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印刷厂。
宁乡县的印刷厂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恢复自己的业务,万一他们不继续对外出租的话,讲义要怎么印呢?
必须还是得有自己的印刷厂。
叶菁菁则是充分掌握着谈判的技巧,层层递进。眼看冯主任在最后拍板的边缘摇摇晃晃,只差最后一把推力了。
她又给即将出锅的美味浇上了最后一勺热油,激发出勾人魂魄的香气。
“送复习资料下乡,也是为我们西津市好啊。以后当地一说起来,就知道西津是大城市,大气。”
拜托,诸位领导,城市名片有多重要啊。
上海的工厂为什么不管生产什么,产品都被四方抢购?
当然是因为,全国老百姓都知道上海市大城市,光鲜亮丽。上海货就是高档货的代名词。
西津想要有这个待遇,当然得从方方面面努力。
送高考复习资料下乡,就是花小钱办大事儿,一举多得。
冯主任终于下定了决心:“那我们请示领导,领导签字的话,就把复习资料给他们送过去。”
这就对了嘛。
领导也是人,只要是人,最关心的,永远是眼皮底下的事情。
从前几年开始,所有的工厂都在开足马力搞生产,大大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但工业产品跟农业产品不一样,老百姓要顿顿吃饭,却不可能天天换新衣。
那西津的工厂要想销路畅,就不能光窝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必须得往外面走,打开市场。
送资料去外地,就是一个顺理成章的好契机。
冯主任的心放回胸腔了。
他不担心说服不了革委会的领导。
盖因西津在解放前就是工商业发达的地区,用上级领导批判他们的话来说,这里在历史上,就是搞投机倒把的大本营。
话不好听,却从侧面证明的一件事情,本地人确有经济头脑,身体里淌着搞经济的血。
不然社队企业也不能搞得这么风风火火。
冯主任愿意伸手了,叶菁菁和薛琴都如释重负,再三再四地保证,他们一定把复习资料准备好,随时等待知青办的命令装车。
两边正其乐融融,冯主任还关心了一下工人们的复习情况,外面突然间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
其实,外头一直不谈不上安静——
搬家还能安静到哪儿去。
但一下子,响起这么多尖利的女声,还是能让人心猛跳一阵的。
俩姑娘赶紧跑到窗户边上,往外面看,只见楼下闹成一锅粥,几十个二三十岁的女同志,朝着知青办的人大喊大叫。
中间伴随着咒骂声和小孩的哭喊声。
因为被他们顶在前面的,是一位短头发的女同志和两个小男孩。
薛琴伸手戳了戳叶菁菁的胳膊,不是很确定:“这个人好像有点眼熟诶,这不是上次到咱们厂里去闹腾的那个,叫什么来着?哦!卢少婷。”
啧!这人怎么现在这副狼狈的样子了。
她还真是能得罪人。
瞧瞧这些女同志,一个个看着她,恶狠狠的,眼睛都是红的。
叶菁菁则在心里哟吼了一声,乖乖,广大人民群众动作够快啊。
第80章 谁欠的? 没有谁天生应该弹钢琴,就好……
两个女同志还在眨巴眼睛看热闹。
冯主任的头顶都要冒白烟了。
他冲出去, 朝着楼下大喊:“你们闹腾什么啊?有这闹腾的时间,就不能好好学习参加高考吗?”
薛琴好奇地跟叶菁菁咬耳朵:“干嘛啊?这是?要回城?那她们拽着卢少婷跟俩小孩干嘛?”
叶菁菁朝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摇摇头。
两人都竖起耳朵听, 听到后面薛琴眼睛越瞪越大,失声道:“咱们西津知青可以回城带小孩啊?”
哎哟喂!这么个重大利好的消息, 他们家居然没人知道!
别看她哥哥姐姐都顺利通过直接征兵走了, 没下乡。
但他们家族有人下乡啊。
65年时,她表姐就写血书, 偷了家里的户口本,自己跑去报名去新疆了。
整整12年的时间, 她表姐总共就回家了不到五次。
后来政策松动后,家里想把她弄回来。但是她已经在新疆结婚生孩子了。
她人是有门路回来,但孩子无论如何回不来, 这是硬杠子。
没想到政策变得这么快, 现在又行了啊!
冯主任差点没气晕过去,直接一声吼:“不可以!哪儿都没这个规矩!”
然后他又冲着楼下吼, “你们一天天的,抱怨你们的青春被耽误了,现在国家给你们机会,你们还不珍惜。要是好好复习,考上大学,还有这么多事儿吗?”
对!这群知青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没完没了。
可惜知青们见惯风雨,轻易不能被忽悠, 才不理会知青办主任画的大饼,她们紧抓重点不放松:“凭什么她卢少婷可以带着小孩回城,我们却不可以?这是走后门!知青办应该一视同仁!”
