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然的海水珠母贝就算有珠,通常每只贝也只有一颗,偶尔会有两颗。
梁自强仔细翻看后,发现这只贝里面只有一颗。但珍珠并非全以数量论收获,像有些体积太小的珍珠,就算一大把加起来也不值钱。
梁自强捏在手里这颗,目测有九到十毫米的直径,不算小了。
太小的珍珠就算在后世都卖不起价,而这颗的话,放到后世估计能卖两百来块了,就算这个年头也值好几块。
几块钱对于如今的梁自强来说似乎不多,但此刻他脚下的甲板上,到处都是成堆的珠母贝啊!
当然,他现在也还不确定是否大多数里面都有珠。
很快,他又连开几只珠母贝。
本以为这这只贝能够开出接近于一公分已经是比较大的了,不料没多久,马上又撬出来一颗,比第一颗还大。
船上有尺子,梁自强拿来量了一下,直径达到了十二毫米!
这么大的就不可能只有几块的身价了,估计能值三四十来块!
其他船员整理鱼虾,梁自强则专心地撬珍珠,像在开彩票一样。
“嗬,这颗咋还颜色不一样,淡黄的,是不是更贵点?”林百贤一边忙活,一边抬眼瞧见梁自强又开出来一颗淡黄珍珠,不由问道。
“淡黄比白色强不了多少,不算值钱。”梁自强回道。
珠母贝大量产出的珍珠跟鲍鱼中偶尔存在的珍珠是不一样的,鲍珠形状不规则,颜色也缤纷多样,而珠母贝产出的珍珠绝大多数都是乳白色,偶尔也有淡黄的,但较少出现其他鲜艳的颜色。
即便如此,梁自强在庞家辉送的那本画册上还是见到介绍,说有极个别的珠母贝能出现粉红色的珍珠。
粉红色的珍珠非常少见,因此也就更为名贵。
连续两网都拖捞到大量的珠母贝。其他船员整理完鱼获后,梁自强让他们也过来一起开贝。
可惜直到把上千只珠母贝全部撬完,也并未发现粉红珍珠。
但白色、米黄两色的珍珠却收集到近千颗,也就是说,几乎绝大多数的珠母贝中至少都开出了一颗珍珠。
这种含珠率已经大大超出了梁自强的理解。他搞不懂这片海底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珠母贝,而且蕴含珍珠的机率如此之高!
不管怎么说,今天光是开出来的珍珠,就能值好几千块了。
再回想起那张手画海域图上的灰色印迹,现在梁自强总算弄明白了,那条船的船长为什么会特别留意这片海域。
很可能那个船员在驾驶收鲜船之前,是负责开底层拖网船的,无意中发现了这里盛产珍珠的秘密,于是时不时带着船员们一起过来捞贝,撬走大批的珍珠作为外快。
连续五天,梁自强都开着底拖船在这一带进行拖捞,范围也向着周边不断扩大。
每天捞起的珠母贝数量都在几百上千只,可见海底蕴藏的珠母贝数量有多惊人。
现在梁自强开始考虑,这一处地点的秘密已经无意中发现,那么另一处呢?会不会也是大海的底层有什么值钱东西?
这次暂时去不成了,他决定下趟出海开着拖网船去试试看。
回到岸边把正常鱼获都卖出后,他联系了庞家辉。
一看到数量如此众多的珍珠,一开始庞家辉倒抽一口凉气,还以为他啥时候开始搞珍珠养殖了。
结果拿起几颗一细看,庞家辉立马断定这并非养殖珍珠。
判断珍珠的成色和来源对他来说实在不算难事。通常来讲,天然珍珠的光泽比较柔和,有些珍珠还有“锤子印”,好的天然珍珠几乎接近于半透明。
要是直接钻孔来鉴别就更明显了,天然珍珠的质地由内到外是一致的,结构非常紧密细腻且滋润。产生珍珠的刺激源非常小,有些天然珍珠里面甚至没有核。
相反,养殖珠的结构较松懈,质地发干不太细润,表面的光比较浮,俗称“贼光”。透明度上,养殖珍珠要差很远。
要是钻孔来看,就会发现养殖珍珠里面有明显的核,往往还不小。当然后世发展出来的“无核养殖珍珠”另当别论。
几天后船队再次出海时,直奔另外一片海域。上次也是来找过却毫无发现,这次梁自强用底拖船来回开行,结果发现并没有珠母贝,但却有大量的鲍鱼。鲍鱼个头还行,但却不及无名岛。
令他没想到的是,看似个头一般的鲍鱼,里面居然翻出了鲍珠!
