甚至还有胆大者猜测,川流院主连带整个川流院,都不过是朝廷的暗桩罢了,一枚隐匿于朝野之中的官家棋子,寻常人又怎能轻易寻得呢?

  而自从居巢二字消失于历史长河中,世人提起它的次数便越来越少了。

  起先是因为忌讳,人们对于灾年、灾地总是喜欢回避的,加之官家也不喜议论此事,久而久之自然无人提起。再之后,居巢所在的那片山林便少有人踏足了,听闻那里死气沉沉的一片,一片贫瘠如荒漠的地方,自然惦记的人也少些。

  一个是遍寻不见的江湖暗桩,一个是失落多年的深山古国,没人会将这两个全然不相关的名字放在一起。然而事实上,它们实打实肩并肩地挨着,比那都城和城外驿站的关系还要近。

  出了百昱关,沿着沣河最细弱的一条分支进入郁州西南深处,最终便会望见那片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竹海。

  不祥之地向来不是外乡人喜欢落脚的地方。久而久之,除了那些祖祖辈辈生活在这深山古河中的人们,这里一年到头也瞧不见几个生面孔,若有外人出现,消息瞬间便能在附近传开来,顺着山中溪流和林间微风,落入那片神秘竹海的深处。

  竹海的深处有什么?

  没有武馆宗门、谯楼天堑,只有一座竹子搭起来的学堂。

  学堂里的娃娃有男有女,最大的不过八九岁的年纪,最小的也就四五岁的模样,衣裳穿得各式各样,但看上去都干净整洁,行止进退有模有样,那架势不仅不输都城有钱人家私塾里的小公子,甚至有几分那备受世人瞻仰的青重山书院弟子的风采。

  究竟为何要在这样一个穷山恶水之所建这样一个学堂呢?

  院子外的人想破头也想不明白的问题,院子里的人却都知道。

  其实说来也简单,因为这院子的主人是个一面白色、一面黑色的病人,既慷慨又自私,既包容天下又十分心狠。在很久很久以前,他便是在这样一个翠竹满院的地方读书的,而他无比怀念那时的时光,只想让生命最后的日子停留在这段回忆中。他将自己“囚禁”在竹海深处的竹楼里,那里变幻如迷宫,白日烟气缭绕,入夜灯火闪烁,好似一片鬼楼。

  那无边无尽的竹海犹如绿色的迷宫,将世界分隔成两半,竹楼中的人出不去,竹海外的人进不来。

  唯有消息和风是出入这里的常客。

  今日的竹楼小院格外安静。这是每月休沐的日子,孩子们可以休息玩闹一天,只剩下竹楼里那些沉默的“客人”守在院子深处。

  竹楼深处、水雾弥漫的药庐中,两口巨大的药釜沸腾着,一边是给孩子们熬煮的祛湿甜汤,另一边却是味道酸苦的慢性毒药。

  一名头戴布巾、发间插花的妇人就站在那两口大釜前,左右手各执一柄铜勺,不停在釜中搅拌着,末了手脚利落地揭开药釜,左右开弓地将那两口釜中的汤药分别盛进两旁的汤盅和药碗中。

  汤盅是白瓷做的,瞧着十分朴素。药碗却是清一色的碧绿琉璃碗,每一碗中的汤药浓淡多少也都毫厘不差,粗略望去约莫有二三十碗,满满当当地摆了一桌。

  一会这些药碗将被送到这竹楼后院的各个角落,送药的人会亲自监督那些不听话的“客人”服下药,再将空碗送回到这里。

  “熊婶,今日又有三人回了院中,药都准备好了吗?”

  熊婶闻言转过头来,手中活计恰好忙完。

  “都准备好了。汤先生今日怎么亲自前来?可是公子那边又有什么吩咐?”

  汤越目光在那热气腾腾的琉璃碗上一扫而过,随即不答反问道。

  “这几日公子服药可好些了?”

  熊婶摇摇头,脸上有无法掩饰的忧虑,但开口时还是小心谨慎。

  “昨日的药又剩下了些,许是入秋后人便容易倦怠,我已劝过几回,不好再开口了。还是汤先生多费心照看着些吧。”

  汤越点点头,面上没有太多情绪,只一边检查着公子剩下的汤药,一边状似无意地开口问道。

  “新来的那个如何了?”

