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要论开大船的经验,自己还是比爹要老到成熟多了。
梁自强进入驾驶室,亲自掌舵,同时调整速度,把握好平衡,从层层浪花的夹击中穿行了出去。
朱天鹏、陆松也都是执掌大钢船的老司机了,这点突然来袭的疯狗浪也并没有难倒他们。三艘船都成功穿过大浪,开始往返航方向开去。
“开出来啦,出来啦!”
三艘大船都传出船员们的欢呼声。尤其是新招募到船上来的船员,对这种前所未见的情况还是挺惊惧的,现在得以逃出,自然击掌相庆。
“阿强,皇带鱼又叫龙王鱼啊,咱们是不是还是把这条大鱼给抛回海底去算了?”
成功开出来后,一些心有余悸的船员开始建议。
“都说了是疯狗浪,这不几条船都开出来了么,咋还又扯到那条大鱼上面去了?!”
梁自强把船重新交回给父亲开后,听到他们的议论,当即回道。
他是信奉妈祖没错,有时候也会拜一拜龙王爷,可不等于一遇到点事就往那上面扯啊!
其实皇带鱼的肉也并不算好吃,价格也就不贵,这条皇带鱼是够大,有好几百斤,但梁自强还不至于吝惜这点钱。
他反对将皇带鱼抛回海里去,是不想让这种毫无道理的盲目迷信在自己的船队中蔓延开来。这种事情次数多了,到时候一遇到点事,大家都任由迷信意识的支配去做决定,而不是听从于他的决断和安排。
“继续下网,一边返岸一边路上再拖一网,大伙都整理鱼获,其他啥也不用去想了!”他没有商量的余地,直接决定道。
于是三艘船全都忙活起来,下的下网,整的整理甲板上的鱼获。
一路上并没有再出现什么波折,平静地开到了县城。
这次虽比平时出海的天数要少了一天,但由于这次值钱货“海知了”比较多,整体上,鱼获收入也基本快要追平了,只比往常少那么一点。
反而那条皇带鱼,没那么值钱,远不如“海知了”带来的收入。
这次返航后,梁自强没有马上决定下一次哪天出海。
因为包括梁父在内,大家都还是有点没把握,不知道那条突然出现的皇带鱼,是否真的预示着即将有海洋地震要发生。
考虑到皇带鱼跟地震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这个倒不算是心理作用或者纯迷信,梁自强便答应大家,等一些日子观察看看。
等待了好些天,他在丰收船厂新买的那艘底拖网大船都能够交货了。
梁自强叫上自己父亲,还有陆松、李亮几个,去了丰收船厂,把尾款付了,然后开着新船回村。
三十二米的新船,比起此前那三艘看起来要庞大了很多,倒是完全具备于庆琈集团那种大船的规模了。
一路往鲳旺村的海域开过来,由于船太大,没法子像以前小船那样从头到尾披挂一条长长的红布。这次只能在船舱顶上方部位悬挂了红布,看起来像是大胖子顶着一朵小红花。
船头的一侧,两个白色的大字,也是这条船的名字:
赋强。
待到开回村里,停在海面上,整个鲳旺村的海岸竟然有了几分县城渔港的气息。
自强号、众强号、博强号都算大块头,但现在簇拥在全新“赋强号”身旁,反显得小鸟依人了。
新的一批船员前些日子就已经在陆续招募了,现在还没算完全齐整。
加上大伙都还在观望,担心海底发生地震,没谁敢去深海,于是梁自强决定先不去深海,开着这艘崭新的底拖船去另一个地方。
无名岛。
这个虽然偏僻,却完全处于浅海范围,加上以这艘新船的庞大体量,在浅海哪用得着担心突然发生什么极端情况?
但他不敢叫太多人,只叫上林百贤、李亮、朱天鹏,还有自己的父亲跟大哥,这是自己最信得过的几个了。无名岛养石斑的事,他也只限定在这几个的范围内,不打算让所有船员都知晓。
加起来有六个人,配合起来也勉强够了。梁自强开着底拖船,徐徐往无名岛方向驶去。
很早之前通过葫芦,他就发现无名岛附近的海域藏着不少的黑狗参。
海参怎么都是值钱货,只可惜那些黑狗参全都栖息在海水的最底层泥沙间,平时并不上浮到中上层来,因此用自强号、博强号那种型号的中上层拖网根本就搞不到手。
现在有了“赋强号”这条大型底层拖网船,那些隐藏在海底最深处的珍品,总算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
第466章 海参腹中的隐鱼
相比之下,底拖网的钢索要比普通拖网长很多。为了保证网口触底,钢索长度要是海水深度的数倍。
并且,为防止网板在水底倾倒,松放曳纲过程中,应做到时放时停。
总之,比起中上层拖网,底拖网放网、收网的时间都花得更长。
好在,现在第一次尝试底拖作业的区域是无名岛一带,海底没有深海那么深,所以钢索只放出一小半就够了。
太靠近岛边的位置梁自强没去,因为那儿海底礁石太多,容易破坏网囊,他选择距离岛边两里来远的样子,情况相对好很多。
到了收网时,场面果然跟自强号那三艘船大不一样。
只听一阵叮叮当当,甲板的响声就没停过。
他是奔着这里的黑狗参而来,但实际拖上来的,花蛤、文蛤、西施舌、蛏子、蚝、扇贝、东风螺、猫眼螺、辣螺这些“硬家伙”占到的比例可不少,每一样砸在甲板上都是能把钢铁敲得砰砰响。
另外,石头蟹、梭子蟹、鱿鱼、章鱼、沙虾、明虾、黑虎虾的数量,比起搞中上层拖网时也明显要多。
鱼类的话,则是有不少牙片鱼、木叶鲽、孔鳐、花鲆、黄盖鲽这些最爱栖息于底层的鱼类。
除了倒出网囊来的鱼获内容大不一样,还有个特点,收上来的鲽鱼、鲆鱼身上基本都带了伤。
其实梁自强在作业时已经开得挺慢了,比中上层拖网要慢不少,但鱼体受伤是底拖网中几乎无法避免的。
网囊触底,翻动起海底的沙石,再加上那么多的贝类、螺类都被卷入网中,其硬壳自然会对鱼体造成刮伤。
除了形形色色的鱼虾螺贝,黑狗参倒也不少,差不多能占到整体四分之一的样子。
另外,颜色橙红鲜艳的梅花参、土黄偏褐的黄玉参,也都夹杂着一些。
“梅花参也有啊,这个最值钱了,比黄玉、黑狗参都好!”
