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满枝没管沈礼娜要如何给自己找补,等人离开后,就将几封信件拆开查看了一遍。
一共五封信,全是投诉产品质量差的。
比如火柴根数不均,刷砂不牢,火柴头太小容易折断。
还有投诉滨江好几家面粉厂的标准粉不达标,麦子粗,麸性大,做不了油条和切面。
另外还有投诉汽水浑浊,有沉淀的。
反正单独拎出来吧,都不算什么大事,像叶满枝这样的人,若是遇上了这种情况,顶多念叨一句倒霉,不会做出往省里写信投诉的事。
但既然有人发现了问题,还不嫌麻烦,愿意给工业厅写信。
那她同样作为消费者,也想帮大家把这些事解决好。
她先拿着这些信件,请教了彭佳音。
“以前接到过类似的投诉吗?咱们科里都是咋处理的?”
“每个月都有,就火柴盒那个事,好像已经投诉过好几次了吧,光是我看到的,就有两次,”彭佳音将那封信拿出来看了看,“这字迹都一模一样,肯定还是那位老同志!”
“那前几次都没处理呀?”
否则人家为啥一直写信?
“肯定处理了呀!几个专区的工业局特意派人去火柴厂检查了,还要求在仓库加几个检验员。”彭佳音小声说,“即便真的改进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厂里已经生产的火柴还得继续卖。而且那些工厂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每次听到上级检查和评比的风声,就把质量最好的一批货拿出来,等咱上门抽检的时候,全是合格品。”
“那这封人民来信怎么回啊?”叶满枝问。
“之前的处理意见都有存档,”彭佳音拿出一个笔记本给她,“你可以参考这里面的回复。”
叶满枝接过来翻了翻。
轻工业品大多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且消耗量大,从之前的投诉次数来看,市面上某些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的次品率极高。
叶满枝感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根本不管用,工业厅要是没有大动作,以后每月都得处理大量人民来信。
她将几封信件暂时按下,打算换换思路,再想想其他解决办法。
若是到了最后期限仍然没有妥善办法,就只能按照彭佳音所说,将问题交给专区和市工业局解决了。
五点钟下班,叶满枝按时走出办公室,匆匆赶回军工大院,接她家小漂亮放学。
吴玉琢小朋友已经正式上幼儿园了。
叶满枝原本打算把她送去机关幼儿园,但吴峥嵘觉得机关幼儿园太远了,接送的任务都要压在她一个人肩上。
反正孩子在幼儿园就是玩,学知识的话有父母和太爷爷教,在家门口上幼儿园更方便,还可以跟出租车和起球一起上学。
叶满枝觉得这样也好,至少可以让四哥顺带着接送她家小漂亮。
然而,她家娃比较有个性,亲爹妈要是不去幼儿园接她放学,她就要回家噘嘴了。
吴峥嵘前天去北京出差,接娃放学这个艰巨的任务,转移到了叶满枝身上。
她按时赶到子弟幼儿园,在小班的门口等待阿姨将孩子带出来。
结果今天一带就带出来俩娃。
叶满枝在侄子的大脑门上弹了一下,“起球,你不在自己班里呆着,跑来小班干什么?”
出租车和起球已经上了一年幼儿园,今年升上中班了。
起球口齿伶俐地说:“我以后就在小班玩,陪妹妹。”
叶满枝好笑道:“你咋刚上幼儿园就留级啊?”
明明已经升了中班,非得退回小班来。
吴玉琢聪明归聪明,但还不懂委婉表达,当着起球的面就戳穿他。
“车车哥哥的饼干不给他吃,他不跟车车哥哥一个班了。”
叶满枝笑问:“那你给他吃了?”
出租车那孩子之所以能胖成那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比较护食。
黄大仙给他带的零食,他能一个人全造了。
同样经常吃小灶的小漂亮就没有肥胖的烦恼,这孩子饭量少,也比较爱分享。
太爷爷给她买的糕点,一大半都被亲妈忽悠进了肚子里。
“我给球球哥哥吃,”吴玉琢小朋友拉着妈妈的手一蹦一跳,“这样球球哥哥就能跟我作伴啦!”
“……”
叶满枝没把孩子的童言稚语放在心上。
可她接连三天去幼儿园接孩子的时候,都发现起球在小班的教室里玩耍。
第四天更是一大清早就直接进了小班的教室。
叶满枝去单位上班的时候,一直在寻思,实在不行就让她家吴玉琢上中班吧。
若是不把她弄到中班去,她可能真的有实力让她球球哥上两遍小班!
叶满枝琢磨着几个孩子的事,刚进办公室就听到赵桂林问:“轻工业基本建设材料未按计划拨付的那个报告,是谁写的?”
