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讨论了一番怎么把这篇小说塞进杂志里,露西原本想提议将其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但塞缪尔夫人立刻否定了这个提议,她认为短篇小说应保持其完整性,一次性呈现给读者,以维护其紧凑的行文节奏,尤其是考虑到他们是月刊,更应注重每一期的阅读体验。
“所以,我们接下来还得选择下个月的稿件,”塞缪尔夫人头疼道,“来填补这篇小说的空缺。”
有了《命运与抉择》,这个月的杂志销量肯定会再次提升,但想想下个月,原本应该高兴的三人脸上都不禁浮现出一丝忧虑。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未曾见过光明,”男编辑朗诵着这句不知从哪听来的诗句,叹道,“反正我们是找不到第二个《海伦》了,我觉得无论什么小说,都没有那种……让人又爱又恨的感受。”@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因为他们根本写不出那么让人讨厌的反派人物!”露西没好声气地宣布道,“假千金已经从‘我最讨厌的角色’榜首掉下来了,现在荣登第一的是——这篇小说里的妹妹!”
即便有着差不多的真假千金情节,但艾琳娜就是能让那些读者的上蹿下跳,而其他作者,限于社会的要求,很难设计出让人恨得牙痒痒的反派,属于是即便干了坏事,看起来也十分体面的类型。
这并不稀奇,因为他们的反派角色象征着邪恶和堕落,作者们用他们来批判社会道德或者制度缺陷,他们的行为是阶级或者说职业所决定的,是可以预测的。与其说是反派,倒不如说是一个压迫和推动主角的工具人,并没有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冲突之类的,和读者像是隔了一层一样,无法让读者们与主角感同身受。
而艾琳娜书中的反派……只能说,带读者见证了人类的多样性。
“我从没想过,世界上有那么卑劣、让人恶心的人物角色,”露西感叹道,她这辈子都不会想着去抢自己的姐夫,哪怕知道姐夫未来会成为一位内阁成员,她所想的也只是——太好了,以后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我也是有后台的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所以,她从没想过,反派人物会抢走姐夫,正因为她没有预测到这种行为,所以当它发生的时候,那种对大脑的冲击,才如此地惊人,诚实地说,看到这个情节,她的大脑直接宕机了那么几秒,那些熟悉的文字仿佛突然长出了胳膊腿,变成了她不敢认的样子。
当她的大脑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一股难以遏制的怒火瞬间涌上心头,毫不夸张地说,那一刻,如果那位妹妹真的站在她面前,她或许真的会摒弃一切淑女风范,冲动地想要给她一个教训!
艾琳娜再次犯了个经验主义错误,将自己的体验套用在现在的读者头上,低估了这种角色在读者心中激起的惊涛骇浪。由于她的遍览群书,这样的反派对她来说已经并不稀奇了,毕竟,网文市场有的是挖心掏肾的角色,她已经忘了当她第一次看到“夫人已经挂在城墙上三天了。”“那她认错了吗?”“没有,第一天就死了。”的虐心感受,太多了,她的承受阈值已经被抬得老高了。
