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你这打算转租的话,店里的设备和橱柜这些打算怎么办啊?”孟箬问。
“有那搞二手回收的店,能卖的就都卖了。”大姐回答。
“去二手回收卖,应该卖不上什么价吧。”孟箬又说。
闻言,大姐皱起了眉,心想卖不上价就卖不上价呗,你操心这干啥?
但大姐嘴上还是好声好气道:“能卖多少算多少呗。”
谁让孟箬刚刚给她出了个转租的好主意呢。
“大姐,我看你也不用贴什么转租的条子了,要不这店你就转给我吧,这些橱柜和设备我也一起收了。”孟箬笑着道。
大姐一听愣了,消化完这个消息后,她才又问道:“你要开店?”
孟箬点头:“有开店的想法,就是还没想好开什么店。”
“先收着呗,”孟箬随意道,“反正大姐你不是准备卖给二手回收的嘛,我就按二手回收的价格收。”
她之所以不跟店老板说她也要开家面包店,就是怕大姐知道她要开同类型的店,会故意抬高设备回收的价格。
张大姐这才想明白,孟箬方才说设备拉去二手回收店卖不上价的原因,原来她想顺手回收了。
店老板也是个爽快人,直接道:“既然你准备开店,那我这设备就便宜点给你。”
“店租呢,房东一个月收我八十,我转给你便宜十块钱,收你七十,这些橱柜加设备,我一起算你两千块,当初我买这些东西带装修也是花了四五千块钱的。”
“烘焙间的那些设备,我拉去二手回收店卖,半价总是可以卖的吧,就是这橱柜拆了,就真的不值钱了。”大姐说。
孟箬看向外面的玻璃橱柜,没有直接答应,那些橱柜看着有点旧,肯定是二手的,而且制作也有点粗糙,本来就不怎么值钱,拆了就更不值钱了。
真正值钱的是烘焙间的那些设备,就像她之前去二手回收店问的,哪怕是二手的,想要买齐全套也要个三千块。当然,这“三千块”里是有不少还价空间的。
她指了指里面的烘焙间:“大姐,我能进去看看吗?”
“当然可以。”说着,大姐就领着孟箬进了烘焙间。
孟箬仔细看了看,烘焙间的设备还挺齐全,加上外面的玻璃橱柜,两千块钱确实值。
至少比她在二手回收店问的便宜。
不过看烘焙间的这些设备,并不像是全新的。
“大姐,你这设备也是从二手回收店那里淘来的吧?”孟箬笑着问。
张大姐被问得一愣,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妹子,你眼光真厉害,这些设备确实都是二手的,不过质量都好得很,一点不影响使用。”
“大姐,这就是你不厚道了,二手的设备再卖我都算三手了吧,还卖我两千?”孟箬嘴角勾起一点笑道。
如果这些设备是从二手店淘来的,那大姐转租再卖回给二手回收店,估计价格只会更低。
“那妹子你说个价嘛?”张大姐将问题抛给孟箬。
“一千五。”孟箬报出一个价格。
“然后再把这些原材料顺带送我怎么样?反正这些东西你留着也没用。”她视线落在操作台上的原材料,说道。
冷柜里也还有不少奶油、黄油、牛奶、鸡蛋。
这些东西都打包送给她的话,能给她省不少钱。
店老板却是一脸为难:“妹子,你这一刀给我砍掉五百,是不是有点太狠了。”
“还有这些原材料,加起来少说也有一两百块呢。”
孟箬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打量着整个烘焙间,不说话。讲价这事,本就是个博弈过程,看先击溃谁的心理防线。
见孟箬不说话,店老板先笑着开口:“妹子,你这是准备开家面包店?”
孟箬都准备要她的原材料了,大概率是想省事,直接开家面包店。
闻言,孟箬转头看她,等待她的下文。
店老板便继续道:“妹子,虽然我不知道你打算开什么店,但姐还是劝你一句,不要开面包店。”
孟箬问:“怎么说?”
“你看我现在开的面包店就知道了啊,没生意的,”说着,店老板指指旁边,“都被那家面包店抢走啦。”
听大姐这么说,孟箬忽然觉得有点意思了,她问:“大姐,你劝我不要开面包店,你就不怕我不要你这成套的设备啦?”