何平说:“原来是我负责的,小叶来了以后,我把报告转给小叶了。”
这话说得,好像他已经将写好的报告转交给了叶满枝。
事实上叶满枝只拿到了一些单位来信,根本就没看到什么报告。
那报告是她自己写的,目前刚开了一个头。
对上科长的视线,叶满枝笑着说:“下级单位的意见反馈都在我这里汇总,建设材料未拨付的报告,确实在我这里,不过,我目前刚写了一个开头。”
“只写个开头可不行,”赵桂林皱眉说,“现在下面的意见很大,该拨付的材料没拨付,陶瓷厂和酒精厂的施工进度被严重耽搁,咱们得尽快拿出报告,跟基建委协调。”
“之前的数据都太含糊了,有的说钢材只拨付了一半,木材和水泥只拨付了三分之一,但是一半是多少?三分之一又是多少?按计划原本应该拨付多少吨?各市和专区分别差了多少?这些都没有具体数字,我觉得没有数据支撑的报告不太严谨,所以这几天一直在跟几个专区工业局联系,让他们提供真实数据。”
“数据拿到了吗?”赵桂林问。
“拿到了。”
“那你先把写了一半的报告给我,秦处长要去省基建委讨公道!”
叶满枝:“……”
所谓的讨公道,就是上门吵架吧?
省基本建设委员会在下达季度建设计划的同时,还得给各单位拨付建筑材料。
现在两个季度已经过去了,材料却不见了一大半。
工业厅作为主管单位,确实要派人去讨个说法。
叶满枝不敢耽误领导吵架,麻利地把记录了完整数据的一张纸找出来,交给了赵科长。
赵桂林拿着报告走了,叶满枝隐隐听到他在隔壁处长办公室高谈阔论的声音。
偶尔还有秦副处长的大骂声传出来。
半小时后,赵桂林重新返回综合三科,在办公室里环视一圈,问:“你们谁有空?一会儿跟秦处长一起去趟省基建委。”
话落,空气好似被冻住一般,一时竟无人应答。
秦副处长就是那位身体不太好,再有两三年就可以退休的副处长。
这位处长脾气特别火爆,情绪上来了很爱口吐芬芳,他骂了人以后,经常把自己弄进医院,完美印证了气大伤肝这句话。
工业厅的大部分人都觉得他可能等不到退休年龄,就可以办病退了。
在这种情况下,没人愿意陪他出门吵架。
万一他竖着进去吵架,横着进了医院,他们付不起这个责任啊。
在办公室寂静无声的时候,向来愿意为领导分忧的叶满枝毅然举起了手。
“科长,我陪秦处长去吧?我以前在街道做过调解工作,什么奇葩都见过,要是道理讲不通,我吵架也挺厉害的!”
所有人:“……”
头一次见到这么清新脱俗的自荐方式。
赵桂林却眯着眼睛呵呵笑:“好好好,咱们就需要小叶这样能在关键时刻勇于冲锋陷阵的同志!”
但他觉得让一个年轻女同志出面还是不太保险,万一真把秦处长吵晕了,她一人忙不过来。
于是又点了比较年轻的王勤:“王儿,你也陪咱秦处长去一趟!”
王勤只能无奈点点头,跟着斗志昂扬地一老一少出门了。
叶满枝对老处长表现出了十足的尊重。
在路上就说了,自己很擅长讲道理和吵架,他们可以在路上先拟定一个吵架方案。
到了地方以后,不需要老处长开口,由她这个年轻人先打头阵,她吵不过的时候,再由处长出面。
秦处长满意地颔首,他觉得上门讲理,就需要小叶同志这种气势。
如此这般地跟她介绍了一下作战安排。
王勤跟在身后并没插话。
化轻工业处的干部们在大面上对秦副处长都很尊重,但谁都知道他马上就要到站了,没什么必要上杆子巴结他。
基建工作不是王勤负责的,这次上门讨说法,跟他完全搭不上边。
王勤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灭火器,在秦处长吵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出言宽慰几句,给他降降火,其他的事他就不打算插手了。
三人一起来到省基建委,被人请进会议室以后,叶满枝掏出自己随身携带的一小包茶叶,提起暖水瓶给秦处长泡了杯茶。
并且再次强调:“秦处长,气大伤身,您一会儿先别出马啊!情况我已经大致了解了,先让我发挥一下!”
秦处长被她逗得一乐,笑呵呵地抿了口茶说:“行,让你先谈。”
王勤见状不由侧目,觉得这新来的小叶太能献殷勤,太能给领导拍马屁了。
但是她给一个快到站的领导拍马屁有啥用啊?
叶满枝没理会旁边的眼神。
其他人根本就不懂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