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荣高中毕业一年,一直没找到工作。
这次食品厂招人,对她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
叶满枝听说她是高中毕业生,心里就有些了然了。
人家提着重礼找她帮忙,不是为了进厂当工人的,而是奔着厂部那两个干部编制来的。
但是第一食品厂的所有干部编制都要由牛恩久亲自把关,估计老牛厂长心中早就有合适人选了。
郭庆福说:“叶厂长,我这个闺女学习成绩很不错,食品厂的考试肯定能通过,笔试成绩这方面一定不会让你为难。”
他也知道双方不认不识的,第一次上门就让人帮忙办这么大的事,不太可能办得成。
叶满枝也未必能瞧得上他带来的这些东西。
所以,接下来他隐晦地提及,只要食品厂能录取郭美荣,那他以后也可以找机会,帮叶厂长安排一个人进锅炉厂工作。
他当着厂办副主任,不好直接把自家闺女弄进单位当干部,但是大家资源互换一下,相互帮帮忙还是有可能的。
自家人都有活儿干,叶满枝不需要操心其他人的工作。
郭副主任提的条件,在她心里掀不起任何波澜。
但她还是笑着点头说:“既然美荣的成绩好,那进厂工作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方书记,郭主任,这事儿我记下了,等人事科那边出了成绩,我尽量帮美荣争取一下。不过,这次的干部编制只有两个,牛厂长可能会有其他安排,我只能尽量争取,反正咱们及时沟通吧。”
见她答应得这么爽快,郭庆福只以为是他提出的交换条件起了作用,高兴地与叶厂长握手道谢。
叶满枝将人送出门,顺便把他们带来的礼品退回去。
“郭主任,东西你带回去吧,现在正是招工的关键时刻,不知多少人盯着我这里。咱们尽量让美荣清清白白地进厂工作,不要给人留下话柄。”
郭庆福也担心自家闺女被人举报走后门,见她确实不想收这份礼,来回推辞几次就将东西带走了。
*
食品厂这次的招工,虽然招收50人,却并不是按照考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50人的。
这年头招工人跟考大学差不多,除了成绩,还要看出身,看历史是否清白。
有些车间还要求有专业制作技能。
所以,以防有人政审不合格、学历造假、户口造假,导致人数不够,人事科划定的录取分数线是67分,笔试通过80人。
在正式公布录取结果之前,几位厂长和人事科长的家里简直门庭若市。
叶满枝住在军事学院的家属院,站岗小战士帮她拦了不少人,目前只有两人跑来给她送礼了。
但是其他领导家里可没这么清静。
因此,食品厂不出意外地又出意外了!
厂领导频繁接待访客,被有心人看在眼里,又把食品厂给告了!
人家这次告状还拿出了证据,副厂长王士虎的侄子也参加了这次的招工考试,以67分的成绩排名第80,压线通过了笔试。
这不就是副厂长给亲侄子走后门吗?
王士虎对这种指控简直暴跳如雷。
第一轮先录取八十名,是人事科早就做好的方案,他侄子正好压线考了第八十,跟他有啥关系?
再说,他侄子进厂不是为了当干部,而是要去糕点车间当工人的!
他家的几个孩子受他影响,都学过做糕点的手艺,有一技之长傍身,进糕点车间工作不是很正常的吗?
以他侄子的手艺,哪怕不进食品厂,也可以去其他糕点店上班。
……
食品厂的这次招工,明里暗里被不少人盯着。
针对厂里不断被举报的情况,牛恩久紧急召开了一次班子会议。
专门商量这次的招工事宜。
“自打传出招工的风声,厂里就一直不消停,”牛恩久伸出两根手指比量了一下,“我抽屉里打招呼的条子能有这么厚,跑去我家送礼的人也不在少数,真是烦不胜烦。”
陈谦和蒋文明也附和着说,遇到了同样的情况。
“现在最矛盾的是,咱们招了熟人或是厂子弟进来,会被人揪着不放,到处举报。不招人家进来,又有失公平,毕竟大家都通过了笔试,不能因为在厂里有熟人,就把人家刷下去。”
叶满枝主动发言说:“咱们既然搞了招工考试,就应该按照报考条件上的说明进行录取,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受外部舆论的影响畏首畏尾。”
“王厂长被举报以后,我特意关注了王志明的情况,人家考了第80名,又有一手做糕点的手艺,按照人事科公布的条件,将他划进第一批名单是没什么问题的。”
被点名的王士虎冲她严肃地点点头。
叶满枝微笑道:“有句话叫举贤不避亲,既然提到了王厂长的侄子,那我也顺带说说我这边的情况。这次笔试的第50名是我亲哥叶满桂,大家都知道我是工农阶级出身的,老家在农村,父亲是工人,我这个哥哥跟我的出身一样,也是工农阶级。”
目前暂时没人举报她跟四哥,但叶满枝还是主动提了。
自己报备好过被人举报,至少这样能掌握主动权。
“我哥小时候的学习条件不好,只读到高小毕业就辍学了。有关叶满桂的情况,人事科的报名表上都有记录,我就不多说了。我只说一点——在过去的四年间,叶满桂同志参加过十次夺煤大会战,当过十次夺煤英雄!挖煤有多辛苦大家都清楚,不但辛苦,而且没有工资,坚持当十次夺煤英雄需要很强的毅力和很高的思想觉悟。”
“叶满桂高小毕业,能考到第50名,其实还挺出乎我意料的。只要他符合厂里的录取条件,被招进咱们厂工作,那其他人说什么我是不在乎的,不能因为我当了副厂长,就否定了叶满桂的努力。”
叶满枝没帮四哥打过招呼,没给他泄过题,毕竟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考题。
四哥凭自己本事通过笔试,她没啥可心虚的。
认真说起来,四哥能考进前五十名,算得上是天时地利人和。
时下的很多工作都要求政治挂帅,而且今年全市各大单位都在组织职工学主席著作。
人事科的那张试卷上,凡是文科方面的试题,都与主席语录的内容有些关系。
四哥学习不咋地,但是近几个月在老叶和三哥的督促下,把主席语录背得贼溜。
试卷上的大部分题目他都能答出来。
叶满枝继续道:“另外,我也想说一说递条子这种情况。说实话,我已经想办法避免被人拉关系了,但是根本躲不掉。不只是咱们厂,所有单位招工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当然,各单位领导在招工期间被举报也是家常便饭了。咱们厂这次招工,有两个干部编制,大多数递条子的人都是冲着这两个干部编制来的。”
“我最近想了想,困扰咱们厂的最大问题,是罐头车间的灾后重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罐头生产设备迟迟无法到位。之前我跟牛厂长尝试过与上海的义民食品二厂合作,可惜失败了。”
“其实咱们滨江的重工业非常发达,有些设备完全可以在本市内部解决。这次跟咱们打招呼的人中,不乏机械厂、锅炉厂的厂子弟,而且我听说他们的考试成绩都很靠前,甚至出现了并列的情况,确实不好取舍。咱们不如跟这些人联系一下,看看人家是否能帮咱们厂弄来罐头设备。就比如咱们市锅炉厂就有罐头车间需要的2吨蒸汽锅炉,咱们暂时没钱购买,是否可以跟锅炉厂商量一下分期付款的可能?”