店老板无所谓地摆摆手:“我跟那个搞二手回收的老板熟,我这些设备都没损耗什么,我要是门面转让后,再拉到他那卖,价格估计跟你刚刚报的差不多。”
“我一千五卖你,还要再送你这么多原料和食材。”
原来是这样,孟箬心想。
“那大姐你也报个价吧。”孟箬说。
既然如此,那大家便都敞开来谈。
大姐见孟箬是个爽快人,便也爽快道:“妹子,我也不要你多,你就给我再加一百就行。”
“这些食材算是我打折卖你的,前头那些玻璃橱柜就当是我送你的,反正我要是真拆下来,也卖不了多少钱。”
“行,那就一千六。”孟箬说。
一千六再加上半年的房租四百多块钱,加起来也就两千块,两千块把一个店盘下来,她算是完完全全的捡漏了。
“不过大姐,还得麻烦你再帮个忙。”孟箬话锋一转。
店老板看向她,问:“啥忙?”
“您开了半年的面包店,这些原材料的货源应该是都有的吧,可以介绍给我吗?”
店老板点点头:“这个倒是无所谓,可以帮你牵下线。”
“但话说回来,妹子,你还真打算开面包店啊?”她问。
“是啊,不然我买你设备,又买你原材料干嘛?”孟箬也不藏着掖着。
“那你就不怕店开成我这样?”店老板又问。
孟箬很自信地笑笑:“我感觉应该不会。”
一切谈妥后,孟箬让店老板叫来房东做证,两人重新签了份转租合同。
店老板和房东签了一整年的门面租赁合同,她开了半年多的店,目前合同期内还剩五个多月。店老板爽快直接给孟箬算五个月,每个月月租便宜十块,一共三百五十块钱。
孟箬取来钱后,两边一手签合同一手交钱。
既然是整店转租,店老板随意收捡了一下自己的私人物品,下午就把门锁和钥匙交给了孟箬。
孟箬手上拿着钥匙,看着已经属于她的门店,简直不敢相信。
张大姐终于如愿以偿把亏损了大半年的面包店转让出去,高兴得连橱柜里没卖出去的面包都不要了。
孟箬看着造型粗糙的面包,拿出一个尝尝,只吃了一口,她就不想再吃第二口了。
好吧,这面包不仅看着丑,吃起来也不咋地,难怪没生意呢。
尝完大姐做的面包,孟箬又拿出一个高家面包房的面包,味道比大姐做的好一点,但在她这也是过不了关。
孟箬重新打量了一下店内的环境,思索着该怎么重新布置比较好。
首先,这个“张记面包”的门头就要换掉。
这时候的人们大多比较淳朴,连店名也都取得朴实无华,基本上是老板的姓氏加上某某品类。
比如“高家面包房”,以及这个“张记面包”。
所以,她得在店名上下功夫,不能就这么敷衍了事,首先在店名上就打出与其他面包店的差异化。
孟箬在纸上记下几项待办事项,然后锁上门,提着面包回家。
回家后,她又想了几个店名,却怎么都不满意。
孟箬继续埋头苦想名字,突然肚子发出咕噜咕噜的叫声,她这才意识到自己忙得中饭都忘记吃了。
抬头一看时间,竟然都快下午两点了。
时间早过了午饭的点,她也懒得生火做饭,手边正好有买来的一大堆面包,她拿起一片吐司就吃起来,本想边吃吐司果腹,边继续想店名的。
吃着吃着,她忽然察觉到一点不对劲儿。
这吐司的味道吃着怎么感觉有点熟悉?
她不相信地又吃了几口,不是错觉,这味道和她之前在食品厂做的吐司配方很相似。
第62章 乔迁新居
其实,做面包跟做菜类似,配方不同做出来的面包味道也会略有不同,比如吐司选择加牛奶和面及加水和面,就会产生有无奶香味的区别。
还有就是各种食材的配比,都会直接影响口味。
但这点口味的差异只要不去刻意对比,大部分人是尝不出来的。
普通人大概只能尝出个哪样更合他口味,但她不一样,她是做面包的人,味蕾自然比普通人敏感些。
所以,她一吃就觉得这味道很熟悉。
难不成,她那不太成熟的配方还被抄袭了?
倒不是她自以为是,而是这个吐司的配方她只在食品厂做过,且吴爱香也曾是食品厂的职工。
孟箬回忆起过去的事,然后记起一点她之前没有在意的事。
她之前改良食品厂短保面包配方的时候,吴爱香好像进过几次研发室,那时候她忙着改良配方,并未多在意吴爱香的行为。
她不会就是那时候窃走配方的吧?孟箬想。
随便吧,这个吐司配方只是最原始的,口味还是普通了些,她要是准备卖吐司配方方面肯定是要改良的。
因此,她并不打算继续纠结这个事。
再者,只要她把面包店开在原来的“张记面包”那,她和高家面包房的正面竞争就不可避免。以后有的是交锋的机会,害怕没时间对付偷配方的“贼”么。
不过,这事倒是给她提了个醒,日后关于配方的事一定要格外谨慎。
下午四点,游彻下班回家,并带来一个好消息。
厂里给他分房了,两室一厅,比现在多一个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