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厂要是每年往广东调运10万台电视机,能极大地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
当然了,生产和销售计划由革委会负责,具体细节她还得回去跟革委会商量。
叶满枝笑了笑说:“另外,我们曙光厂可以派工程师来广州,帮广播器材厂降低生产成本,尽量减少你们的财政补贴。”
曙光厂能扭亏为盈,一方面是在省内找到了配件货源,另一方面是因为好几个重要配件有了升级。
他们可以把压缩成本的办法分享给广播器材厂。
秦长征摩挲着下巴问:“叶主任,仿制设备的难度不低,万一仿制失败了,那我们省里出的200万美元怎么办?”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们会尽量还外汇,如果没有外汇,就用产品抵扣。以现在的出厂价来算,1万台电视机的货款差不多能抵402万,到时候就根据当时的出厂价抵扣。你们省里要是从国外进口整机,那不是也得花外汇嘛。”
秦长征思考良久后,点点头说:“叶主任,我得先跟厂里的其他同志商量一下,能否拿出那么多外汇,还得看省领导的意思。”
“行,你们尽快给我答复吧。”叶满枝笑道,“如果广州这边行不通,我们还得赶紧联系其他电视机厂。”
秦长征并不是她的唯一选择。
她已经跟皮姆公司约好了,在四月之前给出明确答复。
秦主任要是想拖沓一两个月,她可等不了。
*
走出厂大门,潘昆仑担忧道:“双方合作的麻烦其实不少,他们省里万一想独自出资320万美元呢?”
“那就给他们好了,到时候咱派人来广州学习学习,改进一下咱们现有的设备。不过,”叶满枝摇摇头,“即使他们省里真有这么多外汇,也未必会用在二手电视机生产线上。我不担心他们独吞,就怕人家不肯出钱。”
电视机跟收音机差不多,都带点休闲娱乐性质,并不是非用不可的东西。
这次国家拿出几十亿美元,计划从国外引进的设备,大部分与民生相关。
比如农业用到的化肥是跟吃有关的,化纤厂生产的的确良是跟穿有关的。
电视机不当吃不当穿,也不是特别紧要,人家省里未必愿意拿出几百万发展电视机。
潘昆仑假设了另一种可能,“他们要是真的拿出200万美元,也许会要求将生产线放在广州。”
“行啊,那就让他们负责仿制,咱还省心了呢。”
曙光厂的电视机业务已经扭亏为盈了,晚两年拿到生产线对曙光厂影响不大。
她不怕人家提要求,就怕对方想也不想地拒绝。
那样的话,引进生产线的事就彻底没戏了。
……
秦长征的行动还算迅速,叶满枝只在广州等了四天,便得到了对方的答复。
“我们省里愿意引进两条电视机生产线,但是只能先出100万美元。我们的出资比曙光厂少,设备引进后可以先交给曙光厂,由你们负责仿制。”
有总比没有好。
叶满枝颔首说:“可以,但是这就需要引入第三家企业了,到时候我们也许要仿制4条生产线,两年之内未必能交付,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时间可以延长到三年,但你们的电视机投产后,每年要往广东调入10万台。”
叶满枝笑道:“这就不是咱俩能操心的了,让两省革委会的生产指挥部协商吧。”
在广州这边得到准话以后,叶满枝和潘昆仑没再逗留。
他俩在外面漂泊两个月,一心只想赶紧回家。
火车早上到站,叶满枝先提着行李回了曙光厂。
她跟大家介绍了此行的收获,然后看向王造福和康健,说:“现在还需要100万美元的货款,估计要引入第三家企业了,你们去北京和上海跑一跑吧。”
王造福刚从学习班回来三天,屁股还没坐热,又接下了新任务。
不过,这个工作对他来说算是美差。
厂里难得有出差机会,他还没出去过呢!
“我在广州已经给两厂的领导打过电话了,介绍过大致情况,你们这次过去就是代表厂里跟人家聊一聊,然后尽快给厂里回个话。”
王造福和康健都爽快答应了,明天就出发。
叶满枝跟两人介绍了谈判细节和注意事项,又了解了厂里最近的工作情况,外面刚吹响下班的军号,她便提着行李往外跑了。
两个多月不见吴峥嵘和闺女,她简直想死他们啦!
叶满枝乘车回家,刚走进大院便瞧见马路边围着不少居民。
两棵行道树之间挂着横幅,好像又是公社的同志在院里搞动员宣讲。
叶满枝着急回家,原本不打算凑过去的,可是经过包围圈的时候,似乎听见了她家吴玉琢的声音。
她提着行李挤过去,只见两个穿着工装的中学生正站在横幅前面,讲着街道工业学大庆和《鞍钢宪法》。
其中一个是她家吴玉琢,另一个是陆跃进,就是当年那个敢扛着真枪巡逻的儿童团小队长。
叶满枝在后面观看了一会儿,小吴同学已经是“资深”宣传员了,《鞍钢宪法》的内容她讲过好几遍,所以整体效果非常流畅,宣传内容深入浅出,配合街道工业的具体案例,介绍得有模有样。
旁边的陆跃进表现也不错,唯一不足就是,声线有点抖。
叶满枝往他身上的背带工装裤上瞄了几眼,心说难怪声音抖呢,这是被冻的吧?
