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_分节阅读_第24节
小说作者:鱼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79 KB   上传时间:2025-04-05 18:41:18

  赵来贺当即眼睛一亮,“对对对,得试试,咱们先做来尝尝,尝过了味道,回头去了府城也好跟人家说道说道啊!”

  柳巧娘一想也是这么个理,当即没再反对了。

  第二天,柳巧娘就剁了两只甲鱼,一只红烧,一只炖汤。

  别说,真不愧是能卖上五两银子的“黄金肉”,红烧甲鱼鲜香可口,甲鱼汤则是鲜得能把舌头吞下去,一家人再次肯定,甲鱼也不愁卖!

  趁着赵丰年休息,一家人决定去一趟府城。

  去府城路上得小半天,往常赵来贺一个人也就罢了,赶夜路也不算什么,但是这回带着媳妇儿子,就不能赶夜路,于是赵来贺又跑了一趟岳家,请大舅哥柳大来家里帮忙看顾两天,柳大自是应下不提。

  一家人背着背篓,赶了驴车一大早就出了村子,因着背篓盖得严实,倒也没人瞧见装的是甲鱼。

  这么一趟,过了晌午才到府城。

  这是巧娘跟赵丰年第一次来府城,只觉得什么都新鲜,巧娘听柳父说过府城,一直向往府城的繁荣,只是如今正到了这里,却有些拘谨,赵来贺倒是因为买卖猎物来过几回熟悉了,先带着一家人去了一家面摊,要了两碗荤面,一碗素面。

  荤的六文钱一碗,素的要四文。

  “六文能买一只鸡苗了呢。”习惯了节俭,巧娘有些舍不得,心想一会儿面上来她吃素

  的,给男人孩子补补就成。 :

  “这家面实在,酸菜也够味。”

  老板听了这话乐了,“客人赏脸了,咱们家这在里摆面摊二十多年了,这酸菜可是我家独家秘方,既然客人喜欢,一会儿给您多加些!”

  赵来贺闻言也乐呵呵地跟老板道谢。

  等面上来,赵来贺率先将酸菜素面搬到自己面前来,一边招呼母子俩吃面,“趁热吃,好吃着呢!”

  柳巧娘无奈,正要动筷子,就见儿子用汤匙正从自己碗里往赵来贺碗里舀肉丝,因肉丝不多,他还特意用筷子挑到了勺子里再给赵来贺舀,当即又是感动又是心疼。

  “宝儿自己吃,娘给你爹分就成了。”说完,直接舀了几根肉丝给赵来贺,赵来贺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只觉得心里一片温暖。

  “往前我来府城去找过一回那鼎香楼,他家收各种野味山珍呢,年年都要雇一批猎户上山打麋子,散户的东西,只要好都收,说不定这甲鱼人家也要。”

  那老板正收拾碗筷,听见这话便问,“客官说的甲鱼,可是那团鱼?”

  赵来贺柳巧娘哪里知道,正懵着呢,赵丰年回了,“正是团鱼,因为它身带硬甲壳,我们那边都管它叫甲鱼。”

  许是之前赵来贺夸赞他家酸菜,又见赵丰年小小年纪说话就口齿清晰,老板也乐得说几句,“要我说啊,你们想卖团鱼,不如去如意楼问问。这如意楼啊,一直想盖过鼎香楼,这不,前些日子又雇了一批人上山下水地去找稀罕的食材,你们若有捉到了那团鱼,说不定能买个好价钱呢。”

  谢过面摊老板好意,一家人带着团鱼还有一坛酱油便去了鼎香楼。

  倒不是不信面摊老板,而是这边离鼎香楼最近,二来嘛,这做生意自然是要货比三家的。

  一家人这边来到鼎香楼,果然听说是收团鱼的,表面来意后,一家人就被小二领到了后院。

  后院此时正嘈杂着,只见不少猎户带着猎物候着,也有一两个带了两盆甲鱼的。

  那掌柜的正跟一个猎户讨价还价,结了钱后这才朝这边走过来,瞅了一眼他们的背篓,只说给三两银一只。

第30章

  赵来贺巧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猛然听到能卖到三两银子他们当即便心动了,可又想到儿子之前说过,这甲鱼可是能卖到“五两银”的,他们家的甲鱼这么个大,总觉得不甘心,一番纠结后,还是决定多问几家。

  鼎丰楼掌柜姓牛,对此也见怪不怪了,只说让他们自己决定,转头又去看其他人带来的东西了。

  赵丰年也觉得他们家的甲鱼卖相好,个头也比另外两人带来的甲鱼大,就算是按个数卖,也不该卖同一个价格。

  那位牛掌柜的要么是不识货,要么就是故意压价,作为这么大一个酒楼的掌柜,赵丰年可不觉得牛掌柜不识货。

  出了鼎香楼,一路上几人见到食肆或酒楼都会进去问,却再没有一家给的价格高于鼎香楼的。

  “要不咱们还是回去卖给鼎香楼?”也是费了那么多精力的,巧娘有些担心砸手里了。

  赵来贺倒是很有信心,“不急,不是还有如意楼嘛,来都来了,多少去问问。”

  如意楼不愧是能跟鼎香楼打擂台的酒楼,装潢甚是金碧辉煌,只不过瞧上去生意却没鼎香楼那么好。

  如意楼的掌柜姓孙,听闻他们有新鲜的团鱼,孙掌柜亲自领着他们去了后院,等打开背篓一瞧,满眼的惊喜。

  “个头这么大,品相这么好的团鱼我还是头一回见到,你们有多少团鱼,我们如意楼都要了!”

