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_分节阅读_第202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2-10 18:32:50

  他所介绍的方案,就是叶满枝上午刚提到的“产品质量评比”,但是人家以前能当上副科长,后来又被调去当“巡视员”,其实是有些真本事的。

  何平把叶满枝的点子完善了一下,为“省优”产品进行了分级,省级优秀中又分了“特优”、“一等”、“二等”和“三等”,把更多质量还过得去的产品吸纳进来,让更多企业和产品参与评比。

  同时也让没有达到“省级特优”的产品有个奔头,这样能有效防止省优企业和产品吃老本,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

  何平洋洋洒洒讲了半个小时,最后加了一句,“小叶上午也提过这个办法,我俩的想法差不多,不过我这个方案对产品评级划分得更细致一些,各有各的优点吧。”

  叶满枝:“……”

  好话全被人家说了,大大方方承认两人想法重合,她确实无言以对。

  像这种情况,只要没人闹到跟前,不影响向上级交差,作为科长的赵桂林不会深究这个点子到底是谁想出来的。

  既然何平先提了,还完善了方案,那这个方案就算是他的。

  赵桂林一边听着和平的介绍,一边往笔记本上做着记录。

  这个主意确实有一定可行性,轻工产品的质量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究其原因还是企业领导不够重视,整个系统内一潭死水。

  要是能进行一场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产品质量评比”,将轻工系统内部的所有单位都调动起来,对提高产品质量兴许会有奇效。

  赵桂林的脑瓜活络,记录的过程中就想到了这样办的另一个好处。

  由于轻工系统的产品种类多,名目杂,评比战线必然会被拉得很长,甚至今年就可以启动评比程序。

  这种活动也许能把轻工系统内的这潭死水,从今年一直搅到明年底。

  这不正是夏竹筠需要的,有影响力和纪念意义的活动嘛!

  赵桂林越想越满意,顺便把自己想到的几个点子,补充进笔记本里。

  想起刚刚何平所说,叶满枝也跟他一样想到了这个办法,于是直接点了叶满枝的名。

  “小叶,你还有其他要补充的吗?”

  年轻人脑子活,叶满枝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愿意再听听年轻人的想法。

  叶满枝瞥了眼气定神闲喝茶的何平,点了点头。

第123章

  叶满枝开口时, 先把何平补充的那部分内容否定了。

  “科长,‘省级优质产品’是一个行业标准,也是荣誉称号, 我觉得不宜为‘省优’划分三六九等。评出特优、一等、二等、三等产品,虽然能让更多企业和产品参与进来, 但也大大降低了‘省优’这块金字招牌的含金量。”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 省级优质产品, 应该在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在质量上对标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地的名牌产品,是能体现我省最高技术和质量水平的轻工产品, 贵精不贵多。”

  “再者, ‘省级特优’和‘省级三等’的评选条件肯定是不同的, 但一般消费者并不会深究特优和三等的区别, 在外包装上看到‘省级’字样时,已经从心理上认可该产品了。以我作为消费者的眼光来看, 特优和三等其实差别不大, 反正都是被省里认证过的。”

  何平放下茶杯说:“特优就是特优, 三等就是三等, 怎么可能差别不大?从企业方面来讲, 在税收和技改资金支持上, 享受的优惠政策肯定不一样。”

  “何主任, 在这一点上, 我们女同志最有发言权了。”彭佳音接话,“要是能在供销社见到省级优质产品, 不论一等还是三等,我肯定都会买的。有认证的产品,总比没有认证的好吧?可是, 一旦被企业摸透了消费者的心理,即使给‘省优’分了级,也未必能刺激企业继续优化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反正消费者不了解内情,大家都是省级优质产品。”

  叶满枝拿起桌上的一支铅笔,“咱们就拿这支滨江牌铅笔举个例子。假设它是咱们省里的行业标杆,但是在全国范围内,无论从生产技术,还是产品质量来看,都不如外省的产品。”

  “若是不分级,它可能评不上省优。但是分级以后,这支铅笔能评个‘三等’,也算是省优产品了。铅笔厂如果在外包装上印了‘省优’字样,咱能说人家是错的吗?所以,给‘省优’分级以后,其实很容易被人钻空子。”

  何平慢悠悠道:“这就需要行业监管了嘛。”

  “但是全省有那么多产品,咱们得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进行监管?”叶满枝看向赵桂林说,“科长,与其给省优产品分级,不如把评比权限下放给各市和专区。省里评完了省级优质产品以后,若是各市和专区也想搞质量评比,可以让他们评市级优质产品。”

  赵桂林一边往笔记本上记录,一边颔首说:“是否要给省优分级,咱们之后再专门开会讨论。小叶,你还有别的内容需要补充吗?”

