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单位能招他进厂?
但是如果能在肉制品加工厂给他谋个职位,让他在这里过渡一下,那以后就好办多了。
叶满枝撇嘴说:“妈,你别总觉得五哥娶不到媳妇,是因为他腿脚不利索。腿脚是一方面,但更多的还是他职业前景的问题。当个马车夫,一辈子都能看到头了。娶农村媳妇,你和五哥都不甘心。娶城里媳妇,人家又看不上他的职业。说句难听的,那厂长、主任家的傻儿子都能娶到媳妇,我五哥总不至于连人家的傻儿子都不如吧?”
“少拿你五哥打趣!”常月娥被女儿说动了心,又犹豫道,“我又没当过厂长,公社凭啥让我当这个厂长啊?”
她这人的思想觉悟没多高,如果不能当国营厂的厂长,把儿子安排进去当正式职工,那她是不会拿出配方,也不会去给工厂做贡献的。
叶满枝笑嘻嘻道:“妈,你别总觉得工厂都是656厂这样的大厂,当初我搞煤炉厂的时候,厂里只有七个职工。小厂也是工厂,七八个职工跟咱家的人数差不多,你能管好咱家,就能管好工厂。至于报税啊,利润啊什么的,到时候公社就主动帮你办了。而且如今时机正好,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一旦农场不再养猪,咱们去哪给你找第二个厂长职位?”
她虽然离开了光明街,对办厂的事没有话语权,但留在原单位的人脉还可以用一用。
刘金宝一心想升官,她要是把这个想法透露给刘金宝,急着出成绩的小刘干部十有八九会帮着想办法。
抓特务的功劳不是总有的,工作成绩就得靠这些小成绩一点点积累。
把街道农场和肉制品加工厂结合起来,要是干好了,也能给他的个人履历添上浓重的一笔。
常月娥被闺女说得心头火热,没想到临老临老,居然还要因为儿子的前途,为事业拼搏一把。
“我要是去当了厂长,可就没办法给你带孩子了!”
“没事,工厂不是马上就能办起来的,公社内部扯皮还需要些时间。反正白天有她太爷太奶带着,过一阵子等娃不用吃夜奶了,我跟吴峥嵘也可以带孩子。”
*
一顿西餐被母女俩吃了一个多钟头。
叶满枝带着妈妈在西餐厅和工人俱乐部里参观了一圈,之后又去电影院看了场《永不消逝的电波》。
她明天还要去省外事办接受外事人员的统一培训,匆匆忙忙赶回家时,吴玉琢小朋友的眼睛都快饿绿了。
叶满枝原以为会见到一个哇哇大哭的小宝宝。
然而,当她进门的时候,吴玉琢小朋友正被她爹装在脸盆里,搁在脸盆架子上。
宝宝刚一哼唧出声,亲爹就拉着脸盆架子走几步。
反反复复好几次,让她一直处于一种要哭不哭的状态。
叶满枝洗了手,赶忙跑过去给瘪着小嘴的闺女喂奶。
趁着小宝宝吃奶的时候,她抽空往那脸盆架子上瞅了一眼。
木质的架子腿上,被吴峥嵘安装了四个滚轮。
把最上面的毛巾架子当成扶手,一个脸盆架子瞬间就变成了婴儿小推车。
叶满枝佩服地感叹:“军代表同志,你可太厉害了,搞个多功能脸盆架子,把买小推车的钱都省啦!”
吴峥嵘摇头:“推车的钱还是别省了。脸盆架子直上直下,重心不稳,在家里的平地上哄孩子还行,出门遇到土路和石子路容易翻车。”
不知是困的,还是被亲爹晃晕的,小宝宝吃着吃着就开始眼皮打架了。
叶满枝在她粉嘟嘟的小脸上亲了亲,赶紧把睡着的娃交给了孩子姥姥。
然后,将房门一关,做贼似的问吴峥嵘:“脸盆架子结实不?大人能不能坐?”
