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夜校的事,就是薛琴为自己找的政绩。
如果做好了,她完全可以借此朝上再走一步的。
只是——
不管是七二一大学还是职工夜校,都是叶菁菁提出来的,甚至要怎么推进也是叶菁菁教她的。
现在自己就把人踢出局,吃肉都不带人喝口汤的话,不说她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以后谁还乐意跟着她薛琴干?
一个好汉还三个帮呢,没班底的话,她根本不可能走得长。
“不行!”薛琴立时打定了主意,“这个老师你肯定得当。大不了我们再请个老教师,他们要真不长眼睛,就让他(她)教。”
薛琴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全厂上千号青工哩,叶菁菁一个人怎么可能教的完?
她规划好了:“咱们厂是三班倒,课堂也跟着工人走。中午12点上到下午四点,然后五点半上到九点半。你也是八个小时。”
叶菁菁不得不提醒她:“我还要出去给人家单位上课呢。”
“那不急。”薛琴大手一挥,“那又上不了几天。等工人夜校正式开班上课,我估计你那头早就完了。真的,你一定要来当这个老师。”
这回叶菁菁没再往后缩,而是点头应下:“行,既然你信我,那我就试试。对了,你准备上哪儿请老师去?”
薛琴没怎么在意:“直接在纺织厂子弟中学随便找两个老师过来就是咯。”
反正她是打算跟着叶菁菁学的。
“不行。”叶菁菁认真地强调,“咱们得找好老师,最优秀的老师。不然咱们夜校就被其他人比下去了。
我听说啊,好多地方都由组织优秀教师队伍,甚至是大学老师,给回城知青补课呢。
咱们留城的知青,总不能比他们差吧?”
“真的?”薛琴眼睛瞪得滴溜儿圆,“我都不知道哎。”
“当然是真的。”叶菁菁笃定道,“人家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动作快得很。咱们要是再不麻溜儿点,一准被甩十万八千里远。”
大概是出于学渣对学霸的天然崇拜,薛琴瞬间就信了叶菁菁的话。
她郑重其事:“好!我一定想办法请到好老师。”
第43章 招不到学生 咋办?
薛琴的行动力当真牛批plus, 人脉也是没话说。
叶菁菁还没组织人手印刷完《化学自学丛书》呢,她那头就有了消息。
她给工人夜校找来的物理老师,是当年的留苏副博士。
别觉得副博士不值钱啊, 事实上,留学苏联对学生的要求之高, 丝毫不逊色于留德。
对, 就是那个你的同学都带研究生了,你还在攻读学位的可怕留德。
简单点讲, 苏联的副博士也很牛掰。
想拿到这个头衔,你得先读完4年的本科和2年的研究所, 然后经过多年的研究生学习,通过专业资格考试,提交论文, 等口头答辩全过了——
恭喜你, 终于戴上副博士的帽子了。
可惜这位留苏归来的赵老师,运气不太好, 当了没几年大学教师,就因为时代洪流被下放到偏远地区去了。
去年回城政策放松,他得以回到西津市,但谁说不清楚究竟是为什么,他并没有重返课堂,而是被学校安排去打杂了。
薛琴也是通过亲朋的介绍,才找到的他。
赵老师挺好讲话,表示可以利用下午跟晚上的时间, 来厂里给工人同志们上课。
“至于数学曹老师,还是我们职工子弟学校的,老教师, 60年从西津师范学院毕业后就一直当老师。她口碑蛮好,讲话也没什么口音。”
眼下,当老师还不需要考普通话,碰上口音重的外地老师,学生是真的只能听天书。
薛琴自己都说乐了,然后跟叶菁菁咬耳朵:“放心,厂里已经批了,上一天课,给一块钱的补助。你的工资还是18块钱。”
叶菁菁一听就明白了,这一块钱的补助,肯定是薛琴帮她争取的。
她立刻握住薛琴的手,真情实感地道谢:“谢谢你,我一定要请你吃好吃的。”
薛琴叫她饱含深情的目光盯着,脸上都不由自主地泛起了红晕,嘿嘿笑道:“嗐嗐嗐,咱们谁跟谁啊。再说了,同样是上课,我们纺织厂的职工,凭什么要比别人拿的少?连厂长也认可你的教学能力呢。”
啊?
叶菁菁都疑惑了:“厂长?”
“对啊!”薛琴骄傲地挺起了胸膛。
这事实打实是她一手促成的。
从外面请老师,肯定要付钱。
一天一块钱的补助,已经是最低标准了,不然人家老师下班了,在家谢谢不好吗?非得接着劳心劳力,图个啥啊。
但厂领导认为叶菁菁是自己厂里的职工,没必要再给这么多钱。
薛琴据理力争,就是因为是厂里的工人,叶菁菁走上讲台,才更能体现工人夜校的意义。
她又借着从小出入厂长家的便利,撒娇卖痴,愣是把厂长拉到图书馆来听了回课。
叶菁菁目瞪口呆:“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不仅她不知道,好像他们整个补习班都不知道啊。
根本没人提这茬!
