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许久的江静雨,这时候叹了口气,说:“都过去了。”
叶欣也顺着说:“是啊,今年的已经结束了。大家期待明年吧,也许明年又有的,虽然不知道招工还是招生,但从这几年的消息来看,情况在慢慢变好了,所以也不用太灰心。”
赵中华扬了扬书手里的书,道:“没错,明年还有消息的可能性很大,现在我是明白了,真不能放下课本,得继续学习。”
刘红霞也道:“准备充足,才能把握住机会,也许明年就是光看成绩呢!我也不能落下知识。”
气氛这才又松快了些。
郑文文的事情才算是讨论过去了。
叶欣也松了口气,看看他们人均手上有书,看来也是从今年的招生看到了希望,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了。
她觉得挺好的,就算明年没有招生,或者招工也招不上,但只要保持学习,将来在恢复高考的时候,也不至于手忙脚乱,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她笑道:“看来我也要回去看看书才行。”
江静雨这时候说起去看望王小薇的事情:“她生了女儿,现在也有十来天了,我们准备去看看她。孟庄比较远,打算是这个周末的下午去,你们去不去?”她说的“我们”当然是她和张康明。
叶欣当然要去的,之前李秋兰生了都去看望,王小薇跟她还亲密些,没道不去。就说:“我去的,到时候跟你们一起。”
其他人竟然没有要去的。
一是王小薇平时比较低调,不爱跟人凑一堆,跟郑文文和叶欣算是比较熟悉的,其他人都不太熟;二是现在其他人都紧着看书学习呢,更不想请假半天大老远跑去孟庄了。
所以最后就是叶欣和江静雨、张康明约定,在这周末下午去孟庄。
说好了,也不早了,叶欣就起身回去。
直到往回走的时候都没有看到崔时宇和李英丽,不知道他们去哪儿了。所以叶欣这次篮子里的东西一点儿也没有卖出去。不过也没关系,买卖嘛,总不会一帆风顺的,下次努力好了。
回到家,沈卓已经在做饭了。
叶欣跟他说了过几天去孟庄看王小薇的事情。
沈卓听了,微微皱眉:“走着去吗?会不会太累了?”
他想说骑自行车载她去,可是那天他没有空,于是说:“要不我教你学骑自行车?你骑车去,就不那么累了。”
叶欣却是白了他一眼,“我会骑。但是你那车那么高,我骑着费劲,还是算了。之前孟春兰说过了,走路也就是四五十分钟,还行,我就跟他们两个结伴走路好了。”
沈卓只好作罢,却又好奇:“你会骑自行车?在城里学的?”
叶欣“嗯”了声。
她大学骑共享单车学会的,怎么不算城里呢?
不过话说回来,自行车也不用特意学吧,只要车子高度适合,上去就能踩了啊。
到了约定的那天,叶欣照例往篮子里捡了些红糖、鸡蛋、菜干……还拿了一些空间出产的应季水果,反正沈卓不去。问就是镇上赶集买的。
拎着篮子戴上了草帽,叶欣下去跟江静雨和张康明汇合,他们也拿了些礼物,由张康明拎着。
江静雨看她戴着帽子,道:“你提醒我了,那么热,我也戴才行,下午最晒了。”
叶欣笑道:“戴上吧,不然晒得头晕。”
拿好了,三人便一起出发。
今年热得快,现在的日头还真是挺毒的。走着走着,江静雨和张康明汗都下来了,只有叶欣还是一副清凉无汗的样子。不过他们也不是很惊讶,一起上过工都知道,哪怕是在最热的六七月,叶欣也不怎么流汗的。大家都羡慕她的体质。
三人聊着天,慢慢就走到了孟庄,直奔王小薇家。
这时候大家在地里忙,倒是没怎么遇上人,王小薇家其他人也上工去了,只有她带着孩子在家。
敲了门,屋里王小薇出声道:“你们直接进来吧。”
叶欣先推门进屋里看看,王小薇半坐在床上,跟之前坐月子的李秋兰差不多,不过她看着干净精神多了,而且屋里也是通风透光的,没有很难闻的气味。
王小薇衣裳也穿得整齐,没有什么不能见人的,见她探头进来,招手笑道:“快进来,都进来,没事!”
叶欣松了口气,回头招呼两人一起进去了。
江静雨一进来,也是感觉到了不同,放松下来。张康明跟她们一起,倒也没有什么不自在的。
见了他们来,王小薇很高兴:“大老远的,多亏你们还走来看我。其实我快出月子了,到时候也能见到的。”
叶欣笑道:“等不及,先来看看。其他人忙着,就我们三个做代表来看你来了,也带点东西来给你补补身体。”
王小薇明白其他人是不想来,也没怎么,毕竟关系不是很好,“有你们来就很感谢了。不必带什么的,这儿都有。”
江静雨问:“家里就你一个人,没人照顾你吗?”
王小薇解释道:“我身体挺好,现在恢复得也差不多了,不必有人看着。他们上工挣工分是正经,现在可是多了张嘴要吃饭呢。”
叶欣好奇探头:“宝宝怎么样?快给我们看看。”
王小薇就笑着把孩子抱出来给他们看,小婴儿倒是没睡着,睁着眼睛呢。小小一个,小脸小手小衣裳都挺干净的,看着也挺精神,不知道她能不能看清人了,眨眨眼睛,也不哭,好像挺乖巧的。
叶欣小心翼翼地戳了戳小婴儿的脸颊,软软的,感觉很不可思议。
小婴儿看向她,张了张嘴巴,当然说不出话,只是流了一点口水。
叶欣觉得她好可爱呀,又戳了戳她。
王小薇见她跟女儿玩上了,也是好笑,给女儿擦了擦口水,笑道:“你还是孩子心性呢。”
江静雨关心地问:“生的是女儿,你婆家可有怨言?”
