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见他盘坐着腿,正把自己团成一团搁那儿苦心冥想,又觉得好笑:“你又在愁眉苦脸地想什么?”
宋允知纠结了一下,问道:“先生,有没有更激扬一点的乐器,或是谱子?”
“激扬?”
宋允知点头,他想听一下那种节奏铿锵、旋律明亮,能够催人奋进的乐声,最好能有战斗气氛!可惜他将要求说了一遍后,先生却摇了摇头,表示并没有听过宋允知说的这种。
宋允知也不失望,既没有,他不是可以自己弄出来吗,想来也不算太难。
只是还不等宋允知琢磨出来,兵部却又派人来请了。原来是上回宋允知的弩箭给了兵部不少灵感,这段时间他们多番研制,终于造出了重型弩车,只是效果还不及他们的预想,所以请宋允知一块儿去参谋参谋。
说不定有用呢?
宋允知又是最爱凑热闹的,一听这事儿立马就应下来了。
第54章 兵部 改良重型弩床
六部九寺的衙署大多集中在皇城周围,与国子监也不太远。
陈素正在上课,他听闻兵部有人来访,本想自己亲自陪着,偏又脱不开身,最终只能再三交代宋允知在外当心一些。他倒是不怕小弟子在外吃了亏,他是怕允哥儿一不留神又得罪了人,这种事情毕竟也不一次两次了。
一向在国子监不出头的随春生二话不说,立马抓住机会,毛遂自荐得到了一个跟随名额。
陈素想着他年纪大,家中大多也是武将出身,想来对兵部更为熟悉,这才应了随春生的要求。他也是指望着有个自己人在,还能看着点儿允哥儿,不叫旁人惹是生非,激怒了小弟子。
得逞后,随春生心情甚好地跟着宋允知一块儿上了去兵部的马车。
他爹从前就是从兵部历练出来的,不过这些年一直在镇守北境,他已经好几年都没见到父亲的影子了。他们随家的男儿天生有股好战的天性在,即便一再被家中压制,随春生仍想去兵部闯荡一番。他天生不喜欢这些经义诗赋,拿到书便犯困,这德性徒留在国子监也是浪费光阴。
在马车上,随春生还在那儿喋喋不休地念叨着他对上阵杀敌的憧憬。
宋允知虽然有点同情他的不得志,但他嘴巴又闲不住,听完之后还是坏心眼儿地提醒随春生:“你家里不同意让你从武,必然不会让你恩荫补官。想去兵部,只能老老实实考进去。可你书都看不进去,每回考试都是名落孙山,这辈子还有机会么?”
随春生想要反驳,想到自己那稀烂的成绩,最终也只能悻悻地闭上了嘴。小混蛋这张嘴,自始至终都没变过,还是一如既往地讨嫌!
俄顷,气不过的随春生威胁道:“待会儿兵部的人要是为难你,可别想我出手帮忙。”
宋允知无所畏惧:“如今是兵部有求于我,怎么可能会为难我?况且,你这回是沾了我的光才能去兵部见一见世面。若是表现得不好,下回我便换个听话的人出来陪我。”
随春生:“……”
无法反驳,也没办法威胁,谁也别想在口舌之争上面赢过这个小崽子。
顺利抵达兵部后,宋允知并没有受到想象中的热烈欢迎。下了马车后,二人只觉得诺大的门口无端显出了几分冷静。
兵部门前只有一个小官儿守在这里,听到宋允知自报家门后,也不解释什么,直接一声不吭地带路。
宋允知跟看了一眼随春生,觉得怪怪的。这兵部衙署,比他想象的大有不同,官员小吏都无精打采,跟孔武有力、精神饱满那一类沾不上边。连兵部的官员都是如此,底下的将士们又该是何面貌呢?
随春生总算是找到可以显摆的机会了,小声同宋允知解释:“这有什么好惊讶的?兵部上下多年来郁郁不得志,是你少见多怪了。”
“那兵部尚书也这样?”
这可是兵部最大的官儿了。
随春生无力地点了点头:“朝中不重视武备,更反对战事,至于收复北方失地,那更是妄想。”
“那要这么多的军队做什么?”
