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她辞职的消息就传到了厂长马栋那,马栋对孟箬的能力向来认可,尤其是上回亲眼目睹孟箬做蛋糕。
听说她要辞去食品厂的工作,马栋二话不说立马把孟箬叫来了办公室。
一见面,马栋就问她好端端的为什么辞职?
孟箬以为马栋也是来劝她不要辞职的,便将上午跟张彩霞说过的话,又复述一遍给了马栋。
马栋听说她要开店做生意,并没有立即劝阻,而是问:“你打算开个什么店?面包店吗?”
闻言,孟箬眼中闪过几分惊讶,她点点头。
马栋低头沉思。
见厂长一直不说话,孟箬笑着问:“厂长你不劝我?”
马栋一笑,说:“这要是换成别人,我肯定要劝的。”
“但你,”马栋说着打量了一下孟箬,“你开面包店,有这个实力,说不定会比在食品厂有前途。”
马厂长会这样说,倒是挺出乎孟箬意外的。
“这样吗?”她笑着问。
“年初的南方谈话你知道吧?”马栋突然岔开话题。
孟箬对这猝不及防的话题转移有些意外,但还是如实点头。
“我听到外面的消息,从年初南方谈话开始,就有不少国营单位的公职人员辞职下海经商的,其中还有几个高职位人员。”
“国营单位的工作是稳定,稳定有稳定的好处也有不好的地方,经商风险虽然大,但遇上合适的机遇了,也是能一飞冲天的。”
“这个年代,你们年轻人确实更适合出去拼搏一番,”说着,马栋笑了笑:“要不是我年纪大了,我也想下海经商看看,看能不能搏出另一番天地。”
他话是这么说,但纵使他再年轻个十岁,只要还在厂长这个位置,要他辞职下海经商,他还是会深思熟虑,毕竟“厂长”这个职位不是说割舍就能割舍的。
相反,如果他只是一个小小职员,他不会有太多的考虑。
说到最后马栋还不忘送孟箬一句祝福:“那就祝你前程似锦,马到功成。”
“借您吉言了。”孟箬笑着回。
“啥时候开业,告诉我一声,去给你捧场。”马栋又道。
孟箬:“等开业了一定通知您。”
从厂长办公室出来,孟箬又依次接收到其他人的“关心”,包括但不限于同组的同事,以及压根没说过话的陌生同事,对他们孟箬并未提及开店做生意的事。
应付了一天的同事的“关心”,孟箬回到家后就开始写开店相关的计划书。
周末,游彻要去电器厂加班,孟箬则一个人来到街上闲逛看门面。
看门面之前,孟箬先去了趟二手回收店。
这家搞二手回收的门面算是整个丰州市最大的,所以她觉得在这里肯定也能找到二手烘焙设备。
她现在手上资金不足,全新的设备加上店租、装修、原材料,怕是要花费不少,能省则省吧。
来到二手回收的店内,问了老板,还真有二手烘焙设备,只是价格也不便宜,冷藏柜、烤箱、和面机、发酵箱,这些二手的设备加起来竟然要三千块,就这老板还说是因为她要的多,所以给的折扣价。
“要不要?要的话给你再便宜点?”老板见她看着冷藏柜犹豫的样子,连忙说道。
“老板,我再去逛逛。”孟箬笑着走出了二手回收店。
她身上的钱加上游彻存折里的钱,总共也才六千块。
要想成功开店,设备只是一部分,之后还有店租、装修、原料的钱,如果光买设备就花去一半,那后面这些怕是会不够。
要是有家现成的面包店转让给她就好了,孟箬心想。
就这样闲逛着,她又走到了上回她做祝寿蛋糕的那家店,不同的是,今天老板高金凤不在,换成了一个小个子店员,店员正埋头认真写着什么,连她进店了都没察觉。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她要开面包店,至少要先调查一下市场,以及周边面包店都卖什么样式的面包吧。
上回孟箬来这只是粗略扫了一眼店里的面包样式,既没仔细看也没品尝味道。
孟箬站在玻璃橱柜前打量了好一会儿,埋头写字的店员才抬起头,招呼道:“同志你好,需要点什么?”
孟箬闻声一转头,两人看清对方的脸后,都是一怔。
“吴爱香?”孟箬带着几分意外道。
“孟组长?”吴爱香语气中也透着几分惊讶。
“没想到你在这,这是你家的店?”看到熟人的孟箬顿时热络地和她聊起来。
之前吴爱香在食品厂上班,只是暂时顶替她嫂子的位置,因为她嫂子生孩子去了,现在她嫂子生完孩子回岗位,吴爱香便离开了。
吴爱香摇头:“这是我婶婶的店,我过来帮忙,挣点生活费。”
孟箬颔首,看来那天她看到的老板高金凤就是吴爱香的婶婶。
“你家面包哪款卖得最好啊?有没有推荐的?”孟箬问。
吴爱香一怔,随即从柜台走下来,指着玻璃橱柜里的吐司说道:“这款吐司面包卖得挺好的,还有鸡蛋糕也卖得不错。”
孟箬扫了一眼整个橱柜,好在面包样式并不算很多,她索性每个样式都来一个,带回家尝尝味道。
吴爱香见她一出手就买这么多,还有些不太相信道:“孟组长,你确定要这么多吗?”