第164章
刚听说郭庆福是锅炉厂的办公室副主任时, 叶满枝眼前立即浮现出四个大字——蒸汽锅炉。
这正是罐头车间急需的呀!
至于郭庆福所说的,可以帮她在锅炉厂安排一个正式工的名额,则彻底被她当成了耳旁风。
每个单位的招工都被不少人盯着, 她要那工作名额没什么用,没必要去人家单位蹚浑水。
还是为食品厂搞一套设备更实惠!
牛恩久在她发言结束后, 拧眉思考良久。
“叶厂长为咱们打开了一个新思路, 市里虽然没有整套生产线, 但是单个设备还是能凑一凑的。确实可以与机械厂、锅炉厂这样的厂家联系一下, 不过……”
听到这个表示转折的“不过”,叶满枝暗中哀叹一声, 看来老牛厂长不会轻易松口了。
其他人也将目光投向牛恩久。
陈谦甚至腹诽, 这还不过什么?
两个干部编是分给生产计划科和供销科的, 采购设备本就是供销科的任务, 让人家的厂子弟帮忙联系不是正好吗?
再说他们又不是占人家厂的便宜不给钱,只是约定一个期限, 先用后付而已。
牛恩久喝了口茶, 继续说:“让外厂子弟联系罐头设备, 可能需要拉锯一段时间, 采购设备不是一两天能敲定的。但外面很多人在关注这次招聘工作, 咱们厂正站在风口浪尖上。我认为不宜节外生枝, 还是尽快公布录取结果吧。”
刚被人举报过的王士虎赞同道:“对, 咱们快刀斩乱麻, 赶紧搞完招聘工作。”
同样不想节外生枝的蒋文明接着表态:“叶厂长,罐头车间的事急不来, 咱们再想想其他办法吧。”
这两个干部编落不到他手里,继续拖延时间的话,不知又要冒出多少举报信。
他没必要陪着他们一起吃挂落。
一共五个厂长, 三个明确表示反对,哪怕陈谦愿意支持她,也没什么用了。
“……”叶满枝默然片刻,遗憾地说,“那就再看看。”
食品厂因为一场招工被举报了好几次,大家不想折腾的心情她能理解。
只是可惜再次错过了一次搞到设备的机会。
不过,一回生二回熟,兴许是接连碰壁让她的承受能力变强了,这次错失良机并没让她失落太久。
下班以后,应邀与林青梅一起看了场《红色娘子军》的芭蕾舞剧,小叶厂长又重新支棱了起来。
*
在牛恩久的要求下,人事科以极快的速度公布了录取名单。
叶满枝没操心其他人,只关注了四哥的排名。
总共录取五十人,他排倒数第九,只能当个临时工。
虽然不是正式工,但人事科关照职工家属,给他安排了一个相对不错的岗位——在糕点车间做月饼。
四哥着实没想到,食品厂会让他去做月饼,这不就跟他媳妇沈亮妹变成同行了嘛!
可是,无论心里如何嫌弃,想想这是自己凭本事考下来的工作,四哥还是去食品厂上班了。
他长到三十多岁,还是头一回考到这么好的成绩呢!
老叶面对他时的脸色都好看了不少,破天荒地表扬了他一句。
四哥进厂上班的第一天,大大方方地跟妹妹一起吃了顿午饭。
听说他是叶厂长的亲哥以后,在窗口负责打饭的大娘,也就是周如意的妈妈,给他打了一勺冒尖的炖豆角,另外多给了两片大肥肉。
这两块肥肉成功慰藉了四哥受伤的心灵。
“厂里可真是没眼光,”四哥嘟嘟囔囔道,“像我这样年轻力壮的,多适合去当门卫啊!”
“门卫是正式工编制,这次的前二十名全是中学学历,去看大门太浪费,所以厂里从车间调了一个五十多的大爷去把门,把年轻人放进一线了。”叶满枝把自己饭盒里的肥肉挑给他,“就算当上了正式工,厂里也不可能让正值壮年的男工人当门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