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第一首辅_分节阅读_第968节
小说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13 MB   上传时间:2025-03-23 19:50:59

  这样太苦了,他舍不得,舍不得自己艰难养大的孩子要经历如此残酷的政治风云。

  “是人就有私心。”江芸芸也跟着满含热泪,认真安慰道,“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你为他顾其周全,乃是人之常情。”

  李东阳看着头顶床帷上的花纹,半晌之后才说道:“赵太后送嫁燕后希望其子孙相继为王。”

  江芸芸安静听着。

  江芸的未来注定不能后退,她后面已经站满了无数人,他们受江芸庇护,得江芸恩惠,已经是一条战船上的人,一旦江芸倒下,必将牵连出震惊世人的血案。

  这一点,人人皆知,但又人人心照不宣。

  李东阳不得不在临终前,再一次提醒着自己的师妹。

  “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守金玉之重,而况人臣。”年迈的人艰难侧首,浑浊的眼睛温柔地注视着面前过分年轻的大明肱骨之臣,一颗心也跟着不安起来。

  当年他的老师临终前,对着江芸的未来是如此痛苦难过,他虽然痛哭流涕,却并不能理解。

  毕竟人只要还活着,嘴里也只是念叨着‘儿孙自有儿孙福’,可现在,他们一个个都走了,他们的儿孙便是真的只能靠自己了。

  这世上的每一条路都充满荆棘,他的儿子,他的师妹,他再也照看不到了。

  那一日他听闻江芸闯入火场去救人时,藏匿多年的满腹心思瞬间被激化,一颗心直勾勾地往下掉去。

  他担心江芸的安全,担心陛下的态度,更担心江芸是不是要自毁。

  他的师妹,他纵然有千多万多的不解,可不论是谁看到她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那些质疑和曲解都会消散。

  到最后,他只能握着江芸的手如是说道:“少年心思当浮云,可你是芸草,当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他用尽所有力气,紧紧握着江芸芸的手,目眦尽裂,紧紧盯着面前的年轻人看:“其归,我行四方,以日以年,你当如荞麦,如芸草才是。”

  江芸芸哽咽应下:“我知道的,师兄,我知道的。”

  李东阳满眼含泪,看着她的眼泪却突然笑了起来:“我知道的,你一向最有主意,往前走……少年心思与你何干,我只想看看你……江其归,如何名留青史。”

  江芸芸怔怔地看着他,眼中的热泪瞬间流了下来。

  她江其归如何有幸,能在这个异世遇到这样的老师和师兄,至诚至热。

  “这一路这么辛苦……”李东阳重重躺回枕上,喘着粗气,眼睛微微合上,口气轻浮缥缈,“别辜负你自己。”

  江芸芸再也忍不住,伏在他手边,紧紧握着他的手,放声大哭起来。

  —— ——

  正德十一年的春节,整个李家度日如年,江芸芸也闭门谢客,不再见人,两个小孩因为张道长不在家,担起了家里打扫的重任,一个个也不说话了,只是眼神交流着,乐山也看着不再拥挤的饭桌,突然来了句:“人越来越少了。”

  幸好,李东阳到底是熬过了春节,在大年初三溘然长逝。

  朝廷对于这位历经三代的阁老给予极大的体面,只是在给谥号的时候颇有争议。

  “为何不给文正?”江芸芸敏锐抬头问道。

  外面的人不少人都认为应该给‘文正’的谥号,以褒奖他这些年的功绩。

  宋朝司马君实曾说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他认为这样的谥号要慎重,自宋朝以后,文正的谥号便格外珍贵。

  大明至今还未有一人得到文正的谥号,人人都在想李东阳会不会第一个得到。

  王鏊摸了摸胡子:“文忠不是很好嘛?”

  “文为道德博闻,正为靖共其位,李首辅创茶陵诗派,宰臣以文章领袖缙绅者,除杨士奇外,难道不是李首辅其后吗?当时内阁三人去二,天下荫受其庇之人不计其数,虽有气节之人非议之,但朝政之事,其实只言片语,毛皮所见能解释清的。”江芸芸据理力争。

  王鏊睨了她一眼:“这事陛下同意了。”

  江芸芸想了想,明白他的意思。

  “那我去找陛下。”她齐声说道。

  “等会。”王鏊见她当真兴冲冲要走了,连忙把人拉住,“外面的人都说,他以诗文延引后进,当今海内名士,多出其门,往往破格不次擢用,浸成党比之风,你难道没听说过?”