看到有红艳艳的梅花参,梁父当即捡起一只瞅着,说道。
梅花参被尊为“八珍”之一,脆酥、味美,营养价值也高,确实比黑狗参的身份还要高出不少。后世的话,干货能够卖到一千多每斤。当然实际上后世大多都是养殖货,要是野生只会比这价格更高出很多。
几个人坐在甲板上整理起鱼获来。这次贝类螺类混在一起,种类实在太多太杂了,梁自强决定像文蛤、花蛤价钱比较接近,就不分那么细了,都装到同一筐。
但是梅花参一定要单独一个筐,不能跟黑狗参混在一起,因为价钱还不只相差一点。
正整理着,林百贤突然不知咋地就吓得从凳子上跳了起来,把手里一只刺参一扔。
“艹,阿贤你抽的哪门子疯?!”李亮不禁骂了句。
“握草,海参肚子里冷不丁就钻出来个玩意,换你,你不得吓一跳?!”
“你说这个吧?”梁自强拿起一只梅花参,手一伸,从梅花参的肛眼中就抽出来一个细长的玩意。
居然是条鱼,特别细长,灰黄,没鳞片,长着小小的眯眯眼。
“握草原来是鱼呀?这鱼啥意思,喜欢海参的屁股?!”林百贤这下算是瞧清楚了。
“这叫隐鱼,本来就离不开海参,白天都是要往海参肚子里钻的,晚上才会溜出去找点东西吃!”梁自强告诉道。
大海中什么生物果然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子。隐鱼又细又弱,根本没有任何的战斗力,几乎难以在海洋中活下去。
很多比较弱的鱼类想到的法子就是躲,喜欢钻洞穴,找礁石洞。
隐鱼也喜欢钻洞穴,只不过,它钻的是海参的洞……
钻到海参的体内,跟海参融为一体,这样似乎真就安全多了。也正因此,被称之为隐鱼。
被隐鱼钻洞的海参其实还不少,一只海参身体内最多的时候能够藏下十五条隐鱼。
至于老是被造访的海参,到底是怎么个酸爽滋味,就没谁知道了。
林百贤平时撒网捕鱼也搞不到底层的海参,所以对海参与隐鱼的关系并不太了解,忽然看见有细长的东西从海参体内钻出,下意识就把海参一扔。
知道了原委,林百贤也见怪不怪了。
接下来,接连几天梁自强都开着赋强号在无名岛一带搞拖网,海参的收获加到一起,还是非常可观的。
等了好几天,一点地震的迹象也并没有发生,船队开始重新开往深海。
梁自强决定再去一趟图纸上的两处水域。虽然上回去过并没有任何特殊的发现,但至少普通鱼虾的收获也还是不错的。
这次是四艘船拉开距离,在同一片水域分别作业。三艘捕捞中上层,一艘最大的赋强号捕捞最底层鱼虾。
那三艘船分别是梁父、朱天鹏、陆松在开,底拖船则是梁自强自己开,并且补充了一些新招募的船员。
自强号三艘的鱼获倒是跟上次在这里差不多,但轮到赋强号,却发现虾蟹、螺类中夹杂着很多的蛤类、贝类。
花蛤文蛤这些在海底本就常见,令梁自强没想到的是,其中数量最多的居然还不是这些常见贝,而是一种壳体较大,差不多能有二十几公分长的大贝类。
这种贝颜色棕褐,壳顶的鳞片层十分紧密,整体有点像蝴蝶的一扇翅膀。
林百贤、李亮现在已经跟着从自强号来到了赋强号,这时林百贤蹲在那儿拿起其中一只很大的贝,抬头问梁自强:
“这东西怎么看着有点像珠贝?”
“你都能看出来,那肯定就是了!”
“艹,说得我很没见识一样,我知道的海货多得去了!”林百贤有点不服。
其实阿贤说得并不准确,能够产珍珠的贝类有很多种,它们都可以统称为珠贝,但彼此差别极大。
眼前这种,实际叫做“大珠母贝”,又称“白蝶贝”。
有很多个头比较大的珍珠,都是从这种白蝶贝中产出来的。
当然,只是说相对于普通的贝、蛤,这些珠母贝产出珍珠的机率非常大,但也并不等于说每一只珠母贝都必定产有珍珠。
眼下这些白蝶贝中到底有没有珍珠,他也没把握。
“来,撬两只看看!”
梁自强当即找来铁凿,就拿林百贤手上那只,三两下撬了开来……
第467章 数不尽的珍珠
“真有啊,还不小!”赋强号上的人都叫了起来。
梁自强亲手撬开的这枚珠母贝,壳内一面色泽银白,很光滑。梁自强飞快地剥开珍珠层,一颗乳白色的珍珠顿时就显现出来,在阳光闪了一闪,明明安静地躺在里面却给人一种跃动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