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廷一呼百应,已经兵临城下,不远处还有夏国的十万兵马,往西边更有燕国步步相逼。
北戎大王子因战受敌,断了一条胳膊,这辈子只怕也没机会上战场了。跟着他的将领也或多或少的受了伤,甚至还有几位老将直接战死了。
北戎大汗自从老大受伤后,整个人便老了十岁不止。老大骁勇善战,立下无数战功,此刻连他都退下去了,大汗真不知自己该倚仗谁。
老二,那家伙心眼子是有不少,大局观也是有的,但却没有什么能力,跟老大在朝中斗一斗还行,但要说上阵杀敌那是做不到的。
老四,这更不用提了,原本还有几分出息,得了传国玉玺之后整个人都变了,连大局观都丢了,老大出事他竟然还想联合朝臣将老大给逼死。
至于底下的那些小的,更不用提了,根本靠不住。
年迈的北戎大汗只觉得两眼发黑。
大王子也不想服输,可是眼下这情况,已经由不得他们嘴硬了,汉人实在太多了,当初他们之所以能势如破竹,那是夏国的老皇帝无能,夏国的世家大族也贪身怕死,没有人能站出来领兵作战,那么剩下的普通百姓也只能窝囊到底。可一旦有了一个骑兵领袖,这些汉人的战斗力便不可同日而语。
“父皇,咱们回东北吧。”说完这句,大王子也是一副颓然之相,“那个郑廷忒会蛊惑人心,汉人对他死心塌地,根本杀不完。说到底还是咱们族人太少,此刻跟他们硬拼不划算。咱们退一步吧,往后未尝没有机会。”
大汗冷静了片刻:“你容我想一想。”
做了这么久的中原汗王,要是他们回了东北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大汗本还在纠结,可郑廷也没准备给他纠结的机会。他压抑了这么久,终于可以不用伪装了,郑廷直接领兵夜袭。
他深知汉人有多恨北戎人,所以让他们放开了手脚攻城,见到北戎男子便直接杀,不论老少皆割掉右耳,等日后攻城胜利再行封赏,杀的越多,赏赐得越多。
两族本就有仇,如今又有郑廷在旁刺激,汉人们直接放开了手脚去报仇。他们人数实在是太多,密密麻麻地用石头跟肉身撞破了城门后,便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北戎本就跟中原汉人长得不一样,好认得很,但是碰到了都是一个不留。
后面的兵部尚书听说前线的消息之后,惊得许久没吱声。
传闻中,这位郑廷不是个心慈之人吗?
不是从未见过血吗?
这究竟是谁传出来的不实之言!
北戎大汗听闻城门这么快被破,吓得肝胆俱裂,立马携老大老二还有几个心腹从地道中逃走。
他此刻无比后悔自己前儿没有听老大的话,若是早些准备,也就至于逃得这样匆忙了。
等到郑廷带着心腹杀到宫城后,北戎大汗已经逃之夭夭了。
四王子藏着个传国玉玺刚准备离开,便被人捉住带去了郑廷面前。
郑廷坐在大汗的王位上,好整以暇地看着跪在地下的四王子,嘴角擒着笑。
说起来,他们还当了好几年的主仆,当真是情谊深厚,是得好好算一算账了。
第125章 谈判 北戎大汗得知噩耗
一个远不如自己的人,坐在了自己一直想坐的位置上,哪怕郑廷看他时并无表情,在四王子看来也是对自己的示威。
像是在嘲弄他,嘲弄他明明贵为王子,却依旧被自己的父汗抛下,如今更是做了阶下囚。
还不等四王子有什么反应,便先有人从上前搜身。
四王子怒斥对方,结果全无用处,他如今在这些人眼里不过是废物罢了。被四王子精心护在怀里的传国玉玺,就这样落于郑廷之手。
“我的传国玉玺!”他恨的要死,双目猩红地瞪着对方,鼻翼翕动,仿佛随时都能冲上去将郑廷捅死一般。
“你的?”可郑廷却半点不介意他的怒火,甚至饶有兴致地欣赏了一会儿,在他的怒视下,轻轻转动着传国玉玺,“一年不见,四殿下还是这么蠢,连真的假的都分不清。”
四王子一愣:“……你什么意思?”
郑廷挑眉:“你以为,这传国玉玺是谁弄出来的?”
他将这传闻中的宝贝随手搁在旁边的桌案上,径自提着刀走向四王子。
四王子还未意识到危险的到来,反而在琢磨郑廷的话。这传国玉玺是底下人献给他的,当时知道这件事的人并不多,且事后全被他杀了,等于是死无对证。身边的谋士都无比笃定这枚传国玉玺是真的,他就是天命所归,是天下共主,可郑廷为何说它是假的?
