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_分节阅读_第67节
小说作者:鱼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79 KB   上传时间:2025-04-05 18:41:18

  “大头,你家种不种?”

  沙大头,也就是沙沙县县令沙不多的侄子,闻言挠了挠头,“种吧。”

  “也是,县衙门都发话了,你又是县令的侄子,自然是要种的,不然不是叫县令他老人家难做嘛。”

  “其实,大家也可以试试,这新粮种知府大人让种的,知府大人应该不会害咱们。”

  沙大头家是村子里乃至是沙沙县第一个盘火炕的,起初他以为那火炕就是个骗人玩意,是府城的那帮子人为了找理由收钱,面上强撑着笑,心里却发着苦,等后来,大家都说火坑摸起来是暖的,等三日后,他家的火坑一烧上,他才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好东西!当即就对府衙,对知府大人改观了,这个火炕是他们,也是其他沙沙县人度过寒冬的利器。

  因此,后面说知府大人让大家做堆肥,开春后用在地里对庄稼好,他二话不说就带着媳妇挖地去了,虽然至今他都不知道自家那坑里的东西怎么就能对庄稼好了,又为什么要拌进地里,但是也不妨碍他一听说知府大人让他们种新粮种,立马就打算空出家里的两亩地来。

  而沙大头,家里四口人,总共也就三亩地。

  就在大家还在犹豫的时候,官府又贴出了告示,说种植大豆的人均可跟府衙签订契约,等五个月后,收获的大豆都可以卖给官府,官府照市价收,有多少收多少。

  这下心动的百姓就更多了,也就是说他们只要种了,五个月后就能赚上一笔,而且据府衙说,这新粮就是前面十文钱一斤的粮里面掺的,饱腹感极强的一种粮食,除了叫人肚子胀气不太舒坦,没什么大毛病。

  “都是粗粮,吃什么不是吃呢,这种的还能饱肚子,能填饱肚子的都是好粮!又不要钱,就是后面拿粮抵,第一年一抵五,算下来比麦种可便宜多了。再说,就是自家不吃也不愁卖不出去,。”

  百姓们一想也是这么个理,只是毕竟还是头一年,一千又没有种过这叫做大豆的东西,怕自己种不好,也不敢要太多的粮种,大多是想着种一亩两亩的试试看。

  自然,也有一点都不种的,官府也不会强求。

  “各县的麦种豆种是都在种了,接下来就要看看老天爷赏不赏脸,下几场雨了。”王文汇报的时候叹了口气。

  春雨贵如油不是没有道理的,只是北地本就少雨水,这样等老天下雨吃饭实在是充满了不确定性。

  赵丰年沉思片刻,“我记得小河村是不缺缺水的。”

  “小河村的河是玉带子河的分支,却是是不缺水的,咱们北地有个说法,那玉带子河的尽头在天上,是仙人的水壶倒下来的,所以一年四季从不干涸,只是玉带子河只有一条分支经过小何村,其余的直接拐了一道弯去了其他地方。”

  赵丰年之前找到了北地的县志,又曾在青州书院看过青州跟岚州的地形图,到了这里才知道,原来无论是青州还是岚州的河,源头都是这里的玉带子河,玉带子在北地边上拐了一道弯,主支流淌下去,去了青州,又到了岚州,只不过那边便不叫这个名字了。

  不过,玉带子河在小河县外还有几条分支,赵丰年想了想,将那几条分支记在了脑海里。

  北地人力不够,百姓光是种地吃饭已经很成问题了,空不出那么多人手来,当务之急是先保证春耕顺利进行。

  赵丰年将自己关在书房,花了半日功夫,画出了一张图纸。

  出门的时候撞上赵来贺,赵来贺将那画好好打量了一番,愣是没瞧出什么名堂来,“要是你外祖父舅舅在就好了,他们铁定连夜给你做出来。”

  赵丰年也有点想柳大他们了。

  不过好在之前盘火炕的时候,府衙就跟几个手艺不错的匠人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会儿赵丰年让大胖把图纸交给他们,让他们务必要在五日之内完成。

  那头,匠人们接到图纸,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只觉得像是车轴子,但是图纸非常详尽,加之知府大人要得急,他们也顾不上研究探讨,就开始日夜不休赶制,这才赶在三日内将东西做了出来。

  看着地上各式各样的零件,又是木棍又是木斗,一众匠人都挺疑惑的。

  “陆老大,这是个什么东西,怎么七零八碎的?”

  领头的摇摇头,决定亲自送去府衙。

  赵丰年听人说匠人们将东西做了出来,当即过去看了看,拿起零件挨个查看,一边看一边点头,几个木匠知道这是没问题了,便送了一口气,正打算告辞,却听知府大人请他们派几个人跟他一道去趟小河县。

  领头的陆木匠听了连忙点头,他本就对做出的东西好奇不已,余下几人见状,也一起跟了上去。

  府衙其他人没在意,毕竟瞧着这东西,少不得一会儿还要让人家老师傅解释怎么个用处呢。

  殊不知,匠人们也一头雾水。

  “知府大人!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不知知府大人今日,带着这么多人来是有何要事?”何县丞一听说赵丰年来了连忙出来迎接。

  “何县丞,我这里得了一样好东西,你们县哪个村是在落差比较大的河段附近的?”

  何县丞想了想,“那便是流水县了,他们村河道虽窄,但是水流湍急。”

  “如此,还请何县丞带路,领我们前去。”

  尽管不明所以,何县丞没有多问,交代了一番就带着他们去流水村了。

  流水村的村长此时正在训话。

  “说过多少回了,先来后到,抢什么抢?这河就在这里,还能跑不成?”

