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48的奋斗人生_分节阅读_第25节
小说作者:风雨琉璃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45 KB   上传时间:2025-04-04 19:57:11

  留根显然也很得意自己媳妇这一番通情达理的回复,回头笑着对方大海说到:

  “你家存粮可够?拿出这100斤,剩下的能熬到开春不?若是不能,这事儿就先放放,等着你手里宽松了再送也行。”

  嗯?手里宽松了也行?难道留根叔家里存粮挺多?那怎么吃的还是菜窝窝?

  “先头因为要娶你婶子,想着许是要请客什么的,所以就将换了30斤棒子面,20斤黑面备着。谁想正好遇上外头乱,这请客的事儿就没办,只是给交好的几家送了点二合面馒头,就混过去了。后头粮铺那里,我工钱又顶了80斤棒子面,20斤黑面回来,今儿又有了你这20斤,这么多粮食,我看凑合到年底都行了。所以手头紧的话,你真没必要死犟着,一定送来。”

  170斤吃到年底?如今的人说年底,那可不是阳历的年底,而是农历春节的年底。那可是49年1月29日,离着这会儿整整4个月!~!这都怎么算的?1个月40斤粮食真的够吃?留根叔可是壮劳力,在没有油水的情况下,单是他一个人一天1斤都未必够吃吧!难道是按照菜窝窝算的?这是几分野菜几分粮啊?太夸张了点。

  等等,失误了!他差点忘了,这年头贫民百姓在粮食里掺杂野菜才是

  正确的饮食开启方式!原身记忆里,他们家也是这么过日子的。若是这么说……他存的那些粮食有能吃多少天?老天,莫不是在其他人眼里,他这是将一年的粮食都攒上了?

  咳咳咳,这个问题,回家再细想吧,先将这边的事儿办好才是正理。

  “留根叔,这我还真不手紧,您问问老根叔,我可是存了不少粮?乡下被抢了一遭,被抢怕了,所以一察觉涨价,就将手里所有的钱都换了粮食,嘿嘿,这会儿我可是大户。就这么说定了,明儿我就送来。哎呀这乔迁礼给的,我占了大便宜了,最起码省了一半的钱。”

  方大海说的笑嘻嘻的,可听到老根叔两兄弟的耳朵里,却不这么想。

  当铺也就愿意给两块,可方大海这100斤棒子面呢?就如今的粮价,那也要2块银元了吧!若是在算上今儿送来的20斤,价钱都超了一成了。这样还说便宜了一半,这谁能信?

  这分明是方大海这小子见着留根一个人养家不容易,所以愿意在自己粮食宽裕的情况下,帮一把呢!这人情,真是……让他们这两个大男人脸红。

  

第31章 打配合……

  总体来说,这一次上留根家认门的事儿还是挺顺利的,甚至因为彼此有底线,不爱占便宜的性子,还让方大海和留根两人一扫因为常年不得见面而产生的生疏,真正有了多年邻里的亲近感。

  “帽儿胡同36号是吧,这地方我认识,给鼓楼送货的时候常路过。过几日,等着我手里的活儿干完,我就去你家看看。”

  既然彼此亲近,又知道了方大海来投奔的是何雨兰的二叔,住的还是个大杂院,留根和老根想的一样,生怕因为那是女方亲戚,让方大海低人一头,在邻居面前没脸,让人欺负了去。所以就主动的想要上门展示一下存在感,好让那边的人知道,方家在京城不是没有依仗的人。

  对于他的心意,方大海自然是感激的。先头就说了,他来这一趟,本身就有这么一个意思。现在不用他开口,留根就做到了前头,让他少了求人的尴尬,他如何能不知道好歹?