吴峥嵘失笑:“要不你试试吧。”
不等对方回话,他就拦腰将人抱起来,塞进了洗脸盆里。
“怎么样?”
“还行,你推着我走两圈。”叶满枝坐在架子上晃腿指挥,“爷爷给咱闺女做了一个能通电的摇床,我早就想试试了,可惜老宅那边一直有人,我没好意思试,不知道摇起来啥感觉。”
吴峥嵘问:“知道为什么要让床摇起来吗?”
“哄孩子的呗。”
吴峥嵘扶着脸盆架子的扶手,推着她在房间里走了几圈,颔首说:“摇床是模拟大人怀抱的环境,哄孩子用的。所以躺在摇床里的感觉,应该近似于躺在大人的怀抱里。”
“那小宝宝躺在大人怀里是啥感觉啊?”叶满枝想让他在家里也搞个电动摇床,哄孩子的同时,也能让她沾光体验一下。
吴峥嵘当时没给出任何解释,但她当晚洗完澡以后,却得到了孕期那会儿的待遇,被他从浴桶里捞了出来。
她习惯性地搂上对方的脖子稳住身体,以为会如从前那般,被他用毛巾被裹住,直接放到床上。
然而,吴峥嵘却像对待小婴儿似的,转而将她抱进怀里左右摇了摇。
自打懂事以后,叶满枝还是头一次被人这样对待,等她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的时候,瞬间就从头红到了脚。
连忙手忙脚乱地推他:“你别晃了!快放我下来!”
男人的怀抱她经常坐,但是像这样哄孩子似的来回摇晃,还是第一次。
吴峥嵘抱着她晃了一会儿,神色如常地停下动作,随手在她屁股上拍了拍,“躺在摇床里就是这种感觉,别羡慕你闺女了!”
最初的那阵羞赧过后,叶满枝脸上的潮红终于褪去了一些。
靠在男人怀里抿着嘴乐,言不由衷地说:“我还想让你跟爷爷学一学,在咱家也做个能通电的摇床呢,结果你抱着我摇两下就把我打发了!”
吴峥嵘笑:“咱家不是写过《增产节约决心书》吗,这样省电。”
第112章
叶满枝体验了一次小宝宝睡摇床的感觉, 但是穿上衣服以后,她还得变回大人。
她是省大选送的四名翻译之一,参加了省外事办的业务培训, 熟练掌握外事礼仪和外事纪律之后,就要正式上岗了。
捷克斯洛伐克的交流团要在滨江逗留五天, 但叶满枝等人只负责第一天的翻译工作。
上午在省大的大礼堂演讲, 之后去滨江重型机械厂、滨江纺织一厂进行参观。
当天的行程结束后, 他们的翻译工作就可以圆满落幕了。
叶满枝穿着熨烫妥帖的列宁装, 梳着干练的盘发,在两个院系的所有师生面前, 顺利完成了团长演讲的翻译工作。
系主任和受邀前来参加活动的吴爷爷, 都对她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肯定。
叶满枝刚开始还挺激动兴奋的, 可是时间到了下午, 陪着外宾参观完重型机械厂以后,她就高兴不起来了。
为了今天的工作, 她特意按照外事办的要求买了一双黑色的方根皮鞋。
不知是新鞋的问题, 还是她走路走多了, 刚走进纺织厂的大门, 她就感觉脚后跟那里隐隐作痛。
市工会宣传部的刘部长看出了她的异样, 小声问:“是不是鞋子磨脚了?”
叶满枝点点头。
“还能坚持吗?”
叶满枝再次点头。
刘部长让后面的翻译先顶上来, 然后拉着她脱离队伍, 翻出两块纱布递给她。
“以后再出席重要活动的时候, 尽量不要穿新鞋,要是实在没有其他选择, 就在包里准备两块纱布,以备不时之需。”
叶满枝知道这是前辈的经验之谈,接过纱布向她道了谢。
她常穿的那双黑皮鞋鞋跟不符合外事办的要求, 没想到新鞋居然这么打脚!
