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廉写信给他抱怨名声的时候,她就有了这样的想法,不过主要还是因为最近《怀特的故事》让吸血鬼名气太盛, 来个亡灵的故事分摊一下观众们的注意力,也是一件好事。
提到“亡灵与人的爱情故事”,艾琳娜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便是“聂小倩”。自从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创作了这个经典传奇, 历经几个世纪,依旧拥有许多改编文学和电影, 《倩女幽魂》这部电影更是让它成为了不朽的经典。
在这个时代,关于亡灵的故事大多是以恐怖、疯狂、罪恶为主题, 与哥特文学那种阴郁、神秘的基调不谋而合。艾琳娜的《鸦羽之宅》和恐怖屋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人们对亡灵的这种负面印象。
即便在哥特文学的世界里,亡灵与人的爱情故事也少之又少, 似乎没有专门的作品去歌颂那种跨越生死的感情。
这与其历史背景不同, 人们普遍认为死亡之后的灵魂将会去往另一个世界, 人与死者之间的界限是明确的,而留在人世间的亡灵通常是邪恶的存在, 与这些邪恶存在的爱情,当然非常危险, 即便有和亡灵的爱情,也很少以浪漫的方式存在,更多与罪恶和惩罚联系在一起。
就像《呼啸山庄》中的男主角,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里, 他仿佛感受到了死去爱人的召唤,最终放弃了自己深埋的复仇计划。这种爱情虽然充满执念,但大多带有强烈的毁灭性,与其他温情浪漫的爱情故事大相径庭。
同时,19世纪的社会阶级制度严格分明, 爱情和婚姻往往被视为一种社会责任,而不是个人情感的自由选择。任何与超自然力量相关的爱情都容易被视为对社会秩序的挑战,不符合当时人们对于家庭、婚姻以及社会关系的期望。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鬼恋”就完全没有市场,这时候流行着哥特文学和浪漫主义的爱情故事,如果能将《聂小倩》进行本土化的改编,加上一些飘来飘去的魔术效果,应该能像《怀特的故事》一样,吸引大量观众。
“你是说,《怀特的故事》第二部?”好不容易空闲下来的弗朗西斯饶有兴致地询问道,“我听说这部戏剧将你父亲的《王子复仇记》都拽了下来,还有同行雇佣帮派成员来打你们演员,真的假的?”
弗朗西斯和亚瑟在完成大歌剧的创作之后,便如同两个废物一样,天天瘫在坎贝尔家里,因为弗兰西还在打仗,这次是和另一个国家开战,他们一时半会儿也没想回去。
等他们闲够了,才拿起报纸,查看起最近流行的戏剧风格,这一看差点没让他们惊呆,没想到他们看着长大的欢乐之家,到现在居然能拳打考文特花园剧院,脚踢德鲁里巷皇家剧院,简直战斗力爆棚。
现在他们连剧院都买得起了!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同行竞争嘛,”艾琳娜不在意地道,“爱德华已经请了几位保镖,想来这种事情应该不会再发生了。”
确实,尽管那则被吓疯的新闻影响了恐怖屋的游客,但是也让那些同行们见识到了欢乐之家的邪门之处,业内如今流传着“欢乐之家的演员们全都去恐怖屋进修过,对如何吓人拥有丰富的经验”,加上三人出战,三人全疯的战绩,一时间,在剧院们暗流涌动的时候,欢乐之家竟平静得无事发生。
加上那几位身高近两米的健壮保镖,光看外形都十分惊人,更没有人敢打演员们的主意了。
尽管弗朗西斯和亚瑟是出色的作曲家和剧作家,在歌剧这一行算是行业翘楚,但他们对情节剧并没有什么偏见,还特地偷偷向爱德华要票去看,不信邪的弗朗西斯被其中的大暴雨浇了一身,不得不在音乐厅更换衣服才灰溜溜回家。
亚瑟十分丢脸地表示,“整个音乐厅的观众都穿上了雨衣,就他没穿。”那些观众看他们就像看傻子一样,想不到这部戏剧已经表演近两个月了还有不听劝的人。
还好五月已经变热,不然弗朗西斯可能都要感冒了。
在看完这部戏剧之后,弗朗西斯感叹自己居然没有参与进来,错过了那么有意思的戏剧,因此在听到艾琳娜的新计划之后,他便迫不及待地打听了起来。
“这是一个亡灵和人的爱情故事,”艾琳娜简单地改编了一下这个故事,“一位死于非命的贵族小姐,灵魂被困在一个废弃的……修道院里,被一个叫‘姥姥’的亡灵掌控着她的遗骸,能够命令她引诱一些男士,让姥姥夺取那些男士的性命,而男主角是一名……年轻的学者,没有受到她的引诱,以为她是真人,并提出要帮助她,直到一位好心教士听到了他的遭遇。”
说到这里,弗朗西斯插话道,“这位教士该不会是怀特的丈夫吧?”他振振有词地道,“怀特故事结尾的时候,她的丈夫不是成为了神职人员吗?”