鲍珠不同于珍珠,平时极难形成,几万只鲍鱼里面才有可能出现一颗鲍珠。出海这么多年,梁自强也仅仅得到过一粒鲍珠,颗粒还不大。
然而这次,他仅仅翻找了几十只鲍鱼,就又找到第二颗鲍珠。
连续找下去,他惊奇地发现,别处都是万分之一机率的事情,在这里居然高达百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
按说,鲍鱼就算遇到有细小的异物进入鲍肉内,也很少能够成功地孕育出珍珠来,这个地方的鲍珠成功率居然如此之高,梁自强就是想破脑壳,也想不出一个原因来。
平均每天,差不多都能找出十来粒鲍珠。五天过去,他竟然已经收集到接近五十颗鲍珠。
鲍珠的颜色可不像贝珠那么单一,这么几十颗鲍珠汇聚到一起,竟是五光十色,蓝的紫的绿的黄的,啥颜色都有。形状上也较少有正圆形,而是各种各样的展开偏多。
而且其中大多数的鲍珠,个头都比他多年前在无名岛捡到的那颗要大。
那次的鲍珠卖到手两百块,不用说,眼前这些鲍珠,其中大多数都优于那颗,价格自然也将高于两百。
手里这五十来颗,加起来价值怎么都超出万元!
现在看来,那两处海域果然是来钱的好地方。
但一路上梁自强在寻思。就算那两个地方的珠母贝、鲍珠还有很多,照他这样一趟紧接一趟拖捞下去,也迟早有一天很快会彻底捞完。
但那两个地方的价值,真的就只有这些吗?
为什么那里的珠母贝产珠率会那么高,鲍鱼带珠的比例更是远异于其他地方?
梁自强不是搞研究的,显然给不出一个答案。
但这一点不妨碍他充分去利用那里的资源啊!
只要持续往那两个地方投放小珠母贝、小鲍鱼仔,就会同样产生出大量的珍珠、鲍珠。
完全有办法做到源源不断,使之成为持续十年、二三十年的生财之道!
第468章 龙吸水惨烈现场
又过了半个来月,卢峰打电话到村里,那批深海重矶钓的钓竿到了。
买回这批钓竿后,梁自强便让船队一同开去了那片龙趸聚集之地,钓巨石斑。
此前因为钓竿有限,只能一艘船钓着。现在四艘船停在那儿,同时开钓,笑纳虎鲸送来的大礼。
“握草,老鼠斑啊!天天想碰上老鼠斑,没想到在这儿给钓到了!”
林百贤瞅见梁自强与李亮合力拉上来的一条大鱼,当场就没法镇定了。
梁自强自己也被震撼了一把。
拉上船来的这条石斑鱼头长相独特,就算放在所有的石斑中也算够特别的。
这鱼嘴很尖,后部隆起形成驼背。全身奶白色,布满了黑色斑点。
正因为头部看起来酷似老鼠,所以被称为老鼠斑。当然,同时它还个名字,“驼背鲈”。
以前在无名岛垂钓,梁自强最盼望钓上来的就是老鼠斑了。毕竟,这可是当之无愧的“石斑之皇”,比东星斑、海红斑的身价都要更高上一筹。
在无名岛前后垂钓那么多次都没能如愿,想不到在虎鲸带过来的这片深海之地,反而把石斑皇给钓上来了。
而且他以前所期待的,正常老鼠斑无非也就一斤两斤的样子,而眼前这条老鼠斑却大到叫人吃惊,怕是有二十来斤!