“保卫京师外加镇守边疆啊。”随春生答。其实夏国的士兵真不在少数,光京城内外的守卫军便不可小觑,但即便如此也架不住夏国上下都无心征战,官员畏惧吃败仗,百姓更害怕战乱,他们只想着维持现状,没有人敢主动挑事儿。
先帝时,北戎蠢蠢欲动,夏国朝廷为了平息战火,甚至赔了不少钱款出去。为着此事,先帝在民间的口碑一直不大好,还有不少有血性的武将都觉得朝廷窝囊透顶,但也没办法,现状如此谁也无力改变。
宋允知心情一下子便得沉甸甸的,尤其是听闻朝廷赔款一事后,一股莫大的羞耻感漫上心头。
可真的有人能叫醒一群装睡的人吗?还是权势最大、地位最高的一群人。
无人解答,宋允知被带去了库部。库部郎中陈铎早已等候多时了,见到宋允知过来,还笑着起身迎接。
“国子监的小神童来了。”陈铎招呼着库部众人。
这库部乃是兵部的下属之一,掌军械、卤簿仪仗等事,主管武库。上回陛下见了宋允知的弩箭后,很是震惊,连忙叫人将弩箭送来了库部,还下了令,让他们根据这弩箭改良重型弩,务必提升射程与威力。
如今东西是造出来了,却不及陛下的要求,陈铎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只能死马当做活马医,请宋允知过来试试了。其实除陈铎外,其他人也没想过要请一个六岁小孩儿来指点迷津。纵然弩箭据说是宋允知改良的,但是此事是真是假还有待考证,他们反正不相信一个六岁小孩儿能有这样的能耐。
不过,陈大人既先表了态,剩下的人也不好太过冷漠,纷纷起身同宋允知点头示意。
宋允知跟随春生也一一向众人问好。待得知随春生父亲之后,众人对他这个随行人员态度也更热络了几分,比对宋允知更热情。
宋允知不想为这些无聊的寒暄浪费时间,直接问:“敢问陈大人,那弩床究竟有何问题?”
陈铎这才正色道:“确实有些毛病,弩床射程不够,威力也不强,尚且不及你的那把弩箭。”
陈铎随即将众人引至后院。
他们这些日子造的弩床正在此处,宋允知也不含糊,直接上前为这弩床转悠了一圈。
陈铎身后站着的便是库部员外郎石昇,瞧见宋允知往哪儿一站,还没有弩床高呢,便忍不住笑了一声。
陈铎冷冷地看过来。
石昇忍俊不禁地捂住了嘴,依他所见,这回陈大人只怕是要失算了。这小孩儿明显就是个寻常孩子,即便真有几分小聪明,可也太小了,这么小的娃娃能成什么事儿呢?
宋允知一边观摩一边拆卸,盯着里头的部件看得很是仔细,偶尔提醒系统给他记个笔记。这回库部造的弩床他有些眼熟,曾经还在系统给他的武器图谱上面看到过类似的。
貌似叫——三弓床弩。若是做成了,近距离发射时可以直接将箭杆钉入城墙中,多架齐射时,成排的踏橛箭笔直钉入城墙,攻城士兵便可以借此攀缘而上。这可是一架攻城利器,但是如今做出来的这玩意儿,软绵绵,杀伤力太弱,根本没有威慑。
陈铎也不打扰宋允知观摩,甚至不许旁人出声。
看了一会儿,宋允知还真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他指着一处机关对陈铎道:“我觉得,这块儿得改成滑轮。”
陈铎与众人疑惑地上前。
宋允知又指着另一处:“还有这里的牵引钩,也需要改造。”
陈铎询问:“可有具体的思路?”
宋允知迟疑了一会让:“有个想法,不过得先试一试,看看能否可行,若是不行还要微调。”
也好,总比一点思路都没有,陈铎不怕他成功,就怕他连试都不敢试一下。
石昇正龇着大牙乐呢,心说陈大人也真是的,怎么这么容易相信外人?难道他就不怕这个小孩儿说大话糊弄他么?距离陛下给他们定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真不知道陈大人哪儿来的闲心跟这个小孩儿一唱一和的。
正乐着呢,就听到陈大人将矛头指向了他:“这期间,就由石大人全力配合宋学子,不得有误。”
石昇:“……啊?”
陈铎抬眼:“有何问题?”
石昇合上了嘴,有些想死,但他什么都不敢说,只能窝囊地摇了摇头:“没有。”
如此,此事便这么敲定了。
事后,石昇别提多懊恼了,这苦差事落到谁头上谁倒霉。若是宋允知做好了,成绩都是他的;若是做不好,自己这个配合的也得跟着完蛋!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怎么总是被他遇见了?
他不就是比别人爱笑吗,怎么,笑还有错了?
