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饱后又去觅食的刘盈,抠着鼻孔从吵架的帝后二人身旁经过。
蒙毅和萧何等大臣正抱着一大堆文书过来。
他们要与刘邦商议向关中迁民的大事。
刘盈见蒙毅来了,放下抠鼻孔的手,倒退走到蒙毅面前挡路。
蒙毅警觉:“太子,你要做什么?”
刘盈亲切道:“我听闻诸位长辈担忧我的身体,特意来告诉叔伯,我身体很好。”
蒙毅确实关心刘盈身体,但刘盈这么说,他总觉得有诈。
萧何挡在蒙毅面前:“好了,我们已经从陛下那里得知,你只是累着了,又在长身体,需要多睡几日。我们已经不担忧了。”
刘盈神情更加亲切:“口说无凭,叔伯肯定还是担忧我。”
王陵道:“确实担心你。盈儿,你真的无事?”
萧何神情大变:“王丞相!别开口问他!”
王陵疑惑:“啊?为什么?”
刘盈抢在萧何继续开口前道:“我现在就向叔伯证明,我特别健康,特别强壮!”
说罢,他三步并作两步两步,走到还在吵架的父母身边,把他们身边用作装饰的金闪闪大鼎举了起来。
王陵赞叹:“盈儿力气真大……啊?蒙毅?蒙少府,你怎么晕了?!”
刘盈放下鼎,捧腹大笑。
帝后停止了吵架,萧何闭上了双眼。
一些大臣面露疑惑,一些大臣捂眼哀叹。
根据各位大臣不同反应,就能看出大臣们的文化素养和所属阵营了。
嗯,至少老秦人故吏肯定都得给刘盈叹一个。
汉太子刘盈,明明击溃匈奴,阵斩冒顿和某不是淮阴侯的韩信,立下赫赫战功,却在回宫不到一旬,就被皇帝陛下罚关禁闭。
一时间,朝堂人心惶惶,诸侯更是众说纷纭。
莫不是太子声势太大,惹皇帝忌惮了?
正在被关禁闭的刘盈,居然在他被关禁闭的太子宫中,见到了诸侯的使臣。
“啊,支持我?”刘盈眯眼,“你们有什么本事支持我这个战功赫赫的太子?”
来者丝毫不惧:“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太子英明神武,又在彭城居住过,当是明白此话含义。”
刘盈知道,那人想说项楚兴盛背后有“楚三户”的鼎力支持,所以他了然一笑:“嗯,明白,含义就是楚三户全是废物,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还往自己脸上贴金,也不怕脸烂掉。”
来者:“……”
偷听的刘邦和吕雉:“……”
第129章 大秦遗留烂摊子
刘盈的宫里进入了诸侯王的使者, 帝后二人自然是知道的。
帝后故意吓唬刘盈,想看看刘盈会有什么反应。
如果刘盈露出惊慌失措,不敢置信的反应,帝后二人一定会时隔多年, 再度一次甜蜜的新婚生活。
显然, 刘盈是不可能让父母心情舒适, 关系和睦的。
他骂完眼前的使者, 就拍案大骂父母无用。
怎么诸侯王的使者能入太子宫了?谁引荐的?谁给的令牌?
现在诸侯王的使者都能进入太子宫了, 岂不是下一步逼宫的逆贼都能直接在朝堂上殴帝三拳, 大喊“朕朕朕, 狗脚朕”了?
我们大汉才刚立国啊, 竟然已经沦落到了亡国的地步,阿父阿母是怎样的废物啊。
刘盈痛心疾首。
我刚去北疆把匈奴赶出去, 阿父阿母却把家都丢了。我辛辛苦苦补房顶,阿父阿母让人把门窗都拆了。大汉破破烂烂, 太子缝缝补补, 我真的太悲壮了!
啊?悲壮?引这个诸侯王使者面见太子的张不疑傻眼。
这人只是递了个令牌,请求和太子见面, 不是太子自己召见他的吗?
怎么听太子这话, 好像是这人大摇大摆无诏入宫,把堂堂兵仙淮阴侯亲自训练的宫中侍卫当做无物似的。
刘盈也想起侍卫是阿兄训练的, 于是把阿兄也骂了进去。
什么兵仙啊,连个侍卫都训练不好, 诸侯王的刺客都混进来了!
使者的眼珠子都快瞪出眼眶, 连之前刘盈侮辱楚之三家的气都被吓消了。
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使者,虽然因为家世倨傲了一点,那也是规规矩矩按照拜见太子的流程递牌子来拜见太子的, 我不是刺客啊!!!
刘邦和吕雉偷听的时候,韩信也被刘肥拉来,不情不愿地被迫偷听。
他堂堂淮阴侯,为何要做蹲墙角偷听的事?!太丢脸了!!