  “有啊。”

  叶满枝从自己的办公桌里拿出一本原稿纸,又拿出她前些年出版的那本《服装款式图汇编:女装100例》。

  “做完‘省级优质产品’评比以后,咱们可以编制一份省级优质产品名录,就像我手上拿的这本书一样,按照产品种类,分成几个大类,附上产品图片、生产厂家介绍、产品规格介绍。一方面便于省内各单位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另一方面便于我省轻工产品的对外交流,以后再有交流会、贸易会,咱们可以直接带着这本优质品名录出席。”

  赵桂林“嗯”了一声说:“咱们现在也有产品名录,不过收录的产品比较杂,不如省优产品名录听起来响亮。”

  他接过那本《服装款式图汇编:女装100例》翻了翻,发现上面全是介绍服装的,便把书传给了伸着脖子张望的彭佳音。

  彭佳音将书接到手里,瞥见封面上的名字,便惊呼出声:“小叶,你是这本书的作者呀?”

  叶满枝在心里暗自窃喜了一下下,然后学着吴峥嵘的样子,云淡风轻地点点头。

  “那你可太厉害了!这书在哪里有卖啊?我也去买一本支持一下!”

  “这本书是我在街道工作的时候出版的,已经五六年了,现在书店早就不卖了。”

  彭佳音爱不释手地翻着书页,口中啧啧赞叹着。

  虽然已经过了五六年,但国内的服装款式没怎么变化,这些女装例图放在当下也是很时髦的。

  这两年物资紧缺,商店橱窗里的款式都未必有她这本书里的款式多。

  男同志对那服装书没啥兴趣,看过也就算了,赵桂林问:“小叶还有没有其他内容需要补充?”

  他觉得应该差不多了,不料叶满枝却再一次点了头。

  叶满枝笑着说:“针对省优产品评比,后续还能衍生出很多庆祝活动,除了编写产品名录,咱们化轻工业处,还可以出版一本《轻工业志》,介绍十年来,省里轻工行业的发展变化,然后把这些省优产品也当做代表性成果附在后面。”

  “我之前在省大图书馆读过一本解放前的县志,县志介绍了那个县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咱们其实也可以参考一下,将轻工行业按照纺织、烟酒、食品、轻工机械、搪瓷玻璃,分成几个大类,然后介绍各行业的发展状况、工业设备、品种质量、经营管理……”

  叶满枝的话还没讲完,就听赵桂林语气兴奋地拍着桌子说:“小叶,咱俩想到一块儿去了!”

  叶满枝:“……”

  梅开二度。

  她太怕听到这句话了!

  她咋总能跟领导想到一块儿去呢?

  不过,赵桂林似乎真的跟她想到一块儿了。

  他从自己的办公桌上抽出一个本子,点着其中一页说:“我本来不想加纺织和烟酒的,便宜综合二科和四科那帮人了,但是谁让咱是一个处室的呢,还得搞好团结!”

  他不甘心地叹了口气,又指着自己本子上的内容说:“除了你之前提到的那些,还要介绍一下管理机构的发展变化,历任主管领导的履历,科研机构的获奖成果,以及轻工教育的发展,比如中专啊,成人职业教育啊……”

  赵桂林考虑得比叶满枝提到的更全面。

  这让叶满枝暗暗舒了口气。

  还好还好,这次真的跟领导英雄所见略同了。

  赵桂林当场拿出提前准备的内容,跟她一起探讨,她心里其实还挺高兴的。

  这说明自己跟上了领导的思路。

  要是何平也能如赵桂林这般,大大方方地拿出证据,证明两人确实是想法撞车了,她心里也不至于跟吞了苍蝇似的。

  赵桂林想到出版《轻工业志》的主意以后,着实自得了好几天,此时发现叶满枝居然也有同样的想法,便想跟她交流交流。

  叶满枝介绍了自己的思路以后,将一沓原稿纸交给他。

  “科长,针对十周年庆典设计的所有方案,都在这里呢。”

