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你这次去曙光厂,首要任务是跟他们的军代表沟通,尽量给曙光厂多争取一些设备和资金。这就是考验你能力的时候,不要怕跟人撕破脸,能多留东西就多留。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们之后的转产会非常困难。”
833厂是生产枪炮弹药的,地方政府接手曙光厂,相当于接了一个烫手山芋。
全厂上千张嘴等着吃饭,一时半会又找不到曙光厂的产品定位。
如果不往厂里投钱的话,曙光厂坚持不了几个月。
*
叶满枝听了一肚子叮嘱后,快速返回了食品厂。
她明白夏厅的意思了,省里不想往曙光厂追加投资。
他们最好能自力更生,找到出路。
没有省里的资金支持,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833厂那边多抠点东西出来。
所以,她得赶在人家将家底搬空之前,去曙光厂上任。
周如意完全没想到,自家厂长只是去了省厅一趟,再回来就变成别人家的厂长了。
“厂长,你真的要走了?怎么这么快啊?”
明明上午还在一起研究采购生猪的问题呢。
“真的,新单位的情况比较复杂,我得尽快去那边投入工作。”叶满枝问,“如意,你之后有什么打算?想继续留在厂部,还是去车间那边?”
周如意是她的第一个秘书,她离开前得把周如意安排好。
“我,我还没想好呢,这消息太突然了!”周如意满脸懵,“厂长,我能跟你一起去新单位吗?”
“哈哈,曙光厂在安阳县那边,距离市区还挺远的,先不着急做决定,你再考虑一下,也回家跟父母商量商量。”叶满枝给了她两个选择,“新成立的宴席菜车间,有个办公室副主任的空缺,你要是还想回车间,就考虑一下那里。另外,总工办公室好像也缺一个副主任,回头我跟余总工商量一下,让你在她手下工作也不错。”
她当然想带个熟人去新单位开展工作。
但周如意的父母家人都在食品厂上班,她在厂里的优势很明显。
叶满枝怕她是碍于面子才说想跟自己一起走的,所以,先给如意两个选择,在这两个办公室当副主任都有不错的发展。
如果有了这两个选择,周如意仍想跟她一块儿走,那她再考虑调人的问题。
……
正式任命还没下来,叶满枝没跟其他人提起这件事。
下班后就直接回家了。
吴峥嵘进门时,见到的就是趴在滨江地图上的小叶厂长。
“你找什么呢?”
“找833厂的位置。”
“保密单位在地图上没有标注。”
“我知道,听说833厂在安阳县,我想看看它的大致方位。”
吴峥嵘脱了军大衣,在安阳县西边的一处点了点,“大概在这里吧,跟656厂差不多。656厂在城南郊区,833厂在城西的郊区。你问这个干什么?”
叶满枝当着父女俩的面,正式宣布自己要去国营滨江曙光机器厂任职了!
吴玉琢不知道这个厂有什么特别,但她特别捧妈妈的场,“哇”了一声说:“太厉害了!”
“哈哈,你知道什么啊,就太厉害了!”叶满枝被闺女捧得挺受用。
吴峥嵘对小叶厂长的进步表示了恭喜。
不过,他也说出了实际担忧:“833厂是个好单位,每年有大量的军需订单,厂领导和职工的福利待遇都很好,除了抓生产,没其他需要操心的。但是从833厂剥离出来的曙光厂,发展难度不低。”
“没难度的也轮不到我啊。”
叶满枝有自知之明。
她还不满三十岁,要不是曙光厂的情况特殊,领导不可能把她调过去。
“吴所,你说曙光厂要转产的话,适合生产什么产品?”叶满枝询问专业人士。
“他们是生产枪炮和雷达的,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还是转产成无线电厂,生产民用的收音机。以他们的技术水平,自行车和缝纫机应该也是可行的。”
叶满枝颔首:“可以可以,三转一响的利润高,要是真能搞个自行车啥的,那厂里就不愁钱了。要是搞不来设备,我就试着跟他们的军代表商量商量,给厂里留点钱。”
吴峥嵘建议:“你还是尽量争取设备吧,别打资金的主意。军工厂的资金全靠军费拨款,产品也由部队包销,所以产品售价很低,只在成本的基础上增加5%的利润出售,厂内的资金积累都不多。833厂还要去小三线搞建设,不可能把资金留给你们。”
叶满枝:“……”
她虽然是军工厂子弟,但出身普通工人家庭,这样的消息她无从得知。
哪怕是周牧他爸,也不会跟孩子说这些。
没想到厂里的利润居然这么低。
那833厂还真未必能留下资金。
吴峥嵘去书房拨了几个电话,放下听筒后,对她说:“833厂的总军事代表叫白荣五,40岁,前年从北京调过来的,听说为人粗中有细,算是比较豪爽的人。”
“从你们当兵的嘴里说出豪爽这个词,”叶满枝猜测,“这位白荣五同志,是不是挺能喝的啊?”
