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赵丰年这次要下场,赵有志气的摔了一个他二叔送的笔洗,险些挨了赵来富一顿竹笋炒肉,好在及时被他爷发现拦了下来。
赵来富气得扔掉竹竿,让媳妇挑捡了几样糕点,就要往赵家去。
赵有志本来还想撒泼,却被她奶眼急手快拉住了。
眼瞧赵来富出了家门,赵有志终于忍不住哭嚎了起来。
“那是我姥爷给我买的!凭什么要给赵丰年那个病秧子!他在私塾祸害人还不够,到家里
还要抢我的东西!”
且不说赵大伯家如何人仰马翻地哄孙子,这头赵来富已经到了赵家坐了下来。
刚开始他见着赵丰年父子还有些不好意思,等聊了两句,就放开了说起考试需要留意的地方。
赵来贺巧娘如饥似渴地听着,恨不得长两个脑子。
赵大伯说的这些,赵丰年在私塾已经听两位夫子说过,但不妨碍他听得认真,以及对赵大伯的感谢。
他想,这就是他爹说的,赵大伯迟早会从牛角尖里走出来,如今看来,他确实是走出来了。
赵来富提着赵家给的一篮子回礼鸡蛋,刚离开,这头赵来元就提着一吊猪肉来了。
“前头是富哥?自打上回,我可有些日子没瞧见他了,还是过年那会儿碰过一次头。”
“你们倒是一前一后来了,这肉你就别忙了,带回去给我大生叔下酒,彩云不是又怀了,正是要补身体的时候。”
赵来元就笑了,“你可别忙着拒绝,原也不是给你的,这不是给我宝儿侄子补身体考试么,你们家是鸡多,可猪没我家养的多,年前刚杀的,我爹说了,给宝儿好好补补,回头考个童生回来,也给咱们村再添添喜气!”
赵来贺这下没拒绝了,只是又让巧娘装了一篮子鸡蛋。
“咱门都别推辞,你也说了,我们家就这东西多,等下个月,里头的鸡雏大了,你只管来抓,给你媳妇炖鸡汤喝。”
赵来元也笑,“那我可不跟你客气了,又那老母鸡,你跟嫂子说说,也给我家彩云留着。”
考试前一天,赵老头跟张氏也来看了孙子,一起来的还有两个妯娌,不管是平日里怎么样,这种时候,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总不好一点表示都没有,不然是要被村里人戳脊梁骨的。
这里面没有二房,众人也不约而同忽略了这件事。
王三娘送了一碗酸菜,并一条鱼,听说还是大胖亲自抓的,陈莲送了一个钱袋,上面绣着一丛青竹,针脚细密,看得出来费了心思做的。
考试当天,赵丰年一大早就被巧娘塞了几张饼子,又吃了一个鸡蛋才放过他。
怕中途出恭耽误时辰,汤汤水水的是不好吃的。
这也是赵大伯告诫的,巧娘牢记在了心里。
童生试连考五场,天色微微亮就要入场,在里面待上一天,巧娘再三检察了赵丰年的考篮,确定干粮都带全了,这才放下心来。
五场考试,一天一场,好在每日是可以归家的,只需要自备中午一顿即可。
一连五天,赵来贺每日天还没亮就送儿子进县城,赵家村的人也渐渐都知道了,赵四家的儿子要去考科举了。
五天时间一晃就过。
县试是县令组织人手阅卷,录取与否几乎全凭县令喜好,张县令听到赵丰年今年下场的消息的时候也是十分满意,只是等赵丰年真正考完了,他又开始焦虑了。
他期望在自己任期内出现一个神童,这个期望就落在他认定处处不凡的赵家子身上,因此,这边最后一场刚结束封卷,张县令就忙着让人将赵丰年的卷子找出来。
“只要不是太差,我就给他录上去,他如今才八岁,那帮老的怎么好意思跟个孩子比。”
张县令这里想着,待看完赵丰年的卷子,顿时就仰天大笑了起来。
见其他人看过来,张县令摸了一把胡须,笑道,“真是天助我也,你们也来瞧瞧赵丰年这份考卷,他不得案首谁能得案首?”
其他人围过去看过,纷纷笑着祝贺张县令。
“难得他小小年纪,不仅通读四书五经,一手字也初见风骨。”
“他能写出这样的答卷,想必府试定然也能榜上有名,本县出了个八岁的县案首,这事也要报到府城才是。”
这正是张县令想要的,“是极是极。”
本来县试过了并不会在赵家村掀起什么风浪,毕竟还要过了府试才行,前头又有了赵有志的例子,大家也不足为奇了。
只是张县令是铁了心要将“神童”的帽子牢牢扣在赵丰年头上,县试的榜刚写出来,立马就派人大张旗鼓去赵家村报信去了。
这下赵家村沸腾了。
“县案首啊!县太爷还亲自派人送信呢,旁人了没这待遇。”
“啥是县案首?”
“就是头名,一起考的人里就他最厉害!”