  赵来贺巧娘也惊喜不已,那池子里的甲鱼总算是不怕没销路了。

  赵丰年见他爹娘忙着高兴,只得自己问了。

  “掌柜伯伯,既然我们家团鱼这么好,你打算出什么价呢?”

  孙掌柜稀罕地看了眼他,“你这小娃娃倒是胆子大,都是实诚人,不讲那些虚的,我看中你们这团鱼,我出二两银子!”

  巧娘看了眼赵来贺,赵来贺也有些失望。

  赵丰年再问,“孙掌柜说的二两,可是按斤?”

  孙掌柜笑了,“自然是按斤,我们如意楼做生意一向童叟无欺,你们尽管放心。”

  这下赵来贺巧娘惊喜了,他们家甲鱼养得肥,一只都有两斤了,二两银子一斤,岂不是一只能卖到四两多!

  “掌柜伯伯,你们酒楼真的有多少要多少嘛?”

  “自然是真的,我还能骗你一个小孩子吗?”孙掌柜这时候也琢磨过劲儿来了,八成是这家人有什么法子能养团鱼呢,他当然不会去问人家赚钱手艺,不过如果真的能一直供货,有个稳定的货源,对于他们酒楼而言,绝对是好事,而且团鱼这东西,又叫甲鱼,富贵人家吃个团圆滋补,那考科举的举子就吃个头彩,加上又只能吃一个秋天,限期推出,总是能吸引很多食客。

  孙掌柜这么想,也这么说了,赵家三人自是愿意同如意楼定契,不过却不是孙掌柜口中的死契。

  “我们愿意前三年给如意楼独家供货,但是后面就不能保证了,毕竟整个怀江府这么大,我们家的团鱼的品质掌柜伯伯也是知道的,万一后面那些大酒楼找上门来,我们总归是不好一直拒之门外的,我们农户家,也得罪不起那些大掌柜们,再说了,往后养团鱼的人多了,孙掌柜还怕收不到团鱼嘛?”

  孙掌柜没有勉强,痛快地定了契,双方各自一份收好,赵来贺开口了。

  “孙掌柜,明天我们回家后,最晚后天,会给您送一批团鱼过来。另外,我们这回带了一坛酱油,炒鸡炖肉烧鱼都是极好的,就送您当添头了,还望孙掌柜不要嫌弃。”

  孙掌柜虽然不知道什么酱油,但到底是经营酒楼的,听他这样一描述,便知道是调味的,用不用是一回事,但到底是开心地接了过去。

  而这边,走出如意楼,赵来贺抱起儿子,激动不已,若不是在大街上,他狠不得要将儿子抛起来。

  怕卖不去,这次他们来府城只带了四只甲鱼,那四只甲鱼个个都有两斤重,最后竟然卖了十七两!而且后天孙掌柜让再送六十只来,提前付了一百两两的定金,老天爷,他怀里竟然揣着一百一十七两!

  怀里多了一百多两后,夫妻俩看谁都像贼,连晚饭也不敢再去吃面了,只买了两屉包子,找了家客栈住了一宿。

  第二天一早,顶着黑眼圈的夫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花了两文钱让店家帮忙热了昨夜剩下的包子,吃完就打算回去了。

  “咱们家也该买只牛了,这回把甲鱼卖了,家里还是要再买几亩地的,虽说如今家里是雇人干农活,但是回回都要借牛,大生叔跟富哥家里的地也都多,每次须得岔开了借,总归是不大方便的,有了自己的牛,就是后面雇人,不用去借了牛,也不用担心误了下种子的时间。”

  巧娘细细想了片刻,也觉得有道理,当即把昨夜决定这笔钱留着给儿子娶媳妇的想法抛到了脑后。

  买!是得买,等把六十只团鱼送到府城,拿到剩下的尾款,少说有一百四十多两,家里的钱不用动,也能买好几亩地了!虽然他们家如今又是养鸡,又是卖团鱼,但是总归没有拿到手上的地契叫人安心的。

  巧娘已经决定了,往后她要天天去看着那池甲鱼,如今那池塘就是她的宝贝,可不能叫人偷了去。

  一家人原本计划直接回村,现如今决定要买牛,索性到了县城后就直奔买牲口的市集,在这边又是花了近一个多时辰,这才挑中了一只刚成年的牛,一番讨价还价后,花了十八两买了下来。