但大汉的皇帝、皇后和齐王都在蹲墙角,你就说区区一个淮阴侯合不合群吧。
淮阴侯被迫合群。
听到弟弟侮辱自己练兵的本事,韩信差点冲出去,被刘邦和刘肥按住。
吕雉瞥了韩信一眼,韩信委委屈屈地双手捂住嘴。
刘邦和吕雉虽然生气,但也很好奇,刘盈能闹出什么有趣的事。
因秦的仇恨值太高,大汉朝堂那些前秦臣,都会特意避讳这一层身份,免得六国那群揭竿而起的同僚情绪上头。
自刘盈给蒙毅炫耀力气后,大汉朝堂还是第一次秦臣抱团集结,纷纷上书。
包括张良、李左车这样的六国旧士在内的同僚,都对这群前秦臣表示了同情和理解,第一次摒弃了旧恨,全力支持抱团的秦臣的控诉。
陛下,皇后,快管管太子吧!太子绝对知道秦武王扛鼎而亡的典故,他就是故意的啊!
秦武王扛鼎也不是故意炫耀力气大,而是以扛“鼎”来完成“秦能取周代之”的政治宣传。
谁知道,他一个手滑,差点把秦国送入衰落深渊。
幸亏赵武灵王是个好心人,送了个从未学习过如何为王的懦弱质子回秦国,强兵压迫秦国立那无能质子为王,秦国才保住了战国七雄的地位。
刘盈也明白手滑的结果,也自恃力气大,认为自己不会手滑。但万一呢!
秦武王之前举过比鼎还重的东西,不也失手了?假如刘盈手滑了怎么办?!
何况刘盈扛鼎的理由比秦武王荒唐多了。秦武王有很正经的政治目的,刘盈就是为了和蒙毅开玩笑!!
秦臣真的是受不了了。
连还在长城扫尾的蒙恬得知此事,都送来了劝说的书信。
太子样样都好,就是太爱冒险。陛下,求你管一管啊!!
刘邦当皇帝前陪着刘盈读书,当皇帝后让陆贾、郦食其、张苍等人为他读了许多书,虽然当时没反应过来,见老秦人一个接一个的捧胸口,他也记起了“扛鼎”的典故。
这孽子,还是一如既往的气人。
刘盈不在京城时,京城颇为无趣。
除了看臣子斗殴,刘邦这皇帝当得确实有点无聊。
当坏皇帝不无聊,想当一个好皇帝,天天烦恼不完的政务,真是太无聊了。
刘盈一回来,朝堂就变得热闹。那群仿佛带着严肃面具的臣子们鲜活起来,曾经的老兄弟们在自己面前的笑容也变真实了。刘邦很舒坦。
他竟然期待刘盈给他搞事了。
诸侯王的使臣趁着帝后巡视正在建造的长安城,私下来拜见太子刘盈,起因是刘邦刚准备执行,正在朝中争吵的政策——“实关中”。
“实关中”的政策,要从灭秦的战争说起。
虽然后世常认为项羽才是灭秦的主力,刘邦是个捡漏的,但刘邦入关的时候,关中还是有很多秦兵的。
章邯拉起一支刑徒军队镇压农民起义,不是大秦没有军队,而是在中原生乱时,关中秦地的军队不敢乱动,需要原地镇守。
仔细想想也知道,大秦派一支军队去北疆,再派一支军队去百越,那派出去的都是“能派出去的军队”,中原和关中也是有强兵镇守的。
这支强兵,全以老秦人为主。所以刘邦入关,还是经历了一番苦战,秦地死了不少青壮。
项羽阬杀降卒,王离、章邯手中的长城兵团、骊山刑徒兵团中的老秦人青壮也全部被杀。
可怜的老秦人,秦国统一前要为秦国征战卖命,秦国统一后没得到什么好处,秦灭时就属他们最惨。关中此时真的应了某曹姓诗人在屠徐州几年后路过徐州,饱含同情热泪所吟的那句诗,“千里无鸡鸣”了。
这个时空的关中,比原本汉高祖那个时空稍好一些。
原本的时空,汉高祖再定三秦,与章邯等三位原秦将鏖战,老秦人又死了一大批。
这个时空,至少章邯没有拉着老秦人再送一次死。
不过再定三秦少了章邯这个敌人,关中也只是从十室九空变成了十室七八空。刘邦定都关中,放眼一看,那个荒啊,荒得好像自己是在荒郊野外定都。
那肯定要把人迁入关中啊。
关中土地肥沃,水利设施完善,只要有人,很快就会恢复繁荣。
要迁什么人呢?
这又要说到大秦的另一个政策已经快说腻的政策——“自实其田”。
秦始皇当初为了防止六国旧贵坐大,也迁徙天下巨富入咸阳。
可这件事做得有点糙。
他迁人入的是咸阳,咸阳根本没有那么多地给人住。于是各家就象征性地把“家主”迁来,旁支都在原地待着。
六国王室可能都败落了,王子王孙都在牧羊种田为生,但旁支宗室和卿大夫们仍旧是好好地在自己原本封邑过着好日子。
秦始皇在掐灭六国王室后,或许以为已经没有后患,该施恩六国旧士了,于是下令黔首“自实其田”。
那群原本是宗室或者卿大夫的六国旧贵变成的黔首,自然也要“自实其田”。
好了,这下项梁在关中杀了人,都可以在江东大摇大摆为郡守座上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