叶满枝一边跟她解释自己的情况,一边在花坛旁边垫纱布,余光里却发现纺织厂门口似乎有人起了冲突。
她抬起头,定睛看过去,果然看到门卫大爷,正在阻拦一个举着横幅的年轻男人。
刘部长也注意到了那边的动静,不由皱眉说:“纺织厂是怎么搞的?明知今天有外宾参观,还能在厂门口闹起来,那横幅上写着什么?”
因着双方正在争执,叶满枝没看清横幅上的内容,等那年轻人挣脱门卫大爷的阻拦,再次将横幅高举起来,她才念出上面的内容。
“我们要工作!我们要吃饭!郑国顺是强X犯谷涛的走狗!严惩郑国顺!”叶满枝疑惑道,“谁是郑国顺啊?”
刘部长的脸色不太好看,低声骂了句胡闹,才说:“郑国顺是纺织一厂的厂长。”
一腔孤勇扯横幅的年轻人,像是豁出去一般,不但高高举起了写着大字的横幅,还大声喊出了其上的内容。
眼见代表团里已经有人听到呼声回头张望了,刘部长拉起刚穿好鞋的叶满枝。
“不能让他这么闹!被外宾看到以后,像什么样子!”
叶满枝觉得这年轻人闹事的时机有点微妙。
今天确实来了不少省里的领导,他把事情闹大,也许能博得领导的关注。
但也有被人压下去的风险,毕竟家丑不可外扬。
叶满枝一边琢磨着,一边快速从旁边的树干上扯下几条欢迎彩旗。
快步跑到纺织厂门口,将彩旗交到了门卫大爷和两个保卫干事手里。
“外宾已经注意到这里的情况了,你们不要与这位同志发生冲突,他要喊什么,你们就由着他喊,外宾根本听不懂!”叶满枝催促道,“赶紧把彩旗举起来摇晃!喊欢迎!”
她才不管谁会在省领导和市领导面前出丑,但今天绝不能在外宾面前露怯。
被分到彩旗的三人怔愣片刻,相互瞅瞅后,年纪最大的门卫率先反应过来。
不再搭理那个闹事的,高举手臂,挥舞着两片彩纸做的三角旗,声嘶力竭地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另两人见状也有样学样地跟着他一起挥舞一起喊,三人站在闹事的年轻人两边,好似真的是厂里安排的欢迎队伍。
刘部长和年轻人:“::::::”
叶满枝不合时宜地有些想笑,给刘部长使个眼色,便快步返回了代表团队伍,对外宾们用俄语说:“他们在欢迎大家的到来呢!”
她可没撒谎,那仨人确实在喊欢迎。
因着交流团已经见识过大学生和重机厂工人的欢迎阵仗,对“欢迎”这个词还是有些耳熟的。
此时听到门口的口号,不由纷纷向那边挥手示意。
而在场的己方人员,虽然因为距离远没看清横幅内容,也没听清那人喊了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那绝不是什么欢迎词。
叶满枝脸上保持着微笑,让人看不出一丝异样,对职级最高的省工业厅副厅长汇报:“门口有位男同志在扯横幅,说他们要工作!要吃饭!郑国顺是强X犯谷涛的走狗!严惩郑国顺!我不知道郑国顺和谷涛是谁,一时半刻又劝不走那位同志,就只能让门卫挥彩旗欢迎外宾了。”
徐副厅长脸上纹丝未动,甚至还点了点头,笑着向外宾们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邀请大家继续进厂参观。
叶满枝跟着大部队前进,心说,她也只能帮那位老兄做这些了。
至于后续要如何处理,还得看上面领导的意思。
这毕竟是人家厂里的事,叶满枝以为之后就与自己无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