但放在现在,在绝大多数反派都很体面的现在,这种角色简直是一股泥石流,毫无预兆地冲垮了读者的心理防线,将他们的情绪冲击得支离破碎。
“她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露西不解地嘟囔道,“难道她身边有这样的人存在,给她带来了大量的灵感?那她也太可怜了。”
“她的地址写的是索霍广场,”男编辑提醒道,“那里的租金可不便宜。”
“已经校对好了,”塞缪尔夫人打断道,“将这份手稿交给印刷厂吧,他们已经等待很久了。”
很快,圈内的出版社、作者们都收到了《女士月刊》下一期,会有《海伦》作者的短篇新作的消息,一些女性杂志当即决定将策划好的特别栏目放到下个月,避免受到《女士月刊》的冲击。
“真的吗?”野人俱乐部,威尔斯诧异地对告诉他这个消息的经纪人朋友,“我是说……这听起来太奇怪了吧。”
“确实,”他的朋友也有些怀疑,“我听说,《女士杂志》和《女士集会》原本要在这个月推出联合版,但因为……那篇短篇故事,它们紧急宣布推迟该项计划。”
在《女士月刊》因为那篇承接海伦的故事表现不佳的时候,其他女性杂志当即决定趁它病要它命,不仅策划了特别栏目来吸引读者,还合作推出联合刊物,一整个趁火打劫。
但收到新短篇故事的消息,这些精心筹备的特别栏目与联合版计划不得不仓促调整至下个月发布,还好它们的出版周期不尽相同,改稿时间还比较宽裕,饶是如此,这些可怜的编辑们不得不疯狂加班,还好除了财大气粗的《女士月刊》,很多编辑都在家坐班,省去了通勤的时间。
俱乐部里的成员们除了作家、出版商、文学经纪人,自然有不少编辑会在此寻找好的作品,其中也包括女性杂志编辑,当其他人看到那些编辑们这段时间仿佛在俱乐部里一起消失了一样,便猜测应该出了什么大事。
“一篇短篇小说而已……”威尔斯半信半疑道,“居然有那么大的威力吗?”
“听说《女士月刊》的编辑们对这篇故事赞不绝口,”经纪人朋友摸摸下巴上的胡须道,“《海伦》连载的时候,它的销量比其他女性杂志加起来还高,如果短篇故事有《海伦》的质量,下一期刊登出来,一定会挤压其他女性杂志的生存空间,毕竟一本杂志并不便宜。还好只是短篇,避让一期也没有关系。”长篇的话就只能躺着挨打了。
听着听着,威尔斯已经心生向往,“要是我能有这样的威力……一个尚未刊登短篇故事,就能让其他同行杂志迎风而逃……那该是多么风光的事情。”
“别做梦了,”朋友毫不犹豫地浇灭了他的幻想,“这种情况只可能发生在女性杂志这个相对小众、且竞争激烈的领域里。《卡塞尔杂志》那种综合性的刊物,市场广阔,种类繁多,可不会因为一两篇佳作就引发如此大的动荡。”
“确实,”威尔斯感叹道,“这都能成为圈内流传的一段佳话了。如果这位作者加入我们俱乐部,恐怕所有人都会叫她‘清理者’了。”指的是她一来,就能把同行的杂志版面清理得一干二净。
“太难听了,像是在打扫清洁,”朋友连连摇头,“还不如叫……销量女巫呢。”
“你这名字取得也不见得比我好多少啊。”威尔斯哭笑不得地反驳道。
第157章 可怕的吸血鬼小说
“说起来, ”威尔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询问道,“之前听说众多出版商想要出版《海伦》的单行本, 怎么好像没有听闻这件事的进度?”