  江芸芸叹气:“听过,我还听过他们说的更过分的,说这些年不能迪知忧恂,举用真才实学,诗文之徒,必误苍生。”

  王鏊并不对此评价,只是继续问道;“那你还坚持你要为你的师兄讨一个‘文正’的谥号来嘛?你就不怕真的落实了这样的名头,与你师兄有碍,与你也有大碍。”

  江芸芸沉吟片刻后,摇了摇头:“当年之事,若非有李首辅潜移默夺,保全善类,恕我直言,在场的诸位怕是早早就换一轮了。”

  王鏊脸色僵硬。

  “贪枉兮党比,贞良兮茕独,可李首辅可有贪赃枉法,他素来清廉,不能得此污蔑。”江芸芸认真说道。

  王鏊沉默许久,随后叹气说道:“你话已至此,我也提醒一句,陛下左右有对李首辅颇为不满的人,他们借的是你的由头?”

  “我的?”江芸芸吃惊。

  —— ——

  朱厚照有些不高兴。

  因为他身边毕真前几日悄悄跟他说,原来李东阳一直在江芸面前说他坏话。

  朱厚照一开始还不相信,但后来他又举出例子,当日江阁老被火烧伤,他就对此颇为不满,拖着病体都要去劝说江阁老要考虑自身。

  ——“江阁老可是为了救陛下才进火海的,他却说什么文曲星不常有,要江阁老保重自身,岂不是胆大包天。”

  朱厚照果然生气了,但他不是因为这句话生气的,他是有种恼羞成怒。

  当日的事情就这么被江芸用更大的事情盖过去了,外加外面推波助澜的一些造势这才勉强盖过,但像李东阳这样浸染内阁多年的人精自然是一眼就能看明白的。

  所以他当日赶往江家,根本就不是去看病的,他是去告诫江芸的。

  一旦有了这样的前提,他就清晰地明白,李东阳在江芸面前说的那些话就是拦住他和江芸中间的一把刀。

  少年心思原来如此不堪一击,无法被人知晓,不能让人理解,他不可抑制地愤怒起来。

  “爷,江阁老求见。”谷大用蹑手蹑脚走进来,低声说道。

  朱厚照那一股气立马就飞快地散了,他甚至还有些难以言诉的心虚,坐在椅子上,捏着手中的折子,犹豫问道:“有说是什么事情吗?”

  谷大用委婉说道:“王首辅刚拿走了李首辅谥号的折子。”

  朱厚照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

  “之前杨阁老对李首辅谥号的事情颇有意见,上了折子,正是陛下手中的这一本。”谷大用提醒着。

  朱厚照火急火燎把折子扔了,和隐隐约约要掉下去的折子大眼瞪小眼,随后垂头丧气说道:“大明自开国就没有文正的,文忠已经是最高了,不是很好吗。”

  谷大用低眉顺眼,没说话。

  殿内沉默了好一会儿,谷大用站在一侧,突然对着一侧的小太监说道:“今日北风紧,门窗都去仔细检查一下,别让爷冷到了。”

  朱厚照回过神来,连忙说道:“我都吓忘记了,快把人请进来,再给她倒一盏热茶。”

  江芸芸一入内,朱厚照就先一步提醒着:“说正事哦,我事情很多的。”

  江芸芸悄悄抬眸看了他一眼。

  朱厚照板着一张脸,一脸严肃。

  “是户部说有商人梁相,奏请开卖河东余盐的事情。”江芸芸一本正经说道。

  朱厚照眼珠子一转,嘴里哦了一声:“听说了,户部不是说山西地瘠民贫,用繁赋重,禄米、俸粮供应不敷,皆赖盐利补助,不能利归私人。”他说完甚至大声强调着,“而且你不是一直跟我说,不能随意把盐铁这些东西放手给私人吗?我记得呢,我驳回了。”

  江芸芸微微一笑:“原是如此,折子还未送到内阁,户部的人颇为着急,微臣想着此事不小,本想着给陛下讲一个故事提醒一下呢。”

  朱厚照最爱听故事,果然来了兴趣,兴致勃勃说道:“你要给我讲故事,那你讲吧,我听听。”

  江芸芸笑说着:“说的是唐朝宰相张说的故事呢。”

  “好耳熟的名字。”朱厚照对四书五经一向是看个眼熟的,故而摸了摸下巴,“他干了什么事情吗?”

