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_分节阅读_第72节
小说作者:鱼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79 KB   上传时间:2025-04-05 18:41:18

  她方才还微笑着,端庄得犹如大家闺秀,如今冷下脸却让人不敢靠近。

  “北地平静久了,大家便没了警惕之心,只想躲在大人的羽翼之下,这可是不行的,李将军,我听闻,母鹰会将小鹰推下悬崖以此让小鹰获得翱翔天际的能力?”

  “确实有这种说法。”

  “那便让赵有德也学一学吧。”

  看着又恢复了微笑端庄的少女,李将军竟不自觉地打了个冷颤。”

第66章

  “目前,沙沙县果园计划由王文负责,小河县跟牧县那边是我在跟进,犁丘县是赵有德,杨知事近来也在继续跟五树县县沟通,但是府衙里能做事的人还是太少了,旁的不说,各房典吏也是不全的,总之,还是要继续招人。”

  赵青青最后总结。

  赵丰年想了想,“这事

  之前是杨知事负责,如今杨菱你要去五树县,那招人的事就交给翠翠吧,翠翠?”

  赵翠翠点点头。

  众人也没有异议,赵翠翠如今担任吏房典吏,自然要分担过去。

  赵翠翠的动作也很快,不出几日,就招到了两个人。

  “小的来自牧县,叫葛达,大家都叫我阿达。”

  “小的叫吴阿飞,家住葫芦巷尾。”

  两人很快就进入了工作中,赵丰年观察过这两人,葛达性格爽朗活泼,跟谁都能打成一片,而吴阿飞则沉默寡言,经常是一个人默默做事。

  好在两人干活都是利索的,便都留了下来。

  添了人手,众人总算是有喘气的功夫了,尤其是赵青青,葛达分担了一部分工作后,终于有了空跟赵小云说说话了。

  “我还跟大尺说呢,等搬来了这里,可以天天跟青青一起聊天,结果好嘛,来了半个多月的功夫,见到人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了,你可真是大忙人啊。”

  赵青青连忙赔礼道歉。

  “这个就算了,不过你明天陪我去看宅子,我就原谅你了。”

  这也是赵小云来之前就跟柳大尺商量好的事情,他们毕竟成亲了,也不必跟大家伙都住一块儿,夫妻俩住外头,有自己的小家,反而过得自在。

  再说,赵丰年要在北地设商队据点,柳大尺是要去那边扛事的,住在府衙,商队人员来来往往,也不太方便。

  巧娘知道其中干系,没有多留她,只说让她先买下来可以,只是不着急过去住,只等柳大尺过来了再搬过去也不迟。

  第二天,赵小云果然拉着赵青青一起出门了。

  “我先前已经看中了一家,离府衙不远,只隔两条街,算是在商会跟府衙之间,再远些就是他们商队的铺子,你眼光好,我是想让你陪我去看看,再挑几件像样的家具。”

  赵青青抿唇一笑,“云姐夫家就是做这个的,要是他们都在这里,你倒是省了这个了。”

  赵小云也笑,“可不是,我先前也说呢,其实,他爹娘听说我们打算过来,就说要给我做了家具器物送过来呢,只是我拒绝了,虽说有商队,顺道的事,只是能用银子的事,何必让老人辛苦这一遭的?再说,我知道阿年肯定在这里是待不长的,他日肯定要高升离开,届时我们难不成还要一直在这里,倘若搬家离开,那些自家做的东西是舍不得的,又是一桩麻烦事。”

  “云姐如今这样也越发像个当家的了。”

  “好啊,你笑话我呢?也别说我了,倒是你,整日里外头跑,何时考虑自己的事啊?”