经纪人朋友的消息足够灵敏, 因此他很快回忆道,“因为它的作者女士前段日子太过繁忙,所以将所有邀请都推迟了。”
“真羡慕啊,”威尔斯再次酸溜溜地道, “赚钱都嫌忙。”
“而且,”经纪人朋友小声说道,“我也递交了自己的名片。”
在众多出版商的邀约之下,一个初出茅庐的作者女士,如果想要寻找一份最好的出版合约,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在那些条条框框之下, 说不定隐藏着大大小小的坑, 即便有律师把关, 若是对出版行业并不知悉,都有可能掉进坑里。
“我猜想, 她或许会倾向于继续与《女士月刊》合作吧?”威尔斯推测道,“毕竟, 她们之间已经有了深厚的合作基础。”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那可说不定, ”经纪人轻轻摇头,透露了些许内幕, “有几份合同的条件相当诱人, 特别是来自缪斯神庙书店的詹姆斯先生,他提出的条款, 简直超乎想象,让人难以抗拒。”
威尔斯对那位财力雄厚的詹姆斯先生早有耳闻,他长久以来怀揣着出版个人传记的梦想,但众所周知,除非名望显赫,否则传记类书籍往往难以在市场上激起波澜,这让众多出版商望而却步。
然而,詹姆斯并未因此放弃,他转而选择了一条非传统的道路——亲自涉足出版业。得益于他掌舵的卢恩顿最大书店,资源丰富,转型之路虽非坦途,却也并非遥不可及。
事实上,在《海伦》之前,詹姆斯已成功推出了两部小说,尽管销量未能掀起巨大波澜,却足以让他逐步打通起出版领域的关节,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小型出版商,如果他能拿下《海伦》的出版权,肯定能在这一行业站稳脚跟。
“没时间啊,根本没时间,”艾琳娜看着编辑部的回信,里面满是赞扬之词,并提醒她不要忘了《海伦》的出版事宜“许多读者都想要一本小说珍藏”。
“能不能指定一位代言人帮我去谈这种事情呢?”毕竟,和出版商会晤,肯定会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万一让家里人知道,那就完蛋了。
先不提作品被家里人看到会多么尴尬,只说她的父亲坎贝尔先生,一位标准的贵族子弟,认为女性应以家庭为重,写作会损害女孩子的声誉,因此,让他知道这件事的话,肯定会极力反对。
不敢想他发现自己的女儿和儿子开了家音乐厅会是什么样的反应,反正艾琳娜已经打算好了,如果哪天暴露了,就说是爱德华逼她的。
爱德华:有你这个妹妹真是我的福气。@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艾琳娜想了想,大手一挥,给伯克利公爵——克莱尔夫人,写了封信。没办法,知道她的马甲的就俱乐部的那批同类。在她心目中,伯克利相当于许愿机+天使投资人了,她相信区区一件小事,肯定难不倒对方。
“或许,我们可以在三卷本……”艾琳娜估摸了一下《海伦》的字数,确定满足三卷本的要求,在信件里出主意道,“中放三张定制卡牌,只有购买书籍的读者才能收集到,考虑到三卷本的价格并不便宜,这一期的卡牌,就设计为五张吧。”
读者完全可以购买两部书籍,看一部,收藏一部,购买两部的话会获得六张卡牌,还能让二手交易市场增加更多货物。
没过多久,当艾琳娜还在冥思苦想情节剧的时候,就收到了伯克利的信件,上面除了应允帮忙谈妥出版事宜,还提到了一件事情:“我听说,火车站的书摊上,正在销售一本名叫‘达库拉‘的黄背书,里面讲述了一个残忍的吸血贵族的故事,似乎颇受欢迎,方便的话,我将会在明天也就是这周四下午拜访你,谈谈这本书的内容。”
艾琳娜注视着这封信件,叹了口气。
尽管她已经利用爱情故事来弱化吸血鬼吓人的一面,但这一题材本身所蕴含的哥特式恐怖氛围,是难以完全抹去的。因此,类似的哥特风格小说应运而生,她早有心理准备,只是没曾料到其出现得如此迅速。
