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_分节阅读_第392节
小说作者:衣青箬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51 MB   上传时间:2025-04-01 19:47:24

  现在皇帝病倒,雁来摄政,就更是证实了他们的猜测。

  而且之前雁来到底名不正言不顺,皇帝要借天兵的力但又要防备天兵,他们这些藩镇还能在夹缝中求存,现在雁来成了摄政王,朝堂上已经没了阻碍,下一步岂不是就要对他们动手了?

  先是被内卫折腾得火气直冒,现在又有天兵在一旁虎视眈眈,再不动,他们就真的只能束手就擒了。

  所以这会儿,各地藩镇正在互相串联,准备举事。

  这消息还是天兵送到政事堂的。

  几位宰相看完之后,互相对视一眼,都有些无奈和挫败。

  这甚至都称不上是威胁,更像是一种提醒。

  就在朝堂上下为了贵妃能不能离婚这种事吵翻天的时候,外面已经快乱套了。究竟孰轻孰重,哪些事更重要,需要全力以赴,哪些事是次要的,可以轻轻放过,别人可以拎不清,可他们身为宰相不行。

  天兵有这种底气,郭贵妃的事很重要,却从来不需要雁来去全力以赴,可他们呢?

  外面很多人都认为,郭贵妃的礼仪之争,是雁来在跟他们争朝堂上的话语权,但几位宰相可不敢这么想。

  从来都不是雁来需要朝堂,而是朝堂需要她。

  与其说是争夺话语权,不如说是雁来对他们的一场考验。

  如果朝堂对她没有任何用处,甚至干脆只是个笑话,那……它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第245章 “陛下,你的日子还长着呢!”

  谋朝篡位这种事,都是要尽量跟前任做切割的。

  迁都、改国号、改元……再为自己编出各种天命加身的故事和传说,说到底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让人忘记前朝,认可新朝。

  而要做到这些,对雁来而言简直太简单了。

  天命、人心,她早就已经获得了,按理说,她随时都能推翻大唐的皇室和朝廷。

  但雁来偏偏没有。

  她选择了一条相对曲折,却也更平稳的道路,不是推翻、改写,而是继承。

  虽然不知道她为什么会这么决定,但这个选择其实还挺对李吉甫胃口的——只有不自信的人,才会努力掩饰真相,为自己营造各种虚假的光环,骗人骗己。

  而且无论是对百姓、对朝廷,还是对李唐皇室成员来说,这个选择都更好。

  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动荡,与权力更迭造成的损失乃至伤亡。

  所以李吉甫虽然一直在上书致仕,但李纯不准、雁来也不准,他也不怎么在意,因为内心里,他还是想站好最后一班岗,完成整个权力交接之后,再功成身退的。

  但自己想走,跟能力不足而被灰溜溜地赶走,可不是一回事。

  李纯说“要你们何用”这种话,伤害不到李吉甫,但这话要是从雁来口中说出来,李吉甫绝对无法接受。

  这跟个人立场甚至政治主张都没有关系,只是他认可雁来的能力,所以也希望能得到她的认可。对李吉甫这种实用主义者来说,这比什么万家生佛、名垂青史之类的更吸引他。

  所以这会儿,还是李吉甫先开口,“诸位,都拿出真本事来吧,否则咱们真要被人小瞧了。”

  “安邑公的意思是?”

  “有天兵在,大唐的风气早就与从前不同,而且只会越来越不同,既如此,又何必死抱着‘礼教’二字不放,倒让人以为我们是那等不知变通、跟不上潮流变化的腐儒了。”李吉甫感慨道。

  这话却是说到了所有人的心坎上。

  越是上了年纪的人,越是不肯服老,尤其是他们这种身居高位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元和一朝的宰相大都很年轻,四五十岁确实也还没到服老的年纪,李吉甫想退了,其他人还不想呢。

