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_分节阅读_第410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2-10 18:32:50

  又看向余公仆问:“如果市里安排利华厂的职工去其他食品厂上班,你们能不能接受?”

  余公仆在利华厂干了20年,从最初的花馍师傅,干到如今的革委主任,她当然希望利华厂可以完成重建。

  她瞅瞅彭静云,眨巴眨巴松弛的眼皮,点头说:“只要能给职工开工资,怎么都行!”

  但那几家食品厂的领导可能未必会同意。

  如她所料,这几人果然不乐意。

  利华厂要是连人带设备一起合并过来,大家肯定举双手欢迎。

  可是如今利华厂要啥没啥,哪家工厂能背上这么多的人员包袱?

  滨江第一食品厂被派来开会的人是陈谦,当着领导的面,他只说:“我们厂的用工已经饱和了,突然让我们接收这么多工人,我一时没有准备,还得回去跟朱主任和其他同志商量商量。”

  于之江被调走以后,第一食品厂由朱可海担任一把手了。

  突然接到市里的开会通知,又听说利华厂的职工又来市里扯横幅了,大家心里都有数,会无好会,所以厂里将陈谦派了过来。

  另外四家工厂的情况也差不多,来开会的全是副职,没有一个是能当场拍板的一把手。

  彭静云不给他们搪塞的机会,“那你们现在就回去,将情况跟厂里说清楚,明天上午必须明确告知市里,你们各自能接收多少人。”

  “……”

  所有安排都是当着利华厂的面进行的,彭静云对那些职工代表说:“市里的安排,你们也看到了,先回去等消息吧,市里会尽快给大家答复。”

  职工们相互瞅瞅,觉得这样也行,先等两天,听听市里怎么说。

  于是,企业代表们走了以后,职工们也呼啦啦离开了。

  会议室里只剩下始终没发言的叶满枝、张百能,以及悄咪咪坐在后面的陈特冶。

  “情况你们都看到了吧?”彭静云说,“既然轻工业局已经成立了,那以后利华厂的事情,就交给轻工业局了,你们接手安排吧。”

  张百能:“……”

  轻工业局今天刚成立,领导班子里总共就俩人。

  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连市领导都拿这个厂没办法,他俩能安排啥?

  叶满枝说:“彭主任,如今很少有工厂还有人员空缺,那几家食品厂每家能安排二三十人就是极限了,如果富余人手太多,对这些工厂也是负担。利华厂已然如此了,咱不能把其他厂也拖累了吧?市里能不能想办法帮助利华厂重建?”

  彭静云摇头道:“利华厂的产品,与其他厂的重复性很高,将人手安排到其他厂,可以让其他厂扩大生产规模。既然利华厂已经烧毁了,那就没有必要进行重复建设。”

  叶满枝:“……”

  并不是人员多,就是扩大生产规模了。

  不补充设备的话,那就只会冗员,并不能增产。

  如果这些企业能增加新设备,那另当别论。

  可是哪个企业会为了接收外厂人手,花钱采购新设备啊?

  叶满枝问:“彭主任,如果这些食品厂无法消化这300名职工,市里打算怎么办?”

  “那就看你们轻工业局的安排了。”

  彭静云拿着笔记本起身,在叶满枝的肩膀上拍了拍便离开了。

  望着重新关上的大门,张百能皱眉说:“轻工业局刚成立,连办公经费都没多少,其实没必要接这种烫手山芋。既然市里不打算重建利华厂,那利华厂就是不存在的企业,咱们轻工业局管不着,职工应该由劳动局做安排。”

  叶满枝琢磨一阵后,叹气说:“既然上级把任务交给咱了,那咱就接下来吧。”

  张百能:“……”

  虽说这叶满枝在企业的时候挺能干,但机关经验太少了。

  那利华厂就是个大包袱,真不是能随便接手的!

  *

  之后的几天,另外三名副局长也陆续来新单位报到了。

  人员到齐以后,叶满枝与新班子成员开了一次班子会议,顺便介绍了利华厂的情况。

  不过,大家与张百能的态度一致,都认为不该接这个烫手山芋。

  轻工业局刚成立,正是急需做出成绩的时候,要是被利华厂拖累了,那很可能让大家新官上任就放个哑炮。

  最主要的是,市里明显想要放弃利华厂了,厂子解散以后,产值不再计算到轻工业的总产值里,他们操心利华厂的人员安排,属实是白费功夫。

  刚上任就遇上这样一个麻烦,让叶满枝也有点闹心。

  晚上饭后散步的时候,忍不住跟吴峥嵘说:“我今天去利华厂看过了,心里很难受。”

  “嗯?”

