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_分节阅读_第46节
小说作者:鱼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79 KB   上传时间:2025-04-05 18:41:18

  王三娘跟张氏刚到家门口,就见院子里停了一辆装的满满当当的驴车,可不就是赵老四家的。

  王三娘当即脸上就笑开了花。

  “你们可算是回来了,怎么还买了这么多东西!”

  巧娘都懒得戳破她那点小心思,不过她也就爱个贪便宜了。

  “都是府城里的新鲜东西,县城里不常见的,就想着给你们都带些回来,他大伯娘,这块料子是给你的。”

  王三娘连忙接了过来,“哎呦,这光滑的,我都不敢摸了,颜色也好,跟那熟透的柿子似的!”

  “这里头还有几块不同色的,是给大哥还有二胖的,娘,这是给您的,府城里的老太太都时兴穿这个款式的褂子,不知道您喜欢那个色的,索性买两套,您都试试看看合不合身。”

  张氏又是高兴又是无奈,“还给我买什么,都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穿这么艳的,给人瞧了笑话!”

  “娘您这色也好看,这紫色看着就显贵,这件是枣色又不是鲜红色,再适合不过了,巧

  娘眼光就是好,仔细瞧瞧,这衣服料子在日头底下还反着光呢,可真是好料子,今天他们富大伯家摆饭,您索性一会儿就换了,穿这件枣红色,可应了景了。”

  张氏推不过,到底是收下了。

  “险些忘了这个,”巧娘又从怀里掏出了一个木盒,上面雕着一个“福”样的花纹,王三娘当即喜欢上了,等巧娘打开,看到里面躺在绸布上的银镯子后,王三娘呼吸都粗了几分。

  张氏也惊呆了。

  “这可不是我买的,是您孙子孝敬的,刚去府城那会儿,他跟大胖两人去街上逛,看见了这镯子就说要给您买,只是定做又花了些功夫,这回他去了青州,索性让我们带回来转交给您了。”

  张氏感动不已,拭了拭眼角,这才留意巧娘的话,“宝儿去了青州?他一个人去的?”

  “我说呢,怎么没见宝儿,我家大胖也不见人影。”

  “宝儿在府城认了一个老师,傅老先生学问很厉害,有个在青州书院做夫子的朋友,就带宝儿去那里学做文章,大胖也一起去了,傅老先生家里请了护卫,人不少呢,不妨事!”

  张氏这才放心来,王三娘也笑,“男孩子,多外出锻炼锻炼也是好的,娘你就别管他们了,快试试这镯子,这么大又这么亮的镯子村里您还是头一份呢!”

  张氏戴上去又忙摘了下来。

  “太招摇了!”

  卸完给大房的东子,巧娘喝了口水,还是糖水,可见王三娘是真心高兴他们回来的,期间又问起了赵老二家。

  “方才见他二伯家屋子都上了锁,这是去走亲戚了?”

  “哪能呢,去县城了。”王三娘还是那般不待见王小红,“人家说了,不蒸馒头也要争口气,把儿子送到了县城,要陪着考试呢。”

  “柱子考上童生了,说是要趁热打铁,八月考秀才去,老二媳妇就搬到了县城去了,老二本来跟着村里的采购收豆子,前几个月也去了县城,又找了份府城的活,如今也有三四个月没回村了。”

  张氏补充道。

  巧娘惊讶,“那青青翠翠呢?也去了县城?”

  “她们倒还在陈家湾的纺织厂,就是县城村里两头跑,我就没见过这么当娘的,一心扑在儿子身上就把两个女儿丢一边了,也是好在纺织厂如今有车来回县城,不然这活是没法做的。”

  几人沉默了一会儿。

  “不说这个了,你还不知道有志定的哪一家吧?”

  巧娘还当真不知,自大赵有志赌钱被他爹赵来富打了一顿,赵来富就让全家给儿子张罗婚事了,说是先成家后立业,事实上,这也是大多数人家的选择。

  “来元媳妇彩云家的堂妹。”

  “周头的?那他爹难不成?”

  “不是衙门里的那位,那位是她二叔,总之是一家人。”

  “那这还当真是一门好亲事。”

  王三娘也羡慕,“谁说不是,不过,咱们赵家村有制油厂,人家外村的姑娘才愿意嫁过来呢,要说,这还要感谢咱们宝儿呢,我们都说,将来他俩成亲,合改酒席上敬宝儿一杯酒的。”

  巧娘好笑不已。

  不多时,赵来富家就有人来请,几人收拾收拾,巧娘也拿上了送给赵大家的东西,出发去吃酒了。

第49章

  赵大家这边,大家伙也正在讨论赵四一家。

  “你们赵老四就是小赵秀才的爹吧?他跟我大力哥交情深,也去过我们周头几回,就是没见过他本人,能教出小赵秀才这样的儿子,料想也是个人物哩。”

  说话的是女方的一个族叔。

  “这样说来,咱们两家倒是合该有缘的,听说有志以前跟小赵秀才在一家私塾读书,都在顾家村那边?怎么去了那么远,你们村离陈家湾不是更近?”

  顾大强便笑了,“顾秀才是有志娘的伯父,起初来贺家儿子去顾家私塾读书,还是我们家给介绍过去的。”

  “原来如此,有志瞧着是个聪明孩子,就是在科举运道上弱了些,难怪你们要给孩子先成家,都说成家立业,可不就是这么个道理,我们家阿香自小勤快又懂事,往后成亲了,跟有志把日子过好,有志再考个秀才,那才叫和美!”