  说到那新来的少年,那方才还言辞谨慎妇人话突然便多了起来。

  “诶呦,那孩子乖巧得很,让他做什么他便做什么。听前厅的人说,旁人半月才能熟悉的事同他说上一遍他便记住了,最苦最累的活派给他、他也从不挑挑拣拣。最难得的是,不仅出任务时利落,得空还能帮手药庐的活计,比其他那几个只知逞凶斗狠的不知强多少。哦对了,吃药也很是痛快,从来不问东问西……”

  谁不喜欢话少又做事利落还顶着一张漂亮脸蛋的人呢?只可惜……乖巧是谈不上的。那只怕是如今这院子里最难对付的一个。

  汤越点点头,伸手便从那桌上端起一只盛好汤药的琉璃碗放在木盘中。

  “我去瞧瞧他,剩下的熊婶来安排吧。”

  那妇人一愣,显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点了点头继续忙活起来。

  汤越在药庐扫视一圈,随后转身离开、端着那碗汤药向竹楼深处走去。

  竹海中的竹楼不止一座竹楼,楼与楼之间时而曲径相连、时而廊栈勾结,若无人指引,就是在此处生活月余的人也依旧不能探其全貌。

  那少年的院子是公子亲点的位置,距离搜集信报的前厅最远,中间又隔着一口泉眼,平日里起风落雨,竹叶声与泉水声便响个不停,能将一切人声隔绝在外,就算是顶尖武者也难从其中分辨出人说话的声音。

  但他仍是不放心,必须要亲自过来确认一下才能心安。

  偏僻阴冷的小院中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影子坐在树下,四周浓密的树影遮蔽了光线,使得他整个人都笼罩在阴影里,像一抹无法见光的鬼魂。

  他的身上还穿着昨夜拼杀归来时的那件衣裳,衣襟和袖口都沾着血迹,不知是旁人的还是他自己的。天气已经入秋,但他仍穿得很单薄,任务结束回到院中后便坐在树下那张破木凳上,处理药庐吩咐下来的一些杂活,有时一坐便是一整日,直到新的任务递交到他手中,他便拎起他那把没有刀鞘的刀沉默着离开,归来后又是相同的模样。

  自从来到这里,他便似乎感受不到疲累、肮脏、冷暖。

  或者说,他又找回了自己曾经的角色。

  汤越缓步上前,将木盘中的那碗已经彻底冷掉的药放在对方面前。

  整理药材的手终于停住,少年缓缓抬起那双浅褐色的眼睛,定定望向今日那格外沉默的送药人。

  “汤先生今日倒是有闲,竟亲自来送药。”

  汤越面色如常,并没有急着先递上那碗药,而是从身上取出一条带子放在对方面前。

  “这是琼丝织成的,能够帮你隔绝掉一些光线。就算是公子到头来也免不了如此,你又何必为难自己?”

  李樵的视线落在那条白绫般的带子上,身侧的手慢慢收紧成拳。

  他不想遮起眼睛,她最喜欢的就是他的眼睛了。

  “汤先生不是来送药的吗?”

  汤越不再劝说,只抬手将滤好的汤药递过来。

  “只是例行询问,这几日身体可有异常?”

  少年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抬手将那只装满黑色汤汁的琉璃碗接过。

  “如何算是异常?”

  选择找来这院子的人,都是走投无路之人,没死就算是不错了,为了能拼到一个活命的机会,受些罪又算得了什么?

  汤越终于抬头看了他一眼,但很快便移开了视线。

  “公子久病成医,手上的方子多得很。若你觉得效果不好,告诉我便是,我让他们给你换个方子……”

  “不必。”

  李樵冷声拒绝,下一刻已将那碗中腥冷苦涩的药汁一饮而尽。

  这院子里住的人根本算不上医者,而他每日饮下的东西也根本算不上解药,同晴风散差不多,只是饮鸩止渴的慢性毒药罢了。他坚信这世上不会有比她更好的医者,但他却是这世上最糟糕的病人。毒蛇若不想农夫因为救了自己而失去生命,唯一能做的便是换一户人家。

  竹林中最后一只秋蝉停止了鸣叫,今日这偏僻小院格外安静,安静中又多了些不易察觉的人声,似乎是从远处传来的。

  接过空碗的汤越停顿片刻,随即低声道。

  “若想明白了、决定试药,随时去找公子。”

  他说完这一句,便如往常一样准备转身离开。

  下一刻,李樵的声音突然响起。

  “请问汤先生,现下是什么时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3页  当前第2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7/3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秘方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