周四下午,克莱尔夫人带着一本精心包装的书籍上门拜访,她们来到书房,克莱尔夫人便将这本完全看不出黄色封面的书籍放在桌上,递给艾琳娜,“我猜你应该难以买到这本书,所以我带给你看看。”
这是一部难得一见的书信体小说,在上个世纪,这种小说十分流行,甚至在口口小说中都成为了潮流,但很快,作家们开始用粗野的讽刺作品,来嘲笑这种形式,进入这个世纪后,书信体小说虽未完全消逝,但已变得稀少而珍贵,多见于哥特、推理及抒情类作品之中。
这本小说是典型的哥特式作品,里面充斥着书信、日记、剪报、各种笔记的内容,其中没有一个固定的主角,讲述着一位律师先生借宿在吸血贵族的城堡,他无意间窥见了吸血贵族们的集会——一场伪装成放荡不羁、奢华靡丽的舞会,实则却是狂魔乱舞的恐怖盛宴。
律师先生被发现之后,吸血贵族将他丢给了几位美貌的女吸血鬼,便离开了城堡,去寻找新的眷属,而在此期间,他爱上了一位女士,但没想到,律师先生逃离了城堡,并警告这位女士,揭穿了吸血贵族的身份,引来了追捕吸血鬼的赏金猎人,于是,在一番情感纠葛之后,这位女士亲手杀死了吸血贵族,赏金猎人则前往律师所说的城堡,将几位女吸血鬼杀死。
至于集会上的其他吸血贵族,则不得而知。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家参与集会的吸血贵族,用的正是《海伦》里莱茵吸血贵族的名字。
“版权费给了吗!”艾琳娜在心里吐槽道。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和《海伦》相比,这篇小说用的完全是男性视角,其文字刻画的哥特式恐怖氛围相当到位,让人不寒而栗,而其中掺合的口口描写,也占据了很多内容……这或许正是伯克利对其格外重视的原因所在。
“你怎么看?”伯克利托腮道,“我最为担心的,是这部小说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
“我觉得还好,”这篇故事里的吸血鬼也是一个可怜的恋爱脑,众所周知,当一个角色成为恋爱脑,就没有什么需要害怕的,她唯一需要担心的是,“真正值得警惕的是,若其他作者跟风而起,刻意放大吸血鬼的残忍与嗜血本性,忽略其贵族气质与复杂人性,将其彻底塑造成一个令人畏惧的怪物……那对我们才有负面的影响。”
“是啊,”伯克利也在担心这一点,光从这本小说来看,里面的吸血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派角色,但它透露出的嗜血很容易吸引那些创作一便士文学的作者,一旦他们借此发挥,吸血鬼的形象便可能彻底扭曲,再想洗白,恐怕更加困难。
“再看看吧,”艾琳娜愁眉不展,“我要是能去什么文学俱乐部,听听那些作者们的想法就好了。”
从前她有读者寄来的信件,对于读者的反馈比较及时,但是她可收不了其他作者的信件,这个时候就显得格外闭目塞听,没办法第一时间看到读者对吸血贵族的反应。
“也不是不行,”在伯克利眼里,什么都是可以解决的,“不管是《海伦》的作者,《鸦羽之宅》的创作者,抑或是……都完全可以进入文学俱乐部。”
艾琳娜怀疑他的“抑或是”指的是自己写口口小说的马甲,但她没有证据。
“但是如果我的家人知道……”她苦恼道,“尤其是我的父亲,文学俱乐部恐怕也会有一些兼职戏剧剧本创作的作家吧,被发现的可能性太大了。”
“你不是有变形徽章吗?”伯克利适时地提醒她,“而且,你肯定积攒了很多黑卡蒂女神的眷顾。”
“就算有变形徽章,也没法天天往外跑啊,”艾琳娜一时间想念起当初在外租房的生活,家里虽温暖,却也多了许多束缚。她要是想一个人往外跑,肯定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伯克利后仰靠着座椅靠背,流露出不符合身上装束的从容大气,“不是还有我吗?什么时候你想出门,直接叫我来就行。”
艾琳娜要的就是这句话,她连忙上前疯狂夸夸,给足了伯克利的情绪价值,便提出要求,“择日不如撞日,趁现在有时间,要不我们现在就去?”
