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赞同此事的把江西上上下下的官员的都弹劾了一遍,甚至还有人要求剥夺江芸这等妖言惑众的解元名头。
赞同此事的,大都是认为读书明理,女子有孕育后代的职责,读书可以更好养育下一代,也有人非常赞同江芸的观点,直言既然圣人没有规定男女读书,那按道理就是谁都可以读书的。
一时间骂战纷纷,甚至听说还有政见不同的御史们当街互殴的。
李东阳听到动静,一声不吭,也不管他的大儿子上蹿下跳,一会儿觉得女子读书确实奇怪,一会儿又觉得江其归说的其实很有道理,整天往外面跑。
只是他在读到老师的《和读书赋》后,只是悄悄写了一份信,连夜送到内廷。
皇宫内,朱祐樘揉了揉额头。
“女子读书闻所未闻,江西各级官员在做什么。”他不悦说道。
李广一听,立马说道:“可不是,江西上上下下跟着一个小童胡闹,真是没了体统。”
“让他们停了此事,闹得民间乱哄哄的。”朱祐樘一本正经说道,“自来如此就该遵守,如何能莫名修改呢。”
“正是如此,就跟炼丹一样,讲究的就是阴阳调和,现在女子读了书,可不是阴阳失和,要我说,那个江芸简直是其心可居,这个解元的名头给他带着真是南直隶的耻辱。”李广义正言辞说道。
萧敬眉心微动,突然对着一侧的小太监打了个眼色。
小太监悄悄退了出去。
“想来是年纪小被人蛊惑了。”朱祐樘到底惜才,“到底是神童,要多给些机会的。”
没多久,外面突然传来小太监和太子的声音。
“江芸!江芸!”朱厚照迈着小短腿哼次哼次跑过来了,一把巴在父皇腿边,软绵绵说道,“他的文章呢。”
朱佑樘一脸笑意:“怎么不去看你妹妹啊。”
朱厚照坚持说道:“听说他做了文章,想看,妹妹先不看。”
“都是不干净的东西,殿下可看不得。”李广笑得见眉不见眼。
朱厚照打量着他,然后扭头不理他,眼珠子激灵地在桌子上扫视着,然后盯着其中一本折子,眼巴巴说道:“给我看看嘛。”
“你还未读书呢,还认识字不成。”朱祐樘嘲笑着。
朱厚照坚持不懈说道:“看看嘛,萧敬你给我读读。”
小太子已经好久好久没听到江芸的动静了,寻常人都以为小孩子年纪小,很快就会忘记这个小解元,但谁也没想到小太子对江芸的事情还是格外关注,只要听说他的事情,千里迢迢都要赶过来听一耳朵的。
萧敬看了眼陛下。
朱祐樘无奈:“读吧读吧,真是不消停的小孩。”
朱厚照满意点头:“来,读给我听听。”
萧敬捧起那本折子,恭恭敬敬读起来,小太子还装模作样地摸着小下巴。
“如何啊?太子殿下。”朱祐樘调笑着。
“写得好。”朱厚照一本正经说道,“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而且说得很有道理呢。”
“什么道理?”朱祐樘眉心一动,不解问道。
朱厚照自然是说不出来的,但又不能丢分,只能掐着手指哼哼唧唧说道:“就是很有道理的,爹你仔细读读。”
他把文章递到他爹眼皮子底下,热情邀请着。
朱祐樘无奈摇头,对着一侧的谷大用和张永说道:“把人带下去。”
朱厚照抱着他爹的大腿不走了,一脸沉重说道:“江芸什么时候回来啊,我想找他玩。”
“宫内宫外这么多人,你一个也看不上?”朱祐樘叹气,“怎么还惦记着江芸啊。”
朱厚照一脑袋埋到他爹的腰上,小脸哭唧唧的。
“行了行了,明年就会试了,我瞧着是要回来的,要是不回来,爹下旨要他回来。”朱祐樘一脸怜爱地摸了摸小孩软乎乎的小脸。
朱厚照这才露出下来,蹦蹦跳跳跑了。
“这孩子……”朱祐樘又是高兴又是叹气,“太定不住性子了,今后如何做事。”
李广奉承说道:“殿下可有高皇帝庇护,现在年纪小,爱玩也是正常的。”
“可不是。”萧敬也笑说着,“一眼就能看中小神童,一看就是有祖宗照顾呢,以后这慧眼识英雄的劲可厉害了。”
朱祐樘笑着点了点头,突然看到江芸芸的那份赋,想了想:“这内容哪里好,瞧着都是惊世骇俗之语。”
“小太子年幼还未读书,说不定只是觉得朗朗上口呢。”李广继续给人穿小鞋,“陛下不必当真。”
萧敬却是一脸严肃地不赞同:“殿下有高皇帝命格庇护,怎可当做一般孩童对待。”
朱祐樘跟着满意点头:“我儿的命格确实和高皇帝一模一样,可见是天命。”
李广心中不悦,但还是连忙低头认错。
萧敬见状,一脸怀念说道:“奴婢当年在学堂读书时,早就听闻高皇帝当年是如何一眼找到良相的故事,心中一直遗憾无缘得见,若是今后能在太子殿下身上见到,当真是死而无憾了。”
“是啊,高皇帝的识人目光……。朱祐樘看向手中的折子,话锋一转,“高皇帝说好啊。”
是啊,朱厚照字也不认识,他懂什么。
可他现在信誓旦旦说好呢。
所以,高皇帝又是如何看待此事的?
