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芸芸目不斜视:“今年天气确实不好,下官从琼山县离任前,也许久没有下雨了。”
“哎,也不知道琼山县今年的收成如何。”她忧心忡忡说道。
寇兴也没继续说下去。
两人只是沉默地坐着,一时间心绪千变。
“那棉花之事,卫所那边已经向陇右各地借调,但那边也有卫所,能支援的不会太多,此事你可有办法?”寇兴开口问道。
江芸芸沉吟片刻后才开口说道:“这件事情能不能办还需要努力,但还请知府指示,这件事情是想要长办?还是短办?”
寇兴不解:“什么是长办?什么是短办?”
“长办就是把兰州缺棉的事情彻底解决,短办就是把面前眼前这件火急火燎的事情办了,就去各地征收棉花,总会有百姓愿意拿出来的。”江芸芸镇定说道。
“那这两种你打算怎么办?”寇兴犹豫问道,“兰州确实是种过一些棉花的,但收成一般,只能民间自己流通,供应军队是怎么也不够的。”
“长办就是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技术。”江芸芸微微一笑,“巧的是,我在琼山县就推行过做棉花的技术,也有不少棉花的种子,可以请他们来这里试一下,若是能培育出新的品种,那自然是最好的。”
寇兴仔细一想,竟然觉得是个好办法。
自来求人不如求己,要是兰州自己能种出来,那至少能把暖和握在自己手里。
寇兴很快又冷静下来,毕竟请人来,然后种下去,最后不出意外结棉了,怎么也要一年时间!
一年时间,兰州都要硬了啊!
他继续追问道,“可现在去南边采购,时间已经来不及,到时候黄河也冻了,敌人也打过来了,我们的人还没有棉衣穿,若是倒霉一些,装棉花的车队还要和这些人对上呢。”
“可以去另一边采购。”江芸芸笑说着,“亦力把里不是也种植棉花嘛,高昌棉按道理它那边长得更好才是。”
寇兴想也不想就拒绝了:“他们不可能卖给我们的,这些人和蒙古勾结紧密,哼,狼子野心。”
元朝灭亡后,元廷退居漠北,建立北元,后来又逐渐分裂为鞑靼、瓦剌、兀良哈诸部,这些人一步步推进大明的疆域,甚至还一直觊觎中原肥沃土地,狼子野心。
江芸芸说的亦力把里其实也是蒙古人建立的,包括周围的东察合台汗国、叶尔羌汗国、吐鲁番汗国等都是蒙古后裔建立的汗国。
不过这些虽同属蒙古,但也是各不相容的,互相打架也是常有的事情,但要让他们转头去帮大明那也是不可能的。
“我们不能自己出面,但我们若是开放互市,我们鼓励商人去收购棉花,价格高一点也没关系,而且我们这次收购齐了,也不要停,反而要加大价格,只要他们愿意卖,我们就都买。”
寇兴不解:“如此私下贸易,可是会被御史弹劾的,而且我们拿这么多棉花做什么。”
“因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江芸芸笑眯眯说道,“制伏一条恶犬的办法不是直接把它打死,而是把它栓起来,我们可以在亦力把里这条虎视眈眈的恶犬上试一试。”
“你这个办法……”寇兴还是担忧,“要是他们还是不愿意卖呢。”
江芸芸笑得更是乖巧了:“做买卖的人总会陷入所有人都趋之若鹜的买卖跟风中,可谁知道第一个买卖的人到底是不是他们的人呢。”
寇兴一惊,仔细打量着面前之人,犹豫说道:“如此,会不会没有仁义之风。”
江芸芸笑了笑:“我们既没有伤人,又不是不给钱,反而是和他们一起做买卖,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怎么会不仁义呢。”
寇兴若有所思:“那此事就交给你来办。”
江芸芸点头应下。
—— ——
江芸芸出了门并没有直接回家,反而开始在兰州市场上闲逛。
“今日的粮价多少啊?六文一斤啊、”
“这些糖怎么卖啊?还挺贵啊,是了,买的人少自然要高一些的。”
“现在还能有菜可真少见,哪里种的,哎,不能说嘛。”
“这些衣服可有棉衣?没有棉衣啊,全被征收了,那今年不是要冷死了。”
江芸芸一路问过去,直到天近黄昏才转身准备回家。
巷子口,碰到谢来也从外面回来。
“段家是肃王的人。”谢来直接说道,“应该是肃王要见你。”
江芸芸点头。
“刚才见你在外面晃荡,做什么?”谢来随口问道。
“在打听如何拿下亦力把里。”江芸芸随口说道。
谢来脚步一顿,随后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最后震惊喊道:“你要去打仗!”
“哎,要打起来了。”张道士一靠近他们就听到这么消息,更是震惊。
江芸芸气笑了:“瞎嚷嚷什么,会有兰州卫把你们抓起来,说你们扰乱军心。”
谢来不高兴了;“话不是你说的吗?”
江芸芸背着手溜溜达达说道:“正好有事情问你们,你们在这里也晃几天了,可有发现有谁偷偷和亦力把里做生意的嘛?”