“唔……这是两个不同的故事啦,”艾琳娜连忙摆手,“他们的性格不一样。”
“好吧,”弗朗西斯失望地道,“我还以为能在这部新戏剧里看到怀特的后续呢。”
艾琳娜继续描述这个故事:“这位教士知道废弃的修道院中潜藏着许多亡灵,于是警告男主角不要再进入那里。然而,男主角并不相信教士的话,再次遇见女主并提出要帮助她。女主被他的真诚所感动,当‘姥姥’再次出现时,她选择将男主藏了起来。两人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她的声音渐渐沉了下去:“最终,为了让女主脱离姥姥的控制,男主恳请教士的帮助,这位教士与‘姥姥’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终于将其驱逐出人世。女主角在故事的最后,希望男主和教士将她的遗骸送回她的家乡安葬,让她能够……呃,安静地离开人世。”
旁边一直默默聆听的亚瑟不禁感叹:“所以,男女主角最后并没有在一起?又是一个悲剧故事。”
“毕竟人和亡灵的爱情故事嘛,肯定会以悲剧结束,”弗朗西斯已经见怪不怪了,转而称赞道,“这真是一个很棒的故事!既有哥特式的神秘感,又有深刻的情感冲突,男主角也和怀特的丈夫非常不一样,纯真又勇敢。老实说,我一直觉得怀特的丈夫太过懦弱了一些。”
“确实,”亚瑟也点头,“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亡灵和人类的爱情故事,女主角和我印象中的亡灵完全不一样,不过考虑到她只是一个被姥姥掌控的贵族小姐,这样的转变似乎也能说得过去,姥姥这个角色倒是符合我对亡灵的固有印象。”
尽管只是一个故事梗概,弗朗西斯已经表示自己很有灵感,想立马回去为这个故事作曲,尽管艾琳娜将它定位为“用魔术效果吸引观众的情节剧”,只需要一些背景音乐,压根用不上弗朗西斯这种级别的作曲家,但他都那么热情了,艾琳娜也不好意思打断他的积极性。
就在弗朗西斯埋头苦干的时候,克莱尔夫人带着邀请函上门了。
坎贝尔夫人正在考虑夏天的计划,听到克莱尔夫人的来意之后,顿时心动了,众所周知,一位贵族来到乡下,势必会举办一场舞会或者宴会,来通知他的好友和邻居自己的到来,更何况克莱尔夫人还说,伯克利公爵很有可能会一起同行。
一位公爵殿下的人脉,自然不是坎贝尔家能够比拟的,坎贝尔夫人已经在心里应下了邀约,不过她还是声称需要和丈夫商讨一番。
“唔,”晚上,坎贝尔先生回家之后,听到这件事不禁沉思道,“克莱尔夫人和伯克利公爵似乎有一些……不好的传闻?”
