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_分节阅读_第26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2-10 18:32:50

  吴峥嵘婉拒:“你刚上班没多久,别破费了。”

  “没关系,虽然还没领过工资,但我有些存款。”

  人家越是客气拒绝,叶满枝越是觉得应该请客还了这份人情。

  “而且我有一本书正在准备出版,出版社可能会给我不少稿酬,请您吃顿饭还是够用的!”

  吴峥嵘意外挑眉,登时有了兴趣,“你要出什么书?哪个方向的?”

  提起自己的书,叶满枝可有话聊了。

  “是为女同志们介绍服装式样的书,书名暂定为《服装款式图汇编:女装100例》,目前还在编辑初审阶段,可能要等到年底才能出版……”

  这是吴峥嵘完全不了解的领域。

  时下很多女装男装的款式差不多,像是列宁装、衬衫、工装,男女款式几乎一模一样,普遍宽松肥大。

  他们几次见面,叶满枝的穿衣打扮都能让人眼前一亮,一看就是那种很会打扮自己的姑娘。

  可是,会打扮到能出书的程度,确实很出人意料。

  听了她的介绍,吴峥嵘笑着称赞:“能达到出书的水准,说明你在这方面的审美水平已经超过全国大多数人了。你还这么年轻,用心钻研的话,前途不可限量。”

  叶满枝怕他误会,连忙澄清:“吴团长,那些服装不是我设计的,只是把漂亮款式汇编到一起而已。”

  吴峥嵘自有他的理解,“新华字典上的字大家都认识,但也不是谁都能编写字典的。”

  叶满枝心说您可太会说话了,高级知识分子夸起人来简直让人心花怒放!

  她被夸得眼角眉梢都洋溢着喜悦,忍不住问:“吴团长,您家里有姐妹吗?等我的书正式出版以后,送您几本怎么样?”

  “我有一姐一妹。”见她情绪全写在脸上,吴峥嵘忍俊不禁,“你送我几本也好,女同志应该会很喜欢。”

  叶满枝在街道办工作,最基本的技能就是会聊天,否则在办公室里聊八卦都插不上话。

  几句话的工夫,吴峥嵘家里女同胞的情况就被她掌握得差不多了。

  吴家女同志不少,到时候多送吴团长几本书,应该也算是一份很不错的回礼吧!

  下班的军号吹响时,叶满枝主动起身告辞,“吴团长,就这样说定了,我请您吃顿饭,感谢您帮忙。”

  吴峥嵘这次没再拒绝,与她约好了下次见面的时间,亲自将人送出了门。

  *

  翌日下午,叶满枝带着刚从乡下回来的五哥,去房管所办了租房手续。

  军代室的小秦同志在场,比条子好使。

  新租的院子与大车店的另外四套租金相同,都是一个月五块钱。

  五哥拿到钥匙的时候,有种天上掉馅饼恰巧被自己叼住的感觉。

  “来芽,你跟我说实话,这房子是怎么回事?”

  “我求军代表帮忙了。”叶满枝老实介绍了事情经过。

  五哥狐疑地看着她,想问问那军代表凭啥帮忙,不过,他忍了又忍什么也没问,这事得跟常月娥说说,让当妈的拿主意。

  “人家帮忙办了这么大的事,咱要不要表示表示?等我搬家的时候,请那军代表来家里吃个饭吧,我不是养了两头猪嘛,到时候杀一头招待他!”

  叶满枝给五哥竖个大拇指。

  五哥可比老叶敞亮多了。

  让老叶请客喝酒,他扭扭捏捏的,轮到五哥这里,直接就要杀猪了!