  “他们的厂址在市中心,窝在居民区里,确实不适合在原址上重建了,不怪附近的居民有意见。但是不管怎么样,职工是无辜的,好好的工作就这样没了,有的两口子都在厂里工作,连着半年没收入,家里孩子又多,连好菜好肉都不舍得买,在菜市场捡人家不要的菜叶子。”

  这种情况她只在闹饥荒的那几年遇见过。

  吴峥嵘天天听她分享单位的工作,对很多事心里门儿清,已经能当个编外副局长了。

  闻言便问:“不是有几家食品厂能接收职工吗?”

  “总共能接收140人,剩下一百多人怎么办?”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小公园里没什么人,叶满枝挎着他的臂弯说:“我今天去利华厂的时候,看到好多职工守在那片空地上,有人捡了破房子的旧砖头,往工地上搬运。大家都想重建利华厂呢,市里却准备放弃了。”

  利华厂这种情况,与当初的第一食品厂差不多。

  但第一食品厂烧毁的只是罐头车间,厂里的大部分家底还在,能拿出资金给罐头车间重建。

  食品厂的职工还有希望,而利华厂的职工几乎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的。

  吴峥嵘语气肯定地问:“你想帮他们重建工厂?”

  “当然想了,就是资金的问题不好解决,其实只要不让市里出钱,领导才不管是不是重复建设呢。”

  叶满枝确实想以利华厂为切入点打开局面。

  她是从企业调入机关的,不少人都对她的能力心有疑虑。

  能管好一家企业,不代表她能管好上百家企业。

  她需要尽快做出成绩,在轻工业局站稳脚跟。

  局长其实没啥了不起的,当了局长未必能指挥得动手下的企业。

  彭静云还是市革委会副主任呢,召集食品厂领导开会的时候,照样有人阳奉阴违派副手出席。

  她要是没本事,无法给企业带来资源和利益,那人家凭啥听她指挥?

  叶满枝自己就是从企业走出来的,应付上级领导的那一套她可太熟了。

  何况工业局下面还有十几家专业公司,比如市食品工业公司,就是统管全市食品生产企业的。

  她要是说话不管用,那很可能会被这些专业公司架空,只能在机关里喝茶看报,传达上级指令。

  叶满枝嘟囔道:“我对其他行业还不熟悉,但食品是老本行。利华厂的问题虽然棘手,却是个不错的机会。”

  吴峥嵘心不在焉地嗯了一声。

  “你看什么呢?”叶满枝顺着他的目光向前方张望。

  他俩已经从小公园绕出来,准备回家了,此时正站在大院对面。

  昏黄的路灯刚刚亮起,叶满枝眯眼望着前方,不确定地问:“那是不是有言和伊伊啊?不是说要参加文艺汇演彩排吗?这么快就回来啦?”

  “她只上去唱个歌,用不了多长时间吧。”

  “他俩后面是不是跟了两个男生?我瞧着有点面生,好像不是咱们院儿里的。”

  “嗯,之前没见过。”

  夫妻俩没说什么,但是不约而同提高了散步的速度,与那俩男生保持着十米的距离。

  然后就看到其中一个傻大个凑过去跟她家有言说话,嬉皮笑脸的。

  夫妻俩:“::::::”

  养个闺女真不让人省心啊。

  叶满枝其实早有心理准备,她家有言完美继承了老吴家的美貌,长睫毛忽闪忽闪的,跟她大姑长得特别像。

  漂亮小姑娘难免受欢迎嘛。

  可是,眼瞧着臭小子往自家闺女身边凑,那心情其实挺微妙的。

  在她心里,有言还是孩子呢。

  那男生不知跟有言说了什么,有言没搭理他,拉着伊伊快走了几步。

  而后那臭小子就一把拽住小姑娘的书包带子,差点把有言拽个趔趄。

  叶满枝和吴峥嵘:“::::::”

  手可真欠啊!

  他俩不怎么插手闺女的交友,很少管她在外面的事。

  这会儿瞧见闺女被男生拉住了,也只是坠在后面偷偷观察。

  只见他们家小吴同学抢回自己的书包,不顾对方的笑脸,一拳打在男生小腹上,刚听对方哎呦了一声,紧接着又往腿上踢了一脚。

  同时附上一句,“让你手欠!”

  说完就像斗胜的小公鸡似的,拉着伊伊,趾高气昂地走进家属院大门。

  望着前方这幕,叶满枝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那什么,咱家有言还小呢,没开窍!”

  吴峥嵘语气里染上笑意:“军体拳不白练,卓有成效。”

  为了长成大高个,最近一年,有言每天都跟他一起出早操。

  个子长了一点,但军体拳练得更好。

  夫妻俩越过正被同伴嘲笑的少年人,慢慢悠悠散步回家。

  甫一进门,叶满枝就关心道:“闺女儿,吃晚饭没?想吃点啥?”

  “在学校食堂吃了,”吴玉琢将牛奶倒进锅里,“我再喝个牛奶就行。妈妈,你跟我爸喝不?”

  叶满枝连忙摆手:“你都喝了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40页  当前第4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0/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军工大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