  从省级优质产品评比,到出版省优产品名录,再到出版《省轻工业志》,是她一气呵成写完,又在原稿上修修改改的。三个方案连在一起,一看就是早有准备的。

  赵桂林对年轻人的工作态度很满意,当场表扬了小叶同志的工作热情。

  这是处长交代了好几次的工作,有心人其实都做了准备。

  彭佳音和王勤也先后交了自己的策划方案,虽然没有叶满枝写得多,但该有的计划步骤都有了。

  三个同事都交了方案,何平要是拿不出东西,难免会显得不重视领导交办的工作。

  所以,何平也交了一张稿纸。

  综合三科的方案由赵桂林汇总以后,还要交到处长那里,赵桂林将每份方案都认真阅读了,轮到何平那份时,他抬头问:“老何,那个‘省优’评比的方案,你没写在这里啊?”

  何平提交的方案是在轻工系统内评选劳模和先进,开表彰大会,像国庆十周年那样,为获奖者颁发印有“十周年纪念”字样的奖品,在全省工业系统内部宣传劳模的先进事迹。

  内容写了不少,但并未提及省级优质产品评比。

  何平语气寻常道:“小叶刚才说得有些道理,省优评级可能确实存在一些漏洞,我把方案完善一下再交给你。”

  *

  叶满枝听得撇嘴,回家就把这件奇葩事跟吴峥嵘分享了。

  “他怎么这样啊?既然自己写了方案,为啥非得抢我的?他那个开表彰会的提议其实也挺好的,他不用自己的方案,转而用别人的,这人不是有毛病嘛?”

  两人正带着孩子在大院里饭后散步。

  吴峥嵘一边紧盯骑着小三轮飙车的闺女,一边开导被气胖三斤的媳妇。

  “他在机关里混了这么多年,未必能想出什么好主意,但眼光应该是有的。哪种方案能被领导采纳,哪个工作能出成绩,他心里比谁都清楚。搞优质产品评比,一听就是能出成绩的工作。而给劳模颁奖是要花钱的,你们厅里是否有这笔经费开支还不好说。”

  “那他也不能使这种不入流的小手段呀!这种机关老油条可太厉害了,他用了我的方案,居然还好意思说跟我英雄所见略同!还主动跟领导说,我们俩想法一样,好像主意是我俩一起想出来的!我们科长肯定已经看穿他了!”

  吴峥嵘笑:“你就那么确定赵桂林看出来了?”

  “当然了,赵桂林比何平小了那么多岁,却越过何平当了科长,这俩人当年的竞争肯定很激烈。竞争对手是啥德行,赵桂林心里能没数吗?我们科长挺精明的,何平不交省优评选的方案,他能看不出猫腻吗?”

  幸好她一直奉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凡事都习惯落在纸面上。

  要不是提前写了方案,这次还真得吃个哑巴亏了。

  叶满枝长长地舒出一口气,转而问起搬家的事。

  “那位马团长什么时候来656厂啊?”

  “下周末的火车抵达滨江。”

  “咱们是不是得等你俩交接了工作才能搬家?”叶满枝问。

  吴峥嵘的调令已经正式下来了,1062研究所的副所长。

  这个研究所是新成立的,办公地点还没确定。

  但所长是从军事学院调来的一位系主任,对方似乎有意将办公地点放在军事学院附近。

  叶满枝也是最近才知道,军事学院的校长和系主任都是军人,而且军衔都老高了。

  吴峥嵘进步以后,去了1062所也只能当个副所长。

  “你很着急搬家吗?”吴峥嵘垂眸看向她,“已经问过好几次了。”

  “我当然舍不得离开这里,但马团长是带着家属上任的,咱们占着房子不是影响人家安家嘛。”叶满枝有些焦虑地问,“咱们到底搬去哪里住呀?你们那个研究所落在军事学院还是省军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40页  当前第2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2/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军工大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