  那两头老母猪可是五哥的宝贝,一个叫大花,一个叫二花,养了一年多,现在属于干吃饭不长膘的状态,但五哥舍不得杀。

  “吃饭的事以后再说吧,”叶满枝顾不得别的,只想让五哥尽快从月牙胡同搬出来,“大车店的房子有个旧马厩,你养猪养马都方便,我看你尽快搬家吧,给红枣,大花二花换个好环境。”

  有更好的房子,五哥当然想尽快住进去,当即便答应回去收拾家当准备搬家。

  叶满枝稍稍放了心,又叮嘱:“哥,要是有人问你这房子的事,你可别提军代室,就说是碰巧租到的。”

  吴峥嵘连条子都不乐意批呢,还是很爱惜羽毛的。

  “知道了,你哥能连这点事都不懂吗?放心吧。”

  其实,这事并不需要叶家兄妹过多操心。

  军代室放出的两套房子,一套租给了五哥,另一套被当天去房管所租房的供销社售货员拿下了。

  相比于五哥,这位才是真正的幸运儿,在这个地段租到了五块钱的院子,嘴角都能咧到天上去了。

  搬入新家后,逢人便吹嘘他与叶老五如何如何幸运,低价租下了军代室刚脱手的周转房。

  五哥连说辞都不用自己想,跟着点头就是了。

  ……

  叶满枝帮五哥换了住处,悬着的心算是放下了一半,但另一半还为月牙胡同的老郑家悬着。

  郑家人就像一颗埋在月牙胡同的地雷,一旦被人误触,就是大家一起玩儿完的下场。

  这家人的复杂情况让她觉得棘手,正不知如何是好时,有人把郑家的问题端到了台面上。

  起因还是前几天的那场械斗。

  被送医的五名重伤员中,有一人腰椎骨折,以目前的医疗条件可能无法让他恢复如初,有很大概率会落下终身残疾。

  好好的壮劳力要变成残疾,本人和家属当然无法接受。

  这家人暂时想不出解决办法,便提了一个最实际的要求——成为救济户。

  “王家我知道,救济表填过好几次了,一直不符合救济条件。”张勤简在救济表上点了点说,“王志强虽然有可能留下后遗症,但他家不只他一个壮劳力,这种情况,不应该批准他家成为救济户。”

  福利委员魏珍为难地叹气:“他家其他人确实还有劳动能力,问题的关键是,这些人都没有工作呀!”

  “今年的救济户审核即将开始,”穆主任提议,“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把全街的救济户重新梳理一遍,现在国家需要资金搞建设,市里区里对救济户的审核都特别严格。”

  “咱们光明街的救济户是87户,救济数量在全区排第二,总向上伸手要钱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要想办法让这些人自力更生的。”

  叶满枝等四个小干部,被允许出席街道的福利讨论会,没有发言权,只能旁听。

  虽然不能发言,但几人的嘴并不闲着,刘金宝小声跟叶满枝嘀咕:“就应该让那些有劳动力的人出门工作赚钱,要是不劳动就能当救济户,岂不是人人有样学样,大家都不用工作了!”

  “你说得没错,但工作从哪里来?”

  “城里不少工厂在招工,有手有脚就去应聘呗。”

  “说得倒是轻巧,”陈彩霞无语,“那些救济户,几乎全是文盲半文盲,人家工厂招工也有学历要求的,要是什么人都能当工人,那大家都去当工人好了!”

  四个人在旁边叽叽咕咕,音量越来越大,穆主任清了清嗓子,提醒他们保持安静。

  张勤简笑道:“我觉得刘金宝说得不错啊,有劳动能力的人,还是要动员他们走出家门积极参加劳动的。大家看,这两户……”

  他从几十张《救济申请表》中抽出两张。

  “一个是歪脖子胡同的钱胜利家,一个是月牙胡同的郑东家。这两家都是早就申请了救济,但一直没有审核通过的。这两家的情况非常典型,都是家里壮年劳动力瘫痪后,只剩下老幼妇孺。”

  魏珍对这两家非常熟悉,眉宇间带出些厌恶。

  “钱胜利家还算说得过去,最起码他家老钱头还知道编篮子做手工贴补家用。那个郑家才麻烦,”魏珍一脸晦气,“我去过他家好几次,还给郑东爹妈介绍了糊火柴盒的工作。结果这俩人不是说久坐腰疼,就是说手指关节有风湿,反正就是不能干活。”

  提起郑家的事,叶满枝就忍不住了。

  “魏姐,他家主要是儿媳妇和闺女太能干了,薛巧儿在外面蹬三轮赚钱,郑东妹在家带孩子、做家务。虽然儿子瘫痪了,但并不影响老两口的正常生活。”

  魏珍立即找到了知音,拍手道:“小叶说得太对了,那郑家两口子就是被孩子惯出来的毛病!”