“克莱尔夫人应该不是那样的人,”坎贝尔夫人摇摇头道,“再说她已经三十多岁了,伯克利公爵才二十呢,况且,他们还是远房亲戚。”
“远房亲戚又怎么了?这种事又不是没发生过,”坎贝尔先生淡然地说,他当了几十年的贵族小少爷,对各种丑闻早已见怪不怪,“不过,你说得也对,如果能与公爵殿下建立一些关系,哪怕只是认识一下,也足以为艾尔和珍妮找到更好的婚姻对象了。”
至于嫁给伯克利公爵,他们还没有胆子做这样的奢望。
“克莱尔夫人和艾尔年龄相差那么大,也能成为那么好的朋友吗?”坎贝尔先生转而问道,“其中该不会有什么阴谋吧?”
或许是看多了一些剧院的故事,坎贝尔先生总有种不合时宜的警惕心。
“她们相处得非常融洽,”坎贝尔夫人实话实说,“再说,我们一家子有什么值得别人算计的呢?”
经过一番思索,坎贝尔先生决定接受克莱尔夫人的邀请。他自己也不打算待到六月底了,眼下的情况已经很明显,欢乐之家还有余力,而《王子复仇记》的观众日渐减少,再呆一个月也无济于事。
至于弗朗西斯和亚瑟,把他们留在家中显然也不妥,加上他们不是无名之辈,因此坎贝尔一家决定在询问克莱尔夫人之后,将他们也一同带上。
“所以,这个夏季,我们去巴斯度假!”决定之后,坎贝尔夫人便在晚餐上宣布道。
第209章 画册完成啦?!
在离开卢恩顿之前, 坎贝尔一家都在匆忙地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们寄信,告诉他们自己的度假计划。
伊丽莎白对这个夏季无法在庄园见到珍妮特和艾琳娜表示惋惜,也很羡慕他们能去巴斯度假, 希望等他们回来,能够为自己带一瓶巴斯的矿泉水。
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要求,从上上个世纪起, 卢恩顿人便坚定不移地相信矿泉水的药用功能,不仅有咖啡馆出售矿泉水作为天然催吐剂, 还声称它能够治疗宿醉,甚至从体内驱除螨虫。
这些传言虽然听来夸张, 却深得民心,尤其是考虑到卢恩顿河与当地地下水系的严重污染问题, 医生们对矿泉水的推崇显得格外合理。相比起可能受污染的水源, 购买外地的矿泉水, 的确是更安全的选择。
矿泉水疗法更是当时的潮流。除了大量饮用矿泉水,水疗还包括用湿床单包裹患者以促使出汗, 以及各种形式的沐浴,前往巴斯的贵族们, 除了享受休闲时光外,许多人恐怕也是冲着这些治疗方法去的。
艾琳娜虽然对所谓的水疗法抱着怀疑的心态,不过区区一瓶矿泉水而已,到时候给丽兹多带几瓶, 就当旅行礼物了。
父亲和爱德华忙于处理工作上遗留的问题,虽然巴斯不算太远,但具体的旅程时间取决于选择的铁路公司。有的火车线路只需要两小时便可抵达,而有的则要耗费四个小时。再加上抵达车站后还需搭乘马车,整个路途很可能占据一个下午的时间。这样一来, 返程回伦敦就显得尤为不便。至于邮寄普通速度的信件,可能需要一两周才能送达。
赶在去巴斯之前,俱乐部的成员们总算将画册都上色好了,装在小箱子里寄了过来。
事不宜迟,艾琳娜立马将房间锁上,整合着这些珍贵的图画,检查过后,又按照自己的审美修改了一遍,将它们寄给了之前合作印纸娃娃的印刷厂。
在此之前,艾琳娜就用“霍利维尔街的艾伦先生”名义,向印刷厂咨询过彩色印刷的问题,印刷厂的主管一时间不知道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一方面,他为这位赫赫有名的“艾伦先生”选择自家印刷厂而感到无比荣幸。毕竟,艾伦先生的书籍销售额惊人,这项合作必定会带来丰厚的利润,另一方面,作为“正经”的印刷厂,想一想那些露骨的图画,他们也觉得有些羞耻,毕竟,彩色印刷可不像现代那样,电脑点一点就能刷刷刷打印出来,他们可是手工版画。
这意味着,每一根线条,他们都需要照着图画刻在木板、石板或者铜板上。
当然,艾伦先生的朋友伊泽尔也不是直接选定了他们印刷厂,而是寄来了其中一张十分露骨的黑白图画,让他们先印出来看看效果。
这张图就是在《异世界》刊登的吸血鬼夹心饼干插图,雕刻木板的师傅刻完之后的一周都没敢出现在印刷厂里,用他的话说,就是自己的老脸都丢尽了。
不过,伊泽尔先生寄来了一笔丰厚的奖金,并表示对印刷效果非常满意,愿意签订合同。这位师傅的“老脸”也随之恢复了。
他振振有词地道,“和钱比起来,我的脸面不值一提!”