由于艾琳娜要接近那些写一便士文学的作者——基本都是男性,于是,她便准备变成艾伦的形象,认领写恐怖小说《鸦羽之宅》的男作者艾伦身份。
“你想去哪个俱乐部?”伯克利询问道,“卢恩顿可是有不少文学俱乐部呢。”
“结构松散一点的,”艾琳娜一边想一边说,“不要求天天到会的,最好写哥特式作品的作者比较多一点。”
“加里克俱乐部,有比较多的戏剧界人士,也欢迎作家和艺术家,有一定的入会程序,”伯克利思考道,“野人俱乐部,包括作家、记者、出版商……这个俱乐部非常包容,容易接受新会员,约翰逊俱乐部更加学术性,偶尔会有哥特文学的讨论。”
艾琳娜立马拍板道,“戏剧界人士太多就算了,就那个,野人俱乐部吧。”
第158章 加入俱乐部
俱乐部来了个年轻人。
这是威尔斯刚听说的, 他在俱乐部的客厅奇怪地问自己的朋友,“上次我来的时候,还没有风声呢。”
虽然野人俱乐部的入会程序相对于其他俱乐部来说很简单, 但也需要申请人拥有艺术、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的背景, 由两名成员提名和推荐,获得推荐后,申请人还需要参加一两次俱乐部的活动和聚会,让成员们进一步了解这位新成员。
一般来说, 推荐人都会先在俱乐部告诉其他成员,让大家对新成员有一个初始的好印象,威尔斯自认为是俱乐部的积极分子,可是就连他都不知道会有新成员到来,让他顿时好奇起来,“这位新成员是谁呀?”
“唔,说起来你可不要太惊讶, ”威尔斯的朋友迟疑道, “据说是写《鸦羽之宅》的艾伦先生, 据说那部改编的音乐剧——就是我们一起去看的那部——也有他的指导。”
威尔斯肃然起敬,“原来是他啊。”不由得恨恨地道, “他可是吓得我好惨!”
他现在回想起自己坐在那逼仄的凳子上,听到那可怕的拍手声, 转头便看到一张惨白面孔的场景, 新仇旧恨交织,他将手指掰得咔咔作响, 夸张地咬牙切齿道, “他人在哪呢?我倒想和他好好交流一番。”
“他还没来呢,”朋友也想起那天晚上的兵荒马乱, 不觉有些好笑道,“怕是等他来了,会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是的,当初《鸦羽之宅》音乐剧上演的时候,俱乐部里可是有一大半的成员们好奇地去观看,如此说来,要论这位新成员的“仇人”,恐怕威尔斯都排不上号呢。
“怎么现在才将这位作者先生邀请过来,”威尔斯顿时似是而非地埋怨道,“以这位先生的名气,早该加入我们俱乐部了。”
朋友瞥了他一眼,笑而不语,而后转移话题道,“我还听说,委员会那边似乎想要这位新成员开一场讲座,关于哥特文学和戏剧方面。”
在野人俱乐部,如同其他众多文学社团一般,内设多个专项委员会,负责策划与执行各类活动,从主席到秘书、财务官,各司其职,共同维系着俱乐部的运作。而举办讲座,正是委员会的职责之一。
威尔斯闻言,嘴角微微一撇,略带酸意地说,“啊?一来就能讲座吗?我都没开过几次呢。”
他在加入俱乐部两年后,才有机会开过一次讲座,公开分享自己创作“银叉文学”的经验和心得。那是在每个月一次的午餐会上,可以说,虽然俱乐部的结构松散,每周都有活动,但每月一次的“午餐会”,将邀请所有俱乐部成员,而绝大多数成员——只要能抽出时间的——都会尽量到达。
在“午餐会”上演讲一次,足够他吹嘘一整年,但这位新成员,居然刚进俱乐部就获得了这一殊荣!威尔斯怎么能不酸呢!他感觉自己吃进去一大口柠檬,浑身冒酸气。
“你没看最新一期的《斯特兰德报》吗?”朋友诧异地道,好心地起身去拿报纸,递给威尔斯,手指指向上面刊登其上的一篇文章,“你看,这篇专栏的作者。”
这是一篇关于“瘦长鬼影”的文章,讲述一个孩子在外玩耍时,其他孩子都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其中营造的幽深气氛,仿佛什么坏事即将发生。突然,不知从哪里来的浓雾笼罩过来——对生活在卢恩顿的威尔斯来说,这让他的代入感更真实了,他紧张地看着浓雾之中,慢慢出现一个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