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卓也不喜欢潮湿天气,只是春天下雨庄稼长得好,干了就要浇地。
自己地里好浇水,公家地那么多可就麻烦了。
不过现在还好,别一直干下去就行。
转头见她也蹲下来拔草,白嫩纤细的手指揪着草芽,皱着眉头一副苦恼的模样,他不禁有些好笑。知道她不爱干这个,就说:“我来就行,你去转转,看看菜苗和鸡鸭吧。”
叶欣立刻拍拍手,站起来:“那我去提水浇地好了!”
沈卓道:“池子快干了,我等会儿提,你不用忙。”
叶欣:“你说的啊!”
她乐得不干活,背着手在不大的菜地里巡视,把每一样菜苗瓜苗都检查一遍,果苗也看了,鸡鸭也看了,很是悠闲。
见他还勤勤恳恳在那拔草,又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于是回来往他背上一趴,跟他说:“等会儿忙完了这里,咱们上山挖笋呀!去年长了竹子了,今年总可以挖笋吃了吧?”
沈卓稳住身体,感受着她柔软的身体这么亲昵地挨着自己,心中一动,不禁停下了手中拔草的动作,“好。不过有件事情,要先商量。”
叶欣双手搂住他的脖子,整个趴到了他宽厚的背上,探头笑着看他:“什么事情?”
他侧头看着她盈盈的笑脸,说:“今年你已经十九了,我也二十了。”
叶欣一时没反应过来:“嗯?”
沈卓于是问出心中盘旋许久的话:“咱们已经长大了,到了法定结婚年龄,是不是该结婚了?”
叶欣:“啊。”
她连忙松开手,从他背上下来。
沈卓很快转身站起来,有力的手臂环在她腰间,没让她走开,却也小心地不让手碰脏她的衣裳。
目光专注地看着她,声音低沉:“结婚?”
叶欣突然发现,他好像又长高了,显得更高大,肩膀也更宽了,脸庞线条变得明显,眉眼愈发清俊,声音也变得低沉。好像在这个春天,他悄然完成了从少年到青年的转变。
被他这样注视着,她不由自主地脸红。
可是,又有一点气恼,为什么他还在长高啊,衬得她越来越矮了!
于是她说:“我觉得我还没长大。”
沈卓眼也不眨地看着她:“嗯?”
叶欣脸更红了,但是坚定地把心里的话说出来:“你看你,长那么大个,可是我都没有长高多少!我要再长高一点!”
沈卓看着她绯红娇艳的脸庞挪不开眼,又因为她话里拒绝的意思而微微皱眉,“可是,你不是已经分析过了……”她应该就是这么高了。
叶欣本来是认命了,但不是还有碧云果吗?
她要试试,说不定在天材地宝的帮助下,她还能长高一点点呢!
不然她不服气。
对上他灼灼的双眼,她红着脸,小声商量:“我觉得,我还能再长长……你要不,等我再长高一点儿吧?”
沈卓有些不满,问:“等到什么时候?”他已经等很久了,去年就满心期盼的。
叶欣想了想,说:“年底好不好?”
碧云果眼看就要成熟了,蕴养效果温和,不可能一下子拔节猛涨,得有一个吸收转化的过程,半年应该可以看到效果了。
她继续道:“而且,现在咱们也没有多少钱啊,再攒一攒,年底手头宽裕一点。”
沈卓松了口气,以为她是要拖下去,原来只是想要年底再看看长高没有,真是不服输的可爱小心思。
不过她说得也对,结婚要钱,现在钱还不够。
他点头:“好,听你的。”
她觉得他还算通情达,主动仰头亲他,“嗯。”
他就不愿意松开了,搂住她亲,重复道:“年底结婚。”
第162章 吃饭饭
傍晚, 叶欣拎着篮子到知青宿舍串门。
江静雨搬了两张凳子坐在屋前,一手拿着自己做的竹扇子扇风,一手在批改小学语文作业。抬头见叶欣过来, 便停下来打招呼, “叶欣,你来了。”
叶欣走过去, 看了看她手下的作业, 方格本上歪歪扭扭稚嫩的字体, 笑着问了句:“怎么样,初当老师还习惯不?”
江静雨道:“孩子们都挺乖巧的,上课要赶时间, 下课要改作业备课,一天下来挺忙,但也充实。”
叶欣笑道:“那就是还好了。”
江静雨点点头, 总之是比上工要轻松的, 不用风吹日晒。她把作业本子都拿起来放在膝盖, 把凳子让给叶欣坐。
叶欣倒怕打扰她:“耽误你工夫,要天黑之前改完吧?”
江静雨道:“耽误不了什么,我这样也能改, 一会儿就改完了。你坐吧,咱们也说说话。现在人越来越少了, 说话的人都没有。”说着叹了口气。
叶欣也觉得宿舍安静了许多似的。
王小薇嫁出去了,郑文文走了,剩下三个女知青其中两个就性格不好还不对付, 江静雨性格本就安静, 现在没有能说上话的同性朋友,可能还天天夹在那两人的吵闹之中, 估计很苦恼吧。
想到这里,叶欣就坐下来,跟她说说话。
江静雨还是一边摇着竹扇子,一边低头在膝头作业上批改,微微蹙眉说了句:“今年热得好快。”
叶欣道:“是啊,现在才三月,往年小雨不停虽有些潮湿沉闷,但不至于热起来。”
正说着,两个男知青扛着锄头拎着水桶从自留地里回来,是邱志云和赵中华。听到她们讨论,也深有同感。
赵中华叹气道:“现在地里太干了,得天天浇水,不然刚出的菜苗都要旱死了。”
邱志云擦着汗水,说:“我种迟了,刚播种,不知道能不能长出来?”