当然老鼠斑跟其他的石斑有个相反之处。其他石斑以及大多海鲜,都是越大越值钱,但老鼠斑却是越小的话,越袖珍可爱,既具观赏价值又鲜美好吃。大到一定程度,虽然依然美味,但观赏价值上却减弱了。因此论单价,反倒是小老鼠斑略高于大的老鼠斑。
但不管怎么说,石斑之皇始终是石斑之皇,无论多大都不便宜。后世一千多甚至接近两千每斤,现在如果去月海酒楼的话怎么也都能超过三十块每斤。
单这一条老鼠斑,初步估计价值也在六百块以上了。
但老鼠斑毕竟少见,钓到这条后,接下来都没再碰见,倒是陆续又钓到不少两三斤的普通青斑、褐带斑之类。
到了下午,总算又钓上来一条目测一百多斤的巨石斑。
朱天鹏那艘船上,更是钓到一条三百来斤的青褐色巨石斑。后来听朱天鹏说,三个人合力往上提鱼的时候手心里都冒了一把汗!
接下来几个月,梁自强在几个地方交替进行,有时来这儿钓巨石斑,有时去珍珠岛、鲍珠岛凭借底拖船搞珠母贝、鲍珠。
到了9月来临,桔子坡竟然安静了不少,因为淘气包梁小海开始上学前班了。这年头学前班只有一年,读完一年就进入小学一年级。
梁景程虽然目测破坏潜力也极为惊人,但毕竟现在才两岁,也就仅限于抠磁带、乱涂乱画、拿棍子撵鸡撵鸭。
把陈香贝差点没气出眼泪来的一次是,有天一掀开毯子发现里面有好几只鸡蛋。
得亏她掀了一下,要是不掀就直接睡上去,弄出一床的蛋清蛋黄,要洗多久都不知道。
梁景程居然还蛮有自己的一套逻辑,说是想把这些鸡蛋放床上,给自己娘孵,想让她孵一窝小鸡出来。他说看到母鸡就是这么孵的……
陈香贝硬是忍住没揍娃,忍性真够可以的了。
一阵秋老虎过后,几场秋雨下来,天气一天天转凉。十一月多,又到了可以安全去往“越冬渔场”的季节。
请人用木条新做了一批网箱,运到越冬地。一到达半年多没来的环礁地带,梁自强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环礁附近,只能说是一片狼藉。
原本半年多前,网箱就被炸毁了三只,但余下的那些网箱当时都是完好无缺的。
现在,所有网箱却无一幸存。水面上早已没有了网箱的影子,连碎片、木条都不见一根。只有环礁上散落着大量断裂的木杆,破碎、狼藉,仿佛再现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混乱与惨烈。
但要说起来,似乎也都算是在梁自强的预想之中。
因为他早就设想过,夏季这里必将发生“龙吸水”,别说木质网箱,就是铁打的网箱也一定会被龙吸水骇人的破坏力给损毁掉。
真正惊人的不是网箱被损毁,而是船。
环礁的部分礁石上,竟然散落着桅杆、铁皮、钢块、碎玻璃、缆绳等物。
“艹!这怎么回事?这地方除了咱们冬天来一来,平时都不可能有船来的啊,怎么会有这些东西!”
与梁自强一同站在环礁上,陆松也是惊呆了半天,不解道。
“这还用说,又有船开这儿来了!”朱天鹏接话道。
“看这样子,怕是在这出事了,也不知人活没活下来。”梁春感慨。
其实不用他们说,事情摆在眼前很明显。继上次牛训、佟雨生开着大铁皮船前来炸毁网箱之后,又有人来开着大船来过了。
从环礁上散落的一些钢块来看,这次来的应该是大钢船。
显然,大钢船开了过来,却没能正常离开这里。至于出事的原因,梁自强一开始闪过的第一个念头,也是再次想到了炸药失误,但旋即便否定了。
炸药再怎么失误,顶多把一艘大钢船炸出窟窿来,导致慢慢地沉没,却还不至于造成整艘船瞬间肢解,当场散架,留下一片狼藉。
他越想越基本断定,是一艘大钢船不顾附近多处的警示,硬闯了进来,而且时间上,应该是在炎热的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