  赵青青垂眸一笑,“我如今只想帮阿年做他想要做的事,这也是我想要做的事。”

  因今日是出门陪赵小云逛街,赵青青难得换上了一件粉青色的襦裙,还是过年那会京城里送来的年礼,时下京城时兴的款式,走起路来襟飘带舞,配上简单的随云髻,只在髻边上斜斜地插了一朵绢花,又在脑后系了根发带,却衬得她越发气质出众,这样垂眸一笑,赵小云看的都直了眼,当即叹了口气。

  “从前在赵家村的时候,大家一起玩,你总是安安静静的待在一旁,如今见的世面多了,更是跟我们这些人都不一样了,有时候看着你这样,我还真是羡慕。”

  赵青青笑了,“云姐说这话可是叫我难堪了,你羡慕我,我倒是也羡慕你,上有父母疼爱,如今又夫妻和顺,只是我们都比旁人幸运,可以肆意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才是最紧要的,不是吗?”

  赵小云当即便笑了,“你说的对,我们都很幸运,没必要羡慕来羡慕去的,不过你最近这么忙,不会因为我的事耽误你公事吧?”

  “府衙里有了新人,再说,牧县小河县的大人们都是能干的,我顶多当个监工,还能时时刻刻盯着不成?那就叫人生厌了,难得偷闲,云姐就别压着我回去干活了!”

  赵小云这才彻底放了心。

  只是等两人回到府衙,前头就有人来请赵青青,只说牧县县衙有人找。

  赵青青对着赵小云歉意地笑了笑,这才跟着人去了前衙。

  “可说了什么事?”

  传话的正是新来的葛九,闻言笑了笑,“只说有很重要的事着急找青姑娘,却没说到底什么事,不过小人听说好像是关于羊呢。”

  牧县的人会放牧养羊的不少,赵青青记得,有一只羊送过去的时候已经怀了小羊,还是牧县一个百姓发现的,难不成是羊群生了病?

  只是等到了地方,听拓九正跟杨菱议论羊肉怎么做好吃,赵青青就排除了这个原因了。

  “自然是烤全羊,涮什么锅子,没滋没味的!”

  “涮羊肉才能最大程度发挥羊肉之本味,羊肉嫩滑,汤汁鲜美,只一碗便叫人流连忘返,炙羊肉虽肉质紧实,却委实浪费了其鲜嫩。”

  “老子的羊,老子爱怎么吃就怎么吃!”

  “哦,那你还欠着府衙六百两银子,别忘记了。”

  “你——”

  赵青青发出一声轻笑,两人皆转头看过来。

  杨菱立马就笑了,“赵典吏,你们岚州也是喜食羊肉的,不知那里偏好炙羊还是涮羊?”

  “我幼时家贫,倒是没怎么吃过羊肉,不过听闻夏日里吃的伏羊大多是熬成羊汤,一家人分而食之。”

  “以热制热,补虚健体,大抵如是了。”

  而拓九自赵青青进来的那一刻就已经惊呆了。

  他见过男装的赵青青,穿着吏服的赵青青,却是头一回见到如此打扮的赵青青,明明都是平日里用的那根发带,束起长发的时候只让人觉得英姿飒爽,可今日看着那根平平无奇的发带,他只觉得是飘进了自己的心里。

  “不知拓大人找我何事?拓大人?”

  拓九回过神来,涨红了一张俊脸。

  “羊,羊汤也好的……”

  杨菱是过来人,立马就懂了这少男心事,忽地笑了。

  “既然赵典吏跟拓大人还有要事相商,我就先告辞了。”

  杨菱走后,拓九依旧红着脸。

  “拓大人,各地自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便是每个人也有自己的口味,求同存异便是了,我也只是告诉杨知事一个习俗,并非对炙羊肉有何看法,还望拓大人不要见怪。”

  拓九连忙摆手,“不不不,我也觉得羊肉汤挺好的,我也喜欢的!”

  那确实,毕竟北地喜食肉食,羊肉能驱寒,人家做法多也是有的,赵青青不再纠结此事,复又问了他找自己对策缘故。

  拓九这才想起来,“哦,是这样的,那批羊里面不是有一只母羊怀了崽子吗?照料的村民说这两天就要生了,我是来问问赵典吏,你要不要去看看?”