薛琴要是长了尾巴的话,这会儿绝对翘上天了。
她觉得自己把厂长拉到图书馆的决定,堪称睿智。
因为那一堂课,所有人都没留意到厂长的到来,不管是小黑板前讲课的叶菁菁,还是竖起耳朵听课的临时工们,都聚精会神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正是他们这种对知识发自肺腑的热爱和渴望,打动了厂长。
最终厂长才大笔一挥,在申请上签了字,正式确定了工人夜校的开办。
叶菁菁毫不吝啬地夸奖薛琴:“还是你厉害,你是我们全厂职工的大功臣。”
薛琴的嘴巴都要挂到耳朵上了,嘴巴还要故作谦虚:“哪里哪里,你才是呢。哎——咱们厂这么多职工,怕教材不够用哦。”
说着,她跑到田宁身旁,担忧地伸长脖子看人刻蜡纸。
田宁已经刻蜡纸刻到想砍人,闻声没好气道:“让他们自己抄课堂笔记去。”
麻蛋,这蜡纸谁爱刻谁刻,她这辈子都不要再刻蜡纸了。
薛琴特别会忽悠人干活,嘴里哎哟哟:“能者多劳嘛,他们都比不上你,看你刻得,又快又好!”
刻字是功夫活,字要写得端正清楚,而且力道还要恰到好处,太轻,字印不清楚,太重,半透明的油纸,分分钟破裂给你看。
田宁可不接她的迷魂汤:“那我也刻不动了。”
薛琴犯愁:“那不够哎,我估计起码得有六七百号学生呢。”
田宁头也不抬:“没辙,反正我是做不到。”
天王老子来了,她也不刻了。
薛琴一叠声地“哎哟哟”,叶菁菁却觉得不是事儿。
“反正分成下午晚上两个班,刚好两人一本教材,凑合着用吧。”
薛琴感觉自己眼睛再这么瞪下去,起码能大一号。
教材怎么能凑合呢?当然要一人一本,这样才方便。
“可以省钱啊!”叶菁菁想的可清楚了,“两人买一本书,可以省一半的钱呢,然后分着看,多划算。”
薛琴傻眼了,不是,怎么还要买教材啊。
他们印好了,直接发给工人不就行了?
叶菁菁一整个大无语:“当然要花钱买,不然我们这么多人一天天辛辛苦苦的,干白工吗?”
薛琴还是接受不能:“我看看能不能从夜校经费里,申请一部分钱出来给大家当补贴。”
“不!”叶菁菁坚持,“越容易得到的东西,越不会被珍惜。得到的代价越大,越被当成宝。这叫沉没成本。樱桃好吃树难栽,可如果树好栽的话,樱桃还这么宝贝吗?”
薛琴将信将疑:“真的?”
“当然了。”叶菁菁左右看看,压低声音道,“你就看看女同志嫁人吧,是不是求娶的越艰难,婆家对媳妇越好。什么都不付出,轻轻松松把媳妇娶进门的,媳妇再好,婆家也不当回事?”
“就是!”
这话可说到薛琴心坎上了。
他们工会是干嘛的?日常工作协调职工家庭矛盾。
越是对别人没要求,一心奉献的女人越是被当成冤大头,家里人人包括她的儿女都不拿她当回事。
叶菁菁乐了:“人性是共通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薛琴“咯咯咯咯”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一个劲儿拍大腿。
半晌她才想起来一句:“那你要卖多少钱?可不能太贵。”
叶菁菁也没心太黑:“那就两块钱一本吧。”
结果薛琴吓死了:“两块钱?太贵了,最多一块。”
“不行!你也不看看印刷成本。”叶菁菁正色道,“我们夜校要想长远地办下去,不说给厂里挣钱吧,也不能一直伸手要钱,不然厂领导肯定有意见。”
薛琴头摇成了拨浪鼓,坚决反对:“这么贵,肯定没人买的。”
两人锱铢必较了半天,最后讨价还价的结果是,取中,一块五一本。
这样一来,单是化学一门的教材,就要掏六块钱才能买到。
薛琴头晕,伸手指着叶菁菁:“你等着吧,到时候大家来了,也肯定会被教材吓跑了。”
她打定主意,先把人哄进来再说,等大家要跑了,再说领导考虑到大家的实际困难,决定免了教材钱。
天地良心,薛干事觉得自己考虑得挺全面的。
但她怎么也没想到,工人夜校的告示贴出来,通知职工们可以报名的时候,她坐在篮球场边上的桌子后面,竟然半天都看不到一个来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