当然,伊泽尔并没有亲自现身签订合同,而是委托了一位代理人,印刷厂主管也庆幸自己不必和伊泽尔先生见面,不然他真的很难想象该怎么面对对方。
在合同签完之后好一段时间,伊泽尔先生都没有任何动静,直到今天,他终于收到了……呃,一个小箱子和一把钥匙。
值得一提的是,箱子和钥匙是分开寄来的,可见这位伊泽尔先生对其保密的重视程度。
主管怀着忐忑的心情,用那把钥匙打开了箱子,取出其中的图册,只略微翻了一翻,便意识到伊泽尔先生在尽力让绘画风格更加适合印刷,一张图的颜色简化到三四种,线条清晰均匀,大部分图画都没有什么细节,大大节省了他们的印刷精力。
即便做出了这些的配合,但整本画册拿到手也沉甸甸的,加上一些……少量让人面红耳赤的图画,细节十分丰富,需要额外地去刻画,因此,整体的工时依然相当不容乐观。
“伊泽尔先生真是……太大胆了,”看到那些图画,尤其是一些隐私的部位刻画得格外精细,主管脸色通红,曾经为了这项合作,他特地去买了一本《异世界》的原稿,文字的描述已经足够露骨,但图画的冲击更是让人晕眩。
“那张吸血鬼的图画简直是给孩子看的,”主管深吸一口气,将画册合起来,尽管如此,他的眼前还浮现着那张……成结的图——从医学的角度上看,它看起来更像一张体内的剖面图,但不知道为什么,配上旋转的曲线、其中的粘液和旁边“咕叽咕叽”的音效词,他的整个身体都燥热起来,热血朝下涌去。
几分钟后,他平静地将这些图画分好种类,努力不去看图画本身的内容,饶是如此,他还是几度呼吸急促,才勉强完成这项工作。
要不是印刷时间紧迫,他真想细细地欣赏伊泽尔先生的杰作。
“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就专心来印刷《异世界》的画册吧,”收到原稿之后的主管召集了雕版匠人们,将手中的画稿分派给他们,特地将一些精细的图画留给了技艺精湛的老师傅,并警告道,“在印刷工作完成之前,我不希望有任何图画外流。”
师傅们自然明白保密的重要性,纷纷应是,就这样,印刷厂仿佛从沉睡中被唤醒,紧张有序地动了起来。
不过,伊泽尔先生的画册交付印刷厂始终难以完全保密,别的不说,在得知画册将使用“彩色印刷”之后,绅士知识分子俱乐部的内刊记者们,便已经分外留意卢恩顿有能力“彩印”的印刷厂。
在卢恩顿,拥有大量的印刷厂,甚至有的买了几台印刷机就能私自印刷,简直数不胜数。但能够彩色印刷的印刷厂就少得多了,不仅需要专业的印刷设备,还需要大量的雕版匠人和上色女工。
放眼整个卢恩顿,能够彩印的印刷厂也就几十家左右。
而且,这些印刷厂的位置都相对集中。大多位于卢恩顿河沿岸的舰队街,这条街道衔接着卢恩顿城的主干道斯特兰德街,这里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报业机构和杂志社,是卢恩顿最著名的印刷业中心。
《女士月刊》和它的印刷厂自然也在这条街上。
所以,记者们只要收买那些大印刷厂的看门人,询问一番它们的忙碌情况,再去询问和调查它们为了什么而忙碌,就能基本猜到《异世界》画册交给了哪个印刷厂。
这样似乎太过劳心劳力,且很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但是诸多俱乐部上千人都在留言簿里关注着这个问题,在看到书里的那张插图之后,读者们非常想知道画册的进度,可见,哪个俱乐部能第一时间拿到这个消息,就能证明该俱乐部的实力,对它们来说,这种名气上的较量也十分重要。
“我甚至想请一位私人侦探了,”欧文的记者小伙伴向他倾诉道,“眼看夏天快到了,我真不想在卢恩顿继续调查下去。”
“那些侦探估计也不想,”欧文提醒道,“他们可能比你更有钱。”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小伙伴双手叉腰,得意地道,“你知道‘少年侦探团’吗?”
