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虽然活不少,但也没到这份上啊。
而且感觉好奇怪呀。
叶菁菁已经一整个大无语了。
发什么疯啊,拉着领导加班,你以为是在卷领导吗?你那完全是嫌自己的日子过得太滋润了。
他们不在的话,干完活你们就能走。
他们在的话,没事儿也能给你们找出一堆事儿。
再说加什么班啊。
上班都烦死人了,还加个破班!
那是想让你加班吗?那是对你进行服从性测验。
她头摇成拨浪鼓:“别别别,加班不是正常的工作状态。”
“临时有任务,偶尔需要加班,那没话说。”
“如果成年累月地需要加班,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人手不够,该多招人了。”
“两个人的活非得安排给一个人做,那就是干活的人累死,干不上活的人饿死。纯粹是双输。”
“通过延长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这跟包身工有什么区别?”
薛琴赶紧跳出来,点头如小鸡啄米:“就是就是,《包身工》里头,那么东洋婆子多凶啊。”
丰要武难得不跟她俩抬杠,反而帮腔:“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不一样的。只有资本主义国家,才会把人当牲口使呢。”
叶菁菁赶紧补上:“八小时工作制和双休,是马克思在日内瓦会议上提出,美国工人最先开始实践的,是工人运动的胜利成果。咱们社会主义国家怎么能倒退呢?”
啥?
在场一摊子人开始懵圈,八小时工作制他们理解,三班倒嘛。可这双休又是什么意思?
“一个礼拜放两天假。”叶菁菁预判了他们的预判,紧急强调,“我们国家还备战备荒呢,条件跟不上。”
哦,那大家心里稍微舒服点儿了。
虽然出了国,他们就发现所谓的外国人民水深火热,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儿。
但也不能人家本该水深火热的外国工人,居然一个礼拜还能休两天。
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还要在哪儿体现呢?
“不对呀。”有工人反应过来,“那日本人怎么到现在还不下班?他们活干不完,为什么不多招点人?他们不是跟美国学吗?”
在场的领导们个个表情微妙。
哎呦呦,一个个上下嘴皮子一搭,就说招人,以为招人是很简单的事吗?
今天又不是没听介绍,日本的公司就跟国内的国企一样,又是分宿舍,又是盖学校,又是管医疗,把职工的吃喝拉撒睡全给包办了。
多招一个人,哪里是简单的多发一份工资啊。
那意味着还要再额外支出一份成本,多一摊子的事儿。
一时间,现场气氛有点尴尬。
叶菁菁摸了摸鼻子,解释道:“日本有加班文化。最早是因为战后重建,整个社会都鼓励加班加点干活,后来被利用了,形成了惯例。”
她伸手指了指窗外,“别看这么多人加班这么长时间,未必是他们手上的活干不完。”
“有的时候,只是他们的上司不走,他们就不好意思走。”
“可下属不走的话,上司又觉得自己早走了,好像还比不上下属对单位的工作更上心。”
“所以大家就处于一个没事也得磨洋工,反正谁也不能比别人先走的状态,看谁第一个扛不住。”
孔素梅听得目瞪口呆,脱口而出:“是不是脑子有毛病吗?干完活该走就走啊。日本人想什么呢?”