王小薇道:“我婆婆估计是想要孙子的,不过也没说什么,照顾我很上心。这才第一胎,后面会有儿子的。”
正在跟小宝宝玩的叶欣听到这里,心中突然一梗。
妈呀,王小薇也要奔着生儿子去了吗?要是生不出儿子,是不是得不断生啊,想想就糟糕……
王小薇目前看着状态不错,但叶欣记得林美华原本也是干活利索的一个妇女,后来就是因为生多了难产,产后不调,身体落败了。想到这里,她抬头说了句:“频繁生育对身体负担重,孩子生多了也难养,小薇姐,你还是要顾着身体。”
王小薇道:“我明白,现在都开始宣传计划生育了,我也不多生,但起码要两个吧?给她作伴。最好下一个是个男孩,就皆大欢喜了。”
叶欣倒是有些惊讶:“计划生育政策有了?”
王小薇奇怪道:“不是去年底医生讲座就有说了,你家沈卓应该也听了的,怎么你不知道?我就是从孟春兰那儿听来的,说是六十年代就有这个政策了,只是宣传没到位,今年要让赤脚医生向乡亲们讲解宣传,让大家少生优生。”
叶欣还真不知道计划生育政策那么早就有了,有些惊讶,“他没说,我不知道。”
又回到眼前继续劝道:“小薇姐,你就算要再生一个,起码过两年,身体休息好了再生。”
王小薇点点头:“这个当然不急,我妈也写信说了,那些一年一个或者三年抱俩的,身体容易垮。可不能为了生孩子丢了健康。”
叶欣见她心里有数,才放心了。
王小薇倒是打趣了句:“说起来你们年纪也不小了吧?什么时候办酒,到时候生几个?”
叶欣脸一红,“你说这个,我不你了。”
几人都笑了。
之后又说了说郑文文选上工农兵大学生的事情。
叶欣说:“当时她走得比较匆忙,来不及跟你道别,让我跟你说一声呢。”
王小薇道:“不说也知道了。她一向坚定不在本地找对象,要回城,还真实现了,竟是第一个进城的。也是她的造化,祝她前程美满吧。”
她跟郑文文也算好,自己已经结婚生孩,是死了心了,所以虽然心中也对结果有些惊讶,但还是祝福为主,没有想太多。
几人聊了大约一个小时,生产队下工了。
孟家人回来,见他们来看望,惊讶之余,也是忙着要张罗做饭招待,他们连忙说不用了,顺势告辞。
之所以等到他们下工才告辞,一个想等到有人回来照顾王小薇,另一个也是表明,王小薇是有一些知青同志牵挂着的,可别因为她是外来的知青无亲无故、又生了女儿就轻视。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虽然说目前看来孟家人对王小薇挺好,但也保不准以后,还是要给一些支持的。
他们也真是不吃饭,还要在天黑之前回去,把带来的礼物放下,就回去了。
回去路上,倒是没有那么炎热了。
夕阳西下,天边霞光灿烂,映得人脸庞都红通通的。
江静雨心情挺松快,道:“小薇姐看着比有为大哥那儿好多了,来之前我真担心了会儿。”要是也邋里邋遢气味难闻,真坐不了那么久。
张康明道:“看来孟家照顾挺上心。”
叶欣心情也不错,笑道:“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看来小薇姐真的嫁到了一个不错的人家,希望她以后也顺利。”
之后说到了自行车的事情,说王小薇应该买辆自行车,这样每天去学校就方便多了。
不过自行车票难弄,买不到也是可惜。
张康明此时道:“我打算买一辆。去年就想买了,钱也攒有,但是一直没有弄到票,今年家里才给弄来了,前几天刚寄到。”
叶欣惊讶,然后为他高兴:“那么康明大哥也要买自行车了?”
张康明点点头,“有票就买吧,赶集也方便些。我看看找个什么合适的日子找大队长开介绍信,要到县城买。”说着看了看江静雨,主要也是觉得她辛苦,两人都是一起赶集的。
江静雨也看着他,露出笑容。有自行车真的很不一样,她很期待。
叶欣感觉又吃了一口狗粮,移开目光看着晚霞,说了句:“啊,咱们凉水塘的自行车是越来越多了,真好!”
回到凉水塘,刚好还没天黑。
叶欣赶紧往坡上走,免得迟了,沈卓又下来等她。
回到上面,小院里已经飘满饭菜的香味,叶欣深深吸一口,肚子咕咕叫,连忙洗了手往灶房走,“是不是可以吃了?肚子好饿!来回走一趟真费劲,我要吃两碗!”
沈卓正盛菜,见她回来也松口气:“可以了,快坐下吧。”
第163章 果熟了
空间地块里, 叶欣按计划摘药材,空出地来种棉花。
一包种子种不满一亩地,她也不急, 一边挖药材, 一边种棉花,一边晾晒药材。
种完了, 也不过才一个角落而已。
浇浇水, 接着挖药材, 叶欣准备把这块地都先出来,另外也把这些药材晾干拿去卖,添加一笔收入。
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十五这日中午, 沈卓拿了工资二十五元回来给叶欣。
叶欣没接,跟他说:“你下午拿去找木工师傅打桌子吧。”
去年刷墙的时候说了要做桌子,后来渐渐忘记了, 年底又没钱, 就搁置了, 现在才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