  “那一定要带着丫丫过去,香草和她差不多大,两个孩子也能有个玩伴。”

  方大海是懂人情世故的,所以他很明白,对一个男人释放善意,最好的契入点就是他的妻儿。

  而从刚才姜玉英(留根婶)塞东西时两人的互动中可以看到,这一次留根叔成亲,未必是旁人以为的:年纪到了,凑合着寻了个合适的。这样的缘故。很可能那是真的感情到了,真的找到了他认为心里想要的那个人。

  既然这样,那该给这新上任的留根婶的尊重和善意,就怎么也不能少!那名字叫丫丫的小女孩也要表示出亲近来才行,不然那岂不是平白的让人心里不舒坦嘛。

  看,他这话一说,别说是留根叔一家了,就是老根叔也咧开了嘴,乐呵呵的点头了。可见不管老根叔心里怎么想的,一家人就是一家人。

  留根叔在京城的房子是租的,而且还只是租了这个院子里东厢房,虽说这房子挺大,面积和方大海家三间差不离,可到底内里没有隔断,所以老根叔也不好留宿。毕竟人家新婚呢是吧,亲哥哥也得有点眼色。

  所以当方大海表示要回家的时候,老根叔也趁机一同走了出来,只是那叮嘱的话依然有些说不完的趋势。

  “趁着天还不算太冷,你能回去就回去一趟,好歹也让弟媳妇认认人。”

  “哎,知道了,我原本就盘算着下月中回去一趟的。”

  都说长兄如父,这一句话说的不仅是当大哥的该尽的责任,同样也代表了弟弟们对长兄该有的态度。在这一点上,不管是老根叔还是留根叔做的都挺到位。

  “下月中?刚你不是还说手里的活儿还有几天就做完了嘛,那赶在月初回去不正好?到了下月中,那可就重阳了,那天风该多大?你们大人吹着不要紧,孩子可怎么经受得住。”

  看看,这操心的劲,刚来的时候还当人孩子是小透明呢,这会儿连着是不是会受风都考虑上了,这样的大哥,哪怕真的是有些管的太宽,留根也没二话得受着,更不用说这说的全是在理的话呢。

  “月初我有事儿呢,前街三伢子那边有一户人家要退租回老家去,我想搬到他哪儿去住,这两日人家就要给回信了,这样的事儿我总要等着。”

  嗯?搬家?这怎么说的?这房子不是住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要搬了?刚才他们在屋子里的时候怎么不说?

  “没确定的事儿怎么好说?也就是这会儿话赶话了。不然怎么也要确定了再告诉你。”

  这个倒是也有道理,没确定的事儿说了也是白说。只是这搬家……

  “我这边的房东家里遇上了事儿,老爷子病的不成了,家里后手不及,所以就想将这房子卖了。我琢磨着这新房主……好不好打交道不一定,是不是继续往外租也不一定。索性趁着三伢子那边有人搬走,就直接换个地方住。”

  三伢子那地方老根叔倒是知道,毕竟就在附近,和留根关系还挺好,他自然也是去过的。那房子……

  “他们那个院子有些小吧。”

  “是小了些,房子也小,同样的东厢房就这边7成的大小,只是那到底是砖瓦房,价钱还和这里一样,这么一算,倒是也不吃亏。”

  砖瓦房?那若是有机会换过去倒是也合适。别的不说,每年给土胚墙糊泥的事儿就能省了。住着也让人看着体面安心些。

  “那成,你这边要是定了让人给我带个信,到时候我来帮你搬家。”

  哎呦喂,话说到这里总算是有了方大海插嘴的余地了。刚站在门口那么一通说,他愣是当了半天的柱子。

  “留根叔,我这里也送个信吧,不说能出多少力,好歹也能凑个人气。”

  “那一定的,有这么一个能出力气的半大小子不用,我又不是傻!”

  这时候的人笑点可真低,这么一个不是笑话的笑话,愣是让老根叔哈哈大笑起来,拍着方大海的肩膀,一脸你自找的促狭。

  说完了这些,总算是能走了,方大海赶忙走在了前头,想早些走出这脏乱差的街巷。只是不知道是不是近来我党渗透力度开始加大的缘故,他这边走了才没过几条街,眼睛就扫到了一个本不该在这里的人。

  是谁?前置条件都说的这么清楚了,那自然是我们堡垒村的村长,贾大标了!