“哈?”欧文立马问道,“那不是便士小说里的组织吗?”
在连环杀手风靡全城的时候,欧文也曾买过几本《柯南探案》,所以当小伙伴说起这个组织名字的时候,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其实卢恩顿就有一个少年侦探团,”小伙伴指点道,“他们要的钱不多,但是都非常积极,而且他们肯定没钱出去度假,我想这件事的技术含量也不高,不然就委托给他们好了。”
“哇!”欧文惊叹道,“我也想当少年侦探团的成员!”他学着小说里的台词,沉声道,“我叫欧文·史密斯,是一名侦探!”
“……”小伙伴无语了一会儿,才道,“那你夏天在卢恩顿吗?要不委托给你得了?”
欧文连忙摆手,“不了不了,开个玩笑,我夏季要去乡间度假,你还是找那个少年侦探团吧。”
不过,没等小伙伴找什么侦探,俱乐部的留言簿很快就透露出图册的新消息。
“据说伊泽尔先生已经完成了画册,印刷厂正在抓紧时间印刷。——匿名者”
小伙伴一看这条留言,立马发出尖锐爆鸣,“是谁!谁抢走了我的头条新闻!”
这条留言下方很快多出了一堆回复,大多在展望几个月后他们拿到这本画册的场面,也有询问画册内容、匿名者身份、印刷厂名字的,不过这位匿名者只丢下一句留言,就再也没有回复过。
靠后的留言已经在质疑这位匿名者所说的到底是真是假,这已经是每个消息出现后的基本流程了。尽管如此,欧文的小伙伴还是着急地去找了少年侦探团,希望他们能查探出更详细的信息。
“如果那个匿名者在说谎,”小伙伴捋起袖子,展示着自己的肌肉,愤愤不平地道,“那我……也没有办法。”
欧文只好安慰道,“唔……还好吧,这看起来不像是假的。”
在留言簿出现之后,时不时就有各式各样的假消息出现,有的说《异世界》断货,接下来两个月都买不到,导致诸多读者在赫尔曼先生的印刷厂外围聚,结果发现是谎言。有的说伊泽尔先生已经绘制不出《异世界》,艾伦先生正在寻找新的画师,引来众多画师的毛遂自荐,欧文第一次发现原来这群读者中间藏龙卧虎,只有自己是个废物。
还有更离谱的谣言,譬如伊泽尔和艾伦的不正当关系,有人怀疑他们是一对同性恋人,理由是伊泽尔先生完全没有任何作品,就被艾伦先生指派为《异世界》的画师。当然,被读者们反驳了好几页,他们拿出那副插图证明,伊泽尔先生的绘制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还有人说艾伦先生其实是名女性,因为他将女性视角的口口小说写得如此生动详细。
“太荒谬了,”每次看到这些谣言,欧文都觉得自己的脑子要长出来了,“如果艾伦先生真的是位女士,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