“你在骗我是不是?”四王子神色已经有些癫狂,他护了这么久,甚至不惜跟父皇决裂的宝贝,怎么可能是假的呢,“你一定在骗我!”
郑廷嗤笑一声:“死到临头还执迷不悟,真是愚不可及。这东西就是我叫人弄出来的,为的就是让你们父子几个反目成仇。不过你还真是厉害,换了大王子跟二王子,都没办法将局面搅和成这样。”
总而言之,郑廷对二王子还是挺满意的,蠢笨成这样的人实在是不多见了。即便这是真的,落到四王子手里也是暴殄天物,他既舍不得拿出来,有没有本事发挥它的最大用处,更没有孤注一掷的勇气。倘若四王子领兵造反,夺了北戎大汗的王位,郑廷都不至于如此瞧不上他。说四王子是个废物,还真就一点都没有冤枉了他。
可幸好,北戎有这么一个自视甚高的废物,否则郑廷的筹谋未必能成。
“不可能……”四王子眼珠子都直了,他明明是被上天庇佑的人,明明是众望所归,怎么可能是假的呢?那他做的一切,他的坚持又有何意义?他活得岂不是像个笑话?
四王子还不适应自己被一个奴才给辖制了,他正准备跟郑廷问罪,忽然胸口一痛。
他低头,只见刀柄已经不知何时刺中了他的心腹,血液沿着伤口浸湿了石板。
四王子张开嘴,口中也满是鲜血,他被血液呛到,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去阴曹地府再去琢磨吧。”郑廷干净利落地踹了一脚,乘势收回刀。
“将他的尸体悬挂于城墙,北戎王室中人,不论男女老少皆拉去菜市口出斩,贵族子弟,男丁处决,女眷贬为官奴,世代不得入良籍。”
郑廷手下的大将军王新乃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他最听郑廷的差遣,可眼下却犹豫了一瞬:“刚出生的男丁也送去菜市口处决么?”
郑廷忽然转身,“有异议?”
“没有。”王新赶忙下去捉人。
北戎大汗逃得匆忙,只带了老大跟老二两个王子,剩下妻妾子女都留在王廷中。并非是大汗不想带,而是没有机会,那些汉人跟杀神一样,他们但凡多带几个累赘,谁都逃不了。
妻妾儿女再重要,也比不上自己的性命重要。况且他不是还带了两个吗,老大跟老二只要保住了,以后便不愁不能东山再起。
况且以大汗对于这些汉人的了解,他们行事手段过于绵软,尤其是郑廷,他若真想称王称帝,好歹得给天下人做一做样子,杀戮过多,日后还有什么名声可言?
大汗就这样心安理得地跑了,直到两日后,长安的消息传到大江南北,也传入了北戎大汗的耳朵里。
王室的后代都没了,不论大小,不论有无得罪过郑廷,全都被处决了。
得知此消息,大汗险些没站稳。他那么多的儿子,还未成年,几日前甚至还在他膝前撒娇,转眼间人便没了。
大王子也踉跄了一下,他们走得急,自己只带了十岁的大儿子出来,还有个刚出身的小儿子被留了下来。大王子原本想着等到时局稳定后再想法子接回去,可如今……他艰难地看向属下,再次确认:“皇家所有的人都被处决了?刚出生的也没有幸免于难?”
属下沉重地摇了摇头。没有了,一个都没有了,所有人都被斩了。
整个长安城都被清洗了一遍又一遍,后来整个菜市口都是一汪血海,腥臭味经久不散。长安城几乎所有的北戎人都没了,就连一些跟汉女所生的混血儿都未能逃脱。
旁边的二王子也神色惨白,他也有儿女,不出意外,如今也都没了。
“这个郑廷,真是狠。”良久,二王子才挤出一句话。
大王子未曾再开口说半句话,他听说方面北戎人杀进长安城后,也是这么对待汉人皇室的。不过他们没有郑廷那么毒辣,杀人杀得那么多。
如今这些,谁知是不是一报还一报呢?
