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兄弟吃完饭离开了,虞夫人吃完饭也离开了,虞二爷忙不迭跟上去。崔哥儿僵硬的吃了一会儿顿时也不想吃了。
“相公去哪儿了?”崔哥儿问道。
“大公子在书房。”侍从恭敬的说道。
崔哥儿带着怒火去书房,他想要质问虞征,没想到兄弟两个人在说话。他听见虞征的话,双眼泛红,有些不知所措。
虞宇:“大哥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大嫂跟虞光的,但还是大哥亲自来照顾最好。”
虞征笑了笑,他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我当然会尽力活着回来。你也要照顾好虞辽,他年岁小,一直又被当做质子住在京城,现在好不容易跟我们团聚了,你要有做二哥的担当。”
虞宇听着虞征的话认真的点头。
说了一阵话,虞征就把虞宇赶出去。虞征自己留在书房看了一阵兵书。这几本兵书虞征从小都看,他很谦虚觉得自己还没有把这几本书吃透。
这几本书没有换过,有他小时候的涂鸦跟笔记。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八岁的虞征在书本上画了一只大乌龟。
十岁的虞征在上面写刚对柔,要通过抵御来消耗敌人的力量,让敌人的力量由强变弱。
二十岁的虞征在上面写刚柔转化,审时度势,因势利导。
三十岁的虞征只写了一个字干。
虞征把兵书温习一遍,天色已经不早了,他回到院子里看见屋子里还有烛光亮着,虞征站在门口还有些踌躇,游弋不定。
崔哥儿洗漱后就躺在床上,扭头侧身躺着看见窗户上印着一个黑影吓一跳。
崔哥儿想叫人,但想到这个时辰还有谁回来他门口,他只能想到虞征。崔哥儿心中冷哼一声,我倒要看看虞征能憋多久。
半晌后,虞征的影子还在窗户上印着。
崔哥儿:“……”
崔哥儿憋不住了:“还不快进来在门口杵做甚,当棒槌么?!”
门口的黑影动了动,轻轻的打开门走进来。
虞征下意识看了一眼崔哥儿,只看见崔哥儿的后脑勺。
他先去洗漱后吹了蜡烛,小心翼翼的上床。
虞征拘谨的不敢跟崔哥儿说话,也不敢去抱他。
崔哥儿憋着气性:“你的手当摆设的么?”
虞征闻言忙不迭伸手去抱崔哥儿。
这小哥儿气性大,以前待他多温柔的,虞征这般想。
在他眼里崔哥儿永远都是小哥儿。
崔哥儿拽了拽虞征的手:“我嫁给你还挺好的,你若死了,我就带着虞光改嫁,让你儿子给别人叫爹,你小心点别死在战场上,不然老丢人了。你说说你还在边疆待了这么多年,怎么会死了,你最熟悉那里的地形了。”
崔哥儿噼里啪啦说了一堆。
虞征抱紧崔哥儿,他的喉结动了动,“我知道了。”
崔哥儿翻了一个白眼,对虞征拳打脚踢:“你知道个屁。”
虞征震惊:“你,你怎么能说这么粗鲁的话?!”
你可是清河崔氏,是书香门第的百年世家。
崔哥儿继续拳打脚踢:“说了又怎样,你也只能受着。让你去边疆,让你矫情,让你托付了?!”
虞征一身腱子肉,崔哥儿的力气小对他根本造不成影响,就跟被蚂蚁咬了一嘴,只有点痒痒。
虞征象征性的伸手挡了几下。
崔哥儿打累后歇息一阵,他借着月光看自己的手,打红了。
崔哥儿顿时破防,他伸出手给虞征看:“你看你这一身肉,把我手都打红了,还不给我捏一捏。”
虞征给崔哥儿捏手心。
捏完手心后,虞征还给崔哥儿吹了手心,哄着他。
……
虞征的请战折子到了内阁,正好到了郑山辞手上,他不好写票拟,就把这折子递给雷阁老处理。
雷阁老瞥了郑山辞一眼,他夸了虞征,然后准了。
武明帝也批了准字。
郑山辞听说这件事后,心中复杂。战争总是残酷的,本来大舅哥已经去了,现在大堂哥也去了,虞家这辈挑大梁的两个人都去了。
他心里感到难受又觉敬佩。
虞家的爵位都是这样靠一代一代人打下来的。郑山辞从虞澜意的嘴里知道他们祖辈都镇守在边疆跟蛮夷作战。
“我先去户部看看。”郑山辞走到户部看户部准备的粮草。
户部的官员本来就不敢放松警惕,郑山辞回来走一趟,他们更是一点小心思都没有了。
郑山辞能做到帮助他们的就是稳定好大后方,给他们提供粮草。