—— ——
兰州城里的军队一共有三个部分组成。
其一是兰州守备营,隶属于守陕西总兵官,有兵两千五百二十五名,马一千三百三十一匹,器杖三万四千二百九十六件,火器千六百有奇,辖墩台十七座。
这是守卫兰州的主力,这些年凡是蒙古人的进击也都是他们守在最前面。
其二是兰州卫,隶陕西都司,有兵一千三百五十名,器杖三万三千一百二十二件,火器三万八千四百一十有五,辖墩台二十七座。
他们常年轮戍甘凉,河洮地区,向西配合河州卫控御番族及青海一带的蒙古部落,向东联合靖虏卫,保障固原镇的东边安全。与庄浪卫隔河桥而守,相互应援,反而守卫兰州不多。
第三则是甘州中护卫,这支护卫队其实是拱卫肃王安全的卫队,自第一任肃王移藩兰州后从甘州移驻兰州,人数不多,但设备精良,士兵人数有五百三十三人,器杖九十四件,火器一千二百九十有八,辖墩台四座。
是所有士兵中日子过得最滋润的,而且只需要保护肃王安全即可,算是私人卫队,只是国家供养。
江芸芸算好这一次需要的棉花数量,就把几个偷偷和亦力把里做生意的商人招了过来,给他们进行友好协商的谈话。
“若是办得好,今后稳定下来,开通互市了,你们的功劳我们是记得的。”
“棉花是个好东西,我们这边吃不下这么多,难道陇西这么多地方都不需要,你们只要能收,衙门这边每一斤补贴五十文,能卖出去那就是你们的本事。”
“若是要在兰州卖,那就是正常物价,少与我哭穷,我已经打听了兰州棉花历年的价格,我补贴的价格是完全够用的,你们本不就是从各地运来嘛,哪里不算路费,要是说这些,那这事就没得聊了。”
“别说这些有的没的,这边亏了棉花,那边粮食不就能补出来。”
众人见人年纪小,又初来乍到,本打算大敲一笔,奈何江芸芸早已做好市场调研的准备,现在端着一张冷脸,连哄骗带敲打,开了不少条件,但也提出不少要求,总算让这群人愿意试一下了。
其实她的要求很简单,借着棉花的事情,达成三个要求。
第一,大量收购棉花。
第二,让亦力把里的人开始只种棉花。
第三,卡住他们吃饭的脖子。
只是此事有条不紊地推进下来没多久,寇兴就忍不住来问。
江芸芸不解:“人应该还没到,知府何来如此着急。”
寇兴闻言沉重叹了一口气,背着手,忧心忡忡离开了。
不过江芸芸很快就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穿不上棉衣的士兵们开始闹了。
虽说之前分了粮食安分了一阵子,但眼看今年冬天来得又快又早,棉花却又没有着落,可不是要闹起来了。
谢来说的时候还忍不住咋舌:“我看那些指挥参将穿得倒是暖和,士兵们到现在只能把衣服都套在身上,你的计划到底行不行。”
“不是说从陇西那边先调了一批来嘛?”江芸芸不解问道。
谢来摇头:“不清楚,但就算有的话,那也是从上往下发,哪里能顾得上底下的士兵。”
江芸芸一听就眼皮子一抽。
“他们是真的不怕底下的人闹起来啊。”
两人忧心忡忡回了家,谁也没想到这件事情不仅没有消停,反而越演越烈,听说还有士兵打算跑,结果被指挥使当场抓住。
“要把他们都杀了,也是可怜。”仆人阿来叹气,拢了拢自己身上的衣服,“今年确实特别冷,市面上也没有棉花了,还好去年买的还能穿,我再穿几件也就不冷了。”
江芸芸放下笔,拧眉说道:“在哪里杀人?”
阿来想了想:“说要拖到天水门杀呢,说是要他们敬什么的,难道是河伯?”
江芸芸叹气,起身说道:“我去看看。”
以儆效尤。
看来军营已经很乱了,那些指挥使不得不用这样血腥的办法来镇压。
阿来一惊,连忙拦道:“不要去啊,那些当兵的最讨厌我们,我们知府大人过去都要被吃脸色呢,一点也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我就去看看而已。”江芸芸和气安抚着,“不惹事。”
—— ——
天水门就是镇远浮桥过了之后,要进的第一个门,河桥巡检司就在那里。
这里人来人往确实格外热闹。
江芸芸来的时候,这里已经围满了人,一排人跪在黄河边上,一个个被五花大绑,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一个穿着盔甲,身形伟岸的人站在他们身后。
“跑,能跑哪里去,这里是兰州!当了逃兵那就是懦夫。”
“对不起军营里的其他兄弟,这就是在捅刀子。”
“今日在这里用你们的血来祭奠战死在这里的兄弟。”
人群中也有人传来哭声。
“我们没有吃的,没有穿的,还要每天训练,还要忍受你们的谩骂,我受不了了,你要杀就杀吧。”有一人声音尖利,口气却格外颓废,“死了就死了,迟早都要死的,等黄河水冻起来,对面的蒙古人就会把我们都杀了。”
“没用!孬种。”那个盔甲人直接一脚把人踢翻。
一个小女孩尖叫着跑出来,扶起被踢倒的人,大声骂道:“我爹说的没错,你们吃得好穿得暖,让他们去送死,要是能好好打仗谁不会好好打仗,这么冷的天,我爹只能穿着单衣……”
“把人给拉下去!”盔甲人黑着脸大声喊道。
小女孩被人直接拖走,嘴里还在不干不净地骂着。
“妖言惑众。”盔甲人环顾众人,大声说道,“衣服马上就来,你们也说今年特别冷,难道送过来不需要时间嘛?马上就会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