  方大海看到人的第一时间就想张口喊,只是嘴巴才张开,他就立马紧紧地闭上了,不仅如此,还飞速的将背篓从身上拿下,塞到后头的老根叔的手里,然后就像是开启了什么机关一样,一下进入了潜行模式。

  人飞快的贴到了街巷边上,小步挪移着往拐角处而去,眼睛耳朵都被调动了起来,小心的戒备着周围的动静,走动期间,还机灵的冲着老根叔做了一个息声的动作。让后头的老根叔也紧张的不行,嗖一下躲到街角,将自己藏在了一处晾衣杆后头,并从花花绿绿全是补丁的被单后头伸出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方大海及方大海视线看过去的方向。

  前一条街的混沌摊子上,贾大标看似稳稳的在吃着馄饨,可从他吃东西的速度,和时不时抬起头,用眼尾扫射四周的动作来看,他这会儿应该是处在了麻烦中。这也是为什么方大海第一时间开启潜行模式的缘故。

  这样的做派,必定是发现了什么,而根据他的身份来看,很可能是让JT、或者ZT顶上了。

  方大海的判断没错,就在他再次观察四周的时候,就发现,在前一个街角上,一个身穿长衫的中年人和这里的环境很是格格不入,站在一个卖劣质木梳的摊位上挑拣木梳的时间也有些过长了。此外,前头不远的一个院落大门处,一辆黄包车停的也有些位置不对,哪有堵着人门口停车的道理?哪怕这拉车的就住在这院子里呢,也不可能这么不讲究。

  不过是扫了两回就发现了两处的破绽,这放方大海也跟着提起了心。这边虽然是贫民区,可人口并不少,这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谁知道还藏着几个钉子?贾大标这次怕是有大麻烦了。

  贾大标自己也知道麻烦

  大了,他本就不是专业的情报人员,只是张成伤了,这条线上没了交通员,组织上又突然来了紧急消息,这么一来他不送信谁送?全村就他一个有过送信的经验,他总不能让那些连着京城都没来过的毛头小子上吧?

  可谁能想到啊,这京城如今情况居然这么复杂。乱兵、溃兵多不胜数不说,连着情报机关也密密麻麻起来,他这才刚进城没多久,连着联络点的门都没摸到呢,就让人给跟上了。

  他都想不通,自己到底是哪儿露出了马脚?又是谁盯上了他这样一个土老帽?

  更让人着急的是,事情成了这样,那这任务还能完成吗?

  去联络点?那只会暴露了自己同志,那肯定是不能的。可不去送……吞了情报不难,可消息不送到,任务怎么办?这可是事关京津两地解放战略的大事儿。

  就在他急的火烧火燎,脑门子都快要冒汗的时候,突然,一个人影出现在了他不远处,头摇尾巴晃,满身痞子样的晃悠了过来,往他侧面的位置上那么一坐,扯着嗓子喊:

  “老头,来碗混沌,不要葱啊。”

  这是,这是那个送张成到村子的方小哥?他怎么在这里?怎么会过来的?千万别招呼我啊!这要是让那些盯梢的知道我们认识,怕是连着这小哥也要被牵连了。

  贾大标垂下了头,小心的将自己的脸往一边侧了侧,尽可能的避开了方大海的视线。

  方大海没有阻止,也没有大大咧咧的招呼,只是从桌子上取了一根牙签,往嘴里那么一塞,然后含糊着,用只有贾大标这个离着最近的人听得见的声音,快速的说到:

  “木梳摊子边看货的,还有前头拉黄包车的都是盯着你的吧,怎么惹上他们了?还有其他人盯着你没?”

  嗯?方家小哥发现了?他这是故意的?是想来帮忙?

  虽然贾大标不觉得这个半大孩子真的能干什么暗探的活儿,可对于他想帮忙的心是感激的,对方大海的武力也是相信的。所以他稍稍想了想,就做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

  “后面没人了,就这两个,已经跟了我四条街了。估计是想知道我去哪儿。”

  “你怎么想的?……哎,老头,速度快点,小爷都饿了。……逃怕是不能了,这两个看着就不是善茬。”

  “那就做了他们,这里你熟悉不?有没有没人的胡同?我引过去,咱们一前一后。”

  呦吼,这老小子,可以啊!够果决的!