兵部尚书秦阆也被这消息给惊到了,等他们入了长安城之后,甚至不敢相信这是长安。
郑廷的狠厉出乎意料,秦阆赶紧写信送回建康城,将此事告知陛下跟诸位大臣。
朝廷本来是想着携恩求报,想要借当初援助来逼迫郑廷让位,只要郑廷知道进退,朝廷愿意给他封王拜相。
秦阆如今还记得,唐丞相跟几个御史说起这事儿时的自信满满:“他郑廷不过是布衣出身,若没有夏国支持,无论如何也走不到今天这一步。给他一个王爵已经足够了,谅他也不敢不答应。”
这会儿想起这些话,秦阆都觉得荒谬。这个郑廷,绝不是那些大人口中那等好拿捏的性子,相反,他筹备这一日已经不知道筹备了多少年。破了长安城后,郑廷的人便迅速把持住了各个衙门,秦阆只是稍稍落后一步,本想着将棘手的守卫就给郑廷,自己后脚进城坐收渔翁之利,结果算盘珠子全白打了。
郑廷压根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他已经彻底控制了长安,不久之后连周边的几个州都连带着控制了,甚至已经准备好人手,准备歼灭林祁盛了。
进退两难的反而成了秦阆。
他若是插手,无异于是在跟郑廷宣战,但若是不插手的话,郑廷没准真就坐稳了位置。一个汉人皇帝,远比北戎大汗要容易得民心。
秦阆甚至还打听到,那枚不知真假的传国玉玺如今就在郑廷手里,虽然不知道他出于什么原因没有拿出来,但是有那玩意儿在始终都是个隐患。
北方的汉人可都觉得这是真的,也格外推崇此物。
秦阆都快愁死了。
消息传入夏国,宋允知比陛下还要先知道,毕竟郑廷身边还有他的人。幸运的是,这个郑廷如今都不装了,公然处决了北戎人,又开始剿灭起义军,但宋允知的人却还没事。
看他们的回信,似乎郑廷对他们还算礼遇。秦阆等朝廷命官在郑廷哪儿都不知道碰了多少软钉子,他的人却还被好吃好喝地待着,颇有些乐不思蜀。
不仅如此,郑廷还托他们捎了一封信给自己,还在信中谢谢他之前提供的好点子。若非有他指点,自己断然不会这么轻松取胜,甚至漫不经心地提到,日后有机会二人还能再次合作。
宋允知:“……”
他怎么能在大开杀戒之后,如此轻飘飘地说出这些话?宋允知整个人都不好了。
赵安虞知道宋大人担心,于是上前安慰,说郑廷必定是顾念当日在光州的情分,他待大人不一样。
宋允知苦笑:“他哪里是顾念情分?”
再说自己跟郑廷有什么情分可言,不过是见了两次面而已。这群人留在北戎他还是不放心,宋允知于是又写信,催促他们能回来赶紧回来,别想着在那儿做生意,也别想着立功了,再待下去命都不一定能保得住。
如今北边内部的仗都快打完了,他们实在没必要在留着打探消息了。
能跑则跑,反正宋允知对那边的局势很不乐观。这个郑廷太出乎他的意料了,这就不像是个正常人,往后会做什么也难以预料。
郑廷的雷霆手段震慑住了所有人,包括夏国朝廷。君臣如今方知,自己先前养虎为患,扶持了一个比北戎人还要厉害的角色上位。
眼下那些御史竟然还在叫嚣着要让郑廷臣服于他们,皇上忍无可忍,将其骂得狗血淋头。
谈还是要谈的,毕竟他们确实资助了不少东西给郑廷,但是也得讲究方法,留好后路。皇上命鸿胪寺卿携礼部诸官员入长安商议,又命秦阆迅速撤军,急召京畿一带的所有武将入朝觐见,命他们即刻练兵备战。
因为琢磨不透郑廷的想法,皇上直接按最坏的打算来准备。
第126章 野心 想要称帝
随春生等被也收到了密令,陛下让各方都筹备粮草,勤加练兵,以备不时之需。
也有不少人不大理解这个不时之需究竟意味着什么。以他们来看,如今局势分明一片大好。随春生倒是跟宋允知写信写的多,从宋允知处得知那郑廷并没有看上去可靠,陛下没准就是防着他的。
随春生等一批新人是想着要立功,但是立功便意味着战乱,意味着军中又要死伤无数,原本能和平解决的事情如今又有了变数,着实叫人不安。
而被皇上派去北地和谈的一行人,半月之后竟路过了光州,在光州歇了一日。
礼部跟过来的都是小官儿,江亦行赫然在其中。宋允知是打着公事公办的态度过来迎接一下的,结果竟然看到江亦行,他可别提多高兴了。
他与江亦行已有三四年没有见面!
江亦行看到允哥儿时也恍惚了一下,怔怔地道:“高了。”
高了许多,已经赶上他了。江亦行打量着允哥儿的个头,目光中还带着些许惆怅。他是看着允哥儿长大的,当初入国子监时那么小小小的一个小人儿,如今却都能独当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