叶菁菁心里头呵呵,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方面,以后中国也不逞多让。
但不管日本人究竟是怎么想的,反正今天晚上,西津纺织厂考察团的同志们,是能好好睡一觉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大家等待出发去新干县车站时,碰见川田一郎,也能你一言我一语的,表达对日本加班文化的不赞同。
活多的话,就多招点人嘛。我们看大街上也有人找不到工作,只能靠讨饭过日子,也不是没人能干活呀。
你不多招人,一个人当两个人用,那职工还怎么管家里呀。
哎呦呦,为你们可千万不要以为,老婆管小孩就行了。在咱们中国古代,长于妇人之手,当爹的跟没这个人一样,养出来的小孩,可不是什么好事。
丰要武更是难得找到机会,强调夫职和父职的重要性,女同志要当贤妻,男同志就应该当贤夫。女同志要当良母,男同志也该当良父。
不然就不对头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加班到三更半夜这种事儿,他们西津纺织厂不觉得好。
与其拖时间,不如提高效率。
如果效率已经达到极限,那应该是公司领导自我反思,到底是怎么安排任务的了。
得,反正考察团的人是没被PUA到,一点也没生出羞愧,更加不会自我反省。
川田一郎跟便秘一样,只能捏着鼻子打哈哈跳过这一环节,带着大家去坐新干线。
可也正是因为这一趟新干线之旅,直接戳破了大家膨胀的自信心。
乖乖,这新干线可真是新啊。
买票简简单单,根本不用像在国内买火车票一样,又是这个证件又是那个介绍信。
你拿钱就能直接买到票。
新干线的车上这么多人,地上干干净净的,根本看不到垃圾。
上了车,大家更是觉得神清气爽,欧呦呦,居然没有怪味道诶。
坐过老式传统的绿皮火车的人都知道,那车上的味道,主打一个呵呵呵,到处都是灰扑扑。
哪里比得上人家新干线,窗明几净,干净得活像宾馆。
因为他们是早高峰逆行,离开东京,所以这班车上根本没多少人。他们所有人都稳稳当当地坐在了椅子上。
这一坐下来,新干线一开,众人顿时感受到了这是另外一个世界。
哪有这么快的火车,哪有这么稳的火车,桌子上杯子里的水都没有晃出来。
窗户外头的风景,就这么哗的一下就过去了,快得简直让人怀疑列车会飞起来。
可偏偏川田一郎分给他们的可乐,在车上喝起来,一点点都不怕摇晃洒出来。
哎哟,可乐是没啥意思,喝在嘴里跟药水似的。
但人家装可乐的罐子,薄的嘞,日本人到底是怎么把皮打的这么薄的?
你不佩服人家的技术都不行。
这还仅仅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日子里,各种新设备,各种高科技,看的纺织厂考察团成员们眼花缭乱。
哪怕大家已经早早在心里给自己打了预防针,知道日本人这是在搞心理战。
但他们还是没办法不心动。
尤其看到旧工厂改造以后的结果,众人心里都疯狂长草,恨不得当场把人家的工厂原样搬回去。
到了后面,晚上大家集体开会时,闲的话题已经不由自主地变成了,到底引进哪条生产线好?
叶菁菁听着听着,终于发出了灵魂质问:“有钱吗?上面给批预算经费了吗?”
她真不相信西津纺织厂能有多少钱。
穷,是现在国内所有企业的通病。
难不成西津纺织厂还能例外,有办法度腾出大笔外汇来?
第213章 也不是没办法挣钱 我们有手啊
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
要论起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西津纺织厂不知道排哪个旮旯角落里呢。
一汽都搞不到钱,何况是他们。
大家伙儿脸上集体浮现出惆怅的神色。他们来之前,也不知道好东西这么多, 好东西又这么贵呀。
乡巴佬进城,果然折磨人啊。
没见过, 不知道人家过得多好, 那你还能继续稀里糊涂地过下去。
可你已经看到了呀,清醒的认知是最痛苦的折磨。
叶菁菁瞅瞅大家, 清清嗓子:“其实也不是完全没办法搞外汇。”
众人眼睛“嗖”地亮了,连田副书记都迫不及待地追问:“小叶, 你有门路?”
这也是计划经济时代一个相当滑稽的场景。
谁能搞到计划外物资,那就是集体的能人。尽管大家都知道,这是违反计划经济基本原则的事。
但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 先把东西弄到自己兜里, 那才叫本事。
叶菁菁摇头:“我没门路。但是既然我们来都来了,我们可以想办法在日本挣钱。”
呃, 这要怎么挣钱啊?
中午大家一块儿吃饭时,叶菁菁咽下了嘴里的鳗鱼饭,第一次真正代表西津考察团,跟川田一郎对话了。
“川田先生,想必您已经看出来了,我们对东棉的设备确实非常感兴趣,想要引进生产线。”
川田一郎微微笑。
如果不是他们都知道他是侵华日军的后代,那他的姿态足以被称之为翩翩君子。
“叶同志, 这是我们东棉株式会社全体同仁的荣幸。”
等下一秒钟,叶菁菁就泼凉水了:“可是我们没钱,我们厂很穷。”
啧啧啧, 丰要武立刻扭过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