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_分节阅读_第395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2-10 18:32:50

  而后又联系了厂里,将那两条生产线的情况通报给大家。

  “田主任,你尽快组织一个班子会议,看看大家的态度,如果同志们都同意引进设备,我就在广州想想办法。要是大家觉得行不通,那我这就回去了。”

  田春山说:“大家当然想引进先进设备,但那400多万人民币的缺口怎么办?”

  叶满枝简要介绍了自己的打算,又道:“这次班子会议一定要正式,做好会议记录,我肯定是投赞成票的,这个你帮我代为记录吧,如果有其他同志不赞成,也把不赞成的理由记录下来。”

  次日上午十点,她跟潘昆仑又跑来邮电局打电话,得到了全体班子成员全票通过的结果。

  “王造福还在学习班吧?他同意了吗?”叶满枝问。

  “同意了,我昨晚特意去了他家一趟,”田春山笑说,“王主任刚开始似乎不太想同意,但他爱人和王大娘一直给他使眼色,王主任就支支吾吾同意了。”

  “行,那我就放心了。”

  曙光厂内部没什么问题,叶满枝又接着给夏竹筠打电话。

  花掉六十多块钱的电话费,她才走出了邮电局。

  “叶主任,咱们真去借钱?”潘昆仑问。

  “先去试试。”叶满枝看了眼手表说,“走吧,约好的时间快到了。”

  两人乘车前往广州广播器材厂,远远就见到了等在那里的厂革委会主任。

  叶满枝喊了声“秦主任”,快步上前与对方握手寒暄。

  秦长征热情笑道:“叶主任,你可是贵客呀!”

  “哈哈,我这次还真是贵客,带着好事上门来找你的,”叶满枝说,“秦主任,一会儿得用好茶招待我们才行。”

  秦长征将两人领进办公室,亲手泡了两杯茶,“叶主任,我听说你们跟305厂那帮人去日本考察了?情况怎么样?”

  “哎,一言难尽呀。”叶满枝说,“彩电生产线比较复杂,我就不说了,反正跟咱没啥关系。”

  广州广播器材厂与曙光厂一样,都是地方国营工厂,并且都是这几年刚开始生产黑白电视机的。

  两厂同病相怜,只能在黑白电视机领域打转,彩电生产线没他们的份。

  不过,曙光厂已经扭亏为盈了,年产量有26000台,而广播器材厂还需要政府补贴亏损呢,每年才生产两三千台黑白电视机。

  叶满枝没有拐弯抹角,喝了口茶就直接说:“秦主任,我们这次考察彩电的同时,也考察了黑白电视机,人家那边单班产量高达400台呢!”

  “这么多!”

  “那可不嘛,所以我们曙光厂准备从日本引进两条二手生产线,弥补咱们国内黑白电视机在产能上的不足。”

  秦长征有些羡慕地问:“那生产线多少钱啊?”

  “320万美元。”

  “你们有那么多外汇?”

  “呵呵,谁敢说自己有这么多外汇呀,那不是需要省里帮忙嘛。”叶满枝小声说,“我们省里能出100万美元!”

  “那也不够啊……”

  叶满枝点点头,“还有两百万的缺口,所以我们来找秦主任了!”

  秦长征:“……”

  这得是什么关系,才能无怨无悔地借你200万美元?

  再者,广东的出口创汇额高,不代表广播器材厂就一定有外汇。

  他们厂没什么出口产品,兜比脸还干净呢!

  “叶主任,我们的情况你应该知道呀,根本没什么外汇。”

  “你们厂没有,但你们省里有啊!”叶满枝说,“为了发展电视工业,我们省里愿意为企业拿出100万美元引进生产线,同样是地方国营工厂,你也向省领导寻求一下支援嘛!”

  秦长征:“……”

  各省支援各省的企业,哪有要求外省支援外汇的!

  你自己听听,你的要求说得通吗?

  叶满枝问:“秦主任,你知道我们滨江什么最牛吗?”

  “……”

  “重工业!”小叶主任牛哄哄地说,“连汽车、飞机、大炮都能造出来,两条小小的生产线,我们能搞不定吗?只要生产线来到滨江的地界,我立马就能组织本厂和各大机械厂的工程师对那两条生产线进行仿制!”

  “秦主任,你们省里先借我200万美元,我保证在两年内交给广播器材厂两条全新的生产线!咱们一南一北两家工厂合作一次,以后就能占据国内电视行业的半壁江山了!”

第224章

  叶满枝的狮子大开口, 让秦长征哑然许久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叶主任,设备款总共320万美元,你出120万, 我出200万,然后你先用设备, 我却要等到两年后, 这合理吗?”

  叶满枝大气道:“让你先用也行, 到时候你们负责仿制, 两年后给我两条全新的生产线。”

  秦长征:“……”

  他得有这个仿制水平啊!