  “有,往南走,过一条街往右拐,那里有个死胡同,附近人家都去上工了,没人。”

  那是方大海刚才过来路上路过的地方,作为一个锦衣卫暗探,不管走到哪儿,都会下意识的将周围的环境观察一遍,做到心里有数。这不仅是为了方便围追堵截,以防犯人逃跑,同样也是为了方便自己,在办事儿不利的时候好迅速撤离。这种保命的生存方式,在锦衣卫的代代传承中,已经被划入了基本技能,从小就被训练出了惯性。

  这种习惯,在明朝时期,曾帮方大海躲过了无数次的危机,所以到了这边之后,哪怕是身体素质上不怎么如意呢,方大海还是第一时间将这个本能给捡了起来,并在搭配了如今超人一等的五感六识后,还开发出了更强大的功能--能借着耳朵的灵便和鼻子的超强嗅觉,更精确的判断出街边宅邸内的人员情况。

  老话说的好啊,机会永远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机会不就来了?救了第一个不算,今儿他又要再救一个我党人员了。凭着这份功劳,别的不说,等着大军进城,他啊,日子绝对比旁人更有依仗些。

  “那就好,我吃完就走,尽可能会走的慢些,你小心跟上,别让人发现了。”

  “放心,他们还能比山里的猛兽还机灵?”

  那可不一定,不过这会儿除了这个法子,贾大标也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只能试一试。

  两人说话的声音不大,脑袋还分别看向别处,间隙的时间里,方大海还咋咋呼呼的和卖混沌的老头搭着话,不管是形象上,还是现场情况上,这两人遮盖的都算可以,怎么看似乎都没有说话的摸样。可那话怎么说来着?对于情报工作者来说,怀疑一切是最好的品德。

  所以啊,这边两人刚商量妥当,那边看了木梳子半天的人就缓缓的走过来了,拉黄包车的也换了个位置,随时可以站起来拉车就走。

  看到这一幕,贾大标三两口就把混沌吞进了肚子里,然后弯腰将放在地上,他用来做遮掩的背篓往身上那么一背,起身就开始往摊子外走去。这时候,方大海的混沌也上来了。他顾不得烫,迅速的往嘴里塞,吃了两三个后,猛地一拍桌子,对着那老头骂道:

  “都说了不要葱,不要葱,怎么连着馅儿里都有葱?存心的吧?”

  “哎呦,不敢,小老儿可不敢,这不是,就这一种馅儿嘛,爷,我不要钱,不要钱了,这一碗送您,您看成不?”

  “成什么成?你当我是吃白食的呀?爷有钱,不差这些。”

  说着葱怀里摸出几个铜子来,往桌上那么一丢,没好气的骂道:

  “真是晦气,回家还得重新吃,走了。”

  方大海一连串的动作做的十分丝滑,便是不远处其他摊子的人也没看出什么破绽来,甚至有那热心的等着方大海走远了,还小心的跑过来对着老头一个劲的夸他运气好,遇上了个讲究人云云。

  方大海人往前走,耳朵却没落下这边,他担心后头还有刚才没观察到的漏网之鱼,所以小心的又观察了一圈周围的其他人。听到这番夸奖是意外,同样也让他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这个关键时刻,只要不是那些眼睛钉子就成。其他的爱说什么是什么吧!

  方大海边走边看,晃着步子往他和那贾大标说好的位置去,走了半截,看到了躲在晾晒被单后的老根叔,人稍稍靠近过去些,低声叮嘱道:

  “在这里等我,我去解决几只狗,马上回来。”

  老根叔又不是笨蛋,耳朵也没聋,眼睛更不瞎,刚才一幕幕那怕没看明白究竟呢,也大致判断出来时方大海认识的人遇上了麻烦。

  所以忙点了点头,然后警惕的看了看周围,确定没人才又加了一句叮嘱:

  “你小心点,不行喊一声,我立马过去帮忙。”

  他能帮什么忙?农户和猎户,生活环境就注定了他们的性子不一样。

  当然,人家好心他也不能当驴肝肺,所以即使不指望,方大海还是微微点了点头,然后稍稍加快了步伐,追着那两个盯梢的过去了。

  死胡同前的拐角处,贾大标停下了脚步,假装踩掉了鞋跟,扶着墙提拉着鞋子,眼尾不住的看着后面,已经没了刚才的稳重感。

  也是,和一个他认为的行外人配合,还是只见过一次的行外人,贾大标不着急,不紧张那才是怪事儿。好在事情如预想一般的进行了。

  穿长衫的跟过来了,拉黄包车的也跟过来了,方大海……很好,他也过来了,而且还出人意料的,从周围住户的屋顶围墙上过来了,既然这样,那他也该行动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5页  当前第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1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48的奋斗人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