  为了这件事把跟雁来的关系搞僵,对他们也没什么好处。既然胳膊拗不过大腿,不如抬一抬手,将精力放到更要紧的地方去,做点正事。

  但当然,这事他们几个答应了也没用,得朝堂上大多数人都认可才行。

  否则就算诏书发下,也只会为人耻笑。

  而这就是需要他们出力、展示本领的地方了。

  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平息事态、达成想要的结果,而不让大多数人心生反感,才是一位宰相的基本功。

  知道雁来正看着,四位宰相可谓是各显神通、手段尽出,有人从坊间舆论入手,有人引高官显贵为援,有人发动起底层官吏,还有人联络了宗室皇亲……

  一夜之间,舆论还是倒转,刚开始占据上风的反对派,逐渐被打得抬不起头。

  而且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之前支持派虽然言辞犀利,但说到底也只是在挑毛病,主要还是占住了李纯以妻为妾这一条。而现在,新加入进来的人则是各种引经据典,还真从浩如烟海的历史之中,翻出了一些类似的案例。

  虽然从古至今,没有帝王离婚的记载,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经常通过联姻来形成政治同盟,而在政治同盟破裂之后,联姻的诸侯之女有时候也会接回国。

  这怎么不算是一种离婚呢?

  《诗经·邶风·燕燕》写的就是卫庄公的第一位夫人庄姜送第二位夫人厉妫的妹妹戴妫(她作为陪嫁的媵妾跟姐姐一起从陈国嫁到卫国)回陈国时的情景,而《诗经》是儒家五经之首,虽然不能说夫子认可这种离婚现象,但至少是不须要避讳的。

  有些牵强,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

  而且引经据典是这样的,我引用了经典,你就必须也用经典来反驳,除非你能找出夫子明确反对离婚证据,否则就无法驳倒我的观点。

  如果说,这个观点仅仅只是让反对派不情不愿地闭嘴,拼命翻找文献的话,那么接下来玩家提供的一条消息,就不止让反对派心态炸裂,就连支持派也有些接受不了。

  孔子可能也离过婚!

  两边都想把说这种话妖言惑众的人抓出来打一顿,结果一通追本溯源,说这话的人居然不是别人,正是孔子第三十二代孙,贞观年间的大文学家孔颖达,他奉诏与颜师古等人一起编写的《五经正义》,正是科举必读书目。

  关于孔子离过婚的说法,就出自《礼记·檀弓上》中关于“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这一句的正义,“时伯鱼母出,父在”。

  这可是孔氏后人亲自注解的《礼记》,还会有错吗?

  虽说出其实应该是休妻的意思,跟离婚还是略有不同的,但那可是文宣王、孔夫子啊!

  这不分敌我的一棍子打蒙了所有人,一时间,郭贵妃离不离婚的,已经没什么人在意了。

  在一旁看热闹的玩家满意地点头。

  塌房攻击,大获全胜!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封由政事堂拟定,中书门下用印,雁来批红,加盖了天子玺印的离婚诏书,被送到了郭贵妃手上。

  ……

  郭贵妃、不,现在应该称呼她在家时的名字——郭令徽了,郭令徽一生接过不知多少圣旨,但都不如手上这一封来得沉重,捧在手中分量十足。

  从这一刻起,她跟李纯就再无关系了。

  郭令徽曾以为,到了这一刻,自己一定会情绪激动、百感交集,甚至会痛哭流涕也说不定。

  但是没有,感受着手上沉甸甸的分量,她想得更多的却不是离婚这件事,而是自己以后的路。她曾经以为的所有阻碍,雁来都已经替她清理掉了,她唯有尽快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才能稍稍回报一二。

  第二天,郭令徽就精神抖擞地进宫去了。

  虽然主要是为了让雁来给自己安排工作,不过在那之前,还有一个流程要走,那就是谢恩。

  再次来到蓬莱殿,郭贵妃的感觉很复杂。

  三位留在这里侍奉的皇子看到她,感觉同样很复杂。

  尤其是三皇子李宥,他的小脑瓜想不到太多,只是担心,阿娘和阿耶离婚了,他和弟弟妹妹岂不是成了没娘的孩子?