孟箬笑笑,随意编了个理由敷衍:“家里人多就多买点。”
最后吴爱香给她打包了一大袋面包,统共花了四块八毛。
孟箬看了看袋子里的面包,心想这么点东西就四块八毛,看来面包的利润还是可以的啊。
其实,后世面包的利润更甚,一个小小的面包少则七八块,多则十几块,还有那种价格夸张的网红面包店,所有的面包动不动就是二三十起步。
她拎着面包继续闲逛,往前走不远,竟然又看到一家面包店。
不过,这家面包店的生意明显就不如高家面包房。
孟箬瞅了瞅周围,这边正好是交叉路口,要说地理位置并不比高家面包房差。
那生意怎么会差这么多呢?总不会是面包做得很难吃吧?孟箬想。
怀着疑惑,孟箬走进面包店。
一家地理位置尚可的门面,生意却不好,肯定是有原因的。她可以发现并总结这些问题,然后吸取教训,等自己开店的时候尽量规避掉。
孟箬一走进蛋糕店,立即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首先,这家面包店的卫生情况就明显不如高家面包房,虽然她家也有玻璃橱柜,但玻璃橱柜应该是没有经常擦拭,有的地方还有斑斑点点的污渍。
入口的东西大家最看重的就是干净卫生,不然人家怎么放心买。
再就是面包的样式,也明显不如高家面包房做得好看。虽然她还没尝过高家面包的味道,但光看样式人家就会选择高家面包房,而不是这家。
面包和蛋糕最是看颜值,你看着都没食欲,人家又怎么会有购买的欲望呢。
再者,两家面包店又离得近,购买面包的客源肯定都是同一波,大家一对比不就知道选哪家。
难怪这家生意不好。
大概正是因为知道自己家生意不好,老板索性靠着柜台睡觉,连有客人进来都不知道。
看着这家门可罗雀的面包店,孟箬心中萌生一个想法。
她站在原地轻咳一声。
趴在柜台上睡得正香的老板直接惊醒,她睁开眼,对着孟箬瞅了几秒,才反应过来,是客人进店了。
店老板立即绽放一个笑容:“同志你好,要点什么?”
孟箬并没有说面包的事,而是跟店老板闲聊起来。
这家店老板也是位年近四十的女性,整肩的短发烫成玉米须,面色看着倒是透着几分和善。
“老板,你怎么还睡着了?就不怕错过顾客啊?”
说起这事,店老板的倾诉欲顿起。
“唉,啥错过顾客啊,昨天一个顾客都没有,今天开张到现在就来了你一个。”老板苦着一张脸说。
“生意这么不好吗?”孟箬做出一副不解的样子。
“唉,”店老板又是长叹一口气,“生意都被旁边那家面包店给抢走了。”
说完,店老板才注意到孟箬手上拎着的面包。每个面包都用蜡纸包着,装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里。
“妹子,你这是才从旁边那家面包店买完面包?”店老板问。
“是啊,周末出来逛街,看到面包店就进去买了一点,走过来的时候,看到又有一家面包店,就进来看看有没有其他样式的面包。”孟箬解释。
店老板听完说了句:“妹子,你还真是喜欢吃面包啊。”
于是两人又闲聊起来,聊天的内容孟箬故意围绕门面和生意。
随意聊了几句之后,孟箬得知店老板姓张,这家面包店老板、店员、面包师傅都是她一个人。
“张姐,这门面租下来一个月不便宜吧?”孟箬又问。
“可这不是,我这店开了半年,钱没赚到,光房租就搭进去几百块。”张大姐又开始向她吐苦水。
孟箬瞅了一眼门面大小,跟高家面包房的门面差不多大,粗略估计大概五十平左右的样子。里头还有个烘焙间,用来给面包师傅烘焙制作。
通过聊天,孟箬知道这位张大姐只会做面包,不会做蛋糕。这不,又找到一个生意不如高家面包的原因。
“那您这生意一直不好,月月亏钱也不是个办法啊。”孟箬又说。
张大姐闻言再次长叹一口气,一脸无奈道:“我有什么办法呢,我倒是想关店脱手,可是房租我一口气交了一年。”
“这不,还剩半年嘛,我就算现在关店,房东也不会把房租退给我的,且慢慢熬着吧,等熬到一年,我再关店转手。”大姐说。
孟箬一听,心想这个大姐竟然不知道转租的吗?
“大姐,你就没想过转租?”孟箬问。
“转租?什么是转租?”大姐一脸好奇地问。
“大姐你不是已经交了一年房租,然后还剩半年嘛,转租就是你把这剩下半年转给别人,这样你可以从别人手中拿到这半年的租金。”孟箬耐心跟她解释。
“还能这样?”大姐一脸惊奇,“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大姐在心里盘算着,这样她还能收回半年的房租?
“谢谢你啊,妹子,我待会儿就写张转租的纸贴在门口。”大姐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