  “岳父泰山的故事。”江芸芸简简单单把这个故事说了一句。

  说的是唐玄宗封禅泰山回来时,张说作为当时的封禅使,按照惯例,封禅之后,三公以下所有官员都要迁升一级,这事情就是要他主持的。

  又说这个张说有一女嫁给一个九品小官的郑镒,他利用这个特殊事情,竟直接把这位女婿升至五品,并赐绯色朝服。此事很快就被人发现,玄宗觉得非常奇怪直接问道,郑镒无言以对,当日随侍左右的戏子黄幡绰则阴阳怪气说道:“这都是泰山的功劳啊!”

  “听上去不像个好人。”朱厚照嘟囔着,“唐玄宗不是很厉害吗?怎么还选了这样的人做宰相啊。”

  江芸芸笑眯眯说道:“玄宗多情,此人死后,谥号还是文贞呢。”

  文正就是文贞避讳后的说辞。

  朱厚照原本还满肚子的心思,立马被触发关键词,耳朵都警觉起来了,嘴巴紧闭。

  江芸芸笑说着:“功过是非,后人说之,但欧阳永叔说过,此人发明典章,开元文物彬彬,说居力多,又是不容磨灭的。”

  朱厚照眼波一闪一闪的。

  “张燕公于玄宗,最为有德。及太平用事,纳忠惓惓,所与秘谋密计甚众。朝廷大述作,多出其手。善用人之长,引天下知名士,以佐佑王化,粉泽典章,成一王法。”江芸芸叹气,话锋一转。

  “据传当日谥号被定为文贞后,左司郎中杨伯诚等人和工部侍郎张九龄吵得不可开交,到最后还是唐玄宗亲自动手给张说写神道碑,确定了文贞之名。”

  朱厚照一听这话,字字说前朝,句句点今朝呢,心里有些犹豫,又有些不高兴。

  ——他就是不高兴有人在他和江芸中间搅弄是非。

  “陛下,李首辅对您之情拳拳,对国事之心勤勤,历经三朝,为国为民,于情于理,于公于私,不曾有过一丝懈怠,功业施于天下而人不知,风节表于一世而士咸服,还请陛下三思。”江芸芸目光诚恳地看向朱厚照,认真说道。

  “他也曾教过您,您忘记了吗?”最后,江芸芸抛出杀手锏。

  朱厚照果不其然,抿了抿唇。

  李东阳确实是脾气极好的人,当年只有他愿意好声好气和他说话,也是他愿意让江芸回京,其实他对李东阳真的还是挺喜欢的,他是个面面俱到,圆滑也善良的人。

  “算起来,这也是爹留给我的顾命大臣,是我考虑不周,传旨,改谥号为文正,朕亲自撰写碑文。”许久之后,朱厚照低声说道。

  江芸芸神色却又没有很惊喜的样子。

  朱厚照大眼睛一闪一闪的,不解:“你不高兴?”

  江芸芸笑说着:“说公事呢,这不是还没说完吗,才说了一件呢。”

  “真有工作啊!”朱厚照震惊。

  “当然。”江芸芸笑说着,从袖子里慢条斯理掏出一本折子,“河南巡抚李充嗣弹劾各地镇守太监进贡之事。”

  一直沉稳不动,站在阴影处的谷大用后背一紧。

  ——就说这些不长眼的人,不要胡乱开口,企图挑拨离间,真撞到这位祖宗手中,整治几个太监还不是手拿把掐的事。

第五百三十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3页  当前第9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68/10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第一首辅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