陈铎对宋允知勉励几句后,便不再打扰宋允知了,只交代说有什么要求只管跟石昇提,说完便离开了。兵部虽然平常事情不算很多,但如今年关将近,活儿比平常还是多了不少。
今年皇帝陛下突发奇想,想在年节之前看一看京城几大营点兵,为了不给陛下拖后腿,兵部上下都卯足了劲想要将兵练好。时间所剩无几,这些日子几大营天天在操练,他们家尚书跟两位侍郎都在盯着。
但点兵这种事吧,一来没什么看头,二来,兵部什么情况朝中上下都知道,每次露头都要被批判两句。似乎哪个文臣都能踩兵部一脚,若是不将事情做出新意,这回肯定又得挨上一顿嘲讽。
至于弩床这事儿,在点兵面前已经算是小事儿了。
但是被迫留下的石昇却将这当作天大的事,等众人走后,他便坐在那儿,一个劲地唉声叹气。叹一口气,抬头看一眼蹲在弩床旁边撅着屁股捣鼓的宋允知,那小孩蹲在那儿跟闹着玩儿一般。
看罢,继续叹息,如此往复循环。
“我本来是该去参加点兵的,如今却……不提也罢。”
点兵?宋允知竖起了耳朵。
他莫名想到后世的阅兵,虽然叫法不同,但形式应当是一样的吧,他还没见识过呢。看那位陈大人似乎很好说话的样子,不如去求求他,兴许能一饱眼福呢。
更不必说,他如今还点亮了乐师天赋,没准能在阅兵的时候显摆显摆。这样一想,宋允知便恨不得赶紧了结此事,他这一身的才华总得找个地方彰显吧?可不能埋没了。
随春生见石昇这样悲观,也知道他不看好自己跟允哥儿,遂倒了一杯茶递给对方,有心讨好:“石大人,您先润润嗓子吧。”
叹了那么多的气,应该口渴了吧?
石昇喜欢连坐,对他也没什么好脸色了,直接敲打道:“别耍滑头,更别指望弄这点小恩小惠收买我。陈大人既然将此事交代给你等,你们就得按时将此事办好,若不行,回头别怪我在兵部诸位大人面前揭你们的短!”
说完,石昇冷漠地伸手,打算接过茶。
不想一双小手比他更快,麻溜一下便捞过茶水,一饮而尽。
石昇幽幽地盯着面前这个小崽子……
宋允知扬唇一笑,他可没有讨好外人的习惯,尤其是面对无关紧要且过分自大的人,宋允知一向觉得可有可无。见石昇还在盯着自己,宋允知反问:“石大人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准备在纸笔,我得画图。耽误了差事,回头别怪我在兵部诸位大人面前直言不讳!”
第55章 成功 顺利攻略兵部一员
自入官场以来,石昇也算见多识广了,但凭他如何能耐,也没见过这样脸皮厚实的小子。与宋允知相处的时间越长,他对陈素的怀疑也越重。能教出这样学生的,能是什么好先生吗?
石昇躺在椅子上怀疑人生。当然,他这份难得的安静也多亏了宋允知。石昇今日跑了好几趟工部,请来了工部不少能工巧匠,才做出了宋允知想要的东西。大小不一、成整套滑轮跟装置都交给了宋允知了,但做出来之后也并不代表就大功告成,那小子说了,要挨个儿调试,日后还得继续更改。
他跑来跑去了大半天,一直没闲过,如今终于用东西堵住了这小子的嘴,换来了片刻安静。石昇眯着眼看着蹲在地上仿佛跟闹着玩一样的宋允知,忽然出声:“你们得试到什么时候?”
宋允知没吭声。
随春生却也觉得对方挺烦的,石昇一直嚷嚷着累,却没见允哥儿到现在也没闲着吗,随春生咕哝道:“这么容易办成的话,兵部还用的着大张旗鼓地请人过来?”
石昇语调微扬:“谁让你们应下来的,这事儿时间紧,任务重,你们若是做不了赶紧换人。”
他可没有这么多闲工夫在这儿耗着。
宋允知烦躁地撇了撇嘴,他还有一堆功课没做,忙里偷闲过来给兵部解决武器的事。这个石昇倒好,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唧唧歪歪。宋允知抬头,不紧不慢地来了一句:“石大人若是不乐意接这差事,我立马叫人禀报陈大人,如何?”
不如何……欺软怕硬的石昇立马闭嘴了。他要是有胆子跟陈大人叫板,也不会在这儿供宋允知差遣了。
折腾了大半天,宋允知终于试出了点结果,他重新花了几张草图,交给石昇,再三嘱咐道:“劳烦大人今儿晚上让工匠连夜做好,明日中午我下课之后就过来安上。”
石昇心里挺不以为然的,一时也没什么动作。
宋允知静静地看着他,忽然收回了那张稿纸。
石昇立马慌了,讪笑着从宋允知手里抢过稿纸,勉为其难地道:“行了,帮你做还不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