“不可以, 都不可以!”冯主任头发直竖,“你们自己摸着良心说,国家让你们离婚回城了吗?你们已经钻了空子,我们也考虑到你们的实际困难,这才网开一面。现在你们还想蹬鼻子上脸?再这样闹下去,全都给我返回下放点去!”
楼下安静了一瞬,旋即响起了卢少婷的哭喊声:“冯主任,你可得替我们孤儿寡母做主啊,她们实在是欺负人!”
叶菁菁扶额,能蠢成这样,卢少婷也真不简单。
你现在跳出来,是生怕人家不拿你当靶子吗?
果不其然,知青们迅速反应过来,集中火力攻击:“那卢少婷为什么可以?她凭什么享受特权?”
卢少婷自觉到了知青办,有底气了,扯着嗓子骂回头:“关你屁事!你们就是嫉妒,见不得别人好!我受了那么多苦,这些都是我应得的。”
结果这话捅了马蜂窝。
“就你吃苦?我们没吃苦?我们是泡在苦水里头的!”
正对着卢少婷的女同志,激动地举起了自己手,“我的手,本来是一双弹钢琴的手,却挤了整整八年牛奶!”
现在过了立冬,西津挺冷的,她的手关节肿胀,长了不少冻疮。
周围的女知青们跟着举起了自己的手,强调她们下乡究竟有多苦。
结果她们的诉苦大会,却彻底惹毛了冯主任。
原本一直站在楼上的他,突然间冲了下去,朝着她们大喊大叫:“你们吃的什么苦?跟农民一样的苦,是吧?你们吃了八年的苦,农民从出生就开始吃!农民能过的日子,你们凭什么不能过?你们天生高人一等,是吧?”
女知青们被吓坏了,本能地连连后退。
但冯主任并没有因此而偃旗息鼓,他步步紧逼,冲着那个哭诉冻疮的女知青:“弹钢琴的手?没有谁生来就该是弹钢琴的手!农民凭什么就该挤牛奶养你去弹钢琴?农民欠了你们的吗?一个个是要上天!”
他眼睛喷火,“挤牛奶怎么了,人家寒春同志,美国来的专家,人家不比你们能耐?人家养奶牛挤牛奶,人家抱怨过一句没有!你凭什么要农民挤牛奶养你?!”
他跟机关·枪一样,嘴里喷出的全是火舌,“你们摸着自己的良心说,你们凭什么?!”
被他一步步逼到知青办大门口的女同志,吓得花容失色,直接拔腿就跑。
一个带头,其他人跟着落荒而逃,包括卢少婷和她两个儿子。
就这样,还有人头铁的扭过脑袋,顽强地非要讨个说法:“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带小孩落户?”
冯主任暴跳如雷:“都不允许,除非男的死了,否则你们谁都不允许带小孩回城!”
妈呀!
他的气势简直要炸了知青办。
叶菁菁跟薛琴吓得瑟瑟发抖,生怕自己被扫到了台风尾。
可是,她俩是带着任务来的。
就算吓得小腿肚子打哆嗦,也得拼死发出生命之问:“主任,那个讲义的事儿,我回去就抓紧印刷了啊。”
说出这话时,薛琴已经满心绝望,真怕冯主任一怒之下,破口大骂。
去尼玛的讲义,去尼玛的知青,这帮混账东西,就不该对他们优待。
人家正儿八经的农民,怎么没这些破事儿?
没想到冯主任气得脸红脖子粗了,最后回过头也没撕毁之前的合作方案,反而叮嘱她俩:“赶紧把资料备好了。认认真真下乡不作妖的,就应该被关爱。”
两人点头如小鸡啄米,赶紧撤退。
一直到出了知青办大门,走了整整二三十米,薛琴才拍着胸口,心有余悸:“吓死我了,没想到领导竟然没翻脸!她们都闹成这样了。”
叶菁菁若有所思。
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她觉得就是因为女知青们闹大了,所以知青办才一定要全力促成送高考复习资料下乡的事儿。
为啥?
显而易见,由于卢少婷带儿子回城这个特例已经发酵了,知青办现在正经历着叫架在火上烤的狼狈。
不管最后此事怎么收场,一个批评,知青办是挨定了。
此事木已成舟,补救也补不出多好的成果。
知青办不如另辟蹊径,在其他工作上发力,做出成绩,将功抵过。
薛琴已经转移了关注点:“哎,卢少婷怎么剪短头发了?”
她印象当中,卢少婷的一头长辫子油光水滑,可见营养状况不错。
结果这才过了多长时间呀,她头发都短到耳朵边了,而且枯黄,整个人像老了10岁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