  一只牛的价格也差不多在十八两左右了,只是他们这只牛刚成年,正是干活的时候,能只花十八两算是便宜了。

  买了牛正是新奇的时候,赵来贺便让巧娘跟儿子坐驴车,他自个儿在前面乐呵呵的牵着牛绳。

  走了一会儿,巧娘心疼驴子,坚决不肯坐了,又陪着赵来贺一起走,一遍遍地抚摸着牛笑得眉眼弯弯,赵丰年本

  也想下来,自然是被两人拦了下来。

  这一番折腾,回到家已经临近黄昏了。

  柳大正在院子里做马扎,见他们回来,还领着一头牛,什么都没问,只憨笑着接过缰绳牵着牛院子里溜了一圈,又夸了一番牛挑得好,便准备回桑河村了。

  赵来贺哪能让他这样回去,一定要让他吃了晚饭再走。

  这次回来的急,没带什么东西,索性去池子里逮了一只甲鱼,红烧了,一半上了桌,另外一半装好了,好叫他一会儿回去的时候带家去。

  柳大也被这口感惊艳到了,吃得头都不抬,见他喜欢,赵来贺便又取了坛酱油给他带回去。

  巧娘详细说了一番做法,柳大本来还想着哪一天得抽空去田坝河沟里抓甲鱼,只是他家水田少,不晓得能不能逮到,听妹妹说做其他肉菜也一样香,顿时就眉开眼笑了。

  又听说他们想明日去镇上再做一架牛拉的板车,柳大连忙摆手。

  “花那冤枉钱做什么,左右这些日子没接社么活,我跟爹明天白天就给你们赶工出来。”

  赵来贺自是高兴不提。

  到了第二天傍晚,柳老头跟柳大果然将板车做了出来,去年柳家也买了驴车,这回不用跟之前送家具一样借旁人家的驴车了,直接就放自家的驴车上运了过来。

  柳河村不近,赶夜路也危险,赵来贺说什么也要留两人住一宿,听柳老头夸昨日带回去的红烧甲鱼,当即又要巧娘去烧一顿甲鱼,被柳老头死活不肯拦了下来。

  赵丰年便提议抓一只鸡,赵来贺眼睛一亮,他也爱红烧鸡,甲鱼吃不起,他们家鸡可多的是。

  这下柳老头没再拒绝了。

  第二天一早,赵来贺就准备去府城了。

  甲鱼是提前抓好了的,怕路上压死了,直接用之前编的长鸡笼装着,整整装了四个笼子,这次倒是没带酱油了,按照赵丰年的说法,头一回当添头,等人尝到甜头,又发现到处也买不到的时候,他们这酱油就能卖上好价了。

  这次巧娘就不跟着去了,她打算再做两缸酱油出来,为此,昨日在县城还买了点细面,又嘱咐赵来贺从府城回来的时候,从县城带几个缸回来。

  只是,这些都不急。

  柳老头跟柳大也跟着一起顺道回家。

  见柳老头喜欢挺喜欢甲鱼,赵来贺知道明着给他他肯定不愿意收,便偷偷往他背篓里装了两只。

  村里人还不知道赵来贺家买牛了。

  直到巧娘赶着牛车送赵丰年去县城。

  “赵四家买牛了!嚯,那牛牙口好,又壮实,铁定要不少钱呢!”

  “一只牛少说也要十七八两,他们家那只说不准得二十两了。”

  而这边,赵来贺拉着一车甲鱼来到如意楼,这一回驾着驴车,他直接走的后门,刚进去,就见孙掌柜满脸红光,又是激动又是焦急地冲他赶过来。

  “赵兄弟,你那酱汁,还有没有?我如意楼都要了!那可真是好东西啊,烧肉的时候放一点,那香味,整条街上都闻见了!”

第31章

  原来,那天孙掌柜见赵家说是买团鱼的添头,又是自家做的,便以为什么农家土酱,随手就搁一边了,正巧灶台上的厨子听说收了上好的团鱼过来瞧,看见搁在桌上的坛子,还以为是采购来烹饪的酒水,一道都拎去了灶房。

  晚食刚好有桌客人在小二的推荐下点了道团鱼,以往这团鱼大多炖汤来食,讲究一点的厨子喜欢先烹炒后再注入热水熬煮,在这个炒制的时候烹入酒,能很好地去除团鱼的土腥味,如意楼的大厨拍开坛子口,按照经验直接倒了一勺,刚发现颜色不对,手下却已经下意识泼上去了。

  正当他心下一急之时,却忽然闻到一股奇特的香味,他眼睛一亮,手上快速翻动,果然那香味越来越浓郁,整个团鱼也染成了好看的酱色,不多时,竟是整个后厨都弥漫了这股子香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页  当前第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10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