吴峥嵘笑:“好像是。”
“……”
“小叶厂长,用不用我帮你打声招呼?”
“你看谁打牌的时候先把大小王扔出来啊,吴所,你暂时按兵不动,我先扔个3出去会会他。”
叶满枝以副厂长和军属的身份,与对方讨价还价正合适,让吴峥嵘帮她打招呼,掺和了私人关系,反而没那么好谈了。
*
在食品厂那边快速交接了工作,参加完于厂长为她举办的欢送会后,叶满枝就在人事处孙处长的陪同下正式去曙光厂上任了。
曙光厂在城郊,乘坐公共汽车,从军事学院往城西的方向行驶,要经过七站地。
而抵达的站台名并不叫“曙光厂”,而是“曙光公园”。
作为安阳县规模最大的工厂,833厂的厂区、家属院、职工医院、附属工厂,占据了半个县城。
由于地处郊区,职工平时不方便进城休闲娱乐,所以833厂在家属院附近出资修建了一个公园,起名叫“曙光公园”。
这也是全滨江市唯一一个修建在市区以外的公园。
孙处长之前来过安阳县几次,再次见到曙光公园以后,仍是感叹:“833厂这职工福利真是没得说。”
叶满枝笑着赞同。
连656厂都没说给职工修个公园呢!
两人抵达的时间是上午十点。
厂长雷万元正带着三名副厂长,等在曙光厂门口。
见到孙处长的身影,雷万元将手套揣进军大衣,快走几步,嗓音洪亮地招呼:“孙处长,叶厂长,欢迎欢迎啊!”
孙处长与他握手,客套道:“不是早就通知了嘛,天气太冷了,不要让同志们在厂门口迎接。”
雷万元说话没啥弯弯绕,直言直语道:“833厂的保卫处还没撤走,我要是不来门口迎接,门卫还得让你们做登记,麻烦得很!”
叶满枝和孙处长:“::::::”
这雷厂长说话直来直去的,难怪被833厂留下了。
叶满枝与雷万元握手,玩笑道:“厂长,我今天没带工作证,幸好有您带路,否则门卫让我登记的时候,还真有点麻烦。”
“哈哈,从今天起就是自己人了,”雷万元用力晃着大掌,“一会儿让厂办那边给叶厂长办个新工作证!”
几人相继握手后,一起前往小会议室开会。
孙处长当着厂领导班子的面,宣读了对叶满枝的任命。
雷万元一边鼓掌欢迎,一边说:“叶厂长,现在厂里有点乱,去建设小三线的职工走了一大半,还有一小半留在厂里,而且军代室那边正在清点设备家当,准备运往小三线。最近不太适合召开全厂职工大会,等到转移工作告一段落,厂里只剩咱自己的职工时,再补上这个大会吧。”
叶满枝没什么意见,“行,我听厂长的。”
对于曙光厂里乱糟糟的情况,孙处长也感到头疼,跟领导班子勉励了几句以后,他连午饭都没在厂里吃,便匆匆告辞了。
叶满枝跟着雷厂长一起送客,只剩两人时,她主动问:“厂长,最近厂里的情况怎么样?职工还在搞生产吗?”
雷万元点点头,“等到设备完成清点以后,咱们就该停产了。走,叶厂长,我带你在厂里参观参观。”
833厂建厂时就是按照大厂的规模设计的,所以厂区面积非常大,而且厂房和办公楼的排布整齐,很有军工厂的特色。
食品厂的厂房东一块西一块的,每新增一项业务就在厂里建一个车间,视觉上并没有833厂舒适。
“厂长,833厂彻底搬离以后,咱们曙光厂要生产什么产品?厂里有规划了吗?”
雷万元背着手说:“最佳方案是生产收音机。”
跟吴博士的建议一样。
收音机对于他们这样的军工厂来说,是最容易转产,又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
叶满枝正想点头同意,又听他说:“不过,生产雷达的大部分设备已经被军代室运往三线了,剩下的这些东西拉不起来生产。”
“……”
雷万元讲话很实在:“叶厂长,这么跟你说吧,军工厂的工人是全国技术最好的工人,民用的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甚至是汽车配件,只要有图纸、有设备,咱们的工人都能一点点鼓捣出来。摆在咱们面前最大的问题是,资金不足。”
“资金不足不只是咱们曙光厂的问题,去小三线的833厂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但是双方的区别是,他们可以等到上面的军费,而咱们等不到了。”
不知为什么,叶满枝从他的话里听出了一些寂寥和悲凉。
雷万元可能也不想被833厂留下来吧?
她尽量活跃气氛说:“所以,咱们现在最关键的任务是搞钱!”
“对,搞钱。”
“要是搞到了钱,咱们真能生产收音机和自行车吗?”
雷万元牛哄哄地说,“只要有钱,有设备,连摩托车都能生产。”
叶满枝:“……”
总感觉雷厂长在吹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