两人衣服后背都汗湿了,边说边到水井那边压水洗手洗脚,然后去放农具。
叶欣听着,心中也隐隐担忧起来。
今年春季雨水不足,地里干旱,天气也早早变热,确实不是个好的预兆。
才三月中,应该还是春暖花开的,但比起月初,现在气温已经很高了,大家都穿上单衣,还嫌热地挽起袖子。
不一会儿,邱志云到灶房里做饭去了,赵中华搬了张凳子出来坐,手上拿着一本书。刘红霞听到动静,也从屋里拿着书搬了凳子出来凑热闹。崔时宇和李英丽没在,估计一起去哪里转悠了。孙维强只看了眼,就拿着盆去洗漱了,一般叶欣在,他都远着去。张康明在屋角鸡窝喂了鸡,也回来一起说话。
之前还说有些冷清,现在五个人凑在一起说话,倒是热闹了。
这个架势少有,叶欣感觉他们要说什么了。
果然,他们说起了郑文文。
刘红霞先开口的,语气有些不平:“我不明白,她怎么就选上了?论能力论品德论贡献,不说别的大队,她在咱们丰水大队都不算突出的!”
赵中华说:“可能她考得比较好吧。”
刘红霞说:“我看就不该组织那场考试,招生消息上明明说了不用文化考试的。”
江静雨不说话。
张康明迟疑地说了句:“其实,一场基础考试也无可厚非,之所以筛掉了一半人,就是那些人好久没有看书写字,基础知识都忘记了,还提笔忘字,这样的总不好推荐上去。”
刘红霞不满道:“可是通过了基础考试的也有一百多人吧?里面多得是优秀才俊,怎么郑文文就被选上了?”
赵中华慢慢地说:“那个姓陈的男队员倒是挺优秀的,平时乐于助人,性格很好,日常表现出色,还受过表彰,据说是松山大队公认的杰出年轻人。”
刘红霞接着道:“就是,好歹也得像那个姓陈的那么优秀才行吧,郑文文到底是哪里比得上人家了??”
一时无人接话,场面冷了下。
虽然目前看着只有刘红霞最气愤,情绪最激烈,但其实她说出了大家心里藏着的话。
显然对那个推选结果,大家心里都有些不满,觉得不公平。
叶欣原本以为工农兵大学生的事情已经过去了,现在这么一听,是波澜未平啊。
不过,那个结果确实挺突然的,当时她都觉得很惊讶和疑惑。
也不怪其他知青愤愤不平了。
只是人都走了,已经尘埃落定,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正想着,刘红霞看向叶欣,直接问了:“叶欣,你之前跟郑文文最好的,你是不是知道她怎么选上的?”
叶欣:我去,原来等着我。
她一脸惊讶的表情,连忙摆手撇清:“我不知道啊,你怎么这么说。我都没有报名参加,那段时间忙着自家地里春耕播种呢,根本没有空,都没怎么关注这件事情,只有刚知道消息的时候下来拿报纸看了,然后就是知道结果的时候下来跟郑文文道别,中间没有下来过,你们也知道的……其实关于最后的结果,我跟你们一样感到意外的。”
虽然她很无辜的样子,但刘红霞还是质疑,指出来:“中间她不是去找过你呢?考完试之后。”
叶欣心道她观察真仔细,“那是考完试她才发现我没有报名参加,过去问我怎么不参加。那时候在地里上工呢,那么多人,说了两句就分开了,又怎么会说其他的。”
刘红霞再想想,没话说了,只能皱着眉头脸色不好。
赵中华打圆场,“咳,话说叶欣为什么你不参加啊?之前招工你也不参加,招生你也不参加,难道真的甘心待在乡下了?”
这个问题也是大家都好奇的,都看向她等着回答。
叶欣无奈道:“哪里,我也向往城里的生活啊,只是招生名额那么少,竞争那么激烈,我没有把握,干脆就不报名了。以后有更好的机会,我一定会参加的。”
刘红霞又说了句:“你真稳得住。”
叶欣笑笑。
既然说到这件事情,她就顺便问问了,毕竟当时没在场:“这次招生,考完试之后的推荐环节是怎么样的?还是投票吗?”
张康明回答了,他的情绪倒是挺平稳的,“是投票,不过不是跟招老师一样那么多乡亲一起投,倒有点像第一次招工那样,在公社里由主任、办事员以及各大队长投的,人不多,其实也比较简洁。”
刘红霞又说了:“也比较好操作。”
大家又沉默下来,显然都是这么想的。
叶欣心里“嘶”了一声,所以,郑文文真的暗箱操作了?能操作成功,也算个能人了……
估计其他人也不是没有操作,是没操作好吧。毕竟招生消息刚出来的时候,大家就小动作不断,谁也不能说干干净净,可能他们没有郑文文舍得下血本,所以没选上,现在才会这么不平……
不过还是那句话,人都已经到学校报道了,你们早不发力,现在在这里心有不平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