  叶满枝叹息道:“这次去日本考察带给我的冲击太大了。我们曙光厂年产黑白电视机26000台,放在国内也算是首屈一指了吧?”

  秦长征点点头。

  这是事实。

  曙光厂的产量是行业内最高的。

  “可是, 日本的很多大工厂里, 有四条甚至六条生产线同时作业, 一个礼拜就能干出咱一年的量!他们那里80%的家庭都已经看上黑白电视了!”

  叶满枝没将咱们太落后的话说出口, 但意思已经传达了出来。

  “秦主任,我现在想的是, 咱们先趁机把先进设备弄回国。不论是交给广州, 还是给滨江, 亦或是其他能拿得出这320万美元的企业。只要能落进咱的口袋里, 咱就能组织人手研究仿制。产量大幅提高以后, 咱也能让家家户户都看上电视机了!”

  秦长征说:“我当然也希望咱们能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可是……”

  他总感觉这事有哪里不太对劲呢!

  潘昆仑刚得知叶满枝的打算时, 与秦长征的反应差不多, 所以对于对方所想,多少能猜出一些。

  “秦主任, 这200万美元不是你的,也不是广播器材厂的,而是你们省里的!”潘昆仑提醒他, “如果没有这个契机,你们厂能从省里要到200万美元吗?”

  “……”

  当然是不能的。

  叶满枝接着说:“两条二手生产线的报价高达640万人民币。即使不用外汇采购,像咱们这样的厂,也拿不出600多万吧?如果只靠咱们自己,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为设备进行一次升级。中央已经将彩电生产线交给305厂了,而全国各行各业都需要发展,短期内应该不会再引进电视机生产线。要是错过了这个引进二手设备的机会,对你对我,甚至是整个电视行业,都将是巨大损失!”

  “能否拿出200万美元,那是省领导需要操心的,”叶满枝推心置腹地说,“你是广播器材厂的厂长,不该站在省领导的角度看问题,而应该站在厂长的角度看问题。”

  广播器材厂与曙光厂的处境相似,甚至更糟。

  如果想让企业快速发展起来,秦长征就该毫不犹豫地抓住这次机会,游说省领导同意这次合作!

  对于广播器材厂来说,这次的合作没有任何损失。

  钱是省里出的,设备是曙光厂仿制的。

  秦长征只需要说服省领导,然后等着在两年后接收设备!

  经过二人提醒,萦绕在秦长征眼前的那团迷雾似乎骤然消散了。

  他的思路也跟着清晰了起来。

  是了。

  钱是省里出的,他应该抓住这次引进先进设备的机会!

  哪怕是两年后才能得到生产线,那也是广播器材厂赚的!

  如果没有这个契机,他再等三五年也未必能等来引进新设备的机会。

  “叶主任,我愿意与曙光厂合作,但外汇要由省里出,省领导未必会同意。”

  见他松了口,叶满枝笑着说:“省领导能否同意,那是后话,但钱的事,咱得先说在前头。两条旧生产线320万美元,新生产线肯定不止这个价。由滨江组织仿制的话,造价必然要高于200万美元。到时候超出成本价的部分,还需要你们补齐。”

  她出人出力一顿折腾,不能再让她倒贴钱吧?

  要是让省里一下子亏掉几百万,那省领导也许宁可放弃生产线,也不会做赔本买卖。

  “差多少就补多少。”

  秦长征对此很想得开,200万美元相当于定金。

  想拿到生产线那就得付尾款。

  省里已经出了大头,剩下的部分,厂里可以自行想办法。

  只要电视机扭亏为盈,年产四十万台的话,兴许只用一两年时间就能将设备款赚回来了!

  双方在钱的问题上达成一致,之后的事情就好谈了。

  “秦主任,省领导那边还得由你出面去谈,”叶满枝笑着说,“我可以先把曙光厂能拿出的条件跟你讲一讲。”

  “嗯。”

  秦长征想着即将到手的先进设备,又给两人往茶杯里续了水。

  叶满枝说:“在广播器材厂拿到生产线之前,曙光厂可以将每年产量的三分之一,调运来广东销售。”

  这个条件瞧着不起眼,其实内里有大学问。

  曙光厂没有扭亏为盈之前,生产的所有电视机都是在滨江本地销售的。

  哪怕是本省的兄弟城市,也拿不到曙光厂的电视机。

  为啥呢?

  因为电视机是亏损经营的,每一台电视里都有滨江市财政的补贴。

  所以,市财政的补贴,只能让本市市民受益,外省市的人占不到便宜。

  广东这边销售的电视机,要么是广州广播器材厂生产的,要么是能吃到中央财政补贴的“北京牌”。

  销量极低。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40页  当前第39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5/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军工大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