  “刘大——”何县丞远远地喊了人。

  流水村村长见何县丞带着一帮人来,立马歇了动静。

  “哎哟,何县丞,您怎么来了?”

  “这是知府大人,来你们村瞧瞧,知道大家都不容易,有什么难处的,只管现在讲讲。”

  刘大连忙领着村民手忙脚乱地跪倒了一地。

  赵丰年闻言看了眼

  何县丞,叫了起,又笑道:“听闻,流水村村民勤奋质朴,如今正值春耕,怎么大家不在地里,都围在这里做什么呢?”

  刘大偷摸摸瞧了眼何县丞,这才解释。

  原来却是因为争水闹的。

  “大家伙们都想要第一个浇灌完土地,家里劳动力少的,免不了多跑几回,争着抢着,一来二去的,便生了摩擦。”

  “原来如此,倒是巧了,本官今天带了一样东西,还要在你们这里实验一番,或许可以让大家轻松一些。”

  说完,赵丰年便让几个匠人一起现场组装了。

  流水村的村民听说知府大人来了,还带了好几车东西,以为是粮食呢,都纷纷赶过来看热闹,这来了一瞧,却见一个庞然大物伫立在河边。

  “这木疙瘩是何物?河里怪物爬上岸来了!”

  便有县来的跟惊恐的后来者解释。

  “可不是什么怪物,就是木疙瘩,我亲眼看着知府大人让那些木匠做起来的,正是神了!”

  “那是有个啥用呢?春天了,也不缺柴火烧了,白瞎这功夫的。”

  大家都明所以,就连组装的木匠也不清楚知府大人要这东西来做什么。

  等全部完工,赵丰年看着面前的水车,满意地点点头,不过到底效果如何,还要下水试一试的。

  在匠人们组装的时候,赵丰年就让刘村长找几个人来在河边搭好了底座,如今水车也好了,也可以将水车安置上去了。

  “刘村长,麻烦找几个力气大的村民来,将此物安置加固在方才的底座上。”

  “啥?”刘村长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又看了眼何县丞,见他只盯着那个大疙瘩不说话,便又让方才的那几个人一起合力搬动眼前的大家伙。

  李将军大胖也加入了其中。

  待水车终于架在了河边,一动不动,众人还是不明白这是做什么,大胖瞧了眼赵丰年,赵丰年想了想,正想让大胖拉动一下,给水车一个起始的力量,却见水车自己就缓缓地动了起来。

  “诶,动了!”

  “乖乖,自己就动啦?”

  赵丰年笑了。

  “陆师傅,将水槽安置好吧。”

  “诶,好!”陆师傅便是匠人领头了,此时此刻他也终于知道了眼前这个他们花了四五日功夫不眠不休做出来的东西是做什么的,陆师傅自己也讲不清楚,但是他知道,他要流芳百世了!

  等水槽安置好,延伸到了距离河岸还有四五米的地方,再将挨着水车的那一头固定好位置。

  “是水!有水出来了!”

  有人大喊了一句。

  只见那河里的大块头带上来了水,水再流到了岸边的水槽里,都不需要人动手,那水就直接流到了地上。

  “这个水架子能自己取水!”

  百姓们都震惊了,震惊之余便是狂喜,还有舍不得水白白流走的,连忙回家取了木桶接水。

  府衙的众人看了也是震惊不已。

  陆木匠则是直接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倘若想要更省事一点,可以在水槽这端用竹子连接,竹子都打通,便能一路通到田地里,用不上的时候便用塞子塞住,也能节约用水。”

  陆木匠跟刘大听得两眼放光。

  而何县丞,已经痴迷地看着那架水车走不动道了。

  “好东西啊,真是好东西。”

第63章

  “大人,不知可否告知我等此物叫什么?”陆木匠回过神来问了一句。

  “叫水车。”

  “形状像是车轴车轮,又在水里转动,确实应该叫做水车,大人大才!”

  赵丰年只笑了笑,“我也是从旁处学来的,当不得大才,陆师傅,倘若本官想要在整个小河县都架起这样的水车,不知可有难处?”

  陆木匠作为匠人的头领,自然是有两把刷子,闻言并未一口答应下来,先是思索了片刻,这才道来。

  “回大人的话,这就要看河水水势还有地形了,不过草民观察方才大人指点他们搭建水车基座,倘若在不同的河段建立不同的基座,能固定住,加之河水的冲击力足够的话,应该问题不大。”

  这就是专业人才啊,赵丰年十分欣喜,喊来了还沉迷在水车中的何县丞,跟他讲了自己的想法。

  何县丞听完当即双眼放光。

  “大人只管放心,我们一定全力配合府衙的大人跟陆师傅!”

  “另有一事,小河县这条河储水量足,如今冬雪化过,马上就要到汛期了,而小河县土地宽阔平坦,难免有再次发生涝灾的危险,如今有了水车,无需百姓费力取水,一来能轻松些,二来,便是也有了余力挖沟渠。”

  何县丞脸色变白,“大人要挖沟渠?”

  赵青青看出了不对劲,“大人是为了便于灌溉,如此也是利于百姓,利于整个北地,却不知为何何大人是这般脸色?”

  便是小河县县衙其他人一听说挖沟渠,都纷纷变了脸色。

  何县丞苦笑,“大人,如今春耕时分,即便真要百姓服劳役,是否也等春耕后呢?”

  原来竟是当作了服劳役,赵丰年苦笑不得又生了一丝苦涩。

  百姓谈及劳役,犹如谈虎色变,可见劳役于百姓而言是多大的重负。

  “何县丞放心,本官不会亏待了百姓的,赵典吏,你回去拟个章程出来,务必不能耽误了春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页  当前第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7/10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