  见赵青青迟疑,拓九连忙又道,“毕竟这事也是赵典吏忙前忙后的,我想着,这可是第一只重新出生在北地的羊羔,那什么,就跟丰渠一样,意义重大,错过了岂不是很可惜?”

  赵青青恍然大悟,“拓大人心细如发,既然如此,我会去的。”

  拓九立马就开心了,离开府衙的时候都哼着歌。

  赵青青回头就把这事告诉了赵丰年,只说自回到大夏后,牧县的第一只小羊羔要出生了,牧县百姓都希望他们去见证这历史的一刻。

  赵丰年也很高兴,第二天,几人接到牧县的通知,就赶过去了。

  拓九本来兴高采烈,只是在见到赵丰年跟李将军的时候,顿时笑容都僵住了。

  赵丰年挑眉,“怎么拓县令似乎看到我们不是很高兴。”

  王师爷连忙上前打圆场,“高兴,怎么不高兴,知府大人亲自莅临,我们牧县上下都欢欣鼓舞呢!只是我们大人昨夜守了那母羊一整夜,今日便有些精神不济罢了。”

  “原来如此。”赵丰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合着是只想让他自己想见的人过来呢。

  “大人,那羊今晨便有要生的兆头,已经让经验丰富的牧羊人守着了,适才传话来,说正要生了,不如我们赶紧过去?”

  一行人又向牧场出发。

  拓九幽怨地盯着旁边恢复到英姿煞爽的女子,只觉得心都被辜负了。

  “拓大人?怎么了?”

  “无事......”

  只是等到牧场,拓九便什么也想不到了,他们来的巧,那母羊正在牧羊人的帮助下产小羊。

  “老张头是老把式,帮羊生产是小事,经历了不知多少回了,说是这母羊胎位正着呢,寻常需要一两个时辰,今日估计一个时辰就能生下来了。”

  果不其然,就在大家焦急等待的时候,小羊生了出来,还不等众人高兴,就听老张头又喊了一声——

  “还有一只,是双胎!”

  围观的百姓更开心了。

  王师爷怕他们不理解,忙笑着解释,“羊一般一胎是一到两只,只不过大多数都是一只,这双生胎放在羊身上也是少见的,可见正是天佑我北地,佑我牧县啊!这是大大的吉兆,祥瑞啊!”

  这个说法一说出来,瞬间得到了百姓们的赞同,甚至周围已经有

  人把吉兆和祥瑞的说法传出去了。

  赵丰年见状,只觉得有意思。

  花了一个半时辰,母羊生了两只小羊羔,一公一母,若不是还有顾忌,王师爷都想说龙凤胎了。

  下了崽后,那经验丰富的老张头又叫人把一早准备的吃食送到了母羊身边补充体力,见它吃了,这才放下心来,两只站都站不稳的小羊羔已经耸着鼻子去找母乳了。

  “都是健康的小羊崽子!”

  虽然等了一个半时辰,但是众人都十分开心,更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让赵丰年取个名字。

  拓九一听,顿时觉得有道理,这两只羊可是在他们牧县出生的第一只羊,代表着他们牧县重新开始,可不是有重要意义?正经取个名字才是真的,便也连忙让赵丰年取名。

  赵丰年哭笑不得,还是依着他想了想,“既然是吉兆祥瑞,不如就叫阿吉阿祥?”

  于是,牧县的牧场上便多了两只叫做“阿吉”跟“阿详”的小羊。

  刚过完中秋节,柳大尺便跟赵来贵吴菊香夫妻来到了北地,赶上了北地农忙收获的季节。

  赵来贵、吴菊香跟巧娘见了面后,得知赵丰年带着一帮人都去各县城盯着小麦收割了,人手不足,连赵来贺都去了,忙就说也要过去帮忙,却被巧娘拦住了。

  “你们刚过来,一路上累的还不够?赶紧歇着吧,大尺你也一样,先别忙着收拾,小云去了商队铺子那边,晌午会回来吃饭的,一会儿就能见着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页  当前第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10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