  郑家的问题她之前提过一次,但没人信。

  郑老头和郑大娘向来为人和气,对那个妓女出身的儿媳妇也非常包容,这两人在邻里间的口碑还算不错,居委会主任和居民小组长都说郑家这两口子是老实人。

  反而是薛巧儿和郑东妹这姑嫂俩,在胡同里问题不断。

  但魏珍做了好几年的福利工作,各种牛鬼蛇神,鱼鳖虾蟹,她见得多了。

  依她看,那郑家两口子可不是省油的灯。

  大家七嘴八舌说起这些申请人的情况,各家的八卦隐私都能被拉出来讨论一遍。

  叶满枝竖着耳朵听八卦,听得津津有味,穆主任却打断道:“行了,这些申请救济户的人家,各有各的情况,但是咱们光明街的救济户人数不宜继续增加了。除了实在没有劳动能力的,咱们可以帮着渡过难关,其他人必须自力更生!”

  “大家把这些救济表按照所在居委会分一分,联络员去这些人家一对一做工作,尽量想办法帮这些人谋求出路,不给国家增添负担。”

  光明街一共六个居委会,叶满枝和陈彩霞是第五、第六居委会的联络员。

  她俩被分到了九张救济表,其中就包括郑家的。

  叶满枝心里很清楚,虽然五哥马上就会搬离月牙胡同,但危机并没解除。

  万一有其他人去刺激郑东妹,她情绪上来了,随时可以放上一把大火,把整条街烧光光。

  这不但关系到街道办所有人的饭碗,更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她觉得在街道办这些人里,魏珍对郑家人的看法,与自己是比较一致的,所以,她拿着救济表,去求魏姐指点迷津了。

  “他家的事情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魏珍与她低声耳语,“郑家两口子,用一个词概括就是表里不一!太能使唤人了,把女儿和儿媳妇当牲口使。关键是两个年轻人还不觉得有问题,心甘情愿养活一大家子。”

  叶满枝想起薛巧儿的那个笑,心说,也未必是心甘情愿的。

  她低声说了自己的打算:“魏姐,你觉得先让郑东妹走出家门怎么样?郑东妹挺能干的,好歹算是壮劳力,就应该让她出门工作,留老两口在家做家务、带孩子。一旦郑东妹走出家门,郑家就有两个拿工资的人了,自然不可能被评上救济户。”

  陈彩霞对这个主意不看好。

  “难啊!也许他家就是为了评救济户,才不肯让女儿出门工作的。除非咱们能给郑东妹找到工资比救济款高出很多的工作。”

  但是,她们还在试用期,自己的工作都未必保得住,去哪里给别人找那么好的工作?

  魏珍呵呵笑了两声,不接茬。

  “魏姐,你有啥想法就说出来,”叶满枝拉着她的手说,“你比我们了解郑家的情况,我们听你的!”

  见两个年轻人都眼巴巴地瞅着自己,魏珍犹豫了好一阵,还是小声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我这么说也许是把人想歪了,但郑家那两口子,恐怕宁可领救济,也不会同意女儿出门工作。”

  “为什么啊?”陈彩霞疑惑道,“能给家里多赚点钱还不好?”

  魏珍问:“你们来上班这一个月,有不少人想给你们介绍对象吧?”

  “我都结婚了!”陈彩霞指指叶满枝,“小叶的行情比较好,总有人想给她介绍对象。”

  “看吧,你俩刚来单位,就有人想给你们介绍对象了。”魏珍问,“如果郑东妹出去工作了,她长得不丑,还挺能干的,会不会被人介绍对象?她要是结了婚,赚再多工资,也不可能全交给娘家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40页  当前第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军工大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