听说江西的庐山出了一个山神,不少人亲眼所见。
“请徐首辅来一趟。”他合上折子,突然说道。
—— ——
刚入七月的时候,陛下突然要求江西布政使统计江西省这些年的学院科举名单。
袁端听到消息当场笑了起来,九十五岁的老人太激动差点没晕过去。
民间原本沸反盈天的谴责舆论瞬间消失,反而开始有人大肆赞扬女子读书是神兆,神明庇护大明。
巧的是,去年刚治好的张秋,如今改名叫安平镇,今年明明下了大雨,但开封境内的洪峰是有惊无险度过了。
据说当日洪峰之大,所有人都心惊胆战,就连刘大夏也千里迢迢赶回来,唯恐新修的堤坝失守,只见洪峰过境时能听到轰轰雷鸣之声,却不曾想,洪峰走了那一瞬间,水中竟然传来龙鸣,洪水猛地朝着下游河道涌去,整个黄河区域竟无一处受灾。
陛下龙颜大悦,厚封刘大夏,随后八月时下旨要求江西布政使重祭庐山山神。
据说山神爱吃山鸡,特意摆了九十九只山鸡。
顾幺儿远远看到,馋得直流口水。
江芸芸不错眼盯着人,在他脑袋都要伸过去时,眼疾手快把人扒拉下来,一本正经说道:“别看了,那是给山神的。”
顾幺儿擦了擦嘴角:“好香啊,是烤鸡。”
江芸芸把人拉走:“别想着偷吃,不然我真揍你哦。”
顾幺儿摸着肚子直叹气。
“等入了秋我就打算离开了,直接去往京城。”回到书院,江芸芸漫不经心地说道。
顾幺儿惊讶:“这么早吗?我还以为你打算过完年再走呢。”
“不了。”江芸芸背着手,一脸深沉,“老是考第一,给他们留一条活路。”
顾幺儿大笑着:“可你是要考状元的啊,他们可没有活路。”
“哎哎,又开始了吗。”娄素抱着女院的试卷经过,皱着脸,“顾幺儿,在你眼里江其归不会是天下第一吧。”
顾幺儿振声:“当然!”
“不和你这个马屁精说话了。”娄素摇了摇脑袋,“上个月的两榜单,我们进了十个人,我要去问山长讨点奖励来。”
江芸芸笑眯眯说道:“要的呢。”
顾幺儿背着小手,溜溜达达去食堂找吃的去了。
江芸芸独自一人站在白鹿洞书院的台阶上,看着学院里热闹繁荣的景象,突然弯了弯眼睛。
——真是快乐的学院时光啊。
——读书不觉已春深,阶前梧叶已秋声。
她,江芸芸,四年读书时光啊,长风破浪,沧海就在眼前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
这次离开学院, 江芸芸有礼貌的和各位师长打了个招呼。
袁端早有预留,看着她点头微笑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你这只小精卫迟早会成为展翅的大鹏的, 去吧, 好好考试。”
闻实道有些遗憾他这么早就离开:“年底的大考不再看看嘛, 才储这几月进步很快, 学得也很勤勉,说是想要和你比划一下的, 院里都悄悄开了赌局了。”
大明不亏是盛产神童啊, 章才储经过几个月的系统学习,对于考试逐渐开始得心应手,一直稳定在前十, 好几次考试都爬到第二的位置。
江芸芸一本正经回绝着:“赌博不好。”
各门的学长们对江芸芸的离开也都颇为依依不舍。
多好的学生啊, 不仅人聪明, 读书积极, 上课还会帮忙维持秩序, 课下友爱同学, 一点毛病也挑不出来。
“等你考出好名次,回头我也能和人说, 我也是教过小解元的人了。”教授诗经的张学长摸着胡子得意洋洋说道。
江芸芸要走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学校。
有人惋惜,也有人开心。
“你真的要走啊?”娄素急匆匆跑过来,“不是明年才考试嘛, 年后走不是也来得及吗。”
江芸芸正清点着自己的书籍,在这里一年多, 御书阁的书她都看了一遍, 觉得很不错的书籍都抄了一本, 一年多的时间,累计起来竟然数量不少。
来时两手空空,走的时候倒是要装一箱的书离开。
“现在走哦。”顾幺儿也去告别了,然后捧着一大堆东西回来,乖乖坐在门口,自己掏出皱巴巴的小布条打包着,打算把所有吃的都带走。
他去的是厨房,是门房,是花园,是平日里晃荡时遇到的人。
那些人都依依不舍,但还是真心祝福这个正义的小孩未来可以平安快乐,顺便还塞了不少吃的给他,生怕他饿着。
“现在回去,赶在京城落雪前安置好,明年一开春就能好好读书了。”江芸芸说,“你在学校里好好读书。”
娄素没说话了,扑通一声直接坐在顾幺儿身边,托着下巴看着外面倒影下的层层树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