“那可了不得。”
“谁说不是,里面一起考的人最大的年纪还有三十好几的呢,愣是考不过一个八岁的孩子。”
赵家接到报喜的差人,也高兴得跟什么似的,一边忙着招呼人喝水,一边又忙着找红纸包铜钱。
送走差人后,村里人都来道喜,到了晚上,赵来贺巧娘只觉得脸都要笑僵了。
只是县试还只是个开始,等四月府试过了,那才能算是过了童生试,一家人依旧还要备考的。
是以,今年农忙,赵家照样得雇人帮忙,夫妻俩只围着儿子打转,就怕他身体吃不消。
府试最后一场要连续考两天,赵来贺巧娘担心不已,等终于考完,不光是赵来贺巧娘夫妻俩,就连赵丰年也松了口气。
童生试考的内容偏向于考记忆力,对赵丰年并没压力,他感到压力大的是巧娘每隔两天就要给他炖鸡汤,就是再爱喝,连喝了四五个月都受不了了,如今考试结束,他只觉得头一回那么渴望萝卜青菜。
第27章
等回到家,见到桌上一如既往的鸡汤,赵丰年顿时有些绝望。
看着巧娘期待的眼神,赵丰年努力压下反胃的感觉。
“娘,上回大伯娘送来的酸菜还有吗?”
“有的,怎么想要吃酸菜了?”
“忽然馋那一口了。”
巧娘忙去找酸菜,赵丰年替赵来贺也盛了一碗汤,“爹,你也吃,你跟娘这些日子都辛苦了,都要补补。”
“嗨,你爹壮得跟牛一样,还用补啥!”话虽如此,赵来贺还是美滋滋接过了汤,看着儿子继续盛另外一碗,满眼的欣慰。
这时候巧娘也端着酸菜出来了,见儿子埋头扒酸菜拌饭,便笑了,“你喜欢这个,我回头跟你大伯娘学学怎么做,她腌的酸菜比旁人腌的味道好。”
府城这边,陈知府正组织人手阅卷,这些考卷需在五六日之内阅完排序,然后按比例录取上榜。
上个月陈知府就收到了来自临县的公文,不仅抄录了二月份临县县试的榜单,张县令更是很有心机地将前三名学子的考卷都封存好送了过来,陈知府一看那几张答卷,顿时就乐了。
“这个张谦,是怕我告他一个徇私呢。”
既然知道了张县令看中的人确有实力,陈知府也放心了,因此,这次府试,他同样一开始就让人将赵丰年的答卷找了出来。
府试还不用糊名,是以,赵丰年的答卷很快就被呈上了陈知府的书案。
于同知见陈知府连连点头,一脸赞赏,就知道张县令的打算是稳当了。
果然,不一会儿就听陈知府说道——
“此考卷通篇无一错字漏字,理解释意贴合准确,试贴诗也颇有意境妙趣,若无更好的,此子可为上等。”
底下人纷纷应是。
五月初的时候,赵家村再次响起了鞭炮声。
大家奔走相告。
赵四家的儿子,又得了“府案首”,如今是童生了,还是大夏朝开国后第一个八岁的童生!
至于虚岁九岁,这个时候自然是往小的说。
这样的大喜事,赵家肯定是要摆酒的。
赵来贺跟乡亲们说好农忙后请大家伙来家里吃酒,便赶着驴子上县城采
买了。
今年照样大丰收,去年秋收没有来得及堆肥的人家,今年比谁都上心,于是,夏收居然翻了一番,赵家如今是八亩旱田,两亩水田,在赵家村算是大户了,于是这酒也整整齐齐摆了两天。
宴席上,赵家几房都来了,就连王小红都带着三个孩子出现了。
自从上回赵青青提醒赵丰年后,赵丰年就没再见过她了,这回见面,却发现她红了一双眼,像是哭过。
“要不要尝尝这个?”
赵青青抬头,先看到了赵丰年,这才顺着话看到了他手上捧着的碟子。
那碟子整整齐齐码了一碟做成花朵形状的点心,碟子周围还有一圈红色,看起来格外喜庆。
“宝儿弟弟,还没恭喜你考上了案首呢。”赵青青挤出了个笑。
赵丰年索性领着她去了鸡棚。
这些日子,巧娘又孵化了一批鸡苗,眼下个个毛茸茸,都是嫩黄色,要多治愈就有多治愈。
果然,没过多久,赵青青脸上就露出了笑容,赵翠翠也玩得不亦乐乎。
“我爹被县城辞退了。”赵青青捧着一只唧唧叫的鸡崽,忽然说道。
赵丰年还真不知道这事,年前查到是赵来喜夫妻散布的谣言,赵来贺跟赵来喜兄弟俩聊了一场,闹得很不愉快,自打那后,他们两家算是彻底撕开了脸面。
赵青青上回提醒过他她爹起了害他们家鸡的念头,赵丰年也让赵来贺巧娘做好了防备,却并没有告发他,原因无他,就是考虑到他赵来喜还有一家子要养,更是不忍赵来贺更伤心难过。
谁知道,他们没去告发他,他自个儿倒是先被辞退了。
“我知道跟四叔没关系,宝儿你不是那种人,是我爹自己做了坏事,只是我想着,如果我也是男的就好了,这样我就带着翠翠离开这里,我们自个儿去县城做工,也省得天天在家里被娘骂赔钱货,宝儿,你那么聪明,能给我想个赚钱的法子吗?”
赵丰年却沉默了。
“没事,我就是问问,我能做的活本来就没有多少,等我再长大一点,那时候我力气也比现在大,就能找到活做了。”
赵丰年想了想,“如果你愿意,可以每天来我家,帮我娘喂一个时辰的鸡。”
赵青青笑了,“这有什么的,四婶要一个人养这么多鸡,我就搭把手的事,你就放心吧。”
晚上,赵丰年就跟巧娘说了这事。
巧娘当即就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