  其实皇子皇女从小就被抱走抚养,跟生母见面的时候不多,要说有多深的感情,也不可能。但小孩子对娘的感觉总是不一样的,而且李宥虽然没心没肺,但也知道,正因为他娘是郭氏女、是贵妃,他的待遇才能一直都在诸兄弟之上。

  没娘的孩子十六王宅可不少,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李宥是看见过的。

  所以此刻见了郭贵妃,他先是眼睛一亮,快步上前,可是到了跟前,忽然想到离婚的事,脚步就顿住了,脸上也是欲言又止,想叫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叫。

  “怎么,不认识阿娘了?”郭令徽问。

  李宥立刻松了一口气,傻笑着喊了一声“阿娘”,又说,“你今天的样子很不一样。”

  郭令徽摸了摸自己的鬓发,“不好看吗?”

  离了婚,她当然就不能再穿那些宽大、华丽、沉重的宫装,戴内造的珠宝首饰了,所以干脆换了跟天兵一样利落简洁的装扮,自己照镜子时觉得挺精神的,像是年轻了十岁。

  “好看!”李宥心直口快地说,“远远看着,我还以为是哪个天兵。”

  郭令徽笑了起来,“阿娘搬到宫外去住了,以后往来就方便了,你们兄弟可以常到家里来。”

  李宥顿时大喜,“真的吗?”

  离婚原来这么好?

  后面的李宁和李宽也面露歆羡,他们的母亲身份更低,连很多宫宴都没资格参与,见面的机会更少,倒是这两天侍疾,后宫的嫔妃都来轮班,见了几次。

  听到郭令徽这么说,如何能不羡慕?

  也不知道那些身份更低的嫔御,能不能离婚?不过她们本就是作为宫人选入,只怕机会渺茫……

  郭令徽一看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看来后宫的消息还没传出来,不过也是,这到底是在蓬莱殿,哪能公然谈论李纯死后他的嫔妃会怎么安排?

  既然如此,她也先不说,反正那一天应该不会太久了。

  让几位皇子留在外面,郭令徽迈步走入了蓬莱殿中。她来过这里很多次,但今天却觉得这座宫殿处处都透出阴冷、腐朽的气息,跟印象中截然不同。

  不过等看到李纯本人,郭令徽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都说“居移体,养移气”,意思是人的气质会随着居住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变化,那么反过来,住处的气质也会跟随主人的变化而变化,似乎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距离上一次见面,似乎也没过去多长时间,可是李纯已经瘦了很多,颧骨突出、眼窝深陷,让他整个人更像是一具骷髅而非一个活人,冷不丁看到就会让人汗毛倒竖。

  就连眼珠也是浑浊的,黯淡无光的。

  倒是在看到她的一瞬,李纯猛地睁大眼睛,眼中开始出现种种情绪,这才显出了几分生气。

  “拜见陛下。”郭令徽头一回如此心平气和地对李纯行礼,“我来谢恩了。”

  李纯看到她的装扮,心里其实就已经有了猜测,但听到“谢恩”二字,眼中还是立刻露出了刻骨的恨意,死死盯着她,如同一只恶鬼。

  可是郭令徽发现,自己竟然一点都不怕,因为知道他不过是在虚张声势而已。

  现在的李纯,又能做什么呢?

  她不闪不避地迎着李纯的视线,“对,没错,今日下的诏书,我与陛下已经和离了。诏书写得极好,我念给陛下听吧?”

  说着,还真一字一句将诏书上的内容背了出来。

  李纯听得目眦欲裂,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额头上青筋暴起。

  “是不是好恨?”郭令徽低下头与他对视,微笑道,“这样的日子我过了十六年,终于也轮到你啦。陛下,你的日子还长着呢!”

  她说完便告辞离开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47页  当前第39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2/4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