刚开春不久,有言穿着棉袄,把工装裤套在棉裤外面,鼓鼓囊囊跟个球似的。
而陆跃进只穿着工装裤和毛衣,看起来还挺“潇洒”的。
吴玉琢眼睛尖,早就看到了站在后面的妈妈。
她冲着妈妈使劲眨眼睛,加快语速将最后一段讲完后,便宣布解散了。
“妈妈,你刚回来吗?”吴玉琢裹着棉袄飞扑过去。
“嗯,早上回来的,”叶满枝往她的背带裤上瞄了一眼,问,“你从哪搞的工装裤?”
“过年你没回来,二姨把她的裤子改短了给我穿的!”吴玉琢挺稀罕地说,“这裤子能套棉裤,还耐磨,特好穿!我穿了工装裤以后,陆跃进也穿了!不过,他都不穿棉裤,刚才给大家作动员的时候,说话一直抖。陈奶奶说,这小伙子还怪腼腆的,嘿嘿。”
叶满枝瞅瞅站在她身后的小少年,忍着笑说:“人家跃进这是注意仪容仪表了,你以为谁都跟你似的呢!”
吴玉琢回头跟大高个挥挥手,“陆跃进,你别臭美了,赶紧回去穿棉袄吧。我先跟我妈妈回家了!”
陆跃进双手插兜,翻个白眼说:“你懂个屁!”
“哼,”吴玉琢嫌弃道,“你明天要是继续发抖,我就不跟你一组了,你一抖我就想笑,影响我发挥。”
陆跃进:“……”
他没搭理小矮子的嘲讽,伸手接过叶满枝的行李,帮忙提到家门口便跑着离开了。
“这小子怎么蹿得那么快?”叶满枝往窗外望了一眼,“我还想让他进来暖和暖和呢。”
“他不敢进来,”吴玉琢小声说,“我爸快下班了,他肯定害怕碰见我爸!”
叶满枝:“……”
这院儿里没有哪个小子不怕碰见你爸。
吴所长在这些臭小子面前,从来没有笑脸,而且看人的眼神好似人家的孩子都是蠢材。
为了弥补吴峥嵘给人家留下的心理阴影,叶满枝只能加倍温柔和善地当一个同学妈妈,帮她家吴玉琢在同学朋友之间挽回一些口碑。
她将自己的行李打开,翻出这次出差带回的东西。
她在日本只买了一些自动铅笔和巧克力,但是在广州买了不少好货,买完火车票以后,她就把身上的钱全花光了。
“哇——”
吴玉琢拿着那一把自动铅笔,惊喜地问:“妈妈,这是外国货吗?我太爷爷也有一只这种铅笔,但是早就没有笔芯了!”
“嗯,我在日本的商店里买的,你自己留两支,其他的给起球和妞妞他们分一分,下次往三线寄东西的时候,顺便给出租车也寄去一支。”
吴玉琢欣喜地点头,拿着自动铅笔反复打量,又在作业本上试写了几个字。
“我要是把这种铅笔带去学校,肯定要引起轰动了!”
“那当然。”
“那我还是在家偷偷高兴吧,我爸爸不让我在学校显摆,”吴玉琢珍惜地摸了摸铅笔,“最近我爸总加班,我都是跟着伊伊蹭饭的。下个月伊伊过生日,我要送给伊伊一支!”
“嗯,你自己决定吧。”
等吴峥嵘下班回来,一家三口久违地围在一起吃了晚饭。
夫妻俩早早将小崽打发了。
小别胜新婚,叶满枝抱着吴大博士讲她这次的出国经历。
“这回真是见世面了。”她躲在被窝里小声说,“出去看过了,发现了咱们跟人家的差距,我当天就在下巴上起了一个火疖子。但是这些话我又不敢跟别人说,只能跟你讲讲。”
她现在突然能够理解,当年吴峥嵘听说苏联发射人造卫星时的心情。
吴峥嵘沉默了几息,在她腰上拍了拍,“不是你说的么,先上路,路上缺什么就补什么。你这个引进二手生产线的想法其实很不错,先把设备引进来找找差距。”
叶满枝憋着一口气说:“要是真的能让生产线落户滨江,那我得把高校、研究所和各大机械厂的专家和工程师全都请过来,好好研究研究那两条生产线!”
*
她拉着吴峥嵘聊了半晚上,次日吴峥嵘还得按时在6点起床出操,难得打了几个哈欠。
而叶满枝睡到八点多自然醒,直接从家里出发,去省工业局和市革委会汇报了工作。
市里对这次的合作当然是没有异议的。
外汇由省里出,而曙光厂是市属企业,滨江占了大便宜。
夏竹筠则比较担心另外一百万美元的出处。
“我让人去北京和上海洽谈了,最起码能谈成一家吧。”
然而,一周后,康健和王造福先后往厂里回了电话。
北京和上海都愿意出资买设备,但三年时间太长了。
他们愿意出资200万美元,先将设备送去他们那里,然后双方可以共同仿制那两条生产线。
也就是说,要把之前谈好的广州广播器材厂踢出局,而且两条生产线暂时无法落户滨江。
生产线是叶满枝千辛万苦联系到的,她当然希望生产线可以落进自家口袋。
可是,如果实在没办法,那就只能各退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