晌午跟好友们一块吃饭,杜宁说起这次战争:“希望我们能赢,把蛮夷打趴下。先帝在位时,我们还要每年给蛮夷一笔钱,把皇室哥儿跟公主嫁过去。你知道蛮夷跟我们的习惯不同,他们那边子承父业,还能继承父亲的妃子。我是看不惯的,只先帝为了不打仗主动提出来的,蛮夷当然要占便宜了。”
杜宁说着就有些激动:“直到陛下上位后就拒绝跟蛮夷和亲,给他们给钱。这下子就把蛮夷惹怒了,打了两三年蛮夷才服软。”
这事要不是武明帝硬气还在给蛮夷钱和和亲。
可惜当时大燕给蛮夷打仗后,国力不济,不然武明帝想把嫁到蛮夷所有的哥儿跟女子的人,坟墓全部带回来。
这一直是武明帝的一个遗憾。这些女子跟哥儿为了大燕牺牲了一切,他们有的不是皇帝的孩子,是皇室宗亲的孩子,但他们都为大燕做出了贡献。
他们受儒家文化,怎么能忍受一女侍二夫,甚至是三夫。
有人郁郁寡欢,有人强撑着想有朝一日回到故乡,也有人受不了嫁给蛮夷王的儿子选择咬舌自尽。
不管他们做出什么选择,他们都回不到故乡。在他们出关的那一刻,他们只能在梦里回到大燕,看见自己的父母亲人。
杜宁心惊这段历史,他心痛这历史中的女子与哥儿。
不需要女子跟哥儿时,把所有昏庸的事,所有的脏水都泼向他们。需要他们的时候又要歌颂他们的伟大,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去牺牲。
凭什么。
萧高阳:“陛下此举有大魄力。”
梅淮点头:“工部这边把攻城车都准备好了。”
在他们年轻一辈中他们支持把蛮夷打下来。
郑山辞说道:“户部也准备好了,就等大军开拔。”
郑山辞回到内阁把奏折批改完,下值回到家里。虞澜意自打知道虞长行要去边疆,他把家里库房里的药材全部备好送到长阳侯府。
他生怕虞长行在战场受伤。
郑山辞下只回来去辅导小平安做作业,小平安飞快就把作业做完了。郑山辞看了一眼,有些惊讶,小平安做的题全对。
以前小平安还要郑山辞给他讲题,现在越发聪慧了。
小平安仰着头问道:“爹,舅舅是不是要去边疆了?”
“你怎么知道了?”
“书院里有人说的,我听到了。”小平安眼巴巴的看郑山辞。
“大哥是要去边疆。”
小平安点点头,把自己的护身符取下来:“我把护身符送给大舅舅,保佑大舅舅平安无事。”
郑山辞忍不住摸了摸儿子的头,温和的说道:“小平安长大知道心疼舅舅了。舅舅有护身符,是你外公给他求的。”
小平安可怜巴巴的点点头,把自己的护身符收起来。
他还有些舍不得自己的护身符,这是郑山辞跟虞澜意去护国寺给小平安求来了。舍不得但可以给舅舅,舅舅在边疆太危险了,他在京城住着没有危险,所以还是舅舅更需要护身符的保护。
虞澜意回来吃饭后,小平安玩一会儿就去睡觉了,两个人躺在床上聊天。
郑山辞问道:“大哥怎么样?”
“大哥还挺高兴的,父亲把家里祖传的盔甲递给大哥了。”虞澜意见过那盔甲,那盔甲一直放在长阳侯的书房里,大哥做了世子后,长阳侯并没有把盔甲传给大哥。现今大哥要去边疆打仗,长阳侯才把盔甲传给大哥。
“大嫂的情绪不高,和柏跟流歌也舍不得大哥。”虞澜意叹息。
“不过大哥主意已定,圣旨也下来了只能去了。”
“郑山辞,户部那边你给大哥的粮草准备好,我可不想他们因为粮草的事输了。”虞澜意认真的说。
在战场上瞬息万变,粮草先行,粮草是保障。
“你放心。”郑山辞可靠极了。
虞澜意暂时把心思放下来,他跟郑山辞又说了很多虞长行的事。
两个人一直有话说不完,直到听见打更的声音,两个人才恍然已经这么晚了。
“快睡觉,你明天还要去皇宫上值。”虞澜意果断的说。
郑山辞点点头,两个人一块睡。
虞澜意听说成亲久了,两个人就没什么话说了,他跟郑山辞能说好多话。郑山辞都能知道他想知道的点,虞澜意听着郑山辞办公的事,他也知道一点能聊一聊。
等小平安睡着后,他们就能聊很久。
……
过了几日虞长行带着五千精兵赶往边疆,武明帝亲自相送。他们在京城郊外的亭子里喝了一杯酒,虞长行潇洒的离开。
他还是当初那个天子信臣,洒脱如风,万人羡慕的虞长行。
虞长行走后,虞澜意经常带着郑山辞跟小平安一块回府去陪长阳侯跟虞夫郎。
起初虞和柏还有些心情低落,小平安就带他一起出去玩,心情好多了。
郑山辞陪着长阳侯下棋。
长阳侯:“你跟澜意经常来侯府,有心了。”
两个人以前也来,只是不会这么频繁。