  众人又笑着互夸了两家孩子,就听到了外面有动静了。

  “来贺——”赵来富立马走出去喊人。

  “富哥!”

  赵来富很开心,“前些日子还念叨你们,今天可巧就回来了,怎么不见宝儿跟大胖?”

  “宝儿跟大胖去青州了,我们待在那没事,回村住几个月。”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赵来贺跟着一群男的聊,巧娘这边也被拉着问府城的事。

  张氏还是没好意思换上新衣服,倒是镯子是戴上了,几个眼尖的留意到张氏手上戴的银镯子,当即就眼热了。

  “哎呦,老姐姐你这手上的份量可不轻了。”

  张氏笑的嘴都合不拢,“孩子有孝心,又是给我们做衣服,又是买首饰的,你们说说,我在村里,戴这个做什么,干活都累赘!可宝儿都买了,不戴又显得不重视孩子的心意。”

  众人又是一顿夸,这才又问怎么不见赵丰年,巧娘也笑着解释了。

  “乖乖,青州,还没听说过呢,远不远啊?

  “说是就在咱们岚州隔壁,宝儿的师父是个顶厉害的读书人,认识青州书院的先生,要一起去学习。”

  “那就是说你家宝儿又去了一家书院读书了是吧?哎呦喂,那可是厉害了!”

  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州城叫啥,只是光一听说赵丰年去了很远的地方读书,就觉得厉害极了。

  问完人又问他们府城生活什么样的。

  “比不上咱们村子里,吃啥都要花钱,价又贵,一斤肉要二十文,还不带肥的,后来是我自个儿在院子里种了点菜,不然可舍不得!”

  听到一斤瘦肉二十文,众人一片惊呼。

  “二十文都够卖一斤肥肉了,镇上瘦肉一斤只要十五呢!”

  等巧娘把送赵来富家的东西拿出来,众人又是一片羡慕。

  “都不知道有志议亲了,不然肯定给你们挑块大红色的料子,依着规矩,今天要给女方带礼回去,刚好,这里面有盒团糕,本来看着圆润喜庆买给他们爷奶的,如今刚好给周家那边带回去,不值当几个银钱,就是盒子好看,算是拿得出手。”

  赵大强老伴儿笑着收了下来,“这还拿不出手就没拿得出手的了,光是这盒子都能卖不上钱了吧,这回我们算是抢了弟妹的东西了。”

  张氏也笑,“一盒点心你只管拿去,我哪里还有,老四媳妇买的多,吃不完坏了才叫可惜!”

  这边其乐融融,等吃完饭回到家里,巧娘这才彻底轻松下来。

  “今天我瞧着菊香都不怎么说话,赵来贵是不是也没来呢?两房到底是生分了。”

  “毕竟前头闹得不好看,能来已经是不错了,过日子不就是那样,管好自己的小家,其余的,面子上过得去就成了。”

  巧娘点点头。

  “还是咱们自已的家好,待着舒心。”

  “这话说的,府城的宅子也是咱儿子买下来的,白纸黑字的契书,衙门里过了章。”

  巧娘瞪了他一眼,赵来贺哈哈一笑。

  “我知道你的意思,既然这样,咱们索性多住些时候,左右宝儿一时半会回不来,咱们住到有志成亲后再离开,正好把家里的天地也做好安排。”

  赵有志跟女方已经走过几回礼了,今天过后,他们再去一次女方,就能定下婚期了,赵来富打算是定在秋收后,选了个好日子,算起来也不过一两个月的功夫。

  此前赵丰年说过他们应该会在青州待两三个月,也差不多了。

  “刚好咱们也瞧瞧富哥家怎么办这事的,往后宝儿成亲,心里也好有个章程。”

  这话说到了巧娘的心坎里,当即便同意了。

  秋收后,赵大家就一片喜气洋洋了,屋前屋后挂满了红,光是路过都要被那片红晃了眼。

  赵有志瞧着也精神,就是去接新娘子这事上跟他爹赵来富起了点争执。

  “都说了,咱们家这牛老了,你驾驴车去,扎上大红花一样的!”

  最后是赵来金站了出来,让用他们家的牛。

  赵来金家的牛原本是赵来贺家的,之前去府城的时候巧娘嫌牛车不方便,买掉又舍不得,赵来金就说他花原价买下

  来。

  赵来贺自然不同意,后面是砍了个对折,半买半送给了大哥赵来金,村里当时谁不说赵四家厚道。

  一番折腾下来,赵有志这才顺利地去了周头。

  赵来贺看了全程,全程都皱了眉头。

  要他说,赵来富一家对赵有志还是太纵容了。

  赵来喜今天没来,王小红倒是带着儿子柱子,也就是赵有路来了。

  赵有路八月院试没过,王小红估摸着是想带儿子回村散散心,只是赵有路全程挂着脸,弄得赵来富一家都有些不满。

  巧娘有心问问青青翠翠两个女孩子的情况都被王小红这态度弄得歇了心思。

  还是赵小云提了几句。

  “青青如今可是我们纺织厂的副厂长,能干着呢,纺织厂的婶子姐妹们都说,还不知道往后谁能配得上这么好的姑娘呢,就她们家不识货,放着明珠不要,把坨狗屎捧在手上。”

  巧娘哭笑不得,“女孩子家家的,这种脏话不要学。”

  “哎呀哎呀,我也就在四婶子你面前说一说,旁人我还不乐意开